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三月,一段游戏画面在网路引起热议。影片中,穿紧身衣的女人背对镜头爬上梯子,性感的臀部随著身体动作抖动——这是3D动作游戏《剑星》的主角伊芙。伊芙的性感表现引起玩家轰动。三月底,《剑星》释出体验版游戏,让玩家实际操作引人遐想的伊芙,随后法国游戏媒体IGN发表游戏评论,指出伊芙是“被一个从未见过女人的人,性化成型的人偶。”
评论引起全球玩家瞩目。有玩家回应,《剑星》制作公司 Shift Up的负责人金亨泰有漂亮的老婆,且伊芙身体建模也是来自真实存在的韩国模特儿。从爬梯子影片到体验版争议,所有《剑星》相关网路内容底下,都有玩家表示“冲著能让SJW(social justice warrior)生气我就买了”。四月底《剑星》正式上市,有些玩家发现,伊芙的几套服装的布料比体验版多,认为游戏被独占平台索尼和谐。一些玩家呼吁抵制《剑星》,另一些玩家发起“解放《剑星》”活动。
截至目前为止,所有中文ACG媒体报导此事件的角度都相当一致——法国IGN的批评错得离谱,而《剑星》确实满足了玩家需求,是成功的游戏,就算正式版不是出于政治因素遭到“和谐”,玩家的需求依然该被满足,游戏应该要更自由。面对这一面倒的媒体舆论,我们想要提供一些不同意见,我们是来自美国的游戏艺术家Ray,和台湾的游戏评论者朱家安。
繁體文章中有三處「幹預」應為「干預」
我想知道文中说的那家老牌中文游戏媒体是哪家?
为何如此在意对话者有没有玩过游戏?我不觉得这里讨论的东西需要玩过才能讨论,难道一个游戏在游戏本体论的意义上素质很高就能豁免讨论其他的面向?
我付費訂閱不是為了看這種連遊戲都沒玩就借題發揮的文章。
文章已经有说女性玩家的比率了,为什么还会有“这类玩家就是较少”的评论啊,四成女性玩家九成强直男元素的作品你会真的觉得这是因为顺直女较少?
以及自己捏主角的游戏通常会更差,因为你会发现你的女主角还是一样被所有男性npc当哥们被所有女性npc性骚扰。是真的性骚扰,你不答应和她约会卿卿我我做一些直女会觉得生理不适的互动就不能继续玩下去的那种。就这如果出现的次数少还得捏着鼻子咽了,不然的话应用商店下一百个游戏可能最后有只半个能玩的。十三岁玩到现在,可选性别的游戏里也就只有几个crpg的女主是真的能被当女人看的。
樓下提到「(反)政治正確」的文章,剛閱讀了,是一篇很出色的文章,但「政治正確」一詞在今天脈絡下(特別是美國),除了繼續是右派拿來攻擊左派的話語策略,現在被認為演變成「逆向歧視」負面標籤,取消文化、SJW的盛行、極端女權等問題,令不少人已對「政治正確」生厭,本身政治正確所包含的多元、種族、性別平等價值,今日的語境下已變成負面,可以說是右派成功搶奪定義今日的「政治正確」,同時亦是社會對左派的一種反撲。
即使曾經認為左傾的人,支持平等、多元等價值,但當今進步主義的盛行下,就像被左派拋棄,嫌棄不夠進步,同時又無法認同右翼思想,那些政治認同迷失的人,今天可能不是少數。
所以女性主義就是(反)政治正確的論述,今天說出來,不知會有多少人認同,至少我不認同。
可能因為我是男的,就沒覺得出現裸露的女性不好,或許製作者在製作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偏向了,為了賺錢倒沒甚麼。
不過我感覺比較重要的反而是這種「沒甚麼」。正如文中所說,除了佔主流的順直男,其他取向的作品不僅很少而且會比較容易被認為不正常或者不合適。
或許,順直女性玩家就是比順直男少,同性戀、跨性別、酷兒等玩家就更少了,這樣較少的玩家群體,對應較少的作品我覺得是正常的,唯希望能夠不帶有偏見地否定這些群體的需求,大家在各自的圈子裡自得其樂互不干擾,就足夠了
楼下说得好。商业社会买卖自由,喜欢就买不喜欢就不买,跟投票一样。
只有最後一段認同
不高興的話做一款能讓自己/自己族群能產生共鳴的遊戲不就行了?
印象派也是不爽學院派霸權才用自己的畫作證明他們的理念,現在好的獨立遊戲這麼多真的沒必要糾結在單一一款遊戲上
喜歡就支持,不喜歡就不買,這問題到底有什麼好吵的?? 是怕不炒作這種話題自己就失去發聲平台拿不到稿費嗎?
賭爛的是我訂閱的錢還真的流了一部分到這種莫名其妙的對談……
我本身对这个游戏无感,也没打算玩。。但是两位作者游戏都没玩就大谈特谈了几千字也属实有点离谱了。评价一个游戏,一部电影,一本书之前不应该多少先去体验一下吗?
實在沒法看完這篇討論。我所理解的是,那兩位好像認為在遊戲內,性取向是要顧及小眾,然後人物的身材就要跟隨大眾,還有女生玩遊戲會擔心遊戲角色走光而感到不快(完全可以理解,例如有朋友玩Street Fighter時角色被對手擊中也會感到不快)⋯
不過這是口味吧!用「政治正確」去打擊其他口味,所以才會引來反彈。
另外也希望兩位不要不停的強調「異男玩家」。「異男」本身也是一個光譜,並不是每一位都是《劍星》支持者,他們各自也有不同的口味呀。
建議還未釐清「政治正確話術」和女性主義之間聯繫的讀者,先看看刊載在端上的,林垚分析何謂「(反)政治正確」的文章。
結論:用女性主義視角去審視劍星的角色形象,是最反「政治正確」的。
與許紀霖、劉擎等商榷:「(反)政治正確」框架的思維陷阱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00715-opinion-anti-political-correctness/
既然女性對男性向的遊戲這麼多意見,那麼我覺得男性應該盡早開始對女性向的遊戲尤其是那些乙女遊戲加以審視。當女人成為玩家,男人就得成為遊戲嗎?
我訂閱端是出於對中立和自由媒體的肯定,但看完這一篇文後我會考慮退訂並且不再向任何人推薦端媒體
發這篇新聞稿的人真的了解遊戲嗎?真的有玩過遊戲嗎?而且到底明不明白sweet baby時間背後的原因?如果連這些都搞不清楚而為了KPI發稿,那麼這樣的媒體沒有繼續訂閱的價值
我也不喜歡劍星, 但是我更不喜歡Sweet Baby干涉過的遊戲
裏面的女性更奇怪.....
我也不喜歡劍星, 但是我更不喜歡Sweet Baby干涉過的遊戲
裏面的女性更奇怪.....
我日,法环和血源玩3000小时是什么神仙???
我訂閱真的不是來看這種一點深度都沒有的文章,只有頭銜跟自我看法,連引用跟比較都沒有,這算什麼訪談?這算什麼深度?
訪這兩個根本沒有玩遊戲,只是想嘴女性身材設計而已,值得發這篇文章嗎?
把自己看成專業遊戲評論就好好來評論,再加上你的批判不是很好嗎?
一堆女性向遊戲也是在挑起女性性慾,這個也不討論,就只是針對一個身材部分大厥詞,這個大家都動不用你們這些自以為專業的評論人來講欸。
哈哈…看评论区就知道
我也對劍星沒興趣,也沒有買,身邊買劍星的直男朋友,只是因這場鬧劇對IGN、Kotaku的反感而以行動表態,本身對劍星沒很大興趣,玩下去也不是很喜歡,當然仍有一群極偏好性感女角的玩家喜愛,所以不要誤以為大部分直男玩家都喜好這類遊戲,只是不反對、不反感(神鬼寓言就難說了),所以也不要以為看見一塊餅乾就等如全部。
大家只是討厭政治正確,不想在遊戲世界裡正確!
Anyway, The last of us part 2, 最令人嘔心不是女主角倆的身形或性向,而是遊戲故事和設定,而IGN 給矛10滿分評分,爭議程度遠勝於劍星事件。
游戏中也有很多体型夸张的男性,当男性却很少会感觉到威胁和冒犯,的确女性对于游戏中体型夸张的女性形象过于敏感了。但这也恰恰是男性们值得反思的地方,女性的这种极度敏感与安全感的缺失也正是这个父权社会对于女性的极度不公平所造成的。
"当我知道异男玩家一边玩《剑星》一边用性的眼光看伊芙的屁股,会觉得很不安,如果他在现实生活中也这么看那就是性骚扰了。"很好,展现性张力,穿衣自由的也是进步,说男人哪怕对游戏都不能看的也是进步。总之现在的政治正确就是,这女的今天脑补被冒犯就是男人恶臭,那女的明天被说穿的不合适就是男人厌女,再来个女的说冒犯是一种勇气我们都要去冒犯小x子,再来个女的说男人这就觉得被冒犯了啊真是男宝,再来个女的说我们是女本位女权必须女人主导,最后会有体面点的女的在类似端这样的媒体上把前面那些丑态都净化不提,包装成体面的进步思想…端和这些人真是太虚伪太恶心了
"在一般向游戏里,服务异男性欲的内容满地都是,但服务其他性倾向性欲的内容几乎不存在。如果你是女人或同性恋,不要说性欲受到服务了,连能让你舒服代入的角色都很难找到。" 现在中国大陆的电视剧可都是女性向为主,消费产品也大都是,因为男人不那么敢花钱。这样的情况,我只能认可卖家服务主要客户的,至少大家都尊重市场,但现在有些人真的是以为世界是绕着你的"中华厌女宇宙"来的,厂商哪怕服务他们的主要客户,还要遵守你们作为仅仅一部分女性(对还不是全部)的要求,你们哪来那么大的ego?
就我自己的体验来说,中国的女性玩家的社群风气跟男性玩家社群风气相比确实更让人感到非常不适。仿佛她们的世界里只有雌竞,即便是游戏中的美丽女性都是威胁,“应当”被排除,只有乙游中围着自己转的男性角色才配出现游戏里给自己一丝丝安全感。
就我自己的体验来说,中国的异性恋男性玩家的社群风气确实让人感到非常不适。仿佛他们的世界里只有自己值得重视,其他人的意见都是威胁,“应当”被排除。
其實文章有些關鍵論點牽涉實證問題,如果能夠有後續文章延伸討論就好了
例如文中R認為「女性對親密關係的需求或對色情的想像跟男性不一樣」 ,特別是一些「太直接,有威脅感」的表達方式;但是另一邊廂,也有針對女性性幻想的調查質疑對於男女性幻想想像的對比可能複製了性別二元框架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23268743.2021.1956366
當然我不會質疑R自己的感受,而是如果文章能夠將論者的意見加以脈絡化就更好了,始終讀者很難判斷這些對於群體心理的描述是否具代表性;而學術界中哪些相關的研究成果是重要的、比較可信的、有參考價值的呢,我認為圍繞這些問題能使討論更具體,而不是流於空泛的印象,對於不了解這方面文獻的讀者也比較有價值。
同樣的意見也適用於「當你一方面把機器人當成人,另一方面卻任意虐待它,這可能會改變你對待真正人類的心態。」我記憶中好似聽過一些研究是説看過暴力色情片的男性在現實中會更可能接受類似的暴力行為,不過這些研究主要是被反色情品運動網站引用,那麼它們的方法學和結論有多大程度站得住腳呢?「色情片」的研究結論,又能否套用到「帶有性化情節的一般向遊戲」呢?
我覺得這些問題對於討論媒體性化如何影響現實世界的人是繞不過去的,也相當期望端能夠有文章往這方向「攻堅」
其實文章有些關鍵論點牽涉實證問題,如果能夠有後續文章延伸討論就好了
例如文中R認為「女性對親密關係的需求或對色情的想像跟男性不一樣」 ,特別是一些「太直接,有威脅感」的表達方式;但是另一邊廂,也有針對女性性幻想的調查質疑對於男女性幻想想像的對比可能複製了性別二元框架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23268743.2021.1956366
當然我不會質疑R自己的感受,而是如果文章能夠將論者的意見加以脈絡化就更好了,始終讀者很難判斷這些對於群體心理的描述是否具代表性;而學術界中哪些相關的研究成果是重要的、比較可信的、有參考價值的呢,我認為圍繞這些問題能使討論更具體,而不是流於空泛的印象,對於不了解這方面文獻的讀者也比較有價值。
同樣的意見也適用於「當你一方面把機器人當成人,另一方面卻任意虐待它,這可能會改變你對待真正人類的心態。」我記憶中好似聽過一些研究是説看過暴力色情片的男性在現實中會更可能接受類似的暴力行為,不過這些研究主要是被反色情品運動網站引用,那麼它們的方法學和結論有多大程度站得住腳呢?「色情片」的研究結論,又能否套用到「帶有性化情節的一般向遊戲」呢?
我覺得這些問題對於討論媒體性化如何影響現實世界的人是繞不過去的,也相當期望端能夠有文章往這方向「攻堅」
很好的文章呀,评论区的一些跳脚发言更是印证了文中的观点🤣
為什麼在談論這類話題的時候只用部分事實?法國IGN言論炎上的原因不應該只截取一部分,最後生還者2艾比被討厭的原因也絕不僅僅是因為外型能力。
如果這樣就算極端女權我不知道甚麼才算不極端耶
我是異男我妹是異女
當我為劍星那種被刻意放大的女性身體符號而覺得極度不適時
我妹還為劍星有美女打架而高興(怎麼角色好像反轉了)
這裏想說的是我敢肯定自己也算是一個經常玩遊戲的人(用內文而言就是『不是不懂遊戲』),然而我當我表達這些滿足異男想像的女性符號所感到的不適時,很大機會我會成為了一個『不懂遊戲』的人,或者是『娘娘腔』,用廣東話來說就可能是『死基佬不要扮打機』(混蛋男同不要假扮喜歡玩遊戲)。在「我就是要看你們SJW氣得踩腳暴怒」背後隱藏了異性戀霸權對該如何遊戲,如何才算遊戲的獨佔解釋權,只是用一個更巧妙的裝飾包在外面然而。
作為端多年讀者,端光譜愈來愈走向極端女權。
開始有點閱讀疲勞。
找一個沒有玩過遊戲的人來討論合適嗎?
這篇文章看到中段放棄了。
這題材之前已有深度文章探討過。
有點失望。
//K:台灣2023年九月引進的書《智慧妻子》也討論到性愛機器人的人權。問題並不是說機器人有心靈所以我們得要尊重機器人,而是當你把機器人幻想成性愛對象,你得要把它幻想成人,想像他會害羞、高興、痛苦和高潮,如此一來你才能得到你想要的情慾體驗。反過來說,當你一方面把機器人當成人,另一方面卻任意虐待它,這可能會改變你對待真正人類的心態。//
吐糟一句,為何有這種廢書存在……未讀都知係本廢書。
叫得《智慧妻子》,我假設是討論女形機械人。不會有「心靈」的性愛的機械人存在,除非是エロ漫画,因為大規模生產明顯(小量、偷偷就另一回事),不論原因是女權、宗教etc,會血本無歸。
但有心靈的機械人「附帶」性愛,到時用「機械人人權」處理就得,歷史有不是無先例,婚內強姦都是後期才有的概念。
要記住,兩者的討論前提是不同的……還有,我們稱作機械「人」,不一定是「人形」,如果不是「人形」,連爭議前提都無了。
說白了,又是那種打得多暴力遊戲,人會變得暴力那種觀點。
那麼問題來了:如何判斷異男(或任何其他群體)的審美與權益有沒有被壓制,及其被壓制的程度?人家主觀覺得有,並且能用言論與消費行為作出反應,那這就會造成真實的影響。你覺得它沒有,你是在否認與否定人家的主觀體感,「我覺得我受委屈了」「不,你沒有!」然後還說本就應該限制,這不就正是用大道理來壓人嗎?這樣不是委屈嗎?我跟進這一波反政確浪潮很久了,現在版本已經進行到極端主義的「有男不玩」,非常有力。
一旦有什麼價值被拱成了神聖不可侵犯的東西,有了政治上的能量,甚至得到法律保障,就一定會有投機份子混到裡面去,濫用它來牟取紅利,而且還不容置疑,直到把整個環境掏空、玩爛、搞垮。而所謂「反政治正確」也不一定是反對那些價值,但一定是要抵制那種無下限也無上限的無限消費。--然而這種試圖有所保留中立態度的意見,在現在也是要挨罵的。現在就是極端主義抬頭:女權罵我們什麼,我們不但通通承認,還嫌她們說得不夠,需要我們加以補充。精彩極了!
那麼問題來了:如何判斷異男(或任何其他群體)的審美與權益有沒有被壓制,及其被壓制的程度?人家主觀覺得有,並且能用言論與消費行為作出反應,那這就會造成真實的影響。你覺得它沒有,你是在否認與否定人家的主觀體感,然後還說本就應該限制,這不就正是用大道理來壓人嗎?我跟進這一波反政確浪潮很久了,現在版本已經進行到極端主義的「有男不玩」,非常有力。
一旦有什麼價值被拱成了神聖不可侵犯的東西,有了政治上的能量,甚至得到法律保障,就一定會有投機份子混到裡面去,濫用它來牟取紅利,而且還不容置疑,直到把整個環境掏空、玩爛、搞垮。而所謂「反政治正確」也不一定是反對那些價值,但一定是要抵制那種無下限也無上限的無限消費。--然而這種試圖有所保留中立態度的意見,在現在也是要挨罵的。現在就是極端主義抬頭:女權罵我們什麼,我們不但通通承認,還嫌她們說得不夠,需要我們加以補充。精彩極了!
“你想要遊戲裏面有個跨性別角色,他們都覺得太過激。R:一位支持女權的異男遊戲設計師覺得,Sweet Baby是遊戲女權的豬隊友。”
這一段k和r的發言黏在一塊了。
遊戲好壞都是要真的下場玩才知道,都只衝著女角的外型來的不如去真的玩換裝公仔好了
捲發、幹預……簡轉繁時沒有轉好這幾個字
well writt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