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中国:儿童肥胖率显著提升,疫情与经济下行令更多人超重|数洞

中國有超過半數成人超重和肥胖,兒童超重率也已接近40%。
中国北京,一个为超重儿童举办的训练营中,超重的学生在游泳前做伸展运动。摄: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肥胖作为一种“流行病”,已经成为全球普遍的公共健康问题,被视为21世纪人类、环境和地球的最大健康难题。

中国亦逃不开这个趋势。 如今,超重和肥胖已成为中国社会的显性问题。 过去二十年,随着经济发展跃升,社会物质条件急遽改善,饮食营养更为丰富,新鲜多元的生活方式进入中国居民的日常生活中。 但经济的高速发展,衍生了一个副作用——肥胖率在儿童、青少年和成人间均有显著提升。

而后疫情时代,困在寒冬中的中国经济宛如一剂催化剂,正影响着不断膨胀的肥胖问题。

超重的中国

中国的肥胖率已不容小觑。 官方在2020年就曾发布数据,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中国有超过半数成人超重和肥胖。 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的37%。

中国当局卯足了劲来抗衡肥胖趋势。 2024年,官方宣布将有16个部门开启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任务。

肥胖,是体内堆积过多脂肪而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甚至致残致死的身体状态。 肥胖成因复杂,受遗传、内分泌或复杂的环境问题引致。 许多人并不知道,肥胖症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一种疾病,也被视为“百病之源”。

临床上,由体重和身高计算出来的数值“身体质量指数”(BMI,又称体重指数),用以衡量一个人的整体体重情况,也能作为脂肪含量的粗糙估计。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当 BMI 等于或大于25kg/m^2,将被界定为“超重”(overweight),等于或大于30kg/m^2时则为“肥胖”(obesity)(注:中国的超重 BMI 界线为24,肥胖为28)。

值得留意的是,BMI 的计算中无法区分脂肪与非脂肪组织,即可能BMI相近,但脂肪率大相径庭。 另外,脂肪率的高低、脂肪的分布位置,也会给身体带来不同疾病。

一份于2023年发表在《糖尿病、肥胖症和新陈代谢》期刊的研究文献估计,中国有34.8%的成年人口超重,14.1%为肥胖,同时,男性的超重和肥胖比例比女性高。 这份研究在中国243个城市、约1580万成年人中进行调查,刻画了细致的肥胖图谱。

目前中国的成人肥胖率并未超过英、美等国,但由于人口基数庞大,肥胖总人口已经超越美国。

另一敲响警钟的问题是,中国儿童的肥胖态势日趋严峻。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表在知名医学刊物《刺针》(The Lancet)上的研究显示,按照肥胖增长的趋势,2023年中国儿童超重或肥胖的比例将接近五分之二。 在2000年,中国儿童与青少年的超重和肥胖患病率仅为8.8%,远低于世界水平,该数字在过去20年上升迅猛,甚至已经超过一些中高收入国家。

超重和肥胖问题会给儿童带来无法逆转的损失。 有研究指出,若不采取进一步的干预,2025年至2092年间,中国儿童和青少年会付出约33亿个失能调整生命年(DALYs)的代价(注:失能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是一种衡量疾病负担的方法,纳入因因健康不佳或失能而损失的时间和因过早死亡而损失的寿命); 女性尤其会有更大代价,因为她们会面临男性没有的疾病风险,包括卵巢癌和子宫癌。

该研究还算了一笔经济账。 因为超重和肥胖,儿童和青少年的生命中,将付出直接医疗成本,和更多的间接成本,包括工资、生产力和失去生命的损失。

更令人担忧的是,超重和肥胖的儿童,未必会随着成长过程而自然减轻体重。 健康问题或会伴随着他们迈向成年。 根据美国的研究,追踪超过11000名肥胖儿童成年后的BMI之后,发现88%的儿童在成年后仍然肥胖。 另有研究显示,若父母肥胖,会使下一代超重和肥胖风险高2.2倍。

这意味着,如果没有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控制超重和肥胖问题,将给未来社会埋下更沉重的伏笔。

疫情加剧严峻的肥胖趋势

社会经济发展牵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营养摄入结构和相关经济产业发展。 从中国流行病学的角度来看,中国经历了从营养不良的相关病症,到不健康饮食和久坐的生活方式相关的疾病转变。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中国人口整体营养摄入量均有增加,尤其是油、肉类和糖分,目前摄入情况,已然超过中国官方制定的《健康中国2030》营养标准。

从更具体的数据来看,碳水化合物在主要营养物的摄入中,占比由1982年的70.8%跌落至2015年的53.3%; 脂肪则由1982年的18.4%上升至2015年的34.6%,几乎与美国不相上下。 由于脂肪摄入过多,会导致包括心脏病和癌症等慢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脂肪摄入量不应超过30%。

在现代人的忙碌生活中,辅以发达的餐饮配送平台,健康饮食并不容易做到。 中国是外卖大国,便利和廉价的外卖系统填充了忙碌打工人短暂的吃饭时间。 食用外卖或快餐,容易摄入更多高脂、高糖和高盐食品,渐渐对身体造成负担。

根据专注中国市场的调研公司 Daxue Consulting 的数据,中国的快餐市场预计将从2017年的8920亿元人民币,上涨至2025年的1.8万亿元。 共研产业数据则显示,2015年至2021年,中国外卖行业不断扩张。

除了饮食,运动也被视为对抗肥胖的主要方法。 根据世界肥胖联盟2024年的报告,2016年中国成年人体力活动不足的比例为14.1%,不算太高,但11至19歲的青少年則需引起警惕,運動不足比例高達84.3%。

中国人的工作时长是一个重要影响因子。 根据国家统计局2023年的数据,全国周平均工作时长长达49小时,即若一周为五天工作日,平均每天工作接近10小时。 该数字为近20年最高。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会造成严重代价。 但必须看到,有时候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被动选项。

疫情后,中国的封锁措施对人们的饮食和运动方式造成了负面影响。 有研究已经发现,青少年的超重和肥胖程度在疫情期间有所加剧。 一份2022年发表在《美国预防医学杂志》 的研究,以中国苏州逾7万名8至12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和对比COVID-19前(2017年至2019年)与疫情期间(2019年至2020年)的BMI变化。 结果显示,肥胖率在2017年为12.29%,兩年後於2019年增加至13.28%,但仅仅在疫情后一年,2020年已大幅增加至15.29%。

还有研究发现,疫情爆发后,人们在餐厅的花费多于疫情前,餐点中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纳含量、脂肪和蛋白质在内的食物热量也更高,这或与精神压力有关。

“肥胖不仅是个人环境和行为的产物,也是被全球食品市场和贸易协定所塑造的整体社会产物。 我们需要更多层面的方法来抑制肥胖环境的影响,特别是针对过度生产廉价食品和饮料的国际产业。 ”《刺针》一篇文章写到。

食品产业链在肥胖加剧的图景中有不可抹去的责任。 被广泛推广的加糖饮料、高盐和高饱和脂肪的加工食品等,以低廉的价格吸引人们的肠胃。 尤其在疫情期间,由于供应链中断,突发而至的封控措施,恐慌性购物等现象,加工食品逐渐取代新鲜食物。

宏观经济发展已被证实与肥胖问题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全球肥胖联盟的报告指出,GDP快速增长与肥胖率上升有正向关系,而GDP能快速增长往往是在起点较低的国家。

纵观中国过去数十年的经济腾飞,正是符合这一趋势。 不过,如今中国正面对新的挑战——经济下行,这又将如何影响日益严峻的肥胖问题?

“经济衰退通常会导致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全球卫生高级研究员黄彦忠对路透社表示,生活方式包括饮食习惯和社交活动等,而日常生活习惯的改变会造成肥胖症发病率增加,继而使得医疗保健系统承压加剧。

如何面对肥胖? 肥胖将给自己和地球带来什么?

超重和肥胖不应只被视为外貌和审美的议题。 肥胖不仅本身是一种疾病,超重和肥胖更是不少非传染性慢性疾病的致病因素,相关病症已经占据人类死亡原因中不小比例。 有数据可以更清晰地勾勒肥胖与死亡的距离——肥胖者的BMI每上升一个单位,便会面对上升9%的死亡风险。

癌症是一大挑战。 根据财新报导,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指出,肥胖至少是12种癌症的致病因素; 肥胖相关癌症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从2007年至2021年每年增加3.6%,2021年10万人中有120.17人发病,而非肥胖相关癌症的发病率保持稳定。 另有研究指出,未来与肥胖相关的癌症发病率,在20至74岁的人群中或将增加一倍,50岁以下的人群尤其值得留意。

不同研究均展示出肥胖与疾病的紧密关系。 对比体重在正常范围内的人相比,肥胖成年人罹患糖尿病、高血压、心肌梗死等概率更高。 随着儿童和青少年肥胖率上升,过去被视为成人的疾病,也更早嵌入孩童成长期。 同时还需警惕的是,肥胖儿童成年后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风险也将提高。

肥胖对应的医疗花费也相对更高。 参考美国的医疗花费,估算肥胖患者的住院费用会增加46%,门诊费用则增加27%。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也曾发布报告,肥胖者的住院时间更长,也需要更昂贵和复杂的治疗——例如,糖尿病中70%的費用、心血管疾病中23%的费用和癌症医疗费中的9%,均是超重的代价。

这也就意味着,伴随攀升的肥胖率和肥胖人口,中国的医疗负担也将加剧。

据估算,2003年中国花费在超重与肥胖上的医疗费用总额为211.1亿元,占全国医疗总费用3.7%。这一数据在30年后会出现惊人增长。根据保守预计,2030年相关费用将达至4180亿元,占医疗总额高达22%,而这一估算还未纳入医疗成本本身的增加。

目前中国的地方债务危机重重,若医疗负担在未来持续扩大,对地方政府而言是更艰困的难题。

除了直接的医疗成本,社会不同方面也将留下这一公共健康问题的印记。 世界肥胖联盟推出的年度报告,列举与肥胖相关的生活环境因素。 可以看到,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一个衡量指标。 《刺针》肥胖症委员会2019年的报告指出,食品系统正使得环境遭遇前所未有的破坏,占据人类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29%,而肉类正是成本核心。 不过,相比于化石燃料导致的温室气体增加,肥胖因素的影响明显更小。

在现实中,肥胖往往会被污名化,肥胖者会被贴上丑陋、懒惰等标签,自责、负罪感、自我厌恶缠绕着肥胖者。 根据财新报导,一位年龄24岁、BMI达到32.9的女孩表示,在成长过程中,“不加掩饰的恶意”令她十分苦恼,她觉得自己是错误的、讨厌的人。

事实上,肥胖议题揭露了复杂的社会肌理。 肥胖成因复杂,并非某个个体的“错”,贫富、性别、年纪,甚至南北方的天气和文化差异,都将影响在体内堆积的脂肪量。 当下,阻止肥胖,已难以仅靠调整饮食和运动量达成。 饮食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贫富差距,很多时候穷人只能选择平价且不健康的食物。 忙碌的打工人则疲于漫长的工作时长,也要战战兢兢地提防加入失业大军。 根据 WHO 的数据,到2035年,将有近八成的超重和肥胖人士,生活在中低收入国家。

“肥胖问题是许多其他议程的核心问题,但却往往不被视为核心问题。 ”2023年全球肥胖论坛的讨论文件中如此形容。 不同国家和政策制定者已经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 英国、墨西哥和南非等国家在含糖饮料税上取得了成功经验。

近年中国政府亦十分重视遏止肥胖率上升。 2023年上海疾病控制中心率先试行饮料分级系统,超市利用红、橙、绿等颜色标签区分不同饮料的含糖量。 学校也是重要战场。 现在,将健康与升学挂钩的做法已渐渐成形。 在中考或体质健康成绩单上,你将会看到“BMI”会换算成不同级别的分数或占据一定权重

实习记者Miranda Li对本文亦有贡献。

读者评论 0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目前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