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我们逛了香港十条街,看见退租、倒闭和坚韧支撑的东主

药房倒了,手表无人问津,鸡蛋、罐头打败了参茸花胶,黄色的奶茶能否挨过最冷的夏天?

我们逛了香港十条街,看见退租、倒闭和坚韧支撑的东主
2020年4月16日,突如其来的疫情导致全球经济停摆,各地封关,长期依靠旅客的本港零售业亦身受其害,大埔一间珠宝店生意惨淡,整间店贴满减价标语。

仿佛一夜间,病毒就改变了人类的城市景观。大批的飞机、的士、旅游巴熄火停泊。尖沙咀加连威老道,昔日最热闹商区,十间店铺,七间已拉下铁闸,街头贴满招租单张。旺角、铜锣湾,大型商场内再不见人头涌涌。倒是各区的超市、街市,成了热捧旺区,戴著口罩的人们争相囤积冻肉、大米、面粉、罐头,付款后抹一下免洗消毒液。

世界停跑了,谁还在开店苦撑?端传媒记者走访香港各区,逛了十条主要街道,看见大量退租、倒闭的商家,留下一间间空舖,但也认识了一群中小型商家东主。无一例外,他们都陷入相似困境,每家店铺营业额至少大幅下跌五成,有酒吧、茶餐厅、药房等生意更只剩一成。面对如此市道,也并非每个业主都愿意减租。我们采访的十多家商铺中,近三分一的业主主动减租,与东主共渡时艰,但亦有不少店铺表示,业主没有减租,难以负荷高昂租金,可能未必挨过夏天。入不敷出,一些商家开始裁员和关闭分店,不过更多商家表示不希望炒人,最多是让员工适当减少上班时间。

招租中的商舖,尖沙咀。
招租中的商舖,尖沙咀。
招租中的商舖,尖沙咀。
招租中的商舖,尖沙咀。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