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體
订阅支持
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简体
繁體
深度
日报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系列
栏目
互动页面
多元
国际
大陆
台湾
香港
社群
订阅支持
订阅新闻信
参与活动
最新
地域
国际
大陆
香港
台湾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活动
意识形态
“泽穆尔现象”:以博学才子形象包装的极右翼人物,如何威胁法国核心价值?
泽穆尔的野心是对付法国文化核心中,象征“政治正确”的普世价值,亦即“自由、平等、博爱”以及“人权”。
评论|
抗疫的疲惫与危机:加拿大卡车司机大游行与极右翼的“反抗”
疫情对全球公共卫生系统的影响还未结束,但显然,一部分民众已经对抗击疫情的政策感到不耐烦。
“困囿时分秒,看人类多么渺小”--2021年,我们继续寻找人生意义
“在甚么都没法确定,甚么都不‘正常’的大疫时代生活,我们唯一能够过得比较幸福的办法,是保持‘非常,非常悲观’”。
评论|
追击柳传志:“国有”意识形态在中国的还魂
90年代还曾扛起过民族品牌旗帜的联想,为何在今天成了“买办”的代表?
评论|
大卫·哈维的学术生涯反思:我们是否在“反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
1975年,哈维与巴黎相遇,并确立了自己此后的研究道路。
端开麦:夹缝中的自由主义港漂,他们的标签与焦虑
一个曾经极有代表性的群体近年来遭受的冲击,面对双重边缘化,及他们的政治参与
“斯卡罗”之后不会结束的:给一块拼图,可以拼出世界史中的“台湾”?
“没有自己的认同,像提著行李每天睡在不同地方,没有归属感。面对强势的文化压境,除非自我觉醒,否则式微就是最后的结果。”
评论|
国家监管与意识形态控制:什么是中国互联网公司的特殊管理股?
国家特殊管理股制度已经铺开,对互联网公司等意识形态力量的驯化,将是检验目前意识形态班底的重要指标。
德国大选:默克尔退场之际,那些逐渐放弃了她的普通德国人
有失去代言人的保守派,有没落东德小镇的90后,也有首都柏林里典型的城市中产。
端开麦:化妆?/不化妆?这可以作为女性的一种反抗吗?
不化妆是一件容易做到,且应该做到的事情吗?化妆给了我们束缚还是给了我们保护色?
台湾,你拼凑出自己的样子了吗?《斯卡罗》在碎片化历史之间
即便编剧确实安排她偶而挺起身子,但是大多时候,蝶妹仍小心翼翼隐藏真我,忧心又无能为力,这样的蝶妹能够代表台湾吗?
诗歌证史、治学如棋与“侨居鹦鹉”:余英时纪念论坛“敬思想史的传薪者”侧记
2021年9月4、5日,台湾联经出版主办了余英时线上纪念论坛。
1
…
8
9
10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