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问香港健康码和安心出行实名制:有个资隐忧吗?医生怎样看新措施成效?

由推行疫苗通行证,到推出健康码、实名制等新措施,政府与民间、专家和全球各地的想法接轨吗?
2022年7月19日,早前港府规定市民出入政府地方或公共场所必须使用“安心出行”,其中旺角信和中心外的安心出行二维码。

2022年7月首两星期,香港卫生署每日录得个案稳步上升,徘徊在2000至3000多。疫情爆发至今逾两年半,累计呈报确诊个案近130万宗(包括核酸阳性检测及快速抗原测试阳性个案),共9440人死亡。

3月,第五波疫情大爆发,香港大学医学院用数学模型推算,当时已有约440万人受感染,超过人口六成。 院长梁卓伟当时称,香港须决定抗疫方向,在“清零”和“走向风土病”选择,不过迟或早,病毒最终都会成为风土病。

7月15日,兼任政府专家顾问的港大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内科学系传染病科主任及临床教授孔繁毅,联同微生物学系名誉临床副教授龙振邦、微生物学系临床助理教授薛达,在港大“AsiaGlobal Online”撰文,估计香港总感染人数达400万至500万人。他们提倡政府逐步放宽社交措施,透过自然感染和增强接种率,在冬季之前达到“混合免疫”。

对于入境人士,港大专家建议将隔离日子缩短,并改为居家检疫,配合电子手环和安心出行,禁止他们在检疫期首7天到访餐厅和酒吧。他们又指,输入个案对本港医疗系统没有构成巨大压力。

7月6日,特首李家超上任后首次出席立法会问答会,被问及防疫策略时,表示不同意“躺平”,不能任由确诊个案上升,并以“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和减少死亡、重症和感染个案作为工作重点。

而政府新上场第10天,即表明有意引入类似中国大陆健康码,以“红码”和“黄码”分别识辨确诊者和检疫人士,限制他们活动。此举是继安心出行和疫苗通行证之后,港府再采用科技手段抗疫,消息随即触动市民神经。李家超则在7月18日重申,当有清晰数据分析后,就会推出“红黄码”措施。

2022年5月1日,特首选举参选人李家超到访沙田探访赛马会“a家”乐龄科技教育及租赁服务中心,并与长者交流,进入前使用安心出行。
2022年5月1日,特首选举参选人李家超到访沙田探访赛马会“a家”乐龄科技教育及租赁服务中心,并与长者交流,进入前使用安心出行。

问一︰为何要推行“红黄码”?会有什么生活限制?

综合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在7月11日记者会上的简介,以及特首李家超在7月12日见记者时的说法,港府正研究在安心出行程式中加设“红黄码”。在首阶段,“黄码”只针对经机场抵港的酒店检疫人士,目标是缩短隔离期,并有可能转做居家健康监测和“点对点管理”,让检疫人士上班上学,亦不会影响他们乘搭交通工具。

“红码”则适用于确诊者,阻止他们违反检疫令,减低对社区风险。获“红黄码”的人士会被禁入医院、长者院舍和须除口罩的地方。对于居家隔离人士已须配戴电子手环,为何还增设“红黄码”,卢宠茂表示“电子手环可以拆掉,要有多一道防线”。他亦多次强调现时机制不能确保所有市民遵守检疫安排。

卢宠茂指,香港现时有1.2万名确诊者居家检疫,但未有回应多少人曾违反检疫令,“问到‘偷走’,即是没有人知道。”翻查资料,截至7月6日,共有254人因违反检疫令被定罪,获判监或罚款。

对于适用范围在将来会否扩大至其他人士,特首李家超指措施需“因时制宜”,规限“可按实际情况在第二阶段有所变动”。

7月13日,卢宠茂在接受南华早报访问时提到,“国际投资峰会”会于11月举行,在有条件下,抵港人士或可免检疫入境,由酒店隔离转做医学监察,但仍须做核酸检测。他建议可透过“黄码”,禁止他们到访酒吧等高风险场所。

他亦称“红黄码”不是限制市民自由,反而是扩大自由度,因入境人士的酒店检疫期可缩短。加上他预计香港在9月会迎来新一波疫情,届时最多1万人住院,“红黄码”能堵截感染,以免又收紧社交距离措施。

在一周内,官员多次在不同场合为“红黄码”作解说,惟一直未有公布具体推行细节。卢宠茂首度提到“红黄码”时,指政府有意设立机制,阻止需要强检的“高风险人士”进入如餐厅等高危场所。但官员们在往后的记者会上,再未提到针对人士会涵盖须强检者。

对于安心出行实名制,卢宠茂虽然在无线电视节目“讲清讲楚”和7月11日记者会都曾提及这项新措施,但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在7月14日指出,安心出行和疫苗接种纪录捆绑,已有部分实名制功能,现时没有计划强化实名制,更不可能加设自动追踪功能。他补充,由2023明年2月份开始,香港所有电话将采取实名登记,届时安心出行会自然地具实名功能。

早在2022年2月,时任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在一个立法会会议上被问及安心出行实名制,指程式下载量达700万,若现在推行实名制登记,会需要很多时间,加上疫苗通行证有追踪功能,不会实施安心出行实名制。

2022年2月26日,青衣城商场的安心出行二维码。
2022年2月26日,青衣城商场的安心出行二维码。

问二︰“健康码”和安心出行实名制会衍生甚么个人资料隐忧?

现时市民可选择把疫苗通行证上载至安心出行,在进入处所时出示电子或纸本二维码,证明符合疫苗接种规定。香港资讯科技商会荣誉会长方保侨估计,要实施“红黄码”,安心出行会与疫苗通行证连接,按用户的感染情况实时转色,届时纸本二维码或不适用。

而现时安心出行毋须电话卡、网络和个人资料,用户能直接扫描场所的二维码,完成记录,方保侨指,随着2023年推行电话卡实名制,若政府掌握用户电话号码,某程度意味可以掌握其位置。

他估计,其中一个将电话号码和安心出行绑定的程序,会与手机支付平台做法相似,用户需输入电话号码以获得验证码。在获得用户电话号码后,政府或可直接致电用户,“至少打给他们问是不是忘记做检测”,或经过电讯商将用户定位,范围为100米半径,与长者平安手机原理类似。

“绑定了电话卡变相除了有实名制之外,其实亦有追踪功能,大家都要认知,因为这不是秘密。”他说。

至于实名制,他指政府已掌握市民大多数的个人资料,最重要是程式自身会否加设追踪功能,现时安心出行程式亦没有要求该功能的权限。卢宠茂在7月16日再强调,“安心出行”引入红黄码只为识别确诊者和酒店检疫旅客,并不设追踪功能。

香港互联网协会开放数据小组召集人、数据科学家黄浩华指,要达到安心出行和感染状态即时连接的效果,甚至随着以后“红黄码”适用范围或扩大,将会牵涉更多个人资料,资讯保安和私隐方面存有隐忧。

他提到,安心出行过往受到业界质疑保安风险评估不足,相信要推出新功能,政府须提高软件质素,“其实尚未做足或做得好的时候,贸贸然将这个软件升级到这个功能,前期功夫是否要做得好呢?”

黄浩华认为,政府须在私隐保障和抗疫之间取得平衡,并做好解说,“官方在这件事上没有一个很完整的说法,何时要收集资料,或者收集资料后对社会效益是否有用。会否有个情况是,你本身要处理的人不多,但变了700万人、600万人都要在私隐、个人资料的担忧里面。”

中大香港亚太研究在2021年3月曾就安心出行应用情况进行民意调查,访问712名市民,发现有半数人未曾安装或使用过该程式。在可作多项回答下,有5成人选择“担心个人私隐外泄”为不使用原因,其次是“不相信政府”。所有受访者中,有4成人同意政府可能将“安心出行”应用程式所记录的个人讯息用在无关防疫的地方上。

截至2022年6月,安心出行下载次数已达800多万次。

据明报报导,2021年9月,警方曾就一宗打斗案,翻查在场人士安心出行纪录。警方称不能透露个别案件的调查细节,未有回应是否用安心出行查案。而创科局当时回应查询时,指安心出行纪录只储存在用户手机内,不会上载至政府系统。

而近日河南省村镇银行储户和维权人士健康码无端变红,变相被阻出行,引起质疑指健康码沦为维稳工具。有记者曾问李家超“红黄码”会否做变做“政治工具”,他强调措施只会用于抗疫,“如任何人尝试在这方面制造事端,我可告诉他,这绝对不是事实,大家亦不需相信”。

2022年11月1日,湾仔街市外的安心出行二维码。
2022年11月1日,湾仔街市外的安心出行二维码。

问三︰医生怎样看“健康码”和实名制成效?

呼吸系统专科医生梁子超在7月10日指,安心出行可帮助政府追踪患者和密切接触者。他亦建议可向曾进入高风险处所人士发健康码,在检测阴性后才可进入处所。对于确诊者,则要配合电子手环,预防他们离开住所或探望他人。

惟香港大学生物化学系教授、病毒学家金冬雁,质疑“红黄码”对抗疫成效。

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从2022年3月进行“每日的新冠病毒感染时点患病率”的研究,招募1万名参加者,要求他们在指定日子自行测试并呈交结果,以作估算在那些日子中感染病毒的人口比例。金冬雁举例,在过去1个月,患病率最低点大约是0.1%,即1万人内,有0.1%人新确诊和未康复。若把比率放在香港700多万人口计算,那天全港有约7000人感染病毒,远比现时公布每天徘徊在约3000宗确诊个案多,“其实有更多的人是感染了而不知道,而不是说很多人感染后周围走。”金冬雁说。

他续称,这也意味着社区内有人选择不申报。他们和隐形患者都没有正式确诊,“红黄码”无法控制他们活动。他同时忧虑“红黄码”会达到反效果,令患者不敢申报,以免为自己带来不方便和连累家人、朋友需要检疫。至今政府未说明“红黄码”是否适用于密切接触者。

金冬雁又表示,暂时未见香港的确诊个案有飙升的迹象,加上本地平均即时有效繁殖率处于1.5至1.6,即一位患者只传染1.5至1.6人,对再推“红黄码”的成效成疑。

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栢良于7月14日在电台节目上回应安心出行实名制,同样认为防疫成效低,应以着重在疫苗接种和口服药工作,以预防重症和减低对市民影响为先。

2022年7月18日,蓝田一间发型屋的安心出行二维码。
2022年7月18日,蓝田一间发型屋的安心出行二维码。

问四︰“健康码”、实名制在其他地方的防疫效果怎样?

港府官员一直强调“红黄码”有助“精准抗疫”,阻止“少数”确诊者和高风险入境检疫人士将病毒带入社区,但未在科学理据上作阐述。在记者会上,卢宠茂被问到上海和澳门在设立“红黄绿码”后仍未阻止疫情爆发,他表示两地的人口、年龄分布和接种情况等不同,难作比较,亦不会盲目跟随其他地区的措施。

上海早于2020年2月实行“随申码”的“红黄绿码”。红码代表确诊者及密切接触者等,黄色则是完成隔离、处于健康监测期和未完成核酸筛查人士等,禁止他们出入公共场所;绿色则可以通行。可是,健康码和严谨的防疫措施也无阻上海在2022年3月爆发疫情,感染人数达40万人,最终封城两个多月。封控区域内,市民须配合进行核酸检测,否则“随申码”将转为黄码。邻近的澳门亦有实施健康码,但新一波疫情还未受控。

台湾虽然没有健康码,但早在疫情初期便启动“电子围篱”,利用手机和基站通讯时发出的信号强弱,计算手机用户的位置。若用户离开检疫范围,系统便会通知当事人、政府各单位和警察。这适用于居家隔离和检疫人士,他们电话号码等资料被整合在系统内,只须电话待机便有效追踪。

及后,程序升级至“电子围篱2.0”,扩展以大型活动区域范围的基站作设定,配合进场实名制登记等,侦查机主的位置。指挥中心曾利用系统发现有自主健康管理者违反规定,看五月天演唱会。

台湾2021年疫情爆发,曾在5月、确诊个案每日达3位数字时推出“简讯实联制”,市民在进入处所前扫描二维码,然后将简讯传送到台湾中央疫情指挥中心1922。台湾政府称,简讯纪录储存在电信业者,仅供指挥中心控调使用,保留28天,不会留下个人资料给商户。

虽然措施非强制性,但不少商户、餐厅和银行等都设有二维码,需要客户把简讯发给1922完成登录。而没有手机或不愿使用“简讯实联制”的市民,则可以纸本代替,处所可能要求他们留下姓名或电话号码等个人资料。

1年后,台湾每日确诊个案超过5000宗、数字不断攀升时,时任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陈时中于4月底宣布不再公布确诊者足迹,并取消“实联制”。政府改为鼓励民众使用“社交距离APP”,透过蓝牙信号作感应,若用户与确诊者接触超过2分钟且距离2公尺内,便会发出通知,无须注册和输入个人资料。截至2022年7月,台湾的确诊个案维持每天2万多宗。

读者评论 19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香港政府防疫政策,目的在於打壓人民自由,例如四人限聚令,只是禁止示威遊行,並非用作防疫
    實名制對防疫工作一定會有作用,哪怕只是一丁點,但香港政府只是北京傀儡,並非民選,缺乏監管,必然濫用機制,侵犯私隱

  2. 樓上有幾位網友一直在試圖解釋健康碼、實名制的好處,讓人想到微博上的一句話「裝什麼外賓呢」,從實名制到健康碼,這幾年產生的問題完全無解,甚至變本加厲

  3. 限制自由再話擴展自由,呢個政府講大話真係唔怕羞

  4. 對於零信用度/慣性隱瞞的政府…

  5. @jackhui 而且你的發言總是在假定建立好機制就不用擔心政策的副作用。然而在中共和港共治下,市民根本就沒有權力和能力去構建一套完善的保障機制,而有權有能力者有著強烈破壞機制 享受副作用的動機。在這樣的情況下還在鼓吹弱者應當「溫和地走進那良夜」的人是蠢呢?還是壞呢?

  6. @jackhui 北京可行是因為北京的案例少而且目標是要清零。如果是香港現在的疫情狀況放到大陸,早就封城了。所謂實名制配紅黃碼根本就沒意義。
    還有我發現你一直都很強調對事不對人 不理會其他人對於中共和港共過去劣跡的質疑。你也許會覺得這很理性,但我只會覺得這是反制。美國對槍械的管制再寬鬆,nfa再怎麼支持擁槍,都支持購槍者做背景審查,不容許某些人能夠獲得槍械。你覺得這種「對人不對事」也是不理性的嗎?

  7. “他亦稱「紅黃碼」不是限制市民自由,反而是擴大自由度”
    “至於實名制,他指政府已掌握市民大多數的個人資料“
    “安心出行紀錄只儲存在用戶手機內,不會上載至政府系統”
    一个标点也别信,内地使用红黄码时还会频繁的进行人脸识别验证,当信息收集够了香港也就和内地没什么差别了,
    警察头子就是来干这活的

  8. @jackhui
    關於閣下這些問句,似乎EricChan網友並沒有舉證責任

  9. @EricChan 你是不是抗疫措施只知道出现确诊封小区?那只是对居住地管控措施而已。工作地呢?出入场所呢?密接呢?
    封一栋楼?大型小区封多少(有些地方一个小区有香港一个区那么大)?这种管控只有在实名制健康码下能实现。
    北京跨区流动比香港还密,但事实证明分区观察是可行的。也许是我们对现代社会人员流动过于高估了,疫情时我追踪过确诊地图,疫情扩散绝对是和地理位置有很大关联性的,绝不是我们想象的“社会流动性高到传染风险平均分布在全香港”。

  10. @jackhui
    在司法機構言必稱「立法原意」的地方,失去了立法權當然亦失去了解釋權。況且將代議士的與民眾的相互關係解釋成「我立法」是否過於簡化而未有考慮當中權力的授予與監察?
    至於只看條文並不看執行者,國安法之中也白紙黑字載有有「無罪推定」

  11. @minimum 法律并不是看是“谁立的”,而是要看具体条文“是什么”。不是我决定我就不支持不过是一种“对人不对事”的权斗思维,而不是真正关心社会的治理思维。

  12. 「至於將信息洩漏風險控制好,而不是因咽廢食」
    這句話更是毫無意義。上海那23tb洩漏的資料現在中共還在裝死。選委會上屆特首選舉丟失的選民登記冊也是不了了之。現在鼓吹香港人為了一些虛無縹緲的成效而去信任一個前科累累的慣犯,腦子有病?

  13. 「但是一个更“高效”的防疫措施,将过往可能高达90%以上的低效防疫措施覆盖去除,使得防疫对市民生活影响更小。」
    從內地的執行來看,看不出內地如何有效運用實名制的健康碼去除低效防疫措施。疫情出現時依舊是封出現病例就封小區。充其量就是在案例數字在較低水平時比較容易做流調。

  14. “内地经验证明风险人群是可以轻易缩小范围的,至少最简单港岛出疫情控港岛,而没有必要全港管控。”
    這個是不可能的,香港大量人口跨區流動工作上學。不存在港島出疫情就控港島的情況。

  15. 上面有網友提到了立法規定個人資料只作某些用途,但現時立法機關的代表性如何相信有目共睹,遑論範圍覆蓋全球的國安法及隨時引用的緊急法。
    當法律被清晰界定為武器而非公共契約時,這武器如何運用便不會平衡政權與民眾,最終只會蠶食已身處弱勢地位的民眾的權利。

  16. 健康码固然有辅助流调的作用(这在过往安心出行也能实现)。但也不止是一个控制疫情的工具,而是能降低防疫措施无效覆盖的工具,更灵活调控防疫措施的工具。
    因为在没有健康码下,所有防疫指令只能针对所有人。一起不堂食、一起遵守某社交隔离准则,再复杂一点的规则就很难让大家明白并遵守了。但是这种情况实际上是有很多无效覆盖的,例如为降低高风险人士出入餐厅堂食而颁布堂食限制,可能导致希望限制1%不到的人的措施应用到所有人身上。
    在有健康码下,防疫能只针对特定人群,例如高风险人士赋红码,那禁止堂食禁令可以只落到红码的人身上,而不需要所有人遵守,内地经验证明风险人群是可以轻易缩小范围的,至少最简单港岛出疫情控港岛,而没有必要全港管控。而且这时候红码规则也不需要满足“必须是清晰明确到能让所有人看了能判断”这种高要求了,市民只看结果已足够清晰明确。但这就必须要求实名制了。
    健康码也方便政府调控防疫措施松紧度,放到最松时(不严格要求查验)和安心出行没有区别。全员红码则和过往全港防疫禁令一样。相当于建立一个在全港防疫要求和躺平之间的一个政策选项。
    总而言之,实名制健康码比起安心出行并不是一个更“有效”的防疫措施,因为可以实现的防疫措施与过往没有什么区别,并不会比过往更好的控制疫情。但是一个更“高效”的防疫措施,将过往可能高达90%以上的低效防疫措施覆盖去除,使得防疫对市民生活影响更小。
    至于信息泄露风险,实名制而不信息泄露又不是做不到,要做的是建立更好的防泄露机制,立法管控信息使用,而不是因噎废食不做实名制。

  17. 提供一点个人经验:
    因为很多香港朋友不明白健康码到底被什么部门监管,虽然目前大陆和香港政策不同,但可以提供一点既成的经验:
    本文暂时不讨论健康码是否存在政治风险、有效性等问题,这些话题将会单独论述,本文暂只讨论健康码的实施手段。
    目前大陆采用三种码综合进行管控,分别为健康码,行程码,场所码
    在大陆,你的健康码由当地政府管控(这一点在健康码页面上有显示),强制实名制,强制绑定手机号码,并会在首页显示你是否打疫苗,部分地区现已添加时效性限制,48小时/72小时内需要你去主动做核酸检测保持“绿码”,超期不做核酸绿码会变灰色,灰色后无法进入公共场合,无法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但不会被隔离。
    行程码,由“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提供,隶属于国务院平台的软件,定位服务由中国通讯院以及主要电信运营商合作提供,个人猜测采用手机基站定位,同样强制实名制、绑定手机号码
    其他辅助工具:场所码,进入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时需要扫场所码,其显示的外观和健康码类似,但能记录你去过的场所和乘坐过的交通工具,记录内容详细到你的姓名,手机号码,进入场所的日期和具体时间(可能精确到分钟),以及你现在的居住地址。
    这些关键信息可以被“街道”级的管理人员获取(尚不清楚他们是否需要更上级授权获取),我保证以上内容真实可靠,为我本人经历。本人黄码过一次,与我联系的人员为街道办事人员,直接通过我的注册绑定健康码的手机号联系我本人,知道我的姓名,住址,去过某场所的具体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