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6日,美国最高法院正式推翻了“罗诉韦德案”(Roe v. Wade)。罗案是1973年的里程碑案例,在联邦的层面上保障了美国女性终止怀孕的权利,州级的法律不能与罗案有所抵触。但6月26日以后,一切就不一样了。许多红州的“触发法”(trigger law)几乎立刻就生效,判决几乎立时对全国一半人口的生育器官下了道禁令。在有些特别保守的州份,因奸成孕或乱伦成孕也不是终止怀孕的合法理由。只要已经成孕,就要把胚胎生下来。
对于这个震撼的判决,两党的反应两极--前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说推翻罗案是“上帝做的决定”;而现任总统拜登则通过白宫发表公开声明,指最高法院剥夺了女性的基本人权:“(罗案)重申了平等的基本原则--妇女有能力控制自己的命运。它也加强了基本的隐私权--我们每个人都有选择如何生活的权利。”在声明中,他多次指最高法院的决定“残忍”,并呼吁美国人在今年11月的中期选举,利用选票表达对是次决定的愤怒。
特朗普视推翻罗案为他的“任内功绩”,但虽然大部份州份的“触发法”是在特朗普任总统的四年出现,而特朗普又在任内指派了三位保守派大法官,这场要推翻罗案的文化战争实际已持续四十多年。在七十年代前,只有少数的(男性)医学专业人士和神学家在辩论“堕胎应否合法”的议题,但罗案--或者应该说--那些没有独立身体和人生的胚胎,在七十年代后,却成为了“美国想像”的核心:它承载了许多人对国家﹑社群﹑家庭﹑孩童甚至上帝的情感,动员了一波又一波来自草根的运动人士,积极地争取在他们眼中正确及道德的社会秩序。
如果是强奸致孕,是对孩子对母亲都是不幸的,对母亲更是二次伤害。
感谢关于堕胎议题政治化缘由的详细解读。社会分层和阶层固化、医学领域性别的结构性不平等、宗教团体利用信徒达成控制政策的目的,而生育话题本身的“全民性”为各方提供了参与机会。
感谢好详细的来龙去脉梳理!
谢谢端
感覺唔係墮胎議題分裂美國,而係美國嘅分裂導致所有議題都係兩極分化
"有些科学家说是第14天,即胃发育(gastrulation)阶段,因为在此时胚胎才成为个体"的翻译有误,"gastrulation"指的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形成三个胚层的"原肠胚形成"阶段,并非指"胃",只是恰巧与胃共同来源于拉丁语及希腊语的词根"gastr-"(肚子)。故应将"gastrulation"翻译成"原肠胚形成"更为妥当。
什麼時候才能立法禁止月經和夢遺?每天都有幾十億有希望成為新生兒的精子、卵子被屠殺啊!!!
“後來彌格莉成為了「擁護選擇權」(pro-life)陣營的著名運動人士,”
有誤
感謝指出,已修改。
陳婉容為甚麼總是能把文章寫得那麼自由舒展,腦洞大開同時很在理也很有洞察力,有點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