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體
订阅支持
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简体
繁體
深度
日报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系列
栏目
互动页面
多元
国际
大陆
台湾
香港
社群
订阅支持
订阅新闻信
参与活动
最新
地域
国际
大陆
香港
台湾
评论
系列
栏目
播客
活动
中东
评论|
张育轩:街头抗争、总理请辞,黎巴嫩的危机才刚刚开始
尽管民众强烈要求,但政治人物其实不乐见“推翻重来”,这不单纯是因为不愿放弃权力,也是因为在黎巴嫩政治体制和国际处境下,难有理想的解决方案。
图解新闻:土耳其介入叙利亚──与库尔德恩仇录
10月9日,土耳其军队开始越过土叙边境,向叙利亚北部进军。这场军事行动被土耳其官方称为“和平之泉”(Peace Spring)计划。
评论|
刘燕婷:土耳其为何发兵北叙利亚?
土耳其意图在叙北获取安全利益,同时借此重拾民心,以恢复人们对往昔帝国荣景的信心与想像。
评论|
丘伟荣:宗教遭遇民主化,希盟时代马来西亚伊斯兰政治的博弈
政权轮替后的马来西亚政治提醒我们,要扣问的不是伊斯兰与民主制度是否可共处,而是伊斯兰化和民主化进程如何互相牵扯和影响。
伊朗伊斯兰革命40年(三):改革已死?后革命时代的宗教与政治
保守派并非不玩民主游戏,为了跟上改革派,他们也开了许多选举支票。一直在改变议题和言论⋯⋯
伊朗伊斯兰革命40年(二):革命之子,城市化与“两面人”
通货膨胀、高失业率、贫富不均:40年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依旧未能获得解决。“开明”与“保守”的区分,若不能惠及民生,都不具备真实意义。
伊朗伊斯兰革命40年(一):巴扎人与乌里玛,一场革命的社会起源
40年后的今天,这里有消费主义,也有高科技产业,但巴扎人和乌里玛,从未退出舞台中央。
革命埋葬的,与埋葬革命的:读何伟新书《埃及革命考古》
在何伟看来,多中心和无方向的自组织,成为了埃及革命的阿喀琉斯之踵。
评论|
猝死的前总统,短命的穆兄会之春,迷走于权力困局的埃及
随著穆尔西逝世,阿拉伯之春在埃及的遗绪也飘向虚空,仿佛这一切从未发生过。
评论|
张育轩:美国伊朗对峙,第三次波斯湾战争会擦枪走火吗?
航母部署,撤离人员,美国和伊朗是准备开战,或是混乱中的情报误判?
刚结束1989体制的苏丹,能否避免阿拉伯之春的悲剧?
三十年后,苏丹人又走向街头,又结束了一个强人时代。可接下来怎么办?
何伟:难民与小偷——一位埃及同志的出逃记
90年代,甚至没有合适的词汇来称呼同性恋者。Manu的伴侣因罪恶感太深,会将言行暴力发泄在他身上,“他们爱我也关心我,但内心深处的某种观念,又让他们恨我。”
1
…
10
11
12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