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作為一種「流行病」,已經成為全球普遍的公共健康問題,被視為21世紀人類、環境和地球的最大健康難題。
中國亦逃不開這個趨勢。如今,超重和肥胖已成為中國社會的顯性問題。過去二十年,隨著經濟發展躍升,社會物質條件急遽改善,飲食營養更為豐富,新鮮多元的生活方式進入中國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但經濟的高速發展,衍生了一個副作用——肥胖率在兒童、青少年和成人間均有顯著提升。
而後疫情時代,困在寒冬中的中國經濟宛如一劑催化劑,正影響著不斷膨脹的肥胖問題。
超重的中國
中國的肥胖率已不容小覷。官方在2020年就曾發布數據,根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中國有超過半數成人超重和肥胖。這一數字甚至超過世界衛生組織估計的37%。
中國當局卯足了勁來抗衡肥胖趨勢。2024年,官方宣布將有16個部門開啟為期三年的「體重管理年」任務。
肥胖,是體內堆積過多脂肪而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甚至致殘致死的身體狀態。肥胖成因複雜,受遺傳、內分泌或複雜的環境問題引致。許多人並不知道,肥胖症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為一種疾病,也被視為「百病之源」。
臨床上,由體重和身高計算出來的數值「身體質量指數」(BMI,又稱體重指數),用以衡量一個人的整體體重情況,也能作為脂肪含量的粗糙估計。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當 BMI 等於或大於25kg/m^2,將被界定為「超重」(overweight),等於或大於30kg/m^2時則為「肥胖」(obesity)(註:中國的超重 BMI 界線為24,肥胖為28)。
值得留意的是,BMI 的計算中無法區分脂肪與非脂肪組織,即可能 BMI 相近,但脂肪率大相逕庭。另外,脂肪率的高低、脂肪的分佈位置,也會給身體帶來不同疾病。
一份於2023年發表在《糖尿病、肥胖症和新陳代謝》期刊的研究文獻估計,中國有34.8%的成年人口超重,14.1%為肥胖,同時,男性的超重和肥胖比例比女性高。這份研究在中國243個城市、約1580萬成年人中進行調查,刻畫了細緻的肥胖圖譜。
目前中國的成人肥胖率並未超過英、美等國,但由於人口基數龐大,肥胖總人口已經超越美國。
另一敲響警鐘的問題是,中國兒童的肥胖態勢日趨嚴峻。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人員發表在知名醫學刊物《刺針》(The Lancet)上的研究顯示,按照肥胖增長的趨勢,2023年中國兒童超重或肥胖的比例將接近五分之二。在2000年,中國兒童與青少年的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僅為8.8%,遠低於世界水平,該數字在過去20年上升迅猛,甚至已經超過一些中高收入國家。
超重和肥胖問題會給兒童帶來無法逆轉的損失。有研究指出,若不採取進一步的干預,2025年至2092年間,中國兒童和青少年會付出約33億個失能調整生命年(DALYs)的代價(註:失能調整生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是一種衡量疾病負擔的方法,納入因因健康不佳或失能而損失的時間和因過早死亡而損失的壽命);女性尤其會有更大代價,因為她們會面臨男性沒有的疾病風險,包括卵巢癌和子宮癌。
該研究還算了一筆經濟賬。因為超重和肥胖,兒童和青少年的生命中,將付出直接醫療成本,和更多的間接成本,包括工資、生產力和失去生命的損失。
更令人擔憂的是,超重和肥胖的兒童,未必會隨著成長過程而自然減輕體重。健康問題或會伴隨著他們邁向成年。根據美國的研究,追蹤超過11000名肥胖兒童成年後的 BMI 之後,發現88%的兒童在成年後仍然肥胖。另有研究顯示,若父母肥胖,會使下一代超重和肥胖風險高2.2倍。
這意味著,如果沒有從兒童和青少年時期控制超重和肥胖問題,將給未來社會埋下更沉重的伏筆。
疫情加劇嚴峻的肥胖趨勢
社會經濟發展牽動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營養攝入結構和相關經濟產業發展。從中國流行病學的角度來看,中國經歷了從營養不良的相關病症,到不健康飲食和久坐的生活方式相關的疾病轉變。
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中國人口整體營養攝入量均有增加,尤其是油、肉類和糖分,目前攝入情況,已然超過中國官方制定的《健康中國2030》營養標準。
從更具體的數據來看,碳水化合物在主要營養物的攝入中,佔比由1982年的70.8%跌落至2015年的53.3%;脂肪則由1982年的18.4%上升至2015年的34.6%,幾乎與美國不相上下。由於脂肪攝入過多,會導致包括心臟病和癌症等慢性疾病,世界衛生組織建議脂肪攝入量不應超過30%。
在現代人的忙碌生活中,輔以發達的餐飲配送平台,健康飲食並不容易做到。中國是外賣大國,便利和廉價的外賣系統填充了忙碌打工人短暫的吃飯時間。食用外賣或快餐,容易攝入更多高脂、高糖和高鹽食品,漸漸對身體造成負擔。
根據專注中國市場的調研公司 Daxue Consulting 的資料,中國的快餐市場預計將從2017年的8920億元人民幣,上漲至2025年的1.8萬億元。共研產業數據則顯示,2015年至2021年,中國外賣行業不斷擴張。
除了飲食,運動也被視為對抗肥胖的主要方法。根據世界肥胖聯盟2024年的報告,2016年中國成年人體力活動不足的比例為14.1%,不算太高,但11至19歲的青少年則需引起警惕,運動不足比例高達84.3%。
中國人的工作時長是一個重要影響因子。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2023年的數據,全國周平均工作時長長達49小時,即若一週為五天工作日,平均每天工作接近10小時。該數字為近20年最高。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會造成嚴重代價。但必須看到,有時候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種被動選項。
疫情後,中國的封鎖措施對人們的飲食和運動方式造成了負面影響。有研究已經發現,青少年的超重和肥胖程度在疫情期間有所加劇。一份2022年發表在《美國預防醫學雜誌》 的研究,以中國蘇州逾7萬名8至12歲的兒童和青少年作為研究對象,觀察和對比 COVID-19前(2017年至2019年)與疫情期間(2019年至2020年)的 BMI 變化。結果顯示,肥胖率在2017年為12.29%,兩年後於2019年增加至13.28%,但僅僅在疫情後一年,2020年已大幅增加至15.29%。
還有研究發現,疫情爆發後,人們在餐廳的花費多於疫情前,餐點中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納含量、脂肪和蛋白質在內的食物熱量也更高,這或與精神壓力有關。
「肥胖不僅是個人環境和行為的產物,也是被全球食品市場和貿易協定所塑造的整體社會產物。我們需要更多層面的方法來抑制肥胖環境的影響,特別是針對過度生產廉價食品和飲料的國際產業。」《刺針》一篇文章寫到。
食品產業鏈在肥胖加劇的圖景中有不可抹去的責任。被廣泛推廣的加糖飲料、高鹽和高飽和脂肪的加工食品等,以低廉的價格吸引人們的腸胃。尤其在疫情期間,由於供應鏈中斷,突發而至的封控措施,恐慌性購物等現象,加工食品逐漸取代新鮮食物。
宏觀經濟發展已被證實與肥胖問題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全球肥胖聯盟的報告指出,GDP 快速增長與肥胖率上升有正向關係,而 GDP 能快速增長往往是在起點較低的國家。
縱觀中國過去數十年的經濟騰飛,正是符合這一趨勢。不過,如今中國正面對新的挑戰——經濟下行,這又將如何影響日益嚴峻的肥胖問題?
「經濟衰退通常會導致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改變,」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全球衛生高級研究員黃彥忠對路透社表示,生活方式包括飲食習慣和社交活動等,而日常生活習慣的改變會造成肥胖症發病率增加,繼而使得醫療保健系統承壓加劇。
如何面對肥胖?肥胖將給自己和地球帶來什麼?
超重和肥胖不應只被視為外貌和審美的議題。肥胖不僅本身是一種疾病,超重和肥胖更是不少非傳染性慢性疾病的致病因素,相關病症已經佔據人類死亡原因中不小比例。有數據可以更清晰地勾勒肥胖與死亡的距離——肥胖者的 BMI 每上升一個單位,便會面對上升9%的死亡風險。
癌症是一大挑戰。根據財新報導,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指出,肥胖至少是12種癌症的致病因素;肥胖相關癌症年齡標準化發病率從2007年至2021年每年增加3.6%,2021年10萬人中有120.17人發病,而非肥胖相關癌症的發病率保持穩定。另有研究指出,未來與肥胖相關的癌症發病率,在20至74歲的人群中或將增加一倍,50歲以下的人群尤其值得留意。
不同研究均展示出肥胖與疾病的緊密關係。對比體重在正常範圍內的人相比,肥胖成年人罹患糖尿病、高血壓、心肌梗死等概率更高。隨著兒童和青少年肥胖率上升,過去被視為成人的疾病,也更早嵌入孩童成長期。同時還需警惕的是,肥胖兒童成年後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風險也將提高。
肥胖對應的醫療花費也相對更高。參考美國的醫療花費,估算肥胖患者的住院費用會增加46%,門診費用則增加27%。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也曾發布報告,肥胖者的住院時間更長,也需要更昂貴和複雜的治療——例如,糖尿病中70%的費用、心血管疾病中23%的費用和癌症醫療費中的9%,均是超重的代價。
這也就意味著,伴隨攀升的肥胖率和肥胖人口,中國的醫療負擔也將加劇。
據估算,2003年中國花費在超重與肥胖上的醫療費用總額為211.1億元,佔全國醫療總費用3.7%。這一數據在30年後會出現驚人增長。根據保守預計,2030年相關費用將達至4180億元,佔醫療總額高達22%,而這一估算還未納入醫療成本本身的增加。
目前中國的地方債務危機重重,若醫療負擔在未來持續擴大,對地方政府而言是更艱困的難題。
除了直接的醫療成本,社會不同方面也將留下這一公共健康問題的印記。世界肥胖聯盟推出的年度報告,列舉與肥胖相關的生活環境因素。可以看到,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一個衡量指標。《刺針》肥胖症委員會2019年的報告指出,食品系統正使得環境遭遇前所未有的破壞,佔據人類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29%,而肉類正是成本核心。不過,相比於化石燃料導致的溫室氣體增加,肥胖因素的影響明顯更小。
在現實中,肥胖往往會被污名化,肥胖者會被貼上醜陋、懶惰等標籤,自責、負罪感、自我厭惡纏繞著肥胖者。根據財新報導,一位年齡24歲、BMI 達到32.9的女孩表示,在成長過程中,「不加掩飾的惡意」令她十分苦惱,她覺得自己是錯誤的、討厭的人。
事實上,肥胖議題揭露了複雜的社會肌理。肥胖成因複雜,並非某個個體的「錯」,貧富、性別、年紀,甚至南北方的天氣和文化差異,都將影響在體內堆積的脂肪量。當下,阻止肥胖,已難以僅靠調整飲食和運動量達成。飲食在某種程度上也體現了貧富差距,很多時候窮人只能選擇平價且不健康的食物。忙碌的打工人則疲於漫長的工作時長,也要戰戰兢兢地提防加入失業大軍。根據 WHO 的數據,到2035年,將有近八成的超重和肥胖人士,生活在中低收入國家。
「肥胖問題是許多其他議程的核心問題,但卻往往不被視為核心問題。」2023年全球肥胖論壇的討論文件中如此形容。不同國家和政策制定者已經採取了一些應對措施。英國、墨西哥和南非等國家在含糖飲料稅上取得了成功經驗。
近年中國政府亦十分重視遏止肥胖率上升。2023年上海疾病控制中心率先試行飲料分級系統,超市利用紅、橙、綠等顏色標籤區分不同飲料的含糖量。學校也是重要戰場。現在,將健康與升學掛鉤的做法已漸漸成形。在中考或體質健康成績單上,你將會看到「BMI」會換算成不同級別的分數或佔據一定權重。
實習記者Miranda Li對本文亦有貢獻。
讀者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