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0日,中华民国总统蔡英文正式就职,距离她以破纪录的 817 万票赢得总统大选,已经过去四个月余。然后,从大选落幕至今,世界的时间却似乎过得异常缓慢——肺炎疫情爆发,国际局势瞬息万变,如果不是因为就职典礼、府院人事又有些微异动,台湾民众甚至差点就忘记了,蔡英文的第二任期根本还没开始。
与此同时,各地的人们也在共同目睹世界正如何以前所未见的速度,转向一个让当代人感到陌生的境地——原本频繁的跨境人流戛然而止,国际政治壁垒纷起,经济前景亦跟着混沌不明。任何一个生活在后冷战时期、相信“历史已经终结”的人,恐怕都会对当前景况感到有些茫然。
这种越来越泾渭分明的划界政治,也呈现在各种军事动作上。时间回到二月初,就在疫情刚刚于中国爆发之际,解放军军机便频繁越过海峡中线、进入台湾领空。对此,美军则派出“钱瑟勒斯维尔号”(USS Chancellorsville)战舰穿越台湾海峡,并出动 B-52 轰炸机、电子侦察机在台湾附近活动。到了五月初,中美双方也依然在台海周边、南海地区频频活动——一时之间,东亚战云密布,仿佛嗅到了冲突爆发前夕的诡谲气氛。
4 月 29 日,美国军方亦“流出”了一场由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部(Pacific Air Command)主办的视讯会议画面,而中华民国国旗则出现在会议之中,引起媒体不少议论。根据台湾国防部发言人的说法,该会议的目的为“分享防疫经验、讨论后续合作,但无法透露太多细节”。台美之间的军事合作,早就已经是人尽皆知、却不能明说的“秘密”,因此真正重要的,其实是美军“公开台湾参加会议”的这个举动本身的意义。这场520前夕的“流出”的会议画面,也注定将成为台湾未来四年的命运底色。
外界一般认为,美国上述的种种举动,都可以被视为美国用来表态的“隐性沟通方式”,因而也是美中关系的晴雨计。然而能够“释放讯息”的,当然不只是这些幽微的动作而已,美军的“大外宣”论述亦非常值得关注——就此而言,负责管辖“太平洋空军”的美军印太司令部(U.S. Indo-Pacific Command)的宣传刊物《印太防卫论坛》(Indo-Pacific Defense Forum),近年来又释放出了哪些讯息呢?
“反制中国海洋野心”
翻开 2020 年第一期的《印太防卫论坛》,读者的目光很难不被专题文章〈反制中国海洋野心〉的题图吸引——在带有中式舆图风格、波涛卷卷的海面上,一只巨龙正在伸出龙爪,而主标题下方的副标则是:“各国正加强合作,削弱中国带来的主权威胁与领土扩张主义”。
这篇措辞并不怎么友善的文章,重新梳理了中国一带一路策略的动态、各强权对一带一路的回应,同时也细数了近期几个失败、受挫的一带一路计划。
文中特别提及中巴铁路和油管(新疆-巴基斯坦瓜达尔港)以及中缅铁路(昆明-皎漂),并指出这两条廊道连结了两个传统上没有和美军合作军演的印度洋国家:巴基斯坦和缅甸。这两个国家之所以受中国青睐,除了因为它们和美国的关系不那么亲近之外,也因为它们正好就位在印度洋岸,可以让中国避开利益相关者众多的马六甲海峡、绕过受印度控制的安达曼群岛(Andaman Islands),直接进入印度洋海域。某些解放军的战略学者甚至直白指出,“缅甸和巴基斯坦,就是中国西部的海岸线”。
除此之外,该文还指控,中国利用开发中国家对于发展的渴望,对许多国家都提出了其他民主大国很难匹敌的援助发展计划,而中国的“党国企”体制,也让中国国营企业得以不受市场机制囿限、监管,而可以从中国的国有银行借到大量人民币,先对特定国家进行专案式的贷款,再要求借款国以美元还债。该文指出,这样的动作一方面推动了人民币的国际化,一方面也能额外吸收美元外汇存底。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原本已经成形的区域联盟,都在中国的介入之下出现裂痕,比如欧盟、东协、太平洋岛国论坛内部,都因为各成员国对“中国因素”的立场不一而出现了龃龉,甚至在某些国家内部,还造成政党之间的分化与对立。想当然耳,拿了中国好处的国家,对于新疆、西藏、南中国海以及人权等议题也会相对缄默。
中国每次在南海的扩张行动,恰好都紧接在其他强权撤出该地区的时间点之后,或许正是在暗指大国的疏忽与不作为,就是亚太地区出现权力真空的主要原因,从而呼应该文要求各国合作对抗中国的论调。
然而中国的策略,并非完全没遇到阻力。许多西方国家,近期也开始加大国际援助的力道,提出比中国更优惠的援助发展计划,希望借此减少中国论述和资金的吸引力。此外,该文作者也提醒读者不能把接受外援的“小国”看成完全被动的无力个体——事实上,从去年和台湾断交的索罗门群岛,到中国的铁杆盟友“巴铁”(巴基斯坦),这些国家也都会利用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角力,借此游走在双方阵营之间、谋求自身利益,因而其实是具有能动性的行为者。
〈反制中国海洋野心〉也细数了各个区域强权面对“一带一路”时的回应。比如澳洲于 2018 年阻挠中国华为承包索罗门群岛-巴纽-澳洲的海底光纤缆线计划,并反对中方在巴纽、万那杜、斐济兴建军港,同时与美国合作于巴纽兴建海军基地。同样对于中国势力感到担忧的印度,则是由于喀什米尔领土争议,因而坚决杯葛通过喀什米尔地区的“中巴经济廊道”计划。
东协最大的成员国印尼则采取两面策略,一方面吸收中资,一方面也反对中国在南海扩张,并发起“全球海洋支点”(Global Maritime Fulcrum)计划,与澳洲、印度组成三边同盟,借此抗衡中国的扩张。东亚的另一区域大国日本,则以优质的基础设施、更低廉的贷款利率为号召,与印度共同发起了“亚非成长走廊”(Asia-Africa Growth Corridor)计划,试图对抗中国的一带一路和援助计划,并投资越南-缅甸的东西向铁路,借此和中国的南北向铁路计划打对台。
最有意思的是,这篇文章亦以地图呈现出中国经营南海的时间轴,指出中国每次在南海的扩张行动,恰好都紧接在其他强权撤出该地区的时间点之后,或许正是在暗指大国的疏忽与不作为,就是亚太地区出现权力真空的主要原因,从而呼应该文要求各国合作对抗中国的论调。
举例来说,1950 年代法国退出中南半岛之后,中国便于 1960 年代占领靠近中南半岛的一部份西沙群岛;待美军于 1973 年退出越南之后,中国又在隔年进一步将南越逐出西沙海域,占领西沙群岛所有岛屿。1980 年代,中国逐渐将掌控范围扩展到南沙群岛,而这个时间点,也正好就是苏联在解体前夕、开始退出中南半岛地区之际。此外,美军撤出菲律宾苏比克湾军事基地的时间点是 1992 年,而中国则是在 1995 年占领菲律宾西部海域的美济礁(Mischief Reef)。
2018 年之前的《印太防卫论坛》封面主题仍多半以反恐、区域安全、和平倡议,以及国际合作等议题为主,而论及中国时,也较少使用“反制”(counter)、“渗透”(infiltrate)、“武器化”(weaponize)这类强烈的字眼。
太平洋的风向变了?从反恐、区域合作,到“反制中国”
再翻开过去几期的《印太防卫论坛》,读者也不难发现,2019 年的四期杂志封面,其实也全都以中国作为主题。
2019 年第一期的封面专题为〈区域优势竞赛〉,分别以〈中印对决〉、〈崛起中的锐实力〉两篇文章,报导中印角力、以及中俄两国的区域角色,从而盘点了印太区域的竞合现状——在这两篇报导里,中国都是主角。
在〈中印对决〉之中,文章明确指出,不论就核武能力、传统军力以及经济实力来看,印度都屈居中国下风,而临靠印度洋这个地理事实,或许便是印度在战略上唯一优于中国的条件,因为一旦中印因为边界问题或区域争霸而发生冲突,印度洋上的商贸航道就是印度可以制衡中国的利器。循此,中国透过中巴廊道将势力伸进印度洋地区的举动,便成了印度最主要的忧虑来源之一。
该文也用中国的视角描绘了印度在该区域的角色,并指出中国政府其实并未将印度视为威胁的主要来源,也不认为印度在印度洋地区拥有绝对的影响力,因此中国可以与该地区的任何国家发展关系。然而中国对印度的“轻视”态度,也可能成为中国在战略上的盲点,忽略了印度对中国扩张的敌意。
至于中俄之间的角力,〈崛起中的锐实力〉一文则使用沃克(Christopher Walker)和路德维希(Jessica Ludwig)两位学者共同发展出来的“锐实力”概念,明指中、俄皆为“独裁国家”,在过去十年来,也都在跳脱传统的竞争方式,改用扰乱、操弄等策略,利用民主国家的开放特性来试图影响它们,并改善自己的形象。
2019 年第二期则以〈窃取优势:中国偷窃智慧财产破坏信任〉为封面主题,讨论中国近年来如何透过并购、窃取等手段取得高科技产业的智慧财产权,接着再削价竞争、击垮对手。该报导并指,中国国家安全部目前派送了约四万名情报人员在海外活动,而全球的国际智慧财产权窃盗事件,有50%至80%为中国所为。
该文引用了几个美国企业的案例,指控中国政府成立空头公司窃取智慧财产权,甚至在领英(LinkedIn)商业网络平台上,寻找美国公民窃取政府和商业机密。
根据“美中经济与安全评论委员会”(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统计,中国于2017年对美国的投资总额里,有高达97.6%被用来并购美国企业,而背后目的,则多半是为了取得机密技术。类似的瓢窃行为也不仅止于商业界,因为中国政府亦会利用在海外实验室的中国留学生窃取关键技术,或者以高薪直接吸引外国人才进入中国学术机构。
虽然篇幅不如智慧财产权议题,但该期杂志亦提及新疆问题。并指中国在新疆实行的高压政策,只会激发海外穆斯林和维吾尔群体激进化,进一步在国际间助长恐怖主义,并导致中国在海外的基础设施计划成为恐怖分子攻击的目标。
2019 年第三期的封面专题则转以“假讯息战役”为题,分别以三篇文章讨论中共的政治作战手段、作为宣传机器的孔子学院,以及中国政府如何对军队灌输习近平思想,从不同面向讨论思想如何成为中国扩张、渗透的工具,以达“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功效。
该期杂志特别强调,中国党政军不分的特性,让中国的政治手段特别能够取得优势,同时列举了中国实行政治战的几种常见方式,比如:买通各国政治人物为中国说话、让商界大老散播“中国是朋友”的概念、透过研讨会和研究合作等方式培植亲中学者,以及赞助记者拜访中国等。此外,文章亦列举世界各地政商人士用来合理化中国扩张的论述,甚至批评一些澳洲人甘于抱持某种“习得的无助状态”(learned helplessness),对中国伏首称臣。
此外,中国的孔子学院则利用中国市场的吸引力和汉语热,以资金作为诱因,吸引各地学校与中国合作开办孔子学院,而孔子学院的空间分布,也和“一带一路”的地理位置高度重叠。然而这些孔子学院也会进行自我审查、担任中国政府的宣传机器,因而导致许多学校决定终止合作。
到了2019年的第四期,《印太防卫论坛》更是火力全开,罕见地使用长达二十二页的四篇专文(亦即整期刊物三分之一的篇幅),一方面细数中国的负面新闻,一方面梳理中国对北极海域和北极航道的野心。这些负面新闻包括:中国用监视科技和大数据来控制人民的“社会信用体系”、2019年的“血祸”争议、疫苗丑闻、食安危机,以及强摘政治犯器官的传闻,其对中国的抨击力道之大,在《印太防卫论坛》的发行史上颇为罕见。
然而《印太防卫论坛》对中国是否一向如此敌对呢?实情并非如此。
如果我们将目光再往前看,2018 年之前的《印太防卫论坛》虽然亦不时提及中国的崛起动态和争霸野心,但封面主题仍多半以反恐、区域安全、和平倡议,以及国际合作等议题为主,呼应的是欧巴马时代美国偏好多边对话、促进国际合作的政策,而论及中国时,也较少使用“反制”(counter)、“渗透”(infiltrate)、“武器化”(weaponize)这类强烈的字眼。
由此来看,《印太防卫论坛》于 2019 年连续四期以外显的中国符号为封面题图,并在对中论述上加深敌意、篇幅上加大力度,反倒显得有些突兀了。考量到季刊编辑一般会提前一到两期选题、撰稿,因此这种宣传风向上的转变,很有可能就和美国于 2018 年在战略部署上的重新定位脱不了关系。
2018 年初,美国国防部公布了新的《国防战略》(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明确指出美国国家安全的首要关注对象,将不再是恐怖主义,而是国与国之间的战略竞争,而中国和俄罗斯的重新崛起,就是下一阶段美国的繁荣和安全的『核心挑战』。自此,美国不只在战略上明确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也发起了贸易战,并将对抗中国、抑制中国的战略走向,体现在了宣传杂志的论述上。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印太防卫论坛》的论述转向,除了可能与 2018 年开始明朗化的中美角力态势和贸易战有关之外,也可以让我们看出美国在处理中国议题时,越来越常将印度洋地区拉入讨论,并将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区视为一个整体——关于这点,我们也可以从印太司令部的历史获得印证。
反映美军战略重心、认知框架的“印太司令部”演变史
美军的印太司令部,是今日美军六个以地理位置区分的“联合作战司令部”(Unified Combatant Command)的其中之一,其管辖范围包括印巴边界以东、俄蒙边界以南,以及美洲西岸(不包含美洲陆地与近海)以西的整个亚太地区。
印太司令部的历史,可以上溯于二战后成立的“远东司令部”(Far East Command)。当时远东司令部的职责,是围堵共产集团于东亚的战线上扩张,而韩战则是远东司令部参与过最重要的战役。
1957 年,亦即韩战结束后四年,美军决定将驻在日本的远东司令部和阿拉斯加司令部(Alaskan Command)的部分业务合并,并在夏威夷史密斯营(Camp H.M. Smith)成立太平洋司令部的总部。到了 1972 年,美军进一步又将印度洋、南亚和北极海地区并入太平洋司令部的辖区;1976 年,太平洋司令部的范围再次扩大,伸向非洲大陆的东岸。
虽然美国经常以“国际警察”的形象存在于世人心中,美军各司令部的下辖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但出人意料的是,美国一直到 2001 年的九一一恐怖攻击事件之前,都并未将世界上的所有国家,都常态性地划归某个司令部管辖——就连中国这个东亚地区最大的国家,在过去美军的战略部署中也都没有明确的管辖归属,一直要到 1983 年,才终于和朝鲜、蒙古和马达加斯加一起被划入太平洋司令部的辖区,显示美国在此之前的军事部署主轴,一直都是和苏联对抗。
等到苏联的颓势已显、冷战逐渐步向终局,美国又开始将战略重心放在中东地区,遂于 1983 年成立“中央司令部”(Central Command)主管中东地区的美军部署,并于 1989 年将原本由太平洋司令部管辖的阿曼湾(Gulf of Oman)和亚丁湾(Gulf of Aden)并入中央司令部辖区。1990 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期间,印度洋西部的其他海域,也逐渐从太平洋司令部切割出去。
美国军事部署的下一个转捩点,则出现在 2001 年:九一一恐怖攻击事件发生后,美国开始以反恐为名重组全球部署,也才首次将世界上的每个国家都划入特定的联合作战司令部管辖,并确立美国总统为美军唯一的总司令(Commander in Chief),而原本以“总司令”为职衔的各个联合作战司令部指挥官,也只能改称“司令”(Commander),从而加大了美国总统在军事决策上的集权能力。
到了 2008 年,太平洋司令部的部分印度洋地区业务,再一次被分割出去:东经 68 度以西的所有印度洋海域,全部划入了新成立的“非洲司令部”(Africa Command)辖区。
欧巴马上任后,则开始将美国的战略重心从中东转向亚洲,提出了“亚洲再平衡”(Rebalance to Asia)的战略思维,分别从政治、经济、军事层面,加深对亚洲事务的涉入。在这个背景之下,欧巴马政府强化了美国与亚太几个传统盟邦的关系和军事合作,同时也增加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军事部署,扩大环太平洋的海上联合军演。
然而这个向亚洲倾斜的趋势,却在川普上任之初几乎戛然而止。川普曾经扬言,美国将不再干预国际区域安全事务,一时之间,美国“重返孤立主义”的论述甚嚣尘上。
吊诡的是,和“孤立主义”息息相关的“贸易保护主义”,却推动川普政府于 2018 年发动了中美贸易战,也导致“抵抗中国”的论述,仿佛成了“保护美国”的等价命题。在这个背景之下,川普政府于是与日、澳政府共同推出了“印太经济展望”(Indo-Pacific Economic Vision)计划,借此加大基建外援力道、与中资抗衡,而《亚洲再保证倡议法》(Asia Reassurance Initiative Act)则确认了美国与澳、日、韩、菲的传统同盟关系,并要求与印度和台湾加深合作。
为了因应中国以一带一路计划为名在印度洋地区的战略部署,太平洋司令部也于 2018 年 5 月再度更名——或者毋宁说,进行了“正名”,将“印度洋”的字样加进“太平洋司令部”,让从 1972 年开始便一直在“太平洋司令部”实质管辖范围内的印度洋大半部地区,得以反映在名称上。
“印太架构”的概念最早实际上是印度学者于 2014 年提出的,其内涵带有“民主阵营”各国相互合作、抵抗威权政权的意味。
然而中国在印度洋地区的经营,并不是这次更名的唯一因素,因为同样在崛起的印度,今日也在试图将影响力深入拥有不少印度裔居民的太平洋地区,因而透过更名来提醒人们将印度洋和太平洋放在同一个框架中看待的作法,的确也有其必要。
简言之,印太司令部是在二战之后的数十年间,一步步经历扩张、分割和改名,才演变成今日的样貌,而这些变化,反映出的也是美军不同时期的战略重心、以及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框架,而这些变化,我们也能从其宣传杂志《印太防卫论坛》的名称看出端倪。
今日的《印太防卫论坛》,虽然刊名和印太司令部的地理区名称相符,但事实上直到 2016 年之前,这份刊物的名称都没有“印度”字样,而是叫做《亚太防卫论坛》(Asia-Pacific Defense Forum)。如果宣传刊物的名称,的确先行反映了司令部的战略重心,那么“太平洋司令部”于 2018 年改名为“印太司令部”,反映的便很有可能是早在 2016 年前后便已开始萌生、推动的政策。
现任中华战略前瞻协会的研究员揭仲认为,美军之所以于 2016 年左右开始,在宣传刊物、司令部名称上推动一系列“正名”动作,正是白宫和国务院已经在政治上做了决策,认定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对美国来说越来越重要,而且两地区的战略行动也是连贯的。
揭仲分析,2013 年至 2016 年间因为菲律宾提出“南海仲裁案”而被推上角力火线的“南海争议”,也正是导致印太框架确立的关键,因为南海就是印度洋和太平洋交会的介面,也是太平洋地区通往印度洋地区的重要通路,而原本军力局限在西沙地区的中国,一旦将经营范围扩张到南沙群岛,麻六甲海峡便会开始受到中国的威胁。
淡江大学美洲研究所荣誉教授陈一新则指出,“印太架构”的概念最早实际上是印度学者于 2014 年提出的,其内涵带有“民主阵营”各国相互合作、抵抗威权政权的意味。至于太平洋司令部改名为印太司令部,陈一新认为主要还是美国为了制衡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因而对印度学者的论述进行了呼应,南海争端反倒未必是关键。
诡谲多变的印太风向中,台湾将如何自处?
若回顾“印太”在台湾语境中的使用情形,我们也不难发现印太一词,的确就是在蔡政府于 2016 年上台之后,才开始在政策论述、媒体报导中频繁出现;2019 年,蔡英文发表双十演说时,也明确提到了印太地区,并称台湾位于印太地区的战略前缘,“成为了守护民主价值的第一道防线”,遥遥呼应了印太地区与民主阵线的关系,也和美国强调印太战略的动态相符。
话说回来,“印太”这个概念在台湾人听来或许依然陌生,但若说起另一个类似的地缘概念——“亚太”,大概就无人不知了。
“亚太”和“印太”在本质上有很大不同:前者的形成脉络是冷战终结,内在动力是“一体化”能带来的商业利益;“印太”却正好相反,核心目的是“对抗”、“牵制”,因而和“亚太”隐含的“一体化”概念背道而驰,着重的终究是军事和战略目的,而非商业利益。
早在 1990 年代初,李登辉总统便曾提出将台湾打造成“亚太营运中心”的计划;1991 年,台湾也以“中华台北”名义,正式加入了反映后冷战地缘政治架构的“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在这些政策面的推波助澜下,人们对于东亚与太平洋地区“一体化”的地理想像逐渐巩固,一时之间,“亚太”一词也在台湾成为炙手可热、名声响亮的符号,举凡健身中心、旅馆到电信业者,都有以亚太为名的案例。
从李登辉总统时期为了平衡对大陆依赖、将投资导向东南亚地区而实行的“南向政策”,到陈水扁时期开启的“太平洋南岛外交”路线,都可以视为“亚太”框架下的产物——一直到马英九上任之后,这类企图脱离大中华主轴的“亚太论述”,才稍稍出现了式微。
2016 年蔡英文上台之后,原本马政府制定政策时偏重的两岸框架,又逐渐让位给了更宽阔的跨国区域框架——只是这次,蔡政府的“新南向政策”扩大了原本李、陈时期“南向政策”的范围,新加入了纽澳、南亚等地区,明确将印度洋地区纳入政策之中,遥遥呼应了美国的“印太战略”。
然而“亚太”和“印太”在本质上还是有很大不同。前者的形成脉络是冷战终结,前共产集团终于决定要跟资本主义阵营“有钱大家一起赚”,背后的内在动力是“一体化”能带来的商业利益。“印太”却正好相反,核心目的是“对抗”、“牵制”,因而和“亚太”隐含的“一体化”概念背道而驰,着重的终究是军事和战略目的,而非商业利益。
如果真有一天“亚太”这个地理想像被“印太”所取代,反映的可能即是我们正从“后冷战时期”,跨入中美对抗的“新冷战”的时代背景。
循此,台湾在看待国际大国角力、拟定外交战略时,除了专注于中美对抗的轴线之外,也必须需要思考:蔡政府 2016 年上任之后推行的“新南向政策”,是否真有把中美双方在印度洋地区的经营考虑进去?如何实际加深台湾与印度洋地区的经贸与战略合作,让新南向政策嵌合进印太框架,或许便会是下个阶段检视新南向政策成效的重要指标。
就此问题,陈一新认为,蔡政府推出“新南向政策”的初衷,依然是平衡台湾在经贸上对中国的依赖,而非战略上的部署或合作,而以台湾目前的军力和外援资源来看,新南向政策也实在很难在战略上取得主动权。对于台湾而言,判断新南向政策是否成功的关键指标,即在于能否和新南向各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
此外,陈一新也认为,印太战略其实是美国首次采用、挪用外国人提出的概念,架构太过松散、内涵也依然笼统,而印太地区内部的异质性也很高,各国虽然对中国扩张都有戒心,却也都想在经济上加紧和中国的合作,不见得愿意配合美国的目标。以索罗门群岛为例,索国过去曾经试图将警察送往台湾受训,最后却被澳洲插手叫停,恰恰说明了“印太”内部其实充满矛盾。
陈一新亦提醒,印度当初之所以提出“印太战略”的概念,只是为了提升印度在国际间的角色,但没有真的想要卷入中美角力之中;如果两岸关系没有改善,台湾在外交上依然很难有重大突破。再者,如果美国无法在印太地区将多边合作的军演常态化(目前多半都是双边或三边的军演合作)、无法对区域内各国的武器装备标准化,而川普的“孤立主义”路线又未有太大改变的话,他认为印太战略成功的机率并不高。
但无论各方专家是否看好“印太战略”,蔡英文对此的重视,仍未曾稍减。在 5 月 20 日展开新任期的前夕,总统府发言人黄重谚回覆美国国务卿庞培欧(Mike Pompeo)的祝贺时,便道“台美双方对于印太地区具有共同的愿景,美国持续视台湾为世界上一股良善力量及可靠的伙伴,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台湾也将在既有良好基础上,与美国持续携手合作,深化台美全球合作伙伴关系,并为印太区域的和平稳定与福祉贡献力量。”再次印证了印太战略对蔡英文政府的重要性。
而在就职前夕,解放军又传出将在南海海域进行军演,模拟对台湾政府控制的东沙群岛进行登陆行动。由于东沙群岛位在中国海军通往太平洋的路线上、正好挡在巴士海峡的门口,因此能否对东沙群岛取得有效控制,一般被视为解放军能否“突围”、穿过第一岛链的重要关键。
为此,曾任国民党总统候选人的高雄市长韩国瑜,虽然身陷罢免危机,却仍以东沙岛位于高雄市旗津区辖区的名义,表示自己不排除将会登上东沙岛“宣示主权”。这个举动,除了将外部角力的地缘政治议题,与台湾岛内的政治攻防交织在了一起,也再次显现出台湾地方政治镶嵌在国际地缘政治板块、总在彼此隐隐牵动的特性。
究竟,即将在中美对抗的诡谲风向之中展开新任期的蔡政府,会将台湾这座“太平洋上不沉的航空母舰”驶向何方呢?除了印太地区之外,诸如俄罗斯、欧盟等其他强权,可不可以也成为台湾撬动地缘版图、以小博大的杠杆?眼下看来,不论答案为何,台湾恐怕都将难以独自决定未来走向,只能在太平洋多变的风中,努力航行。
過往對於戰略面沒有太多瞭解,這篇文章爬梳得很好,希望以後能多看到類似的文章。
小黑魔跟小粉红也没差了
打着开放旗号的媒体,却在评论里屡屡看到扣帽子抵制不同意见的声音。
”欧巴马“应该改成“奥巴马”
五毛滾出端
Taiwan No.1,世界黄色经济圈中心,亚太黑衣魔之家
“全球海洋支点”
“亚非成长走廊”
“印太经济展望”
这帮废物正事没办成几件,倡议的名字倒是换了三四次。
一天天净整这些花里胡哨的,真是笑死爹了。
“翻開 2020 年第一期的《印太防衛論壇》”
超連結有誤
第一句多了个“于”字
媒体事实重要还是观点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