评论|陈七:廉价理性

香港近年出现一类似是而非之说,叫做“理性”。这种“理性”多出自亲建制阵营,社会出现巨大矛盾或冲突,“理性”就会叫得大响。
2016年1月9日,支联会及多个泛民党发起游行,要求有关当局立即释放在港失踪的铜锣湾书店东主李波和书店其余4人。

香港近年出现一类似是而非之说,叫做“理性”。这种“理性”多出自亲建制阵营,社会出现巨大矛盾或冲突,“理性”就会叫得大响。铜锣湾书店五个职员失踪,有人质疑为何突然消失人海,其中一名失踪者自报平安,传真信件颇感诡异,繁简体字相杂,港人眉精眼企,觉得稀奇古怪,6000人上街游行足以说明一切。中国当局至今并无恰当解说,出来讲及此事的官员欲言又止,平日谈外交内政句句有力,今次失踪事件似有说不出的苦况。

“理性”便在这时登场,包括“不要无事生非”、“不要妄自猜测”、“传媒不应炒作”,甚至更称或涉“国家机密”等等。笔者一直觉得,五人连环失踪,中间牵涉的绝非小事,甚至不可能因为一本书而出事,至于是因为两本书抑或更多本书,或者不仅是书籍而是其他,要五人重获自由才能说清。加上过往有证据称大陆有人来港秘密绑走港人侦讯,港人有类似质疑并不为奇。可是“理性”一方提出上述讲法,总之是不能够质疑,只要有质疑便是“炒作”、“搞事”。

表面“平衡”,实际放下编辑专业判断

本来,意见两厢,各有说法在言论自由社会不足为奇,不过这些“理性”难以服众是水平差劲,却在媒体占得一席空间;表面各有所表,细读之下,这些与民间意迳庭的言论不值一哂。这可谓近年港媒特点,数以十万人上街游行,电视新闻采访播报,用不短的时间长度报道旁边几十人的反游行活动。偶一为之,观众不觉,但次次都如是,就会感到奇怪,为何独钟这三几十人。有人说这是平衡报道,各打五十大板。这一情况蔓延迅速,表面“平衡”,实际是“平均”,美其名“中立客观”,乃是放下编辑专业判断,打开门让良莠不齐者得以面世,以证报道言论不偏颇,读者则会怀疑是“没有偏向泛民”的交心。到有立法会议员根据不知何方而来的群组称失踪者“洗头艇”也有传媒照播照刊,巿民不会感到奇怪,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示以“理性中立客观”,受众如何反应是以后的事。

这些言论阅之眼火爆由于皆是同一调调,有的连基本事实没弄清就洋洋洒洒千言万语,有谈到美国对台湾售卖武器,作者连美国《台湾关系法》是以国内法形式立案亦不知;讲中国航空母舰发展,母舰战斗群基本知识付之厥如;铜锣湾书店事件则祭出“切勿炒作”吓唬传媒,这些人斤両如何,港人应心中有数。不过,这次失踪事件的乱撑风险系统不低,立法会建制派议员闭嘴不作反应,应该是怕一旦“讲大”就不知如何补救;但也有人难以自制,那位立法会议员不能排除是其中之一,案件再拖,其中之二相信很快会出现。

(陈七,居于深山处江湖之远,唯靠网络世界明了是非黑白)

读者评论 0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目前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