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欲已死與《花束般的恋爱》:你肯定自己爱他?年轻人这样分手不负责任吗?

真爱成为时代的稀缺品,在没有了古典爱情故事里那些无法逾越的困难之后,现代人的爱情困境主要来自内心对爱的怀疑。
《花束般的恋爱》剧照。
日本 电影 风物

“累觉不爱(自己很累了,没有力气再爱了)”是生活里常常听到的一句话,现代生活让人喘不过气,爱情似乎成为奢侈品。但看了最近在大陆上映的日本电影《花束般的恋爱》,有朋友直呼想要再次恋爱,感受曾经的甜美与酸涩。尽管这是一部去年就已经面世的作品,但在大陆网络上依然掀起了讨论。

截止到目前,这部电影的票房已接近7000万人民币(放在大陆文艺片市场是十分优异的表现),仅仅在豆瓣一个网站就有35.5万人看过该片,不少人表示电影里的爱情故事就好像是专门为豆瓣文青“特供”一般,精准地描摹出他们的生活状态。

《花束般的恋爱》是导演土井裕泰和编剧阪元裕二自《四重奏》之后的又一次合作。大学生山音麦和八谷绢发现彼此有很多共同的爱好,简直可以称之为“世界上另一个我”。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段感情从日夜畅谈文学、音乐、电影的“乌托邦”,渐渐地堕入现实,不得不深陷在柴米油盐的繁琐之中,最终带着不舍和遗憾分手。

尽管有人认为这部电影的主要受众是“豆瓣文青”,他们不懂得生活的艰难,所以才会认同电影里看似不负责任的情感。仿佛有了人生阅历之后,人们自然会明白理想爱情的渴望不可及,从而变得更加现实。但在我看来,这部电影正是试图触碰爱情真相的一部作品,它展现出的正是爱情死亡的过程:如同一束鲜花,绽放之后就只能是枯萎。

“随着所有生活领域出现的一种积极化趋势,爱情也被驯化成一种消费模式,不存在风险,不考量胆识,杜绝疯癫和狂迷,避免产生任何消极和被否定的感觉。舒适的感觉和无须承担任何不良后果的刺激取代了痛苦和激情。”

《花束般的恋爱》剧照。
《花束般的恋爱》剧照。

“爱无能”是一种集体症候

我们生活在一个爱欲死亡的时代,为此哲学家韩炳哲颇有心得,为此他写作了《爱欲之死》这本书,并且指出:“爱欲以超验性、彻底的独一无二性为前提。当今社会越来越像一个同质化的地狱,而爱欲的经验不在其中。”由此可见,爱情从来不是两个人能不能走进婚姻,一同承担生活的责任那么顺理成章的事情,它的百转千回既关乎现实社会的变迁,更是一种深沉的哲思。

乍看上去,麦和绢的分手有些不负责任,没有第三者,生活也没有困顿到无以为继,他们一如最初,只是都市里最平凡的“打工人”,却因为没有办法喜欢同一本书或者同一部电影而分手,以至于老导演谢飞在豆瓣上吐糟这是年轻人的“不负责任”。

事实上,这样的故事在我们身边并不少见,正如情感类自媒体多数都在教育现代人婚姻和恋爱最重要的就是“同频”。如果无法一起成长,最终只能以分手告别。《花束般的恋爱》最好的地方就是可以跳出这样相对“庸俗”的套路,用真诚的细节展现出一种真正属于青春的执着与迷惘。

最初,两个人都没有工作,但他们却能够在蜗居里守护着自己的幸福,哪怕仅仅是牵手买面包这样的小事,也能让麦产生“我的愿望就是和你维持这种生活”的念头。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彼时的两个人以看一本小说会不会流泪作为对人的褒奖,而电影的最后,麦却失去了这样的敏感。他一次次错过和绢的约定,不再喜欢看文艺电影,业余的时候只想用“消消乐”打发时间,社会让他变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成年人”。

电影正是通过展现一对原本相爱的男女渐行渐远的故事,来表达社会对个体异化的思考。电影里有一个细节让人难忘,麦所供职的物流公司发生司机将货物倾倒进大海的丑闻,当司机被警方抓住后给出的理由是:“我不想从事谁都可以做的工作,我不是工具”。这个情节虽是电影里一处看似不重要的片段,却表达了对社会规训的反抗:社会规训并非金科玉律,是将人变为工具的桎梏。

其实他们根本无法肯定自己是否真的爱着对方。真爱就是这样成为时代的稀缺品,在没有了古典爱情故事里那些无法逾越的困难之后,现代人的爱情困境主要来自内心对爱的怀疑。

《花束般的恋爱》剧照。
《花束般的恋爱》剧照。

《花束般的恋爱》没有将故事简单局限在主人公的情感故事,还描绘了他们周围的一群年轻人的生存状况。这群人生活在日本经济下行的时代,大学毕业意味着失业,不得不打零工维持生活,因此用各种方式逃避生活⋯⋯因为异化,当代人似乎正在成为无法相爱的物种,“爱无能”渐渐成为时代的病症,韩炳哲预言了爱不再具有任何的超验性:“随着所有生活领域出现的一种积极化趋势,爱情也被驯化成一种消费模式,不存在风险,不考量胆识,杜绝疯癫和狂迷,避免产生任何消极和被否定的感觉。舒适的感觉和无须承担任何不良后果的刺激取代了痛苦和激情。”

电影里以麦大学的学长和女友作为故事主线的补充:学长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摄影梦想,因此由女友在银座陪酒挣钱,但因为男方有暴力倾向,这段感情还是惨烈结束。此外,麦与绢选择在朋友的婚礼之后分手,也似乎表达了对“天长地久”的情感的质疑和讽刺。

电影的主创安排的一幕颇具巧思,麦对绢有不舍,提出了结婚而不是分手,他的理由是爱情总是会消逝的,但亲情可以代替爱情,一对夫妇完成了养育孩子等琐事之后,就可以平安的终老。就在绢沉默不语的时候,一对年轻的伴侣走进了餐厅,他们就如同当年的麦和绢,言谈中有说不完的共同话题,暗示了麦和绢关系依然死亡的局面。最终,麦和绢达成了一致,他们选择了和平分手,一年后重逢,彼此都有了新的伴侣。

可以说,电影折射出日本当代青年的普遍面貌,也为麦和绢情感的走向奠定了现实的基础。其实,早在两个人相爱的最初,绢就担心爱情会有消逝的一天,电影借用她所喜欢的博主的文字点名这点—— “爱情终将逝去”。我不认为这是文艺青年自怨自艾的表白,而是对爱欲之死的具象化展现。

当进入职场之后,男性会因为经济的压力倾向于建立一个传统的家庭,让自己得以有一个休憩的“港湾”;女性则会因为获得了财务的自主权变得更加自信和勇敢,拥有更清晰的好恶和人生规划。

《偶然与想像》剧照。
《偶然与想像》剧照。

行笔至此,不妨拿这部作品与在国际影坛大放异彩的《偶然与想像》(滨口龙介导演)进行对比,两部作品不仅在演员选择上有所重合,在精神内涵上也有相似的地方。作为短片集的《偶然与想像》中的第一个故事“魔法”就很像是《花束般的恋爱》的另外一个版本。电影同样有前任男女朋友“偶遇”的桥段,不同的是滨口故事里的前女友后悔并打算追回前男友,却又在不置可否的情绪下选择了放弃,其实他们根本无法肯定自己是否真的爱着对方。真爱就是这样成为时代的稀缺品,在没有了古典爱情故事里那些无法逾越的困难之后,现代人的爱情困境主要来自内心对爱的怀疑。

变化中的性别观念

积极地看,爱欲的死亡或许也因为传统的两性关系发生了变化,女性无法继续扮演“贤妻良母”的形象,完成男性对“举案齐眉”的想像。

绢作为女性,却一直是爱情关系里主动和清醒的一方,两个人的恋爱和分手,她的表现都要更加积极和主动。最初,是她发起了第一次约会的邀请,也是她忍住了不舍,坚定地分手。纵观两个人的相处,绢从来没有开口抱怨过生活,宁愿自己打工也要鼓励麦的漫画事业。在压力中,她没有放弃自己喜欢的文艺作品,甚至放弃了好不容易考到的会计师资格,转行去做自己更喜欢的行业。她的选择反而代表了新一代女性的自觉。尤其是当麦提出结婚后可以供养绢做喜欢的事,绢却选择了拒绝。

作为男性,麦受到的社会压力更大,他拒绝了父亲“子承父业”的安排,想要在东京立足,无奈毕业后求职屡屡碰壁。应该说,麦是勇于承担责任的,为了养家糊口,他放弃了画漫画的梦想,转而从事了物流行业。但是,工作后的麦几乎放弃了自己从前所以的爱好,努力地将自己塞进社会的模具之中,成为了自己从前最不喜欢的类型。在这段感情里,麦一开始是绢精神意义上的“同路人”,却渐渐变成了之想要结婚生子,不考虑精神共鸣的普通男人。

新一代的女性无法再像绫那样生活。比起孤独和痛苦,她们更怕婚后“温水煮青蛙”一般的自我消耗。

《花束般的恋爱》剧照。
《花束般的恋爱》剧照。

电影不断通过画外音的方式展现出麦和绢的内心活动,从头到尾绢期待的都是一位心意相通的恋人,而麦却在慢慢发生着改变,对情感的需要越发现实。电影里他曾两次向绢求婚,给出的却是让人失望的理由。甚至,与其说麦是因为爱情结婚,不如说是因为合适,或者是因为社会的要求。

说到底,当进入职场之后,男性会因为经济的压力倾向于建立一个传统的家庭,让自己得以有一个休憩的“港湾”;女性则会因为获得了财务的自主权变得更加自信和勇敢,拥有更清晰的好恶和人生规划。

或者连麦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当他提出让绢回归家庭不用工作的时候,那几乎就是对自己并不喜欢的父亲的继承。日本社会学家上野千鹤子曾在自己的著作《父权制与资本主义》中指出现代家庭是现代工业社会歧视女性的根源,父权制与资本主义在这个场所实现了合谋,其中“女性回家”绝对不是对女性的保护,而是一种剥削,她们将退回到家务劳动不被视为有价值的工作的家庭,并“服役”终生。

电影里,麦的那位喜欢摄影的学长因为意外去世了,葬礼结束后曾经的男性友人都很伤心,女性却有些面面相觑,这件事加深了麦和绢的裂痕,电影借助绢的画外音讲出了真实的想法:她没有办法认同一个对女友不够忠诚还动手打人的男性。

面对同样的人和事,男女看到的东西是截然不同的,电影一边对麦有着无限的同情,一边也尖锐地展现出他的局限性。他所谓的“责任感”其实只是一种表象的成熟,是一路的妥协和对自我的放弃。

有趣的是,《偶然与想像》的第三个故事就是对麦和绢如何结婚会如何的回答。在这个名为“再来一次”的故事里,夏子为了找到自己高中时代的同性恋人回到了家乡,在车站偶遇了样子相似的女人绫。

阴差阳错间,两个人都以为对方是自己认为的“同学”,并将潜藏在自己内心20多年的秘密倾诉给了眼前的陌生人。夏子为了自己当年没有勇敢地表达爱情而后悔,绫却意识到时间将自己慢慢吞噬了。她选择了踏实本分的丈夫,生育了一双儿女,住在体面的大房子,却丢失了自我,丧失了生活的激情。

某种程度上,家庭主妇绫就好像一具高级的“行尸走肉”,她努力地扮演着母亲和妻子的角色,在发现丈夫心猿意马之后,也没有勇气和动力揭开生活的假面,完全作为家庭的附属品存在着。夏子的出现就是对绫生活的一种警醒,电影的最后,她终于想起了自己高中好友的名字,开心地与夏子拥抱告别。因为这种想起,代表着绫内心真正的自己被唤醒了。

“女性回家”绝对不是对女性的保护,而是一种剥削,她们将退回到家务劳动不被视为有价值的工作的家庭,并“服役”终生。

《花束般的恋爱》剧照。
《花束般的恋爱》剧照。

带着这样的目光去看《花束般的恋爱》,我就更能理解为何绢坚持和麦分手,新一代的女性无法再像绫那样生活。比起孤独和痛苦,她们更怕婚后“温水煮青蛙”一般的自我消耗。

其实从《花束般的恋爱》到《偶然与想像》,我们看到了爱情的多种可能性,也看到了“爱欲之死”的某种时代寓言。悲观地看,现代人可能无法再拥有古典爱情的忠诚与隽永,孤独是不可避免的;但换一个角度审视,在变动的时代,女性的性别意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亲密关系的内涵必然随之改变,婚姻不再成为人生的必选题,年轻一代应该如何理解爱和责任,或许早就应该跳出原有的框架,呼唤新的可能性了。

读者评论 7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我不知道楼下为什么都觉得共同兴趣的爱情不算真爱……我反而觉得精神相似的人才能引发高质量的情感共振啊?

  2. 对这部电影不满意倒不是因为觉得内容不现实,而是结构,太严丝合缝了,没有一点让人惊喜的地方。爱的时候没有让人感觉有多爱,以至于分手也让人感觉没多大意思。或者说原本以兴趣爱好为开端的爱情,就挺肤浅的,一般来说,兴趣爱好只是个引子,我们渴望更深层次的灵魂共振,让这两人走到一起,停留在表面的完全一致,作为正常人来说,只会选择对方当朋友,不会是爱侣,所以没办法有共鸣。即使讲的好像是一个再公认不过的爱情规律。

  3. 一定要为爱找个理由,这个一开始就令我觉得这不是爱情。爱情是没有理由的。爱情逝去就随它去吧,这不是不负责任,恰恰是解放,将爱情导向婚姻,或者维持更长的时间,都是选择,或者短暂爱短暂离开。爱情没有那么大的意义,友情,和陌生人的感情,亲情,世间有各种感情,爱情也不是唯一的。他们俩真的感觉不到火花,连气氛都没有,不是爱情消失了,是爱情都没来过。

  4. *電影的情節我覺得不是不可避免的。

  5. 我可能比較理想化,我又電影里的情節不覺得這是不可避免的。我見過很多情侶乃至伴侶在人生的路途上步調漸漸脫節,在這個狀態下伴侶之間坦誠相對,向另一半坦白自己的內心,坦誠自己的需要。搞清楚雙方在關係里自己的需要。我覺得這不只是為了維持這段關係,也是人生中重要的一課和修正機制。

  6. @kes 很同意這個說法。貧窮會佔用人的認知資源,影響一個人的認知和性格。麥在電影里的性格就是在展現貧窮是怎麼改變人的。

  7. 貧窮會摧殘人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