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当代2023观察:艺术博览会的吊诡角色,叛逆可能在此发生吗?

当我们在一个场合面对上千作品,聆听各种解说,很容易将所有实验、叛逆、冲突当成已知美感的手段,艺术仿佛成为一个可知的标准
2023年5月12日,第四届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
台湾 艺术 风物

特约撰稿人 汪正翔 发自台北

汪正翔,台湾当代摄影家,以摄影为媒材,主要探究观念艺术之后,摄影与艺术之关系。 现从事摄影教学、评论与创作。

我常常偷听藏家在说“艺术就是要源自生活”、“这个技法非常的强烈”,“我觉得这背后让人触动”。艺廊跟观众介绍也是如此⋯⋯

第四届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刚在周日落幕,身为拍过三届台北当代的摄影师,每次前去拍摄,我基本上都蛮开心的——毕竟可以看到很多书本中的经典大师。但是头几年拍台北当代,我还是有一种身在异地的感觉,或许是因为这些高价的作品跟我的生活阶层距离太遥远了。不只是作品价格问题,还包括人们的衣著。我记得每次要去拍照,我都思考自己到底要怎么穿,才不会看起来像是一个很低阶层的人。

另外一个原因是,我平常关心的艺术,在这里并不重要,我只是一个庞大体系当中的一个环节,就跟那些在门口举牌引导观众入场的人一样。不过拍到今年,我可以比较平静地看待这一切了。我发现台北当代有一些变化,这或许也可以解释我心境的转变。

2023年5月11日,第四届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
2023年5月11日,第四届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

1.观念摄影绝迹

最后能够在艺博出现的,仍然是在画面上直观可以感受张力的作品,而致力于去除作品体验的观念摄影与行为,就几乎在艺术博览会之中绝迹。

第一个感觉是观念艺术、摄影、录像越来越少。我记得2019年第一届台北当代,让从事观念摄影的我觉得我的时代要来了。因为现场非常多前卫的摄影、录像作品,譬如白南准、Thomas Ruff、Andreas Gursky、Thomas Demand等人。还有ㄧ些早期现代主义摄影的经典之作,譬如Robert Mapplethorpe,虽然没有那么观念,但是目睹真迹还是非常的振奋。另外有一些则是针对台湾口味的日本摄影大师,如杉本博司、荒木经惟。

但是到了最近今年这次台北当代,除了Wolfgang Tillmans仍然一支独秀之外,Thomas Ruff的作品变成小小几张。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前卫摄影大师的作品。这并不一定是摄影没有市场的缘故,而是观念艺术摄影没有市场。致使最后能够在艺博出现的,仍然是在画面上直观可以感受张力的作品,而致力于去除作品体验的观念摄影与行为,就几乎在艺术博览会之中绝迹。

2023年5月12日,第四届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
2023年5月12日,第四届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

2.绘画仍是主流

相应于行为、录像、装置的减少,就是绘画作品越来越多。作为一个不懂绘画的创作者,我只能提出一些粗略的观察,譬如大艺廊多推出抽象表现主义的绘画,某种程度不免落入了“僵尸形式”(Zombie Formalism)——一种伪装先锋实则迎合大众的抽象绘画。它的特征就是包含了大众理解的现代艺术风格,譬如极简主义、色域绘画、物派、新表现主义,好像现代绘画的辉煌时代还没有过去。但是相比于他们的前辈,这些作品并没有强烈的意见,因此非常适合放在豪宅的客厅。

小艺廊则偏好坏绘画(bad painting,运用涂鸦技法、素人风格、混合多种材质)或是普普风的绘画。但是它们并没像是后现代艺术那样强调建构的痕迹,使得作品具有一种虚假感(暗示权力的运做)。相反的,这些凌乱的笔触、幼稚的图形仍然让人觉得和谐。至于书本上所描述当代艺术之中具象绘画的复兴,在艺博现场显然看不出来。

一种伪装先锋实则迎合大众的抽象绘画。其特征是包含了大众理解的现代艺术风格,譬如极简主义、色域绘画、物派、新表现主义,但作品并没有强烈的意见,因此非常适合放在豪宅的客厅。

2023年5月12日,第四届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
2023年5月12日,第四届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

3.多元文化与进步价值

一般而言,东方艺术的展位人潮都偏少,这并不难理解,因为相比于那些形式强烈的西方绘画,东方作品在艺术博览会当就会显得不那么起眼。而且大量的作品壅塞在一起,也会让水墨这类作品失去了一个精神上的空间,这似乎是东方作品先天的劣势——在一开始它们本来就不是被设想为公开展示的。

但即便如此,参展的东方画廊却有增加,这显示买气与人潮没有直接的关系。另一方面,西方Old Master逐渐减少,非西方艺术家譬如泰国、印尼的艺术家,年轻艺术家,与女性艺术家的比例逐渐增加,在本次台北当代,甚至有艺廊推出战后女性艺术家的主题。但据我现场观察,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这些非西方的变化对于本地藏家特别没有吸引力,他们反而更喜好那些老大师的作品。

2023年5月13日,第四届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
2023年5月13日,第四届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

前者是热衷于技术逻辑的学院当代艺术;后者则是艺术市场主导的视觉当代艺术。这里于是出现了两种当代,一种回应当下的世界,一种则是追求一种当代的风格。

4.只闻声响的数位科技

前两届台北当代有许多科技、机械装置的作品,但是在这一届只剩下一两件。至于NFT或是现在很红的AI,在台北当代也好像还未发生。这有可能是因为,大多数藏家仍然相信艺术必须具有一种“本真性”。

我常常偷听藏家在说“艺术就是要源自生活”、“这个技法非常的强烈”,“我觉得这背后让人触动”。艺廊跟观众介绍也是如此,他们总会突出艺术家生命与技艺,这恰恰与科技的特征有所冲突。另外一个例证就是,艺廊喜爱推出特殊材质的绘画,私以为这是一种凸显画作工艺性的手段。其实在展览的周边活动当中,有一些NFT与AI主题的讲座,它们与台北当代的展品俨然是两个世界:

前者是热衷于技术逻辑的学院当代艺术;后者则是艺术市场主导的视觉当代艺术。某个程度上,后者并不像前者这般积极的回应当代世界,至少在观众眼中是如此。这里于是出现了两种当代,一种回应当下的世界,一种则是追求一种当代的风格。

2023年5月11日,第四届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
2023年5月11日,第四届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

台湾当代艺术评论人、策展人或是机构经营人在现场论坛主讲或是带领工作坊,颇有一种洋将与本土球员合组明星队的味道。但他们关心的“当代”,与展场里面的人关心的“当代”终究不一样。

5.两种“当代”

在我们谈论台北当代的变化趋势时,要注意台北当代里面有各种不同的组成份子。

除了艺廊成员之外,台北当代还有许多参与者,是具有学术背景的台湾当代艺术评论人、策展人或是机构经营人。他们在现场或是论坛主讲,或是带领工作坊,颇有一种洋将与本土球员合组明星队的味道。但严格说这些主事者也不全然是“本土球员”,他们许多都有过留学国外的经验,关心的课题也多与欧美的议题相联系,譬如生态、性别、科技与人类世等等。但是他们所关心的当代与与展场里面的人终究是不一样的。

特别因为我前几天才看过台北市立美术馆的当期展览《未来身体:超自然雕塑》,更强烈意识到两者的差异——某种程度上《未来身体》代表了学术性的“当代”;而现在的“台北当代”则是以艺术市场为核心。二者其间的距离,并不小于当代艺术与现代主义,或是观念艺术之间的距离。我试著列出学术性的“当代”与艺术市场的“当代”之间的差异:

1.前者倡导价值,后者启动视觉
2.前者带有强烈乌托邦色彩,后者偏向艺术史(过去)的对话
3.前者大量动员科技,后者多展现工艺
4.前者制造突兀,后者感觉和谐
5.前者高度动员语境,后者几乎不需要语境
6.前者有普及教育的企图,后者锁定高端族群

有一个现场观察,可以具体说明这两者的差异。我在展场碰到一位艺评人跟一群年轻人解说台北当代的作品,非常之有趣。就是我们表面上觉得只是启动视觉的展品,其实都有很多脉络的操纵。这一种典型学院当代的观点,关注艺术的脉络更胜过于实体的作品。

可是艺术博览会的空间、节奏其实是不会让人慢慢的去想脉络,毕竟这是一个主要以商业交易为主的活动。它启动的是观众对于艺术当下的感受,就算要诉诸于脉络,那也必定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脉络。这是为什么有些人在艺博会觉得焦虑,因为他想看“懂”作品。当然观者如果受过良好的训练,那仍能够在那个现场发觉个各种细致的脉络。这有一点像是在一个音响器材展,分辨某一首音乐版本的差异一样。

另外一个例子是,我想起日前去北艺大评论学生作品,那里的艺术气氛与台北当代截然不同。其中最关键的差异是,前者有一种手段跟目的的关系,譬如作品之于创伤,作品之于议题,或是作品呼应某种视觉理论,这与北美馆的《未来身体》类似,是一种学院当代思维方式。

但是后者这方面非常不明显,在博览会当中,作品往往被当成一个无须考虑目的、同时也能够被欣赏的作品。我们很容易说这是“直观”,但并不是这样。直观是相对于智识,可是博览会的作品仍有可能动员观众的智识背景,但那不是作品的目的。

艺术博览会的空间、节奏,其实是不会让人慢慢地去想脉络的,毕竟这是一个主要以商业交易为主的活动。然后人就会觉得焦虑。

相反的,我们也不能说学院体系比较偏向概念,很多学生作品其实是很直觉性的,只是那个直觉最后有一个目标。之所以会造成这些差异,我觉得有很多原因,譬如养成背景、展览场地、作品销售与评图机制作为一种养成等等。

面对这两种当代的系统,我们可以抱持一个比较开放的态度,那就是艺术是一个多重宇宙,每一个宇宙,它的好坏与它宇宙构成的逻辑紧密联系在一起。事实上,我看到现场那些“成功”的艺术作品,都是体现一种二元性,也就是一方面深入钻研形式,回应艺术史,或是追求前卫的概念;但是另一方面提供感官的愉悦,与商品的价值,而且这两者不必然相干。

即便是在台北当代当中,艺术家们其实也是截然不同的,所以我们应该把它当成一个巨大的open studio,把这些成名的、新锐的艺术家,全部当成在这个巨大工作室里面的创作者,他们只是在试验他们认为的艺术。而且他们彼此之间也没有什么共性。

博览会当中,作品往往被当成一个无须考虑目的、同时也能够被欣赏的作品。我们很容易说这是“直观”,但并不是这样。

2023年5月12日,第四届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
2023年5月12日,第四届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

商业/当代/西方/专业的共同体

可是为什么以前我无法体认到这件事,这可能与两个想法有关:第一个是好看必须有好内容,第二个是好内容必须好看。前者其实是研究者的观点,他们往往把作品的内容当成作品真正存在的地方;后者是藏家的观点,它更著重一种视觉愉悦,然后称此为“美感”,相信所有艺术都在处理美。

而虽然藏家与研究者立场不同,但是他们都与艺术家有一个差别,那就是前两者对于艺术抱持开放的态度,譬如藏家无论这些作品在美学上多么冲突,他都能在智识的世界当中平等的欣赏他们。而藏家这种心态进一步发展,就会变成把各种实验当成实现美感或是细致感受的手段。我在现场就听到画廊跟藏家导览:“你看他用了这个大胆的手法,制造了一个美的效果”。

但是艺术家并不是这样,艺术家更接近于独断的教徒,信仰这一种艺术跟信仰另一种艺术的差别是天差地远的。譬如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会咒骂Saul Leiter彩色“sucks”,而Robert Frank又会咒骂布列松,认为布列松没有观点。我们并不能说艺术家是一群心胸狭隘或是欠缺研究精神的人,而是他们关心的事情不一样。很多时候创作者进行实验也不是为了制造美的效果,而是他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或是他完全想要处理的是别的问题,跟我们以为的美或是细腻无关。

研究者往往把作品内容当成作品真正存在的地方;藏家更著重视觉愉悦,然后称此为“美感”,相信所有艺术都在处理美。但他们都与艺术家有一个差别,艺术家更接近于独断的教徒。

艺术博览会在这里有一种吊诡的角色,一方面它扩大了我们对于艺术的理解,但是另一方面当它取消了不同艺术派别对立,加强了“可以同时欣赏不同艺术”的信念,当我们在一个场合面对上千件的作品,聆听各种艺术专业人士的解说,我们很容易觉得这些东西“都是”艺术。这种心态进一步发展,就会变成所有艺术上的实验、叛逆、冲突当成实践已知美感的手段。就正面的意义而言,它让艺术变成一个关于美的事件,提供了观众进入艺术的一个诱因。同时它也提供了艺术新的排列组合,例如亚纪画廊就将年轻艺术家与前辈艺术家作品搭配展出。

但是对于创作者而言,同时欣赏所有艺术的态度,使得追求市场价值,与对于西方文化、当代艺术的倾慕混杂在一起,成为一种艺术的基本专业与品质,譬如艺术家常常说:“作品无论如何都要好看。”,叛逆在此无论如何就都不会发生。

艺术博览会在这里有一种吊诡的角色,一方面它扩大了我们对于艺术的理解,但是另一方面当它取消了不同艺术派别对立,加强了“可以同时欣赏不同艺术”的信念。

2023年5月12日,第四届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
2023年5月12日,第四届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

结语

当我试图检视台北当代的变化,与其对于艺术的影响时,我想起《艺术世界中的七天》(Seven Days in the Art World,2009)​​。作者萨拉•桑顿​​(Sarah Thornton)以人类学的眼光去观看博览会、艺术奖、艺术评论与艺术拍卖等活动。一开始我以为这是一本讽刺意味满满的书,可是我记得我看完之后颇为惆怅,这个惆怅来自于作者对于这些保有一种同情。

像是她说到为了了解艺术活动,所以有一段时间狂跑各种party,但是她并没说这些很愚蠢。她反而引用了一位艺术家的话。那位艺术家说,艺术圈内都喜欢批评艺术活动,但是仔细想想这种生活型态很迷人,因为工作与娱乐在此没有区分,而这实际上可能是一种未来社会的缩影。

艺术的失败来自于这件事不可能实现,艺术的美好来自于人竟然相信这件事可以透过自身实现,那其实就是一个乌托邦。

我承认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件事。确实艺术圈是一个很小的圈子,里面的人有各种不为外人道的圈内语言,但是艺术圈同时是一种理想的投射,在这一个资本主义不可逆的社会当中,在艺术与商业千丝万缕的牵连之下,艺术仍然试图画出一个日常之外的世界。这里面的人不见得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但或多或少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我们觉得自己的生命或是世界应该不一样,但这个不一样不是透过政治或是社会改革发生,而是一种不一样的观看方式。

艺术甚至不崇拜神,因为宗教之中让一切发生变化的不是自己。艺术是一种顽固地想要仰赖个人然后寻求超脱的活动,艺术的失败来自于这件事不可能实现,艺术的美好来自于人竟然相信这件事可以透过自身实现,那其实就是一个乌托邦。而台北当代就是这个乌托邦的具体呈现,当我看到一群亚洲人以流利的英语交谈,看到不分年龄、阶级与艺术理念观众面带微笑在会场当中穿梭,看到我平常没有很常看到的朋友,在会场当中担任各种职务,我意识到这里并不是异地,而是自成一个世界。

读者评论 3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不一樣的觀看方式」,這句話真是精準說出藝術家與其他領域的人思維與行動方式的差異。

  2. 這場有九龍皇帝的,何不談談?

  3. 好文!很有啟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