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公医体系危机:为甚么急诊等候时间愈来愈长?|一分钟数洞

政府最后只能放弃4小时等候时间的目标。

“一分钟数洞”将有趣﹑有用的数据和资料,以易懂又好读的方式呈现给读者。请按此订阅数洞栏目。

(谢达文:台大社会所博士候选人,喜欢复杂的历史、干净的数据、美好的人们。)

英国选民最关心什么问题呢?根据民调公司YouGov的调查,如果让选民选择最多三个议题,有四成多的选民会选择“医疗体系”,仅次于“经济”,明显高于“移民”、“犯罪”、“脱欧”等英国政治的其他传统重要议题。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在意医疗体系?这是因为,英国人赖以为生也引以为傲的公医制度(National Health Service),近年来面对重大的危机,越来越无法因应人民的需求。而其中一项重要的指标,就是一个进到医院急诊的病人,需要等候多久。

会前来急诊的病人,经常是有紧急状况,理应需要马上处理,尽快判断是否需要入院或转院,或者可以办理出院。急诊病患等候4个小时,就已经算是“久候”。2010年,英国政府设定的标准,是希望英格兰95%的急诊病人都不需久候,可以在4个小时内等到医疗决定(入院、转院或出院)。

但之后每一年状况越来越差,距离达标越来越远。英国医疗智库国王基金(King’s Fund)因此形容,过去十年是政府“忽视的十年”(decade of neglect)。换言之,英格兰的医疗系统危机,并不是疫情后才发生,而是十年累积的成果。

事实上,英国政府在2010年定出95%的标准,并不是野心过大。在2011-2012年期间,英格兰第一型医疗院所(Type 1,即24小时大医院)中,在急诊等候4小时以上的人只有5.2%,基本上已经接近达标。

但在这之后,保守党政府面对金融风暴的遗绪,祭出了撙节措施(austerity),虽然没有直接削减医疗经费,还是让医疗体系的每日营运可以进行,但仍使得许多新的设备投资、汰换等措施无法进行,无法因应高龄化社会的挑战;此外,医疗人员的薪资也停滞,使得留才揽才更为困难。

除此之外,政府删减地方政府预算,也使得长期照护、公共卫生体系难以为继;尤其,英国长照体系无法因应高龄化社会的需求,使得许多“病情稳定,照理来说可以出院,但因为没有长照机构可去,所以无法出院”的高龄病人,仍然必须使用医院的资源。

这个效应在数年之后逐渐呈现出来。2013-14年度开始,等候4小时以上的人数比率逐步攀升,从本来不到一成,一路增加到将近两成。2018-19年的疫情前夕,在急诊等候超过四小时的病患比率,已经来到18.7%。

而当疫情的大浪来袭,这个问题更为严重,在2019-20年,这个数字攀升到24.7%,亦即有四分之一的病人无法在四小时内等到医疗决定。2020-21年,遇到疫情高峰,许多非Covid-19的病人减少去急诊,使得这个数字稍微下降,回到前年的水准。

但疫情趋缓之后,这些原先被压抑下来的医疗需求立刻爆发,本来理应求医、却因为疫情暂缓求医的人也随之出现,使得2021-22年,等候的比率暴增,来到33.9%──换言之,每三个到医院挂急诊的人当中,就会有一个人需要等4小时以上,才能等到医疗决定。而2022-23的最新数据,更是飙升到43.4%,有超过四成的人需要等候4小时以上。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医疗问题成为选民最关心的议题之一。

(按:英国的医疗体系是分权体制,苏格兰、威尔斯和北爱尔兰的医疗,分属各政府负责,仅有英格兰由中央政府负责。)

讀者評論 3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這一分鐘數洞也未免太簡短了,根本未能解答到問題,有標題黨之嫌

  2. 想起我之前肺部不舒服在英国医院的急诊等了差不多五个小时,幸好没什么大碍,从那时候我就对NHS这个系统产生了兴趣,这个让英国人引以为傲的制度目前已经是积重难返,再加上保守党政府对问题的不重视,不知道最后NHS的出路会是什么。

  3. 但疫情趨緩之後,這些原先被壓抑下來的醫療需求立刻爆發,本來理應求醫、卻因為疫情暫緩求醫的人也隨之出現,使得2021-22年,等候的比率暴增:
    这种类型的需求应该不会挂急诊吧?我理解的急诊应该是处理急症,而不是啥时候去看医生都可以的这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