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调查】中缅穿山甲走私:易买易卖,“就像淘宝购物一样”

从大城市到小村庄,从实体店到网络销售,从街市到餐厅……为了满足中国市场,缅甸的穿山甲交易无处不在,毫无节制。
缅甸勐拉,出售穿山甲等野生动物制品的商贩。
东南亚 国际 大陆 缅甸 气候与环境

编按:穿山甲的走私,正让这一物种走向灭绝。自2019年1月以来,来自15个国家或地区的30多名记者,就穿山甲非法贸易,进行了大范围的跨境调查。全球故事《穿山甲报告:一段通向灭绝的旅程》及随后的报导显示,非洲和亚洲的犯罪集团正在共同努力,又互相竞争,以满足中国和其他市场对穿山甲的无尽需求。

在缅甸,穿山甲属于保护级别最高的动物之一,而且缅甸本国并没有消费穿山甲的习惯。根据2018年修订《生物多样性和保护区保护法》,分布在缅甸的中华穿山甲和马来穿山甲属于受保护级别最高的动物。因杀害、狩猎、伤害或买卖穿山甲或其制品而被定罪的人可被判入狱三至十年,并处以一百万缅元(668美元)的罚款。

据缅甸政府,自2018年5月新法修订以来,已有6人因穿山甲交易被定罪,并缴获284.5公斤穿山甲片,这比该法从1994年颁布以来的24年查获地都要多。但是,要想保护穿山甲,这只是杯水车薪。缅甸是各种野生动物非法走私到中国的主要过境路线之一,市场上的穿山甲,绝大多数都会进入中国。

作为《穿山甲报告》的一部分,本文记者徐佳鸣和 Tin Htet Paing 于2019年11月暗访缅甸各地,尝试曝光穿山甲进入中国的种种渠道。两位记者发现,在缅甸,穿山甲走私猖獗,并且因由网络交易,更难监测。中缅双方,尚无有效的杜绝机制。

2019年11月底,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Mandalay)的一条普通街道上,在拥挤的民居和小商店之间,有一家出售野生动物制品的商店。记者走进店里,与店主简单地交谈了几十分钟后,店主就将3片穿山甲的甲片交到了记者手中。

这家商店很适合做这种交易,豹子皮与鹿角做成的椅子摆在门口,一些羚羊、鹿头的装饰物则挂在墙上。店主亮播青(中文姓名)是位缅族老者,看起来颇为稳重,语速不快。他对中国人想购买穿山甲并不奇怪。中国人购买穿山甲,一般用作中药里的一味,也有人用宽大厚实的印度或非洲穿山甲片做雕刻。甚至,很多人还曾一度因盗墓题材小说和电视剧的流行,而购买虚构世界里“辟邪”的“摸金符”的穿山甲爪子。

亮播青从容地从抽屉里拿出两个塑料袋,一包是棕色、宽大厚实的甲片,一包是更小、颜色更深的甲片,两包重量各自在0.5公斤左右。他告诉记者,前者来自印度,后者来自缅甸,“是山上的人带来的”,都是近一周才到的新货。

印度穿山甲被一些中国人认为药效较弱,价格较低,其甲片宽厚,也可被用来雕刻。而甲片更小、颜色更深的(估计是分布在缅甸的中华或马来穿山甲)穿山甲片更受中国人欢迎,经过炒制,可以成为一味中药。

在中国,穿山甲入药是合法的,标有合法标志的穿山甲片在中国的售价在每克10元人民币上下。这是穿山甲保护的最大法律漏洞来源,中国林业主管部门自称有一套穿山甲库存系统,但该系统非常不透明,已遭到多家媒体报导或非政府机构的质疑。

显然,对亮播青而言,买卖穿山甲是家常便饭。当记者提及100公斤或者更大的数量,他也表示可以做到。他提供了甲片的报价:每公斤53万缅元(合350美元)。

亮播青是记者2019年11月缅甸之行见到的数十位穿山甲片贩卖者之一。为了接近这些人和保证安全,记者必须采取暗访的形式,并且自称是来自中国的商人。

行前,记者已有心理准备能碰到穿山甲贩子,但没想到竟然如此多且遍及各地。在仰光、曼德勒、勐拉、大其力、苗瓦迪,记者有时会遇到活的穿山甲,它们很快将被杀掉,送上人们的餐桌;有时则会看到大量已经死掉的穿山甲,它们的甲片将会被卖给走私者及中药商人。

缅甸是各种野生动物非法走私到中国的主要过境路线之一,主要有缅甸大象、老虎、豹子、熊等,有时来自周边的老挝、印度的类似野生动物,也会流入缅甸。由中国人、缅甸籍华人和缅甸人构成的走私集团在缅甸进行贸易,而其主脑或老板几乎不会面临什么风险或后果。

当提及运输路线时,亮播青颇有信心地说:“自有办法,可以经过缅甸掸邦东北部的木姐送进紧邻的中国瑞丽姐告口岸。”不过,他对于瑞丽之后在中国境内的运输,并无信心——他没有在中国内部的关系。

一边说着,他身边一位神情羞涩、看上出只有十几岁的本地男孩,一边相继拿来了大象皮、象牙佛雕、熊胆,他们希望这些东西能引起记者的兴趣。

穿山甲的甲片在缅甸勐拉的摊档。
穿山甲的甲片在缅甸勐拉的摊档。

穿山甲,中缅走私网络中的一环

非法穿山甲贸易只是更广泛的非法贸易网络的一部分。要了解走私和华人生意,缅甸第二大城市、有“华城”之称的曼德勒不容错过。

曼德勒是玉石、翡翠交易的中心,在曼德勒的玉石市场(早市)、钻石商场里的玉石商场(夜市),不少操着中国内地南北方言的人用强光手电筒检查玉石,并通过中国的网络直播平台向国内顾客推销。

缅甸族裔、印度族裔、华裔、少数民族的商人,个个手持玉石或原料,报出几倍于真实价格的天价,他们用中国脏话粗鄙地调侃对方,一切像极了中国县城的集贸市场,杂乱中蕴藏商机。

这是中缅贸易的核心业务之一。曼德勒的物流公司将所需的所有宝石、原材料和加工产品运到中国边境及其他地区,再进入中国各地。记者见到所有商人都说,将违禁物品走私到中国很容易。但是,要在中国境内发货要困难得多。

不过,记者很快就找到了愿意将穿山甲运到中国的公司。同样,记者假装成有走私需求的商人。

就在曼德勒玉石市场西门旁100米,有一家在当地中国人圈子颇有名气的快递公司,缅甸顺丰,它并不是中国顺丰快递(SF Express)的分支机构,缅甸顺丰的首字母取自“Safety First”(安全第一)。

快递公司老板姓赵,会几句简单缅甸话,嗓门很大,身材魁梧、神态老辣。他告诉记者:2018年,他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将三包0.5公斤的穿山甲片送回了中国。他说:“运穿山甲是违法的,我们都知道。”

赵老板说,从瑞丽到昆明,至少还有三道检查站,如何从瑞丽送往中国其他地方,才是他最担心的问题。赵老板一家已经生活在曼德勒超过4年,他的小儿子在店里帮忙接受快递,年轻人在自己的鼻子上涂满了当地流行的美容泥,看起来就像一个土生土长的曼德勒男孩。

缅甸顺丰旁边50米,是另外一家快递公司:中通。这是是中国中通快递在曼德勒的加盟网店,负责人乐先生对记者承认,可以做走私,因为“我们有自己9.6米长的大卡车,会把你的东西拆散了,混在一起,这条路已经走熟了”,他还说“或者就是在边境城市利用当地边民贸易政策,找人一点点带”。

乐老板烟瘾颇大,脾气也有些暴躁,对在自己店门口乞讨的缅甸小孩大呼小叫,将他们赶走。像赵姓老板一样,乐老板坦白地让记者吃惊,他说:最大的问题是进入瑞丽姐告之后如何继续运输,中国快递公司的实名制要求、货物安检都相当严格,他没有把握。但是,这“就是钱的问题,看你出得起什么价钱”。

总部位于上海的中通快递的一位发言人,中通快递媒体事务部邱大朋向记者证实,记者访问的这间公司的确是中通国际在曼德勒的一个加盟网店。但是邱大朋说:中通不会容忍走私,并有严格的规定,包括有效的安检机器,会彻底扫描所有货物。他还说,中通会调查记者提供的线索,如果属实,加盟商将面临处罚。

与快递公司不同,玉石商场内的一位缅甸果敢华侨女商人马大姐更为警惕,当记者试图询问她和她背后的运输网络,她甚至怀疑记者是来缅甸执法的中国警察。

不过,就像其他人一样,她也告诉记者:穿山甲在缅甸容易找到,缅甸境内的运输也很容易,从木姐进入瑞丽不困难,但之后的路程充满风险。这位华侨女商人经营缅甸特产商店,她举例说,2018年,她将近用了一年的时间,才将7副完整的虎骨成功的送到浙江客户的手中。老虎在中国是一级保护动物,根据中国法律,走私一只老虎即可被视为“情节特别严重”,可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

为了凸显这条路线不易,这位胖胖的中年女性神情严肃,撇着嘴点着头说:“我们一位做运输的中国伙伴已经吃了牢饭。”

此行中遇到的几乎每个贩运者都说,中缅边境城镇木姐-瑞丽是野生生物(包括穿山甲片)非法进入中国的主要路线。木姐-瑞丽是两国合法贸易已有、最安全稳定、运量最大的通道。这里的贸易额将近缅甸全国边贸总额的一半。这个发现令人吃惊,媒体和野生动物保护机构普遍认为,缅甸的穿山甲等非法贸易一般会选择更为偏远或疏于控制的地区进行。

2018年12月3日,人们在仰光的街道上行走。
2018年12月3日,人们在仰光的街道上行走。

互联网的“便利”

在缅甸,尽管野生动物走私猖獗,却未见的是执法机关的当务之急。缅甸森林部自然与野生动物保护司司长 Naing Zaw Tun 回应本文记者称,政府已经在着手提高公众意识的运动,与环保团体合作,并在边境地区培训了执法人员。但是,人力、资金和技术的缺乏是政府面临的最主要挑战,他承认:“无法控制边境地区的非法贸易市场,那里的执法人员很少,网络交易也越来越多。”

记者决定前往两个边境地区——与中国接壤的缅甸小城勐拉和与泰国接壤的大其力。两处都是最臭名昭著的边境地区野生动物走私贩运点,在那里,缅甸新实施的野保法律是否对非法贸易产生了影响呢?

曼德勒东北方向即掸邦,然后是中国。由民族地方武装控制的地区,也即果敢(第一特区)、佤邦(第二特区)、勐拉(第四特区),就都在掸邦,按照当地法律规定,外国人进入这些地区需要特别申请。2019年夏季开始,掸邦、克钦邦部分地区再现战火。当中国记者抵达靠近边境的景栋后,试图申请进入勐拉,但被当地的缅甸移民警察告知并不受理申请。

一些客运公司的负责人向记者提供了人民币8000-2000元(合美元1137-284元)不等的走私入境费用。最终,只有缅甸记者继续了这部分的行程。

在勐拉,很容易找到穿山甲及其制品,商贩也显然专门针对中国消费者。在这座城市,人们说普通话,用北京时间(比缅甸早90分钟),人民币也比缅元更受欢迎。记者见到公开贩卖穿山甲片的商店,但商人在提到跨境运输时还是很谨慎。一位同时销售象皮和虎爪的老板说,他只会与“熟客”讨论走私路线。

另外一位自称“小胖”的年轻商贩向记者提供了报价,每公斤在3200元人民币左右(合454美元)。在他家贩卖野生动物的店铺里,记者看到了放在橱柜高处的三只完整的穿山甲皮。小胖把穿山甲皮取下来,并告诉记者:“我自己家里现在就有几十斤的穿山甲片,这种东西在缅甸很多”。至于走私,他说,“我们自己不做,有人能做,有钱的话有人能做”。

中国记者则转往缅甸泰国边境城市大其力,这里位于金三角地区的核心地带,1970至1990年代,这里曾是毒枭坤沙的家,现在则因赌场和被中国商人承包的金矿而闻名。在这里,互联网使穿山甲走私更加便利。

大其力的一位中药商店老板向记者介绍了一位不愿碰面的贩子,这位会讲中文的女贩子透过微信向记者提供了在缅甸得到的最低报价,每公斤9500泰铢(合313美元)。

但是,记者与这位贩子始终未曾谋面,她只愿意通过微信交流。这并不罕见,不少缅甸走私者依靠微信进行相互交流,他们主动告诉有兴趣的人:“谈那些东西的时候,不要打字,用语音,安全些。”

这给当地执法部门带来了额外挑战。网络交易使得走私业超越了常规路线或地点。

通过网络,记者以商人的身份与一位实体店铺设在缅甸的店家认识,他声称有大量现货,并且可以运送到中国境内的任何地点。在与这位精通“网络销售”、“朋友圈广告推广”的野生动物贩子进行长达几个月的聊天后,他同意与记者见面。临行前,才知道他的地址就在缅甸东南部克伦邦,靠近泰国的边境城市苗瓦迪水沟谷村,一个名叫亚太城的由柬埔寨和中资参与的地产项目内。

两种不同的穿山甲鳞片放在缅甸仰光礼品店中。
两种不同的穿山甲鳞片放在缅甸仰光礼品店中。

从仰光出发,经过通宵巴士抵达妙瓦底市区,还需要近1个半小时不连贯的颠簸破损公路,才能从缅甸一侧抵达苗瓦迪郊区的水沟谷村。

在这里,一座占地超过千亩的地产项目“亚太城”在尘土飞扬中出现。这是一块使用泰铢结算的中国飞地,因为有高利润、高工资的网络博彩业的进驻,物价相当高,二手的悍马越野车、双门小跑车经常可见,一碗临街小铺牛肉面的价格超过人民币40元。用在当地生活的中国人的话来说:“物价和上海浦东一样”。

就在这个远离中国的小镇,记者发现,野生动植物走私已经呈现连锁化经营。

记者在镇上,遇到一个自称“天龙”的中国人,他有一位女性助手,或许是为了测试记者,他的助手从店内的小房间拿出一包陈旧、削薄的亚洲穿山甲片。在记者表示不太满意之后,他从冰箱拿出两幅完整的穿山甲皮,甲片下的油脂仍触手可感,穿山甲的爪子清晰可见。

天龙称,他们是一家连锁分店,总部设在木姐。他说,他们与缅甸北部地方武装有关系,包括可以搞定中国境内物流及快递的重要关系。

在通过一个电话后,他的助手告诉记者:100公斤穿山甲甲片,现在就有货,通过木姐口岸进入中国,但不能一次运完,需要4-5次,总共15-20天就能运抵广东,价格是3000元每公斤,包含运费。但需要提前付款,如果运输失败,他们承诺退款。

“没有问题的,就和你淘宝网购一样,我们在缅甸曼德勒、木姐都有分店,也有总库,可以调货,可以像快递一样发货,有单号,送到你手里,你放心吧”。

记者在曼德勒遇到的几位贩卖者,都提到进入云南边境城市瑞丽不困难,但转运昆明或中国其他地方会更困难一些。中国政府对反走私的检查颇为严格,离开云南、广西的一些知名走私地方,会有额外的检查。而且,中国国内的物流或快递行业实名制及安检颇为严格。

在苗瓦迪水沟谷村,这个自称“天龙”的中国人信誓旦旦:他们在中缅两国都有“关系”,只要关系打通,那么如同“淘宝”一般购买违法产品,便成了可能。

为更好地了解穿山甲交易模式,记者查询了2011年至2018年间,以“缅甸”和“穿山甲”为关键词,在中国公开裁判文书中能找到45个案例。在中国,穿山甲目前还是二级保护动物,猎杀、贩卖、购买、走私都是违法的,根据中国最新的司法解释,走私8只穿山甲被视为“严重”,可被判刑5至10年,走私16只穿山甲,则可导致10年以上的刑期。

仔细翻阅庭审记录发现,被查案件绝大多数是涉及穿山甲数量不大、本地人买来自用、甚至替人跑腿的小案,其中只有一个案例呈现出有组织、有详细分工的特点,这与记者调查发现的活跃状况不同。而且,在中国法院的判决中,被大多数贩子提及的木姐-瑞丽路线并未出现。

其中,缅甸的三个地点脱颖而出,分别是:克钦邦首府密支那,密支那靠近中国边境,这里是缅甸中央政府的控制范围;还有掸邦东部民族民主同盟军控制的走私天堂勐拉;以及与中国有生意往来,由克钦独立军控制的迈扎央周边地区。

缅甸的中国餐馆,穿山甲的图片在餐单上。
缅甸的中国餐馆,穿山甲的图片在餐单上。

触手可及的穿山甲交易

要想在缅甸买到穿山甲,其实只需要乘飞机到仰光机场,然后走几步路即可。

仰光国际机场一号航站楼正对面,大约300米,有间名叫“季节酒店”(Seasons Hotel)的宾馆,大堂、走廊充满汉字元素,甚至还有“免税商店”的招牌。在酒店大堂一楼的缅甸特产店和中餐馆,就可以买到不同品种的穿山甲片、穿山甲片粉,还可以吃到穿山甲。

酒店一楼的角落里,有家“缅甸山草野药坊”,店内有燕窝、灵芝、海马、玉器翡翠等在内的各类缅甸特产。不过,钉在墙上的射灯将写有“不坑不骗、现场磨粉”、“穿山甲壳、现场磨粉、放心食用”的促销贴纸照得更为耀眼。共有三种包装完整的穿山甲产品在此出售,分别是经过店家炒熟的穿山甲片,在盒子里叠放整齐的生穿山甲片,和穿山甲片粉。

来自福建的女老板告诫记者:“如果坐飞机回国的话,别带甲片,你最好带粉,应该没事。”这很讽刺——要知道,仰光国际机场内随处可见关于野生动物的警示标语。

酒店一楼的更多数空间都被一家名叫“乡缘阁”的饭店所占据。因为做野味,它在中国商人们圈子中颇有名气,其中主销的,就是穿山甲——很多在缅甸的中国人也会对吃穿山甲这件事情嗤之以鼻,但是中国社群对“吃野味”的需求显然还是很高。红色的木头装修,包厢里中国男人的阵阵笑声,还有无处不在若隐若现的白酒味道,让人忘记身处异国,只有当缅甸服务员说起怯生生的汉语,才将人拉回现实。

记者摇着头请他们叫来中国老板,戴着眼睛的福建人阿江来了,他自称是经理,当记者提及“野味、招待”,他带着服务口吻和一点自豪说:“熊掌、穿山甲这些都有,做法有红烧、煲汤、打火锅。一般是红烧一半、煲汤一半、血一定要拿来炒饭”。

“一公斤168000缅甸币(合美金111元左右),不需要提前订,现在就有,每天都有,我们开了十几年了”。

当记者提及要看看穿山甲是否新鲜,阿江也豪爽地答应了,为他打工的厨师,提着一只穿山甲从后厨走了出来,并将它扔到油腻发黑的地摊上,这只穿山甲显然已饱受折磨,一动不动地蜷缩着,没有出声或移动。

几周后,记者再次与阿江联系,并表明记者身份。在电话中,阿江改口称:他们很少会做穿山甲,也不知道缅甸有任何保护穿山甲的法律。他没有告诉记者餐馆老板是谁,或怎样联系。仰光季节酒店则并未回复评论请求。

作为“穿山甲报告”的一部分,记者曾在超过14个国家或地区询问过食用穿山甲的情况。在大多数地方,店家都小心谨慎,需要花几天、几周、有时是几个月的时间才能买到穿山甲,他们都知道穿山甲是非法的。但是,在缅甸最主要国际机场旁“乡缘阁餐厅”发生的事情表明,与东南亚其他过境枢纽不同,在缅甸,消费穿山甲更为开放。

穿山甲在一些中国食客的眼里属于山珍,仰光和缅甸其他地方的中餐馆老板告诉记者,在这里吃穿山甲比在中国便宜——缅甸的价格仅为中国非法餐馆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他们说,穿山甲和熊掌是最受欢迎的野生动物菜肴之一。

在缅泰边境大其力的一家湖南菜馆,除了经常满座的大堂外,女老板也时常迎来一些颇具默契的中国客人,他们微点着头走进院子深处的包厢。女老板告诉在这里吃饭的记者,这些客人必点野味。

她给出了一份极其详细的报价目录:活穿山甲的价格是每公斤3500泰铢(合115美元),每次的加工费3000泰铢(合98美元),将甲片磨成粉收费1000泰铢(合32美元),将穿山甲片帮忙送到更容易走私入境的勐拉收费200元人民币(合28美元)。

不仅餐厅,街市上也可以见到穿山甲的身影。在与中国接壤的勐拉,就有贩卖各种野生动物的地摊:穿山甲片粉,熊胆粉,一些猛兽的掌、关在笼子里的某种鼠类等。地摊老板毫不惧怕站在三米外的三名警察,从容地向记者询问:“需要几种野味?有多少人吃?”

一位摆地摊卖野生动植物的阿卡族女人。
一位摆地摊卖野生动植物的阿卡族女人。

同一天,在大其力的路边早市,记者也见到一位摆地摊卖野生动植物的阿卡族(Akha)(中国内地称:哈尼族)女人,她的摊子上有不知名的鸟,猛兽的下颚骨,乌龟……她的手腕上绑着一根绳子,另一头系在一只小猴子的腿上,这让她在人群中相当显眼。

记者用缅语“穿山甲”向她询问,她用简单的几个中文词汇回复:“现在拿来给你”。

十五分钟后,她的丈夫骑着摩托车,送来了一只强健有力的穿山甲,一看就知道已经成年了。

丈夫将穿山甲从尼龙袋子里扔到地上,想将这只可怜的穿山甲放入巨大的竹筐内,但穿山甲立刻翻越出来,打翻了竹筐,试图逃跑。女人身上拴着的猴子,也尖叫起来。

一番动静,引得几位路人围观,百开外的路口,有一位交通警察正在执勤,但没有人采取什么行动。

阿卡族女人熟练地从尾巴捡起穿山甲,并轻轻拍打穿山甲的头,穿山甲很快便蜷成了一团。女人将穿山甲装回了尼龙袋子。

注:本文是《穿山甲报告》(The Pangolin Reports)的一部分,这是全球环境报导组织(Global Environmental Reporting Collective)发起的一项调查亚洲、非洲和欧洲穿山甲非法野生动物贸易的新闻行动。本文的英文版发表在《Myanmar Now》。慈善机构香港ADM资本基金会(The ADM Capital Foundation)支持此次系列报导的开支。

读者评论 30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謝謝這篇精彩的報導,能夠看到這麼詳細的調查,一定是兩位記者克服了許多困難與壓力後取得!
    站在野動貿易的角度上,希望能建議隱藏市價。考量點是擔心市價的公開可能會引起更多人投入至此市場。

  2. 叫中国病毒 冤枉你了吗?

  3. 謝謝資訊,長知識了。(這次偷過懶有勞端友回應,再次謝謝)

  4. 回楼上,穿山甲是野生动物 极难人工饲养,目前在国内的救助站成活率很低,可以上网自己查查再来建言

  5. 既然商機無限,有沒有人想過嘗試大規模飼養?延伸到其他野味,如熊或果子貍等,既可加強規管,也可保護野生物種。如果不能,為什麼不?

  6. 中國人的報應,能走向更文明,對生靈殺戮範圍更少的生活方式,卻自願停留與停頓在原地,貪嘴也不給動物好死的方式處理。沒有宗教信仰最低限度價值觀的人,對生命的漠視真的很可怕

  7. 謝謝端的證據報導。只有媒體獨立化,才能讓大家看到了真實的世界。

  8. 谢谢端,此时此刻更觉得震惊和讽刺。

  9. 谢谢端的报道。非常痛心,人类的残忍和漠然。

  10. 很厉害的报道,谢谢👍🏻

  11. 一直忘记了看这一篇,真的重磅调查,太厉害了,谢谢。以及和现在的武汉不明肺炎联系起来,更是讽刺了。

  12. 一直忘记了看这一篇,真的重磅调查,太厉害了,谢谢。以及和现在的武汉不明肺炎联系起来,更是讽刺了。

  13. 很好的報導,謝謝端。

  14. 非常好的報導 謝謝端傳媒

  15. 跨境记者合作,很👍

  16. 給記者一個讚

  17. 呵呵,再来一次SARS?这就是你们自诩的善良正直有人性?去你妈的吧,都是半斤八两的狗逼

  18. 我们花二十几分钟读完的报道,不知道端的记者要花多少时间、克服多少困难甚至危险才能写出来…致敬记者

  19. 真是觸目驚心。謝謝端的報道,難得看到中文媒體關注跨境穿山甲走私這一現象。

  20. 故事性豐富,有如深入其境的調查報導

  21. 评论可真是精彩,可看作人间奇行种大赏了,竟下劣的这种地步,不惜诅咒了

  22. 中国方面对非法捕捉销售珍稀濒危动植物案件的打击同样是存在很大问题的。在中国,野生动物案件归属于森林公安负责,森林公安主要受林业部门而非公安部门管理,不受重视,正规化建设滞后,常年无所事事,业务能力和办案主动性低下。对穿山甲走私者而言,最危险的环节就在边境——边防部门的执法相对是最有力的,而一旦进入内地,基本就畅通无阻了——森林公安基本不会过问林区和自然保护区外的事情。此外,中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30年不更新,无法将穿山甲等数量急剧下降的物种保护级别提升;卫生部门坚持不同意将穿山甲制品从药典删除并彻底禁止制售,也是非常突出的问题。
    当然,要更深层次追究,根源还在于中国新富阶层普遍严重缺乏社会责任感和生态道德观念,热衷于炫耀性消费,丝毫不顾及环境代价,同时痴迷于中医所谓滋补养生概念,缺乏现代医学常识……这些具体拿出来几篇文章都写不完了。

  23. 唵!願中国举国非典流行,如非洲猪瘟一樣!娑嚩呵!

  24. 这算辱华不

  25. 再吃出一次SARS,皆大欢喜

  26. 還是要靠普及「良心消費」意識。或者SARS再來一遍。

  27. 中國執法應該還是較緬甸佳的。判決中就是沒有記者常聽到的路線,應該要往哪個方向理解呢

  28. 令鄰國生態滅絕的元兇:中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