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台北国际书展:总统级关注可以阻止出版产业下坠之势?

本届书展主题是“阅读的多重宇宙”,但我们的书业有太多破洞及漏隙需要修补,否则这宇宙只会一直萎缩衰落下去⋯⋯
台北书展 台湾 出版 风物

自疫情肆虐全球以来,于2020、2021连续停办了两年的台北国际书展(下称“书展”),为免产业前景更加堪虞,在去年2022年不好再停下去,于是延至2022年年中6月举办。一直以来,书展都在每年春节期间举办,而转过2023年,于1月31日至2月5日举办的新一届书展,在举办时间上可谓终于回复正常。

但这同时,也表示今次书展距离去年上次举办,其实只过了六七个月,在半年多的时间内连续举办两次国际书展,对所有参展单位而言,大概都会在布展预算上感到捉襟见肘吧?毕竟出版产业很可能是台湾现在所有产业中,最卑微、弱势、无利可图,且还在衰落中的产业了吧?

2023年2月1日,台北国际书展。
2023年2月1日,台北国际书展。

为何总统也要来书展

不但总统要出席书展,文化部长、地方首长乃至地方官员也要出席,媒体也总是争相报导花絮细节,一个又一个重塑形象的工程就简单完成。甚至偶有公众人物、明星网美让粉丝“野生捕获”。但讽刺的是,尽管连续多年获得总统级参与及关注,出版产业仍然止不住下坠之势。

然而书籍却又是最好(也最便宜)的形象利器,君不见每年台湾金马奖、金钟奖、金曲奖这些影视戏剧音乐类奖项,其颁奖典礼现场最多是文化部长出席,而每年的书展现场则必然是总统出席。这是因为总统要亲自颁发书展大奖,且最近几任总统总是会在书展期间展示自己的购书清单,一来是提醒社会大众对阅读书籍的重视;二来多少也能够促进相关书籍的销售;但最重要的,还是此举有利塑造或提升形象。

这就是为何于书展而言,不但总统要出席,文化部长要出席,地方首长乃至相关地方官员也要出席,而媒体也总是会争相报导相关花絮细节,上下交相配合,一个又一个重塑形象的工程就简单完成。甚至偶而也会有公众人物、影视明星、网红网美,或者高调出现,或者便装参与,让粉丝“野生捕获”,贴上社群轰传,所有各方皆大欢喜。

讽刺的是,尽管连续多年获得总统级的参与及关注,出版产业却仍然是止不住下坠之势。根据台湾文化部每年所做的出版产业调查报告,至少自2015年起,台湾出版业的产值就一直低于200亿,而这个数字在2010年还有360亿;虽然看似几近腰斩的急跌在近年已经止于平稳,但是整体趋势仍然是缓步下跌,2021年由于实施了“图书免税”而小涨了5%,重新站回200亿大关,但那毕竟是政策调整后的结果。2022年的调查虽还未完成,但是一般预料仍然会是下跌。

另一方面,由于网路书店增加,自2020年底的光棍节(11月11日)又开始新一阶段的“折扣下杀,低价抢市”,至今犹未止歇;同时书价更是节节攀高,去年11月我受文策院之邀参加“2021出版产业调查报告”的审查会,报告中就指出2021台湾出版书籍的平均定价已经来到448元,创下历史新高。

凡此种种,不只对独立书店形成更大的生存挑战,对整个产业已经扭曲的利润结构更是雪上加霜,这种恶性竞争对产业上中下游各个层面的斲伤是长期性的,且不易恢复,苦果则是我们的文创地基将逐渐被掏空,而由整个国家乃至社会大众所集体承担。

2023年2月1日,台北国际书展。
2023年2月1日,台北国际书展。

阅读真有多重宇宙?

整体规模可说减少了三分之一甚至近半。疫情的影响自然是最主要的因素,但这也多少反映出书业的景气现实。而即使年年参展的单位,在参展规模、展区陈设上的预算缩减也是可以想见的。

由此来看本届台北国际书展的主题:“阅读的多重宇宙”,似乎只是抢搭好莱坞电影片名的行销便车(由亚裔女星杨紫琼主演的《妈的多重宇宙》才刚获得本届奥斯卡11项提名,预料将是最大赢家)。实际上,展场内各参展单位的布展理念并非根据此一主题各自发展、打造,只是各家百花齐放所形成的多元、丰富的特色,容易被解读为这样就是“阅读的多重宇宙”了,实际上真是如此吗?

本届台北国际书展据主办单位的统计,共有来自世界32个国家、470家出版社参展,大小活动500多场,相比疫情前的2019年,共有52个国家、735家出版社、大小活动1184场的纪录,整体规模可说减少了三分之一甚至近半。疫情的影响自然是最主要的因素,但这也多少反映出书业的景气现实。

而即使年年参展的单位,在参展规模、展区陈设上的预算缩减也是可以想见的。比如故宫博物院以往在书展中的展区总能展现出某种程度的大气,今年的故宫展区却有点聊胜于无的感觉;且不光是故宫,大学出版社及政府出版品这二个联合摊位,也给我差不多的感觉,只有台大出版中心维持了往年的单独布展规模,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个学术性的重点展区。

2023年2月1日,台北国际书展展出西西的作品。
2023年2月1日,台北国际书展展出西西的作品。

这并不是评估参展单位有多少钱和预算布展的问题,例如心灵工坊的摊位并不大,但是展区设计完全以绿色植物围绕,对比其他许多直接设计成卖场一般的摊位,立刻显得清新脱俗无比;隔壁的台湾商务印书馆则亦维持历来的一贯风格,也是极有诚意的参展单位(想到他们把重庆南路的整幢建物放租出去、把书店门市撤掉就觉得心酸)。

以书种来说,本届书展完全没有了简体书区,连带地也没有了香港三中商及澳门基金会的展区,能来的香港独立出版也只有字花、香港文学馆及几间大学出版社,就中文书而言,这其实少掉很大一块,很多翻译书有繁简二种版本,有些书是直接由简体转成繁体(或繁体直接转简体),出现这种情况,未知是书展主办单位“排除”简体书,还是陆港澳方面的参展单位参加台湾国际书展的意愿降低(因为最低限度台湾的简体书商都还可以进到简体书,是否让简体书进书展只是意愿问题,就看是哪一方不愿意),当然也不排除还有其他原因。而若是前两种情况,势必是出于政治因素,则于书展所该秉持的言论及出版自由等基本原则不免有所伤害,如此也就无多元开放可言。

另外则是几年前都还要特别移至其他展馆单独开展的动漫及儿童绘本等,这些年由于参展单位减少,只好又统统挤在书展举办地世贸一馆里。但即使如此,还是可以看到有非常特别的展场设计,及良好的亲子体验互动,比如“海泱泱儿童主题馆”,就得到相当多读者的好评,即使成人的参观体验也很不错。

2023年2月1日,台北国际书展。
2023年2月1日,台北国际书展。

当年过世重要作家倪匡、张北海缺席

过去若书展前一年有重要文人或作家过世,或可能有特别规划的活动或展区,比如金庸或余英时。今年过世重要作家则有倪匡及西西,西西还有洪范及文讯、尔雅三家规划的相关特展;而倪匡则在今年书展上完全缺席。

在书展主题的部份,去年的书展适逢第三十届,虽逢疫情导致有些参展单位退出,主办单位还是特别规划了“HELLO 30!书展三十特展 ”,设计了15个“彩色胶囊”,带领观众回顾过往三十年台北国际书展的历史时刻。这样的特展到了今年,则是以“净零排放”的理念宣传为主所设计的特设“净零漫游”展区,可惜展区及体验互动的设计不是很特别,与书业的直接联系也有限,宣传效果恐不如预期。

过去若书展前一年有重要文人或作家过世,或可能有特别规划的活动或展区,比如金庸,又比如余英时。今年过世重要作家则有倪匡及西西,香港作家西西还有洪范及文讯、尔雅三家,在联合摊位上规划了相关特展;倪匡则在今年书展上竟然完全缺席,难道是说明他已被台湾出版界遗忘了吗?2023年离世的重要作家还有张北海,但也可能因倪、张二位过世时间离书展仅数月,策划者还来不及进行出版及书展活动的规划。

最令人惊艳的还是本次书展的主题国波兰,不仅整个展区的规划布置特出鲜明,又富含波兰特色,展出过往出版史中许多特别的珍本古籍及手稿(包括哥白尼及萧邦的琴谱!),从纯文学(波兰有五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到大众文学(《猎魔士》作者亲临现场)。还请来插画家玛莉安娜‧奥格勒亚克(Marianna Oklejak)带领现场小朋友的剪纸活动,以及作家维特多. 沙博尔夫斯基(Witold Szabłowski,著有《跳舞的熊》、《独裁者的厨师》,以及最新出版的《克林姆林宫的餐桌》)。此外还有现场烹饪乃至书展外的生态导览活动,从静态展览到动态活动,均非常具有可看性。虽然开展前二天,博览馆展品部份无中文说明,让观展民众颇有微词,但似乎之后已经赶制完成,让展览更加周全。

2023年2月1日,台北国际书展。
2023年2月1日,台北国际书展。

非主题国的部份则数义大利最有看头,展出包括波隆纳童书展的出版品,德、法亦不含糊,也只有看到这几处展区,才让我对本次书展主题的批评稍稍有些改观,但最令人觉得有趣也最令人有所反思的还是由独立出版联盟、多个NGO团体及台湾独立书店文化协会共同规划的“读字工地”。

这三个单位已经参加书展多年,每年都推出各种有趣的主题及设定,例如去年的“读字便利店”,还有前几年的“读字办桌”、“读字上云端”等等,经常拿到书展后的最佳展位设计奖,就在截稿前得知:本届的“读字工地”毫不意外也得到此奖。它几乎把台湾日常可见的各种工地设施都搬进了展场,甚至工作人员也都穿上工地背心,只差没有戴上工地胶盔,NGO团体还弄来一台“社运战车”,安排不同时段请讲者上车宣讲、让作者上驾驶座帮读者签书等等,各种活动规划得很是热闹。

至于独立书店文化协会则是刚好欣逢成立十周年,便以“拾年”为主题做了一系列的书店历史回顾,这些种种规划,展现出的是独立出版联盟、NGO及独立书店协会这几个团体或组织的企划力、执行力。让人不禁感叹书业如果要真正成就“多重宇宙”,真的就需要凭借这样的创意及活力,开始进行各项规划重建修整的工作才行,不论在纵向的上下游供给面还是在横向的彼此连结的合作面,乃至于从作者到读者的关系联系与服务提供的机制,我们的书业有太多破洞及漏隙需要修补,否则这宇宙只会一直萎缩衰落下去。

2023年2月1日,台北国际书展。
2023年2月1日,台北国际书展。

读者评论 4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寫的真的很差…證明了知名書籍產業從業者也可能不善寫作論述也沒什麼洞見

  2. 實體書的衰落是全球現像,救不了。

  3. 少有看到端傳媒風物版的文章素質差得如此。如果只有這種程度的心得,大可不用刊登

  4. 落落長的文章好像沒有回答標題的提問。是我看不懂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