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爆发十数个月,台湾以快速有限度封闭边境,并配合相关防疫措施,保住了基本日常生活的进行。许多国内外媒体对台湾是如何撑住将近一年的防疫行动感到好奇,同时也关心2021年开始,台湾还能维持“防疫模范生”的位置吗?
近日,《纽约时报》〈台湾靠封锁成功抗疫,但能持续多久?〉文中写道“在这个充满痛苦、失去和死亡以及大规模失业和国家经济萧条的时刻,台湾成了《迷离时空》(Twilight Zone)里的平行现实。月复一月,这座岛上的生活一言以蔽之,是正常的—— 诡异的正常 。”并提出质疑:“正是这种对抗病毒的惊人成功,让许多居民都感到不安:这座岛的好运还能持续多久 ?”同时,报导中更采访相关专家,对台湾现阶段的防疫政策提出不少质疑:
面对变异病毒漫出,更多阳性病例逃脱政府的防御只是时间问题,史丹佛大学医学院副教授王智弘 指出:“台湾能坚持这么长时间是很了不起的,但要再这么坚持六个月真的很难。”
国立台湾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詹长权 认为:“台湾应该开始在边境对所有人进行检测,而不仅仅是隔离。”
新加坡国立大学传染病学教授戴尔·费舍尔(Dale Fisher)将台湾严格的边境政策与新加坡更为“灵活”的做法进行对比,“如果你对自己的系统没有信心,那就会让你更难守住边境。所以我们会说,如果你只是想争取时间让自己做好安排,那就关闭边境,但是不要把它当成一种策略。”
台湾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陈时中则在纽时引述的采访中提到:“台湾政府许多应对病毒的想法都来自『在黑暗中的摸索』。”
NYT报导刊出后,指挥中心发言人庄人祥亦特别回覆道:“整个疫情出现之后,也许我们因为有过去SARS经验,有比较保守的方式去处理,也采取比较严格的入境后居家检疫十四天,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只是各国不容易做到,特别是欧洲大陆不容易,我们幸运是一个海岛国家,所以进到台湾之前可以做居家检疫的措施”
台湾网友批评纽时报导:见不得台湾好?
纽时中英文版报导一出,引起台湾众网民一面倒地批评 “见不得台湾好,吃酸葡萄的心理啦!”“为什么排名后段班的在笑第一名啊?”“只能说你们真的太不了解台湾处境了。台湾是个连要订疫苗都怕被中国找麻烦的国家。”“这不是单纯运气。它是听取科学,以及政府的迅速共同努力、强而有力的领导、公众的遵守,对中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的警戒以及人们愿意为集体利益带来一点不便的共同成果。”“纽约时报虽然找了一个华人来写这篇报导,但老实说这个华人学艺不精,纯凭西方的经验来看台湾, 当然会跟文里所说的情况一样,脱离事实。”
也有人针对文中的“lockdowns”表示异议,认为台湾并无像其他国家一样封城的手段:“台湾『锁国』与否不要那么早下定论,现在全世界是都朝向施打疫苗然后开放边境的方向前进没错,但距离全面开放都还有一段距离。等到全世界都开放自由流动了,若台湾还是封关,到时再批评台湾锁国也不迟。”
“扯到台湾持续『锁国』将遭到政经双重孤立的后果,更是多虑了,台湾自一九七一年被赶出联合国后,五十多年来一直拥有被孤立的丰富经验,反倒是透过成功的防控疫情,让国际间必须严肃认知东亚这座坚强岛屿的存在,包括这篇报导在内。”
另有人自嘲,因为地缘政治,令台湾本身在防疫资源上有所限制:“我们是孤儿,有得选吗?”“台湾现在还没灭亡,是因为我们知道死了没人救,要自立自强,不要被人家瞧不起,反正人家也不会帮你,才打造了现在世界第一的防疫体系。”“台湾拿几百万台币丢纽时,说 Taiwan can help,结果等到的纽时回应是:台湾锁国。”另有网民认为 2003 年的 SARS 经验 影响到此次防疫执行“因为曾被 SARS 吓死,所以美国人可能没办法那么了解,为什么台湾今天能做到这么多。”
同时,也有网民指出这篇报导“说到了问题,但太少讨论了”,并呼吁众人别一味排斥外媒的批判,而失去了找到防疫与经济平衡 的机会:“每个评论家的出发点不一样, Times 的用字写法到评论一般比较直接,但是深度是够的,端看个人怎么诠释。其实他也是在提醒成功之下不能安于现状,同时提醒政策制定者,国境终究要开(不管你叫他new normal 或是 post pandemic),怎么样做到保护国家且交流/经济发展的平衡。”
“台派不要那么无聊每天只会去肉搜作者笑美国说什么纽时CNN已经被中共收买了是大外宣之类的,看看别人的角度和建议嘛!每天都在自满是能够自满到哪一年,想统治世界吗?”“纽约时报已经戳中台湾防疫上的问题,若疫苗不能及时施打,台湾经济必受重大冲击!”
也有人表示担心 “台湾的未来在哪里?可以请政府多为人民想想吗?有时候借口是谎言,只是还没被拆穿而已。如果要让台湾更好,请政府积极行动和作为,别再让台湾人活在自我感觉良好的幻象里。”
另有网民指出这篇文章症结点在于台湾与新加坡的体质本就不同 ,不应齐头看待:“台湾又不像新加坡经济都绑在服务业,当然有本钱这样玩,如果疫情扩散开来工厂都不能运作经济只会比现在更惨。新加坡没外国人来就会断炊了,经济型态跟台湾差那么多没办法比较。”“新加坡的疫情防控没有问题,但这个国家的经济动能、社会体系和对外来人口的依存度几乎是全球独有的。Fisher不断的强用新加坡模式套在其他国家上,其实对议题讨论没什么帮助。”
然而,这些争论并不足以平息众网民的怒火,战场逐步由讨论疫情转到了这篇报导是谁说的?谁写的? 的争辩:
常驻台北的时事分析家及记者寇谧将(J. Michael Cole)在twitter发文质疑“I also wonder, Is it NYT policy to refer to Taiwan as “the island”(我也很好奇,纽约时报称台湾为“该岛”是有何策略)?”“Unsurprisingly, this article is being picked up widely by red media and content farms.(不意外地,这文章广泛地被红色媒体与内容农场抓取引用)”
纽时报导中“该岛”而非“台湾”的用语,让网民质疑此报导公平公正性“纽时早已是环时美国版”,更有网民怀疑为何重复地将功劳推给好运:“我发现很多反台湾的论调,尤其将成果归功于『好运』一说”,也有人对该篇文章的赞赏留言感到不以为然:“这是好文章吗?你是否漏掉内文写道台湾受益于纯粹的好运(sheer good luck)”。
还有网民翻出了纽时报导中引用的新加坡传染病学教授Dale Fisher的资历,他是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全球疫情警报和反应网(Global Outbreak Alert and Response Network)主席,并曾于去年二月进入中国调查疫情。同年11月曾受德国之声关于亚洲防疫专访〈为何台湾的防疫经验 欧美很难效仿?〉他认为台湾的防疫机制背后需要付出极大的社会成本,相对讨论其他亚洲国家,如: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香港、日本等更对病毒更有容忍度,然在影片中仍绝口不提“台湾”,令网民对其身分与立场质疑。
甚至有网民肉搜出撰文记者外派背景,并对其展开评论。除此之外,有人话锋一转,表示“几乎每个媒体都放错重点啦!去肉搜记者是谁,以前在北京待过在华尔街日报待过,去骂什么新加坡有什么资格说台湾,去说美帝自己烂得要死,去说那个史丹佛教授如何如何,这些都不是重点啦。”
另外,也有一部分网民表示“我根本不想管上面在吵什么,我只希望伴侣可以来台湾结婚,因为疫情我们已经错过一年了,现在都不知道尽头。”“我任职的旅行社都歇业了,复职遥遥无期。”“只希望疫情赶快结束,它已经打乱了很多人生规划”比起沸沸扬扬地追打那些报导,好些人更希望尽快回到日常,让人生计划回到轨道。
台湾网友为何不再信任纽约时报?
此争议事件不仅牵涉到台湾在国际上的防疫位置,其中台湾人对待《纽约时报》的态度也在数年间不断变化。事实上,在台湾提到《纽约时报》,许多人肯定记得在2014年台湾爆发太阳花学运后,有民众自发团队集资买下《苹果日报》头版和《纽约时报》国际版全版,意旨透过刊登广告〈Democracy at 4am〉(凌晨四点的民主),向国内外读者叙述太阳花学运的始末,更冀望向国际呼吁关注与支持,并在专案声明“我们国际见”。当时,该专案在不到一天的时间,便吸引了超过3千网民,集资近700万,成功登上两报头版,获得网民一片议论。
六年后的2020年,时值疫情爆发,年初因应WHO秘书长谭德赛认为台湾对他有种族歧视的公开发言,台湾有团队发起集资刊登纽约时报全版广告〈台湾人写给世界的一封信〉,意欲刊上纽时向世界声称“Taiwan can help”,团队表示该专案将“承载许多人的期待,我们准备向世界发声”。同样地,在不到一天的集资期间,便获得超过2万人赞助,近2000万达标,引起民众热议。
事实上,台湾从民间到官方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提升台湾在国际上的能见度和影响力,而两次刊登追本溯源,除了就相关议题的表态,更是台湾民间社会借刊登《纽约时报》,让台湾为“让世界看见”。只是两次事件随后也掀起网民讨论,在2014年的学运广告刊登后,众多网民专注讨论关于“纸媒是否能达到预想中的宣传效益,以及高度网络化的趋势,是否让在纸媒上所砸的募资是石沉大海?到底还有多少人在看报纸?”
来到了2020年,比起六年前,这样的意见更为分歧。许多网民还是很直接地联想到太阳花学运的刊登经验:“六年前,我们买纽时谈民主;六年后,我们谈的是台湾和世界站在一起还是只是砸400万用美国媒体和谭德赛吵架?”比起前者不同的是,更多网民对于纽时的立场提出质问:“为何是首选纽时不是CNN或是BBC?难道是因为怕不太中立怕被错误解读?那提供优质新闻的纽时就真的够中立客观吗?”
为何民众开始质疑纽时?那个能借以“被世界看见”的载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民众内心变质了?
我们将时间轴拉到2020年美国大选前,伴随着美选升温,台湾虽然避开了疫情,却深陷对抗中的中美之间,随着中美对抗升温,台美也越走越近,有关台海再度爆发战争的讨论喧嚣尘上,很多台湾网友欣赏川普的抗中姿态。
数据也显示,台湾已成为全亚太最支持川普的地方:10月15日,英国市调公司 YouGov 公布一项美国大选的意向调查,报告显示亚太区域的八个国家/地区(香港、菲律宾、泰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仅台湾对特朗普支持率(42%)高过拜登(30%),其他国家/地区皆是拜登的支持度更高,台湾从此被部分本地媒体或人士称为“亚洲川粉”(台译 Trump 为川普)基地。
纽时也曾在刊出〈为什么许多台湾人与川普和美国站在一起?〉为题的报导,指在美国大选前夕,特朗普对台的外交、经贸政策获得台湾政府及民众的广泛支持,却不只一次激怒中国,让北京祭出新一波军事威胁与文攻武吓。这些日益紧张的局面让许多台湾人开始觉得矛盾,甚至感到需要表明立场的压力,甚至是一些国民党支持者,也在看待两岸议题时更加倾向于执政的蔡英文政府和美国。文中的受访者更表示,台湾与美国越走越近是好事,她欣赏蔡英文执政以来对中国展现出的强硬姿态,今年也投票支持她连任。
就在这种夹杂着担心害怕等各种复杂因素下,台湾人看待纽时,注定不能像起初期待通过它让台湾“被世界看见”那么简单,纽时在美选前火力集中刊出大量批评川普的相关评论,这更令很多台湾网友深感复杂和不满,普遍认为纽时反而不愿去攻击更有“亲中形象”的拜登,甚至有网友表示喊出了支持拜登就是“中共同路人”的激烈说法。
在这样的背景下,纽时的一举一动都势必被台湾网友用放大镜检视,而就在选前最激烈的时期,纽时在10月24日刊登一篇〈大纪元时报:从反华小报到右翼影响力机器〉引发台湾关注,该内文声称《大纪元时报》支持特朗普,报导中指大纪元“这份出版物及其附属公司采用了一项全新的战略,包括创建数十个Facebook页面,发布令人愉悦的影片和诱人的标题党新闻,然后用他们来获取订阅,并将流量带回至其具有党派性质的新闻报导中”,并认为合其附属机构已成为“右翼媒体中的一支生力军”。
两日后,《大纪元时报》随即反驳道“《纽约时报》一直在寻求扩大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并接受中国国有媒体的数百万美元的广告收入”,并且批评纽时“是用不合事实、含沙射影和歪曲报导的方式,试图抹黑竞争对手。应该将大纪元『写成一群华裔美国人珍惜第一修正案权利,成功地发展成为一家大型独立媒体的故事。』”
在纽约时报与大纪元之间,或许并非所有台湾人都会认为纽约时报更有公信力。端传媒曾透过数据分析,美国大选期间,由于台湾并不会对两位候选人进行正式投票,故,台湾民众对特朗普的支持度是否为真,不得而知。但就社群数据分析结果来看,台湾网友对特朗普的讨论热度确实高于拜登。而台湾的社群关注美选的主要信息来源,结果显示:《大纪元时报》为台湾民众在网路上获取美国大选消息的主要来源之一,尤其提及特朗普的文章最为热门。
在《大纪元时报》的相关内容中,特朗普被描述成一个能与中国对抗的强人,同时也伴随着描绘拜登的“亲中形象”,这样的塑造广泛受到台湾读者欢迎。在美国大选关于特朗普的讨论中,过往被台湾读者视为“世界之窗”的纽约时报,在社群上的影响力,反而在《大纪元》之下。
台湾知名政论KOL胡采苹的发言,或许可以说是一个台湾人对纽时情结的翻篇里程碑。她说:“谁再去纽时登广告我就跟谁绝交。或去抢劫他家,钱太多应该抢。”从“买广告”到心存质疑,台湾人对纽约时报的观感、对“国际媒体”的认知,或许正在悄悄地变化当中。
关于肉搜记者、「见不得台湾好」,我只能说真的好熟悉…
不过一些大陆人也别急着嘲笑台湾,看看大陆自己吧。真是两岸一家亲…
我們可以看看紐時在去年二月初的時候刊過什麼文章:『美國國務院拒絕最近到過中國的外國人入境…是什麼促成了政府的反應呢?答案似乎不是證據。…這些自上而下的決定在普通人群中會演變為毫不掩飾的種族主義…
破壞力不在於實際風險,而在於人們對風險的感知。許多專家說,大多數感染冠狀病毒…可以徹底痊癒。但極端的反應——取消航班、關閉邊境和四級旅行警告——似乎應當適用於更糟糕的情況。
…過去15年中國旅遊市場的驚人增長,似乎並沒有消除業界在面對懷疑和不確定性時將中國遊客視為「他者」的衝動。在沒有得到國際機構建議的情況下,取消航班、郵輪和關閉邊境不僅是一種經濟上的自殘,也是在浪費一個從過去的錯誤中吸取教訓的機會。』
😂湾湾真的好搞笑 lmao
可以參考前感染科醫師對那篇紐時報導的解讀:
紐約時報評台灣防疫好運可以維持多久之我見:台灣的防疫絕不是只靠運氣
https://linshibi.com/?p=38428
我認為台灣人對紐時的負面印象可能來自紐時中文網,疫情爆發期間常常出現稱讚中國表現的報導。當然有可能是因為紐時中文關注的新聞以中國相關的佔大多數,因此褒的貶的自然會變多。不過看在台灣人眼裡,這個被全世界孤立的島國防疫有成,居然鮮少被紐時提及(我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只是個感覺),時不時又被戳一下,心中的不滿可想而知。尤其是王智弘啦,文章中說的「純粹的好運」或者其他明褒暗貶的句子等等,我相信中文使用者不會看不出來。
還有可能是台灣人支持川普的居多吧,至少是檯面上唯一敢跟中國對抗的世界強國總統,我也覺得川普像是個輸不起的老人,但是只要對台灣有利,當然希望他連任。
《纽约时报》作为一个偏左派的媒体,在台海问题上支持台湾,是因为台湾代表着民主,大陆代表着专制。但在拜登和特朗普之间,支持拜登,因为民主党相对自由民主,共和党相对保守精英。但是当台海问题和美国大选交织的时候,《纽约时报》认为是美国的内政更重要,仍然选择支持拜登好像也能理解。况且没感觉拜登多亲中啊,不是已经说达成的中美贸易协定不会取消,还要在新加坡布置新的军事基地。
台湾网友批评纽时报道也很正常,大陆网友还说台湾感染率低主要是因为不检测呢。关键是两方面的声音都能在台湾的网络上存在,也都能被人看到就很好。新加坡虽然防疫做的好,但是2020年的经济还是萎缩了5%,疫情期间所有人的人生规划和台湾人的一样,都被打乱了一些,2020年还能集资到那么多钱买广告,可能台湾的经济也还好。况且集到了2014年近三倍的钱,多买几家报纸呗,怎么羊毛都从一只羊身上薅。现在路透社和德国之声的报道都很偏中共,至少我看到的关于香港的报道是如此。也去买买BBC的广告吧。放大镜都对着纽约时报,纽约时报确实很容易烧着。
另外,对看不起《大纪元》的凡尔赛酸民发言感到不适。《大纪元》和《纽约时报》从文风上就完全区分了受众,前者是教育程度更低的体力工人,后者则是接受高等教育的精英,自恃看不起前者,与自恃傲慢的精英身份何异?可耻的自恋发言罢了。值得反思的并不是为什么人们去看《大纪元》这样低品位的小报,而是左派为什么把基层拱手让给右翼——这个反思,必须要在承认《大纪元》受众的基础才可能展开。
对国外的赞美无限上纲,对外国的批评玻璃心一地,台湾莫非真要证明自己系“中国一部分”?
“《大紀元時報》為台灣民眾在網路上獲取美國大選消息的主要來源之一,尤其提及特朗普的文章最為熱門。”这真的很让人忧心啊。大纪元不靠谱程度高出纽约时报很多吧。希望只是美大选时的暂时状况。
真的吗,居然有很多人喜欢看《大纪元》?大纪元这么low的媒体,是怎么看得进去的…
很多台灣人對大紀元的支持感覺更多是盲目的(按照大紀元的思想脈絡,台灣早已是所謂「社會主義」化的國家,不過他們當然不會這麼說因為到頭來他們並沒有什麼一貫連續的準則和思想體系),對紐時的文章也是過度解讀。像已經留言的幾位說的,台灣人究竟是想要一個自由民主的盟友還是一個無常不自由的盟友,現在真的不好說
喜欢大纪元,是很难同时喜欢纽约时报的,不管纽约时报说了什么,总有一些你不爱听的。
不是“越來越”,是已經不信任了,跟某篇隨便訪問一個和台灣不熟的華人專家的新聞無關,而是他們已經偏很久了,偏到風骨當然無存。
挺奇怪的,本人完全沒有特殊感覺。那篇文章說台灣生活正常,有些超現實,其實正是台灣一般人對美國的感覺,一點也不奇怪,顯然文章是在誇台灣。另一方面,對台灣的防疫方法,向來是存在某些異見,據實以報,是在損台灣?的確有點玻璃心。罵的人大概沒有經常看紐時。大紀元的政治立場是相當極右派的,它把國民健保抹紅成社會主義,完全是共和黨那一套修辭,已經好幾年了,紐時報了,有什麼不對?
紐時的那篇文章看了,所謂「詭異」的用詞那句話其實是褒意—全世界為疫情生活大亂,台灣的正常生活反而有點詭異—就是這簡單的小玩笑語氣。太小題大做了吧?
这是给《大纪元》做推广吗?
兼听则明 偏信则暗。没有必要“箭猪”一样面对媒体,也不应该因为一两则评论文章攻击对方的动机立场。纽时亲华还是反华?两岸三地的看法一定大不一样,还是平常心对待吧。
台湾没有跟着其他democracy一起防疫失败,不讲义气,nyt很生气。
@第十一个观察者 国内公共知识分子(这个词比起“公知”没有那么被污名化) 支持川普的恐怕不在少数 很难说到底川粉还是反川的多 台湾和香港的川粉都是类似的原因 因为对中国强硬。而国内的公共知识分子则有更多原因 很多国内的公共知识分子(尤其是老一辈)对民主的理论认识并不强 很多都是信奉“灯塔主义”(美国是民主典范和灯塔 具体可见林三土《灯塔主义和中国的自由派知识分子》一文)
現在的氛圍是:恐中總比媚中好。
@weber 同意 我更覺得是紐時等西方媒體對於亞洲議題,特別是東亞議題太陌生,太過於美國/西方中心了,過去幾年紐時等傳統菁英份子對於Trump得忍耐也已經影響到他們的專業性。但另一方面而言也可以認為是東亞地區缺乏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媒體。如果說美國有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CNN,歐洲有BBC,DW,甚或是RFI。即使在中東也有Al Jazzera提供一個地區視角全球視野且專業性備受肯定的媒體時。東亞各國似乎相對地缺乏同等層級的媒體:NHK算是半個,CGTN還是算了吧。
上述論點是我看了下面連結的影片,討論台灣建立國際媒體的議題。https://youtu.be/m88OSaYOB4k
『中國公民沒有言論自由、信仰自由或是免於恐懼的自由——這是富蘭克林·D·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總統提出的四項自由中的三項——但他們可以自由走動,過上正常的日常生活。』
希冀『自由走動』、『正常日常生活』的日子,如果可以被廉價交換,美國人願不願意永遠生活在極右派統治的危機下-沒有政黨輪替-直到永遠? 同樣是美國人,不顧他人死活的集權下自由漫步,跟同樣心態下脫下口罩自在呼吸,是否可以同樣被歌頌? 前者雖然在數十年內造成數億人以上的死傷,但顯然唯有後者在紐時是拿不到版面的—因為是『傷害民主』的川普那一夥人,紐時人的矜持不願讓任何一個字母沾上邊。
相比紐時被中國收買,我倒更傾向其對川普的極其厭惡導致如此。我能體諒,但也如此紐時也就反應出了在地的侷限性,無法被視為世界性的燈塔了。
@ATTTTTTT 沒辦法 中共下限太低,對台灣來說誰跟中共比都是less evil😂
台灣人關注的當然是反共重點,關注美國內政很好可是選民要選擇什麼民主價值本來就是他們的事,幹嘛要台灣人去「關注美國兩黨到底對美國國際聲譽和價值觀的維持如何」
(所以我也同時覺得非美國公民狂川粉很愚蠢)
@第十一個觀察者 我覺得兩者之間的區別在於兩個群體與中共之間的衝突關係。中國的民主派與中共存在的是價值上的衝突。而台灣的「台派」與中國存在的衝突更接近民族主義框架下的衝突。因此中國的自由派更注重價值而台灣更注重的是實質上對於台灣硬實力的支援。當中共用著大量的彈道導彈瞄準台灣時,Trump在台美斷交之後的大量軍事援助對於過去一年面對中共軍事壓力之下的台灣而言自然更能獲得美國支持。
簡而言之,自由派和中共是價值上的矛盾,台灣和中共是政治軍事等各個層面上的矛盾,所以對Trump的態度不同。
弱国人玻璃心哈哈哈
很有趣的一点是中国的“公知”(无褒贬)群体和台湾群众以及诸多香港人士非建制派人士意见是割裂的
台湾人认为川普强硬,对抗中国,认为是好事,那么理所应当川普的对立面拜登就是亲华派
中国的公知(无褒贬)群体普遍认为川普在任内损害了美国宣扬已久的普世价值,利用民粹和美国优先以及退出国际组织合作等手段最为筹码损害了自由世界的价值观,实际上降低了美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声誉。
而事实上国内的“公知”(无褒贬)群体事实上和欧洲国家的主流政治意见是一致的,即特朗普损害美国的价值观而拜登上台符合北约和“自由世界”的利益。
这个奇怪的割裂让我很好奇,台湾人民到底是追求和“自由世界”价值同步还是在追求一个和能中国对抗的“强大力量”呢?这篇文章提到的“《大紀元時報》為台灣民眾在網路上獲取美國大選消息的主要來源之一,尤其提及特朗普的文章最為熱門。”让我恍然大悟,台湾大部分民众似乎只喜欢看表面的对抗是否“对准中国”,是“对准中国”的就比较容易得到支持,这种心态其实还是寻求庇护的心态,当然台湾政府当然要和拜登政府搞好关系所以不断寻求贴近“自由世界”,但是民众的心态确实像是寻求一个“能对抗中国的强权”庇佑的盟友,而不是关注美国两党到底对美国国际声誉和价值观的维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