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金马奖入围解读:没有中港电影,金马奖却更加兼容并包了?

中港电影都退场,金马奖“华语及华人电影”的主轴从“两岸三地大中华”调整为了“港台新马东南亚”,种种不确定里,一切却也会变得更加确定起来⋯⋯
《叔·叔》剧照。
电影 风物

第56届金马奖以台湾年度话题国片《返校》获得12项提名领跑,《阳光普照》11项紧随其后,而《灼人秘密》、《狂徒》、《下半场》等过去一年在岛内知名度较高的电影,则包揽了所有技术类奖项提名。导演张作骥新作《那个我最亲爱的陌生人》也获得包括最佳导演在内的四项提名。

虽然今年大陆电影与金马奖彻底绝缘,但不乏对金马关注不减的中国大陆影迷,特地用VPN“翻墙”观看入围记者会。部分大陆网友看到名单揭晓后的第一反应,是感慨好片不多,他们觉得要在目前这些电影里选杰作“太难了”;但如果我们细读这份提名,就会发现今年的金马倒也没有那么“难”——它既不像许多人想像的那么寡淡,也没有变成只属于岛内的小圈子奖项。

剩下哪些香港电影?

2019年的金马,大陆电影与中港合拍片无一参赛,但仍有五部来自香港的作品出现。其中最重磅的,当属《叔·叔》,该片获得包括最佳剧情长片的四奖五项提名(男主角双双入围)。这部“同志题材+黄昏恋”,大有延续《翠丝》的港式LGBTQ热度之趋势,且由去年赢得金马最佳男配角的袁福华来竞逐影帝更尤为可期。

入围包括最佳新导演在内三奖的《金都》,则出自香港电影发展局资助的“首部剧情电影计划”——近年来多部道地纯正的港产片如《一念无明》、《点五步》、《沦落人》都由该计划扶持。金都商场以嫁娶为主题,位于导演黄绮琳所居住的太子,而在她笔下,该片的女主角一直被一场“假结婚”的陆港婚姻所困扰,也因为这种剧情设定,该片进入大陆的机会微乎其微。

在最佳剧情短片和纪录片奖项,港片亦有入围。《老人与狗》和《红枣薏米花生》此前都是香港鲜浪潮国际短片节的获奖短片,前者有很强的社会议题面向(涉及独居老人、公屋养狗、香港的养老问题),后者更被看过的豆瓣网友赞称为“是枝裕和+侯孝贤”,可见是足够细腻之作。而执导过(以年轻粤剧演员为题材的纪录片)《乾旦路》的卓翔,这次的新作《戏棚》由香港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委约创作,以推动粤剧传统保育。

“华语电影”的更丰富组合

可以说,大陆电影的缺席,无形中“迫使”今年的金马奖扩阔了“华语电影”的更丰富组合。来自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影片囊括了不少关键提名,而泛华语地区作品因为本身就不是“纯华语片”,所以也具有更国际化的施展空间。以坐拥九项提名的金马闭幕影片《夕雾花园》为例,这是一部由台湾导演林书宇来拍的马来西亚电影,剧本由英国编剧改编,主演横跨大马、日本、台湾;制作发行过程除了马来西亚国家电影发展局和本土影业,还有HBO Asia及CJ Entertainment参与——完全是个“用国际视野讲述马来故事”的绝佳样本。

这意味著我们会看到更多可以互文的、有相似焦虑但困境又各不相同的作品,其中自然也会衍生出更多的彼此对话空间。

《热带雨》电影剧照。
《热带雨》电影剧照。

新加坡导演陈哲艺曾在金马一鸣惊人,这次他的第二部长片《热带雨》也顺利入围六奖,另一位新加坡导演杨秀华的《幻土》则入围四奖。这两部电影都属于今年金马入围片单里少数几部大陆观众能在境内影展看到的作品。《幻土》曾在去年的平遥国际电影展获“罗伯托·罗西里尼荣誉·评审荣誉”,《热带雨》则被今年10月即将举行的平遥影展提名了“卧虎单元最受欢迎影片”。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入围最佳动画短片的澳门作品《灯塔》。土生土长的澳门80后动画导演李沛荣,参考了大量澳门旧街景,去记录小城的巨大变迁。长期以来,澳门在大华语叙事里都是不易被觉察的一角。而今年的金马奖,或许是个足够适切安放这座小城回忆的所在。

被杯葛的金马有缺憾?

然而,一个让人们难以回避的问题仍然是:缺少了大陆电影和绝大部分香港电影的这届金马奖,是否有许多损失与遗憾?

回答这个问题,其实端看我们从哪个角度、站在哪一方的立场上去考察。金马奖旨在嘉许“优秀华语影片及电影工作者”,那么首先,今年有多少部无缘金马、而又很“优秀”的大陆和香港电影呢?

适逢中国建国70周年大庆,中港最重要的商业电影导演们,都忙于主旋律献礼片的火热创作——看十一国庆档大陆票房前三名会很明显,一部《我和我的祖国》就集结了大陆老中青不同世代几乎所有“国民导演”,陈凯歌、张一白、管虎、宁浩、文牧野等创作者都在其中。香港导演们也忙得如火如荼,徐克是《攀登者》的制片人,刘伟强执导了《中国机长》。

主流电影工作者们都在拍票房大片,那艺术取向的电影里,哪些有“金马相”?三大国际电影节加上大陆的“FIRST青年电影展”,属于和金马调性相对接近的平台。透过这些影展进入公众视野的华语片,也能够代表过去一年里华语艺术电影的总体水准。但如果我们做个全面盘点,并将它们分别纳入金马的各个奖项下去考虑提名,却会发现其中有机会竞逐金马大奖的电影屈指可数。

在柏林、戛纳、威尼斯,最受瞩目的三位大陆导演分别是王小帅、刁亦男和娄烨。相对而言,曾入围坎城主竞赛单元的《南方车站的聚会》可能入围金马最佳剧情长片和最佳导演等大奖的几率最高,其导演刁亦男前作《白日焰火》曾拿过包括金马所有主奖在内的八项提名,而《南方车站的聚会》的视听语言要比《白日焰火》精致杰出许多,入围应该轻而易举。娄烨的谍战片《兰心大剧院》是戏中戏结构,有极好的空间感,比较有可能提名摄影等技术类奖项。年初曾在柏林电影节摘获影帝影后的王小帅电影《地久天长》则是整体一般,但若角逐金马的表演单项奖很有竞争力。

适逢中国建国70周年大庆,中港最重要的商业电影导演们,都忙于主旋律献礼片的火热创作。

《南方车站的聚会》电影剧照。
《南方车站的聚会》电影剧照。

其他出现在三大电影节的大陆影片,都有很强话题性:同妻题材的《再见 南屏晚钟》可以和台湾去年的《谁先爱上他的》互文,《第一次的离别》则在“主旋律”与“影展片”之间找到了巧妙的平衡点,去讲述一个新疆维族人如何学汉语的故事。这两部都是有金马新导演气质的作品。而万玛才旦的藏区计划生育题材新作《气球》,入围最佳导演想来也顺理成章。

至于FIRST系电影,如果报名金马,也主要只是竞争最佳新导演奖。FIRST最佳剧情长片《春江水暖》长达150分钟,颇有《一一》家庭史诗的叙事企图,以新导演作品来说,结构和框架的把握也算尚可。而FIRST评委会大奖《慕伶,一鸣,伟明》则是更私人的、剧作工整的家庭故事,作为处女作口碑很好,也是大陆少见的粤语电影。

双方各自失掉了什么?

像当年娄烨那样长达十年在“被惩罚禁拍”的轮回里付尽代价的人,始终是时代的少数。

香港方面,今年的金马遗珠当属在威尼斯获最佳剧本奖的《继园台七号》,杨凡的作品旁白大都密集,评价也很两极,但以这部的水准,入围最佳动画长片还是绰绰有余。不过由于整个动画承制团队来自大陆,自然也就不可能出现在提名名单中了。

此外,如果位列中国影史票房第二位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今年有机会报名金马,“最佳动画长片”这一项至少不会入围从缺(不过其实2009-2018的过去十年里,这个奖有七年都从缺……看来早年的华语动画确实不太行。)

而这一轮盘点下来的结论,也无非是各有所失,各自缺憾——这些电影没有报名金马,对金马而言,是少了一两部角逐大奖的参赛作品、一两部最佳动画长片的入围选项、和若干部最佳新导演的备选考量。而对于这些电影的创作者(且尤其对那些还不够有名的新导演)来说,无缘被金马的聚光灯打亮,至少意味著少了一个可以获得年度瞩目的重要舞台。

但有大陆业内观察者发现,有些本来就拿不到龙标无法在大陆公映的作品,也对今年的金马毫无兴趣。这倒也不难理解——创作者辛辛苦苦拍了一部独立电影,好不容易在某个国际电影节上崭露头角,如果因为私自报名参赛反而引起重点关注,就实在得不偿失。毕竟,像当年娄烨那样长达十年在“被惩罚禁拍”的轮回里付尽代价的人,始终是时代的少数。

《芭雅》剧照。
《芭雅》剧照。

不过亦有独立导演并不在意所谓“影展荣誉”。像极其低调的导演季丹,她在广西都安县拍摄的壮语人物纪录片《芭雅》,从跟拍到完成剪辑历时六年,是近年最有分量的中国纪录片之一。而这种只以极小规模进行放映分享的重要作品,无法与金马相遇,恐怕才真正令人遗憾。

金马奖仍有指标意义?

那么,以今年的提名来看,金马奖仍是华语影坛最具指标意义的奖项吗?这既取决于我们对于“华语及华人电影”有怎样的想像,也取决于这个概念本身是否可以更加开放包容。

此前不少忧虑与质疑,都围绕著本届金马奖会否变成一个加强版的“台北电影奖”从而悖离“表现区域多元文化风貌”的初衷。可是这届的入围名单看上去,却恰是近年来“区域多元文化”最兼容并包的一年。继2013年新加坡电影《爸妈不在家》入围六奖之后,近五年的金马提名,鲜少出现中港台之外地区的影片及影人,澳门、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地作品,最多只能入围一两项小奖。

今年的不可抗力,却也意外促成了“金马奖变得更像一个东南亚区域电影奖”的现实效果:“华语电影”的坐标系从两岸三地延展到了更南向的泛华语地区——甚至语言混杂也不是问题——《夕雾花园》是马来西亚和英国合拍片,对白有四五种语言,但导演是台湾人,加上符合半数以上主创是华人的报名资格,就属于华人电影。而作为一个新马地区故事的《热带雨》,则触及到了新加坡教育体制对华文的轻视,这两部“大华人圈”电影,与一部港片、两部台湾本土国片,共同构成了今年金马最佳剧情长片均匀多元的的区域视角。

这届的入围名单看上去,却恰是近年来“区域多元文化”最兼容并包的一年。

“南向”后的金马

这种“区域多元感”在提名分布上的表现只是一方面,如果留意一下提名电影的内容,会发现南向题材明显增多。

《幻土》电影剧照。
《幻土》电影剧照。

入围最佳纪录片、由吴郁莹导演的《阿紫》,聚焦越籍配偶的在台处境。长期居台的马来西亚导演廖克发的首部剧情长片《菠萝蜜》,则出现了马来语、菲律宾语、越南语等六种语言,语言杂糅的移民故事里,凝望台湾的各种异乡人,望到的是自身的身分追寻。相似叙事中的主角,到了新加坡导演杨修华的《幻土》里,则变为在新加坡填海造陆的海外劳工——我们会发现“区域多元”背后,这些作品呈现出的更深刻关键词是:边缘身分、外来冲撞本土、自我认同游移不定。

但是种种不确定里,一切却也会变得更加确定起来——可能这就是今年金马入围名单给我的最深刻实感。

中港电影的退场之下,这一次金马奖的“华语及华人电影”主轴从“两岸三地大中华”调整为了“港台新马东南亚”,这意味著我们会看到更多可以互文的、有相似焦虑但困境又各不相同的作品,其中自然也会衍生出更多的彼此对话空间。而如果金马能借此契机,将开放多元的“区域感”一路发展下去,对推动周边东南亚国家的华语电影创作也将带来不少助益。

所以无需怀疑的是,第56届金马奖,当然仍是华语世界最值得瞩目的电影盛事。

感谢大陆影评人及电影工作者水怪对于本文的协助

读者评论 25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因为政治而牺牲一个华语电影交流平台太可惜了。内伤的其实是两岸三地的观众,失掉了了解彼此文化的机会。说大陆没有优质电影的,请了解一下文中提到的出现在三大电影节的影片以及first青年影展。大陆电影人努力在有限的话语空间里探寻边缘,全盘否认他们的付出未免太不公平

  2. 認為沒有中國大陸參與就無法做出權威電影展的觀點,多少有些大國沙文主義,認為只有中國大陸才能拍出好電影,其他小國不值一提。但事實是,大陸電影2018年正式歸中宣部管理,獲得拍攝許可的電影必須符合中宣部的嚴苛標準,無論從拍攝題材到主創人員選擇都大大受限。戴著腳鐐拍攝的大陸電影,出佳作的機會是?

  3. 期待看这期金马奖笑话。

  4. 挺好的,毕竟大陆很少生产优质的华语作品了,有的话也基本上如同裹着狗屎的蛋糕一般,传达者各种爱国价值观。大陆各种电影节也都玩玩打打,没啥艺术价值。大陆大众人民也完全不会酸这个,因为他们有我和我的祖国等各种脑残电影电视剧可看。

  5. @KMnese 那么鬼子来了和苏州河你怎么知道的?电影节吗?这种电影不是被大陆禁了吗?所以你还是能看到咯?好的电影怕是没有电影节,怕是有人禁也照样被广泛传播吧?
    更何况,这种好的电影往往是经济繁荣,至少是导游本人吃喝不愁了才能拍的出来

  6. 哇,精神勝利法耶。說的好像金馬獎的電影本來就該以中國為主似的。中國都這樣做了,當然要去找其他地方的華語作品,這不是阿Q,而是面臨抵制時必須的變通。而且看看東南亞華語電影有甚麼不好?

  7. 金馬獎本來就不是以中國為主的獎項,這一屆金馬獎我倒覺得很好,也同意這篇文章

  8. 文章通篇给人的感觉是台湾阿Q的精神胜利法

  9. 要我說 大佛普拉斯的台灣也是不透過這種「小眾電影」感受不到的台灣農業縣。難道你願意別人都從流浪地球、建國大業去了解中國嗎?我寧願從鬼子來了、蘇州河去了解。

  10. @小叔叔 我在北京朝陽門內住了整整一年,自揣都不如神探亨特張讓我更理解那點北京的醍醐味。有些味道就是電影才能給的。連當地人都無法盡為介紹。

  11. @laohu2016 不同意 1. 已经台湾大量的优秀文艺工作者已经来到了内地发展 2. 文艺繁荣和经济繁荣是挂钩的 3. 真正优秀的作品不依赖小众电影节 4. 只要是好的,大陆人都会看的,而且会超级粉。不管它被禁不被禁。

  12. 从另一个角度,大陆年轻人失去了了解台湾电影的一个重要渠道,这才是影响深远的。我是80后,台湾情节并不是日月潭,阿里山,而是<悲情城市>,<不能说的秘密>,<盛夏光年>,<一夜台北>,<海角七号>,<大佛普拉斯>这些优秀影片,现在90后已经慢慢对台湾越来越疏远,部分00后台湾在哪里都指不出,影视作品和潮流文化对年轻人的影响是巨大的。

  13. 没有了大陆和港陆合拍片,其实是少了商业性。但从入选名单上来看,更多元化,更艺术,更让人期待。

  14. 可悲的是 中國的內傷全部由熱愛電影的從業者與觀眾承受
    這對中共來說甚至算不上是犧牲和代價 因為眼中只有獻禮大片
    是中共導致了這個國家美與愛的缺席

  15. 去年贏得金馬最佳男配角的是袁富華

  16. 台湾加油哦,华人之光

  17. 华语电影加油💪

  18. 雖然星馬的電影技術上或許不比中國電影成熟
    但這次入圍的電影在議題上明顯更加多元有趣
    中共想抵制金馬獎就抵制
    台灣反而可以面向亞洲其他國家
    讓更多華語電影參與金馬獎
    也讓金馬獎從只有中港台關注的格局躍升到更具國際性的格局
    而中國那些優秀的獨立電影反而由於在金馬 坎城 威尼斯等重要影展缺席又被中國國內禁播而失去話語權跟關注度
    這場中共封殺台灣金馬的大戰顯然是中國內傷的多

  19. 柳暗花明又一村。

  20. 片單多元,十分滿意。

  21. 华语电影加油

  22. 东南亚说华语的电影加油。

  23. 華語電影加油。

  24. 寫得很好,期待這屆的金馬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