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各国主流媒体而言,在持续了两个多月之后,香港反修例运动及之后的连续街头抗议,已经不只是一桩突发国际新闻事件。一段时间下来,不同国家媒体选择的报导角度、力度,以此在国内引发的讨论,往往已经超出运动本身,嵌入国际关系、世界秩序的大脉络中。端传媒约请熟悉英国、美国、俄罗斯和马来西亚媒体的撰稿人,综合分析了这几个国家主流媒体对香港反修例运动的报导以及报导的变化,希望帮助读者理解香港反修例运动在当下国际舞台上的位置。
以美国为例,香港在中美关系中扮演独特角色,美媒的关注点会被贸易战和大国关系牵引,具体对香港运动现场的报导程度,则受限于采编队伍和美国大众的兴趣。英国媒体虽对反修例运动颇为关注,并且不管左右翼都明确主张应当积极支持香港的民主运动,但是他们言语中也“投鼠忌器”,担心中英关系会因此恶化。
在邻近的马来西亚,尽管媒体的报导有限,但当地华裔网民对于香港反修例运动的态度两极分化,直接体现在大马的中文媒体中,挑战著一部分大马华裔的“大中华情结”。但俄罗斯,无论是官媒还是独立媒体,都几乎没有特别报导香港,背后的原因,或是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也正在经历一波已持续数周的街头运动,在这一背景下,俄国官媒不敢“影射”、独立媒体有心无力——俄外交部发言人则公开表示,俄罗斯与中国当局受到“相同的威胁”。
英媒:又鼓励出手相助、又担心恶化中英关系
特约撰稿人 徐曦白 发自伦敦
6月以来,“BBC News”英文频道的15条中国视频中有10条与香港的示威有关,剩下的5条中,3条是报导新疆的再教育营、1条是达赖喇嘛的访谈、1条是中美贸易战分析。由于BBC必须秉承“中立”原则,报导很少做出倾向性的评论。在一般的示威报导之外,BBC中文网用了大量篇幅讲述不同人群的行动、反应和自白,试图勾勒出一副更完整的群像图。
6月12日,BBC的“Newsnight”时事新闻节目报导了香港示威,提到香港有不少人认为英国有责任监督一国两制的执行状况。节目采访了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后者再次重申《中英联合声明》不具现实意义,英国没有干涉香港内政的权力。同期节目还采访了香港政治人物陈方安生,她表示,逃犯条例一旦通过,每个港人都会面临危险,并称中国完全没有落实对香港的政治承诺。
在7月30日的“HARDtalk”中,主持人 Shaun Ley 对香港泛民主派议员杨岳桥提出了一些尖锐问题,例如再提到港人“只是在争取普选权”时,主持人问英国殖民者从来就没有赋予香港人普选权,你们是在向中国要求一项连英国人都从未赋予的权利吗?当杨岳桥表示香港人团结一致时,主持人又问香港难道不是分化正在加剧吗?
有意思的是,这一段视频经过剪辑后,由北京的中国环球电视网(CGTN)在微信公众号上以“BBC主播都看不下去了!怼得香港反对派党魁尴尬了……”发表,并引用网友的评论,称“主持人提问体现了专业性,而且基于历史事实。”常年来在政治和时事报导方面被视为反华媒体的BBC,突然获此礼遇,也算奇特。
其实,“HARDtalk”节目的主旨正如其名,就是以最刁钻的问题来拷问到场嘉宾。对比过往嘉宾的表现,杨岳桥的表现并不算太差。此外,维吾尔人权项目主席努瑞·图尔克、香港行政会议召集人陈智思和已故中国外交家吴建民都参加过这档节目,但从未见过任何国内媒体引述他们的访谈。
在平面媒体中,立场偏左的《卫报》(The Guardian)对中国报导相对全面、深入。在过去两个月约300篇中国报导中,有超过三分之一是关于反送中运动的。6月11日,《卫报》就发表社论表明立场: “北京对香港和海外的意见十分轻蔑……不过香港的示威者无论结果如何都要表明自己的立场,我们应当支持他们的诉求。”
支持示威者的立场也反映在大量文章中,例如“香港的权利和自由正受到威胁”、“中国的民主承诺是谎言”、“修例会损害香港声誉,由于中国打压民主,许多港人无奈之下准备移民”,以及香港在政治权利、法治、新闻自由、出版自由、意识形态教育和学术自由等方面都在全面倒退。
《卫报》通常会邀请相关人士发表文章,但迄今为止,范围仅限于抗议的支持者,6月27日发表了黄之锋的评论,称港人已经挫败送中条例,但北京在完全控制香港之前不会停手,因此必须继续抗争。6月28日发表了作家马建的评论,称他感受到了港人对中国绑架的恐惧,不能再对北京保持绥靖态度,香港人展现出了巨大的勇气,G20峰会的领导人也应该如此。
针对后来出现的暴力,7月2日的社论强调当天50万人参与的游行是和平的,哪怕冲入立法院,悬挂港英旗帜的一小部分人,行事也有规矩,他们的暴力是对物不对人的。“占领立法会很可能会招致普通市民的反弹,但却体现了北京收紧控制后香港日益增长的绝望情绪。”
《卫报》也不忘借机批评保守党政府及其脱欧政策。专栏作家太子德(Simon Tisdall)称香港争取民主的斗争显示了自由民主与民粹威权之间更广泛的斗争。绝对不能允许中国对香港实行直接管制。又说英国外相亨特对香港示威者的支持在北京眼中不过是英国国力日衰和伪善的体现。他解释了鸦片战争和不平等条约给中国人留下的创伤,并说亨特威胁的“严重后果”和制裁毫无意义。英国面临脱欧危机,需要中国的投资和技术,中国却不需要英国。亨特和约翰逊降低了英国的国际领导力和影响力,英国不可能独自推广其价值观,需要更强的盟友,不能信任美国,只能依靠统一的欧洲阵线。
7月21日元朗事件后,《卫报》第三次发表社论,称这是对民主理念的攻击,并称有人看到亲北京的议员与白衣人握手并称赞他们是在“保卫家园”。中国有黑社会参与政治的传统,港府如不严肃对待这起袭击事件,民众的反对和不信任必然会增加,示威只会愈演愈烈。
进入8月后,总体的情绪开始走向悲观,8月5日,太子德感叹香港的示威将使中国和西方正面相撞。如今已经来到了临界点,中国的领导人何时会失去耐心?如果发生军事镇压,出现死伤,英国和西方又该如何应对?接下来8月6日的报导也写道,随着抗议运动的加剧,很难看到如何能够在不出现重大伤亡的情况下打破这个僵局。
立场偏右的《每日电讯》(Daily Telegraph)在过去两个月中有200余篇中国报导,其中也有约三分之一是关于反送中运动的。报导与《卫报》类似,也是以北京对香港的侵蚀导致反抗、香港的抗议显示了多年来累积的愤怒、英国应挺起腰板面对中国等为主要叙事基调。对示威者的暴力报导低调,一般都写做抗议者与警察爆发暴力冲突,对元朗事件则称黑帮对争取民主的示威者的袭击是蓄谋已久的。7月29日的社论表明了其官方立场,即英国应当支持香港争取民主的抗议者。
英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太阳报》(The Sun)向来以三版女郎和花边新闻著称,时事报导不是强项。6月9日以来,《太阳报》网站有6篇涉及香港的抗议运动,算是少有的严肃题材,虽然用了“恶法!”、“第二次天安门事件”等耸人听闻的标题,但其实只做了简单的报导和背景介绍,内容乏善可陈。
另一份影响力极大的右翼小报《每日邮报》(Daily Mail)认真一些。邮报网站最近两个月有300余篇中国报导,约有30篇与香港示威运动有关,但没有社论或评论,只做实时报导,配发大量图片辅以少量文字,警方执法和示威者冲锋的图片都有,文字解说没有特别强的倾向性。此外,关注点还包括英国外相亨特发表的谴责言论、北京如何控制国内媒体,指控西方“歪曲”事实并以此“煽动公共激愤”。最近的报导将北京警告示威者不要“玩火自焚”解释为中国暗示即将采取军事行动。
综合来说,所有英国媒体都将反送中运动定性为民主运动,并将事发的责任归咎于北京当局多年来对香港的权利和自由的侵蚀。媒体的关注点是政治问题,而较少提及香港面临的经济问题。此外,“港独”一词出现的频率接近于零。没有任何一家媒体认为反送中运动与港独有什么联系,没有媒体报导港独活动,也没有媒体公开支持港独诉求。
多数媒体都报导了部分港人希望英国能够保护他们自由的新闻。《卫报》和《每日电讯》都以社论的形式,明确主张应当积极支持香港的民主运动,并要求英国在面对中国时表现地更加强硬。在这一点上,英国的左派和右派立场一致。
英国媒体还关注香港问题对英中关系可能造成的影响,但言语间显得进退两难,用“投鼠忌器”形容颇贴切,是一种想要两面通吃的矛盾心理:一方面希望英国能出手相助,以强硬得姿态遏制北京,一方面又担心造成英中关系恶化,导致英国在经济利益受到损害。
另一方面,议员祖坟被毁、警察被咬断手指、老者在机场被示威者围攻等中国内地媒体聚焦的事件,英国媒体几乎从来没有报导过,或者只在报导中国当局如何管控媒体时才有提及。报导一般将运动的发展描述为港府拒绝让步导致示威游行愈演愈烈,最终失控演变为警民之间的暴力冲突。英国媒体既没有大力谴责示威者暴力,也没有大力谴责警方暴力,报导的焦点始终时港府受否回应了抗议者的诉求。
美媒:“贸易战永远是No.1”
端传媒记者 张妍 发自华盛顿
“香港不单纯是中国的问题。”《华尔街日报》在2019年8月6日的社论里将香港形容为中美贸易战的一张“外卡”(the wild card)。在扑克牌游戏里,外卡原本是一张不太重要的牌,却可能因为游戏规则变化而左右全局。“香港的未来是国际事务,因为中国曾和英国承诺践行‘一国两制’——这也是美国法律给予香港优于中国大陆的贸易和签证待遇的基础。”社论写道。
自从美国总统特朗普发推特表示香港属于中国内务之后,一些美国主流媒体认为特朗普可能在香港问题上妥协,从而提高达成中美贸易协定的机会。而梳理美国在香港的经济与政治利益、探讨香港在中美贸易战中扮演的角色,开始成为新闻焦点之一。
美国有大量的经济利益在香港。香港是美国第十九位贸易伙伴,也是美国贸易顺差的最大贡献者。据美国商务部的资料,截至2019年有超过800家美国企业在香港设立了区域总部。而7月末美国商会调查其在香港的超过1200家会员企业,有超过三成表示因为不断升级的示威和政治僵局,香港长期前景已不可恢复。这个报告迅速登上了彭博社、CNBC等财经媒体的头条。与此同时,香港股市的震荡也因涉及到大量美资利益而时常占据头条。
在媒体上,不时可以看到一些议员正在呼吁美国政府做好准备,重新审视《美国—香港政策法》以及终止中美贸易谈判的新闻。
随着北京发出警告称若香港正如无法遏制暴力抗议活动,北京将出手干预,媒体的政局分析显著增多。除了《华尔街日报》发出的社论,《纽约时报》中文网也刊文探讨中国会否出兵香港。
同时,大量美国媒体开始对中国指责美国为“幕后黑手”进行报导和回应。《纽约时报》称,这种指责“和三十年前有关天安门广场事件的宣传一模一样……已在贸易问题上与华盛顿存在严重分歧的北京,决定把香港添加到对美国不满的问题清单上去。”
在美国知识分子群体里具有号召力的《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则在8月7日发表文章,将香港的游行示威活动与发生在莫斯科、第比利斯、贝尔格莱德的民主运动进行对比,阐释在全球范围内,集权政府都开始运用阴谋论来瓦解群众运动。不仅有中国政府谴责境外势力破坏香港的言论,俄罗斯、墨西哥政府都曾有过极为相似的举动。
“对于现如今的政权,人们生活在充满阴谋的世界里,已经成为了世界观的本身。阴谋论不是为意识形态服务的,而取代了意识形态……在这种作用下,你,作为一个不起眼的家伙,无法改变任何事。”文章写道。
除此之外,与香港相关的解释性报导层出不穷,媒体穷尽各种手段向普罗大众科普“反送中”运动的来龙去脉。回溯两个月多前,2019年6月,香港有两次超过百万人的游行(均参照组织者公布的数字),《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和《华盛顿邮报》等全国性日报不约而同地在头版头条刊登了相关新闻,并配以大幅照片。
以《纽约时报》为例,制作了《航拍图下的香港6·16游行》特制页面,并提供英、简、繁三个语言版本,展示从维多利亚公园到立法会大楼的熙攘人群。6·16游行的第二天,时报旗下的播客The Daily播出了新一期节目:《香港人为什么还在游行?》,配合时报的大量报导与评论向英文受众介绍《逃犯条例》以及北京对香港自由的不断侵蚀。
“人数众多,这就是新闻。”《今日美国》(USA Today)的国际和突发新闻首席记者培根(Jon Bacon)对端传媒说。这份报纸因及时、浅显和实用的内容长年位居全美发行量前三名,也最能反映普罗大众的新闻需求。因在香港没有采编团队,培根的操作办法主要是重新整合其他媒体的报导。他的参考资料按重要性排序依次为《南华早报》、路透社、美联社和新华社,并侧重在香港示威的进程。此外,他采访美国的香港专家和智库,提供多方位视角,确保报导的平衡性。
培根坦言,单就中国议题来看,香港示威的重要性还是不及中美贸易战,“贸易战永远是No.1”。若要继续跟进香港,“也会尽可能从中国的经济图景中,探讨香港扮演怎样的角色,香港示威会对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再来看对美国受众的影响。”《今日美国》近期没有跟进香港的警民冲突和街头暴力。“或许会在八月出一篇概览性的报导。”培根说,目前大量国际新闻版面让给美墨边境问题和枪击案。
客观来说,美国媒体对香港报导的角度,取决于其服务的读者人群——是以美国受众为主,还是面向国际读者;以社会精英为主,还是面向普罗大众。同时还取决于其是否在香港设有记者站,以及是否拥有本土背景的记者或撰稿人。
而得益于香港自由的互联网,许多具备英文能力的香港记者和市民即时在Twitter、Facebook上更新动态,保持与外部世界的连结,相比于中国大陆发生新闻后的全员噤声,这些内容被美国媒体大量截图、引用,成为外媒报导中国的与众不同之处。
以新兴媒体Quartz为例,这家于2012年在纽约成立的英文媒体,主要面向年轻和国际化的读者人群,在非洲、印度和香港均设有记者站,并拥有数位中国大陆和香港背景的全职记者。Quartz在香港有两位记者全程紧盯游行示威,其报导的数量和内容都相当充实,从元朗到北角暴乱,从连登社区到示威者的新闻发布会现场,并详细对比警方抓捕暴徒与示威者的控罪不同、雨伞运动与返送中运动的警方发射催泪弹的数字。其报导角度更多地从示威者与民众出发,不仅涵盖了示威者用现金购买八达通回家以防警方追踪等细节,也谴责警方过度使用武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反送中运动之初,Quartz的记者便开始用中英双语在社交媒体上征集现场视频,鼓励读者提供线索。其在6月中旬发布了一则短视频新闻,讲述中国政府通过审查,如何制造信息分裂与隔绝,介绍微信是怎样屏蔽与香港相关的关键词,甚至让私人对话中有关香港的部分消失掉,从而创造出一个关于香港的信息平行世界。
这则视频在发出后,Quartz的订阅量上涨了三倍。一位参与视频制作的记者对端传媒表示,为了让英文读者对发生在遥远香港的事产生兴趣,需要寻找共识,譬如“科技对人的影响——技术如何制造了人与人之间的隔绝。”
“每个人都可以从这则新闻里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这位记者说。
俄媒:官媒不敢“影射”、独立媒体有心无力
特约撰稿人 Nadya 发自北京
如果日常只看俄媒,一个普通俄罗斯人很可能会对香港正在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
自8月以来,几乎没有俄罗斯主流媒体的版面上出现过“香港”这个词,如果有意搜索,两家官方媒体俄新社与塔斯社同时选择了跟进简讯但相关消息不出现在首页的处理方式(这直接影响读者对该新闻的关注度),跟进的简讯内容也以港府官方表态为主,来源则全部是其他媒体,主要信源为南华早报。两家发行量较大的商业财经媒体Vedomosti与RBC对于香港局势的报导局限于因抗议导致的航班取消等问题,对局势的跟进则少而简略,且同样不上首页。两家较有代表性的自由派媒体Novaya Gazeta和Meduza上一次关于香港局势的报导分别是7月9日与22日(8月8日检索)。
唯一一家仍会在首页提及香港局势的主要媒体是《生意人报》(Kommersant),一家倾向于自由主义立场但仍在俄罗斯体制内据有主流地位的媒体,同时也是唯一一家发回了一手报导的俄罗斯媒体——包括现场特稿、深度采访和图集,但同样地,《生意人报》也没有把自己的涉港稿件放在重要位置。
俄罗斯并不是一向对香港特别漠不关心,2014年“占中”期间俄罗斯媒体的表现并无太多特殊之处,而如果仔细检索,本轮运动开始时俄媒也还作为地区重大事件进行了一些跟进,态度转折只在7月的最后十天内发生,进入8月以后,“香港”悄然从俄媒版面上消失了。
只有从俄国内角度才有可能理解这种变化。几乎与香港运动爆发同时,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也正在经历一波已持续数周的街头运动,起初是为了声援遭警方构陷的调查记者戈鲁诺夫(6月12日),后来重心逐渐转变成争取独立候选人在地区议会选举中的参选资格(7月14日)。7月20日获得市政厅批准的集会结束后,俄多位反对派领袖达成共识,号召就参选资格问题在7月27日继续进行抗议。当局态度在此发生明显变化,7月23-24日发生了对于反对派人士的大规模搜查和拘捕,几乎所有活跃分子均被带走。
27日的集会最终以现场一千余人遭到警方拘捕告终,期间发生多起双方肢体冲突及警方暴力事件。
近年俄罗斯地区性抗议并不少见,大多数被拘捕的人员也会在几天后获释(最多不超过三十天),因此直到7月27日集会当天,外部观察者仍未意识到本次事件有所不同。
7月28日,形势急转直下,检方对集会的部分参与者选择了“煽动或参与大规模骚乱”罪名(刑法第212条)进行起诉。与通常只产生10-30天拘留和一些罚款的“组织非法集会”不同,“大规模骚乱”意味着3-10年刑期,而如前所述,在集会上被捕的大部分人既非组织者,也不是反对派阵营中的知名面孔,而只是心血来潮参与了集会——或者只是出现在现场——的普通人。
接下来的数天内警方陆续以同一罪名逮捕多人,形成“7.27案”,与之同时,民间与当局之间气氛也日益紧张。8月3日,为了声援被捕者和继续争取参选资格的新一轮集会再次发动,声势比一周前更为浩大,现场再次发生大量殴打抗议者的暴力事件,并再次抓捕六百余人。
按照日程表,下一次集会在8月10日举行,随着各独立候选人的参选表格被最终驳回,8月7日,俄其他城市也出现集会申请,意图声援莫斯科,而同天独立机构进行的民调显示,莫斯科本地支持和同情抗议者的人数已超过反对抗议者10个百分点。8月8日,俄罗斯共产党也出面表态准备参与未来的抗议集会。可以预期,直到9月选举举行之前,莫斯科都将处于某种一触即发的敏感状态中,甚至还有可能诱发全国运动。
在这个角度,当前莫斯科的抗议已经与2011-2012年俄罗斯的全国性反普京抗议颇有相似之处。
也是在如此背景下,报导同期的香港集会消息变得十分尴尬:限于政治压力,俄体制内媒体对于反对派集会向来视而不见,直至“7.27案”爆发,也只称之为“27日的大规模骚乱”。如果跟进远在天边的香港,却无视近在眼前的莫斯科,在读者角度显然难以交代,在主管者看来又不免有“影射”之嫌。
在独立媒体方面,情况则完全倒转:自七月底以来,逮捕、搜查、审讯、开庭种种消息已经应接不暇,莫斯科乃至全俄事态发展仍需密切跟进,各独立媒体力量和资源本就有限,追踪香港事态既无必要也难有精力。
反倒是政府方面首先点明了莫斯科与香港问题的相似性。8月10日,在莫斯科发生第五次大抗议的同时,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洛娃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俄罗斯与中国当局“已经意识到我们正面临著相同的威胁,并将在近期就这个问题交换意见”。不需要怀疑,她指的是“美国在这两起集会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
大马媒体:“慕洋犬”与“中华胶”之争
特约撰稿人 周慧仪 发自吉隆坡
随著香港的示威浪潮来到第十个星期,马来西亚中文媒体界对此的关注已经相对减少。基本上,大马主流、非主流的中文媒体在报导香港反对《逃犯条例》的示威之时,多以转载香港媒体的报导,或是综合整理各大香港媒体的新闻。在处理新闻版面时,这些中文媒体也多以港府的发言和回应为头条。
在大马一间中文主流媒体《星洲日报》工作的记者就透露,长时间下来,香港近期的示威活动在该报所占据的篇幅越来越小。据她观察,该报在处理相关新闻上是以示威规模的大小来决定版面。例如,近期占据最大篇幅的是“七一冲击立法会”,被归类为“恣意妄为”的暴力行为;元朗白衣人事件“白衣人进地铁站打人”的篇幅就相对较小。
这些相关报导也引起大马华裔网民的两极观点。若粗略地将至二分法,可分为支持民众走上街,捍卫司法独立和政治自由的支持者,以及谴责民众走上街,认为此次示威有外国势力的介入,并企图分裂中国的反对者。两派观点在留言区里相互争论,支持者被标签为“慕洋犬”,反对者则被标签为“中华胶”。
在元朗白衣人事件之后,大马一家主流媒体《东方日报》于7月22日针对该事件做出综合报导,标题为“白衣人追打市民,港警被疑警黑合作”。有关这篇报导的上千则留言里,存在正反意见,但以支持元朗白衣人行为的留言占据多数,甚至出现“该死”、“抵死”等仇恨言论。这些支持者的情绪和观点普遍被认为与华裔在大马无法占主导优势的现实环境有关。
针对该现象,自由评论人唐南发在“解析大中华”一文中分析:“大马华裔因为长期处在政治弱势,经济权益也日益萎缩,就容易助长寄望一个外在而强大的中国来保护自己的心态。姑且称之为大中华情结,简言之是个构筑出来的共同体,单纯地相信一个大一统而复兴的‘中华民族’成员,无论身在何地,彼此休戚与共,形成‘命运共同体’。”
某种程度上,这样的“命运共同体”也反映出华裔自身的焦虑感。推动大马民主进程的独立组织群议社社长林奕慧对此在其评论“怨气冲天只为中华?”中指:“在盛赞中国经济强大时,(大马华裔的)潜台词是担忧大马经济萎靡不振;断言香港的运动由外国势力操控,其实是害怕‘华人”分化会导致(在大马的)力量被削弱。此外,因为在本国对社会资源的掌握相对薄弱,一些人于是将权力欲望投射到中国大一统伟业上,甚至不惜借助专制政权的宰制力量,才会出现‘警察应使用真枪实弹扫射示威者’、‘解放军赶快进驻镇压’等专横残暴的言论。”
站在捍卫民主和人权的角度,亦有声援香港示威游行的支持者。自香港示威爆发以来,在大马首都吉隆坡区域至今共有五场针对《逃犯条例》的讨论和声援活动,其中两场以讲座形式进行,分别探讨中港矛盾和中国人权,而另外三场则以集会形式进行。
以其中两场集会为例,在香港爆发第二波示威游行之际,大马艺术公民组织在6月16日以“#撑香港反送中”为题发动声援集会,聚集近60位出席者,唯最后被警方以违反集会法为由,集会在进行20分钟后便解散。而不久前,也有一场于8月5日举行,主要声援香港三罢行动的快闪活动。为避免当天的快闪活动遭警方干预或逮捕,主办方事先准备了祭拜工具,打算将活动定性为无需事先申请的宗教活动。
“已故中国外交家陈建民都参加过这档节目” 中,应该为已故外交家“吴建民”,望更正。
referenc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73S_q9r4I8
感謝指出,已訂正。
(转载)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519955971573979&id=100006788019256
今天下午特别去看望了我的同事。开玩笑说“没想到你竟然以这种方式为世人所知。”她大方的笑了笑。从她的笑容中看不出她就在昨日,在香港机场的悲情闯关时的紧张和绝望的眼神。她说当时她并不知道有那么多镜头跟着她完成了一个翻越。就算知道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网上有人说这两张照片可以拿奖。我同意这种说法。席地而坐黑漆漆的人群与她的红衫和那只红色手提箱形成了一个强烈的视觉反差。人群中身材健硕的她将行李箱高举至头顶,面露悲戚,目光无助的望着镜头,张嘴呼救,似乎快溺水的人在一片汪洋中寻找一个漂浮物般的急切与绝望。这不是电影里的2012急于登船的人们,也不是躲避战乱的叙利亚难民,而是2019.08.13的香港机场。一个人的登机,也是一个人的逃难。
当我谈到有联合早报的朋友想为她做个专访,她摇摇手拒绝了。我猜她一个普通人以这种方式“爆红”真的不想多说什么了。不过她还是跟我谈了很多不为人知的细节。
昨天大概下午两点她抵达香港机场。那时候示威者已经开始多了起来。她办完登机本来想赶紧进入海关可是没想到在出境口已经有一大片带着口罩的示威者在那里静坐了。坐在地上手臂撑起,一个一个,一排一排,路已经完全看不到了。有的示威者拿着制作的海报跟她讲香港发生了什么。然而急于登机的她根本无心倾听。有一个白人男性乘客对示威者表达不满并请放他和她过去,但无人所动。那位男性旅客看着地上这么多人于是无奈作罢。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前来支持的示威者越来越多,她回头看看退路已绝。于是害怕了。她说她知道此时她只有两个选择。要么乖乖的呆在原地陪着那些示威者,要么不顾一切往前冲。前者她要等待一个未知的结局,后者多少有些危险。她告诉我那时她只想回家!家里人不停的问她安危。她急,家人更急。那时候机场里已经断了空调和水,她一个人前无援兵,更无退路,口干舌燥,心里害怕。于是心一横...这样就有了后来疯传网络的照片和视频。如果不是听她口述,仅仅凭图片和文字我远远难以想象当时她一个普通人的绝望。。。设身处地,感同身受这个两个词说起来很容易,异己的苦难有几人在乎,能切身体会的又有几人呢?
我们还谈到了一些细节。她说面对那些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她根本不敢讲华语,只敢说英文,她说她看见有旅客的小孩子哭泣的令她心疼可那些示威者无人理会,她说她是整个机场第一个闯关的人,后来才有一个大叔跟上来也不知道过去了没,她说迈过人群走进登机口在新航的候机厅内哭了一个多小时,她说很恐怖。香港怎么成了这样。我懂她的眼泪不仅为自己而流也为这个她来了无数次的城市。曾经那个充满魅力,温和,礼貌,关切的城市找不见了。一天过去了,她依然很愤怒的说“那些年轻人读的什么书?!难道就是这样争民主?!”
其实我相信她并非厌恶这座城和这里的人。因为她去过很多次香港,在公司里她有过很多要好的香港朋友。香港并非冷漠!她在奋力挤进去后,有香港的工作人员主动给了她纸巾擦泪擦汗。在搭车时候香港人主动给她让开空间。她说她看到的年龄大一些的香港人对目前的情况都感到反感,个人生活自由严重受阻我,可这些年轻人。。。
年轻人,啊,年轻人!年轻真好!我也年轻过。可以任性,可以恣意妄为,可以扮酷学吸烟喝酒古惑仔,可以放肆的追求女孩子。。。年轻可以做很多事情,我们不懂爱谁,不懂伤害了谁!很多东西我们都不懂。。。可随之年龄增长和成熟,不惑之年的我明白一点什么就是什么是我们不该做的。生活在逐渐教会我们学会负起责任。就如同我同事所言“他们根本不懂民主?”何为民主,这里不想熬述。但我深信民主的价值必须离不开自由这个土壤!这个土壤也必须是共享的,而不是什么党派和意识可以独占冠名权的。
最后我和她谈起了关于事情未来的走向。大家都知道深圳如今陈重兵,只待一声令下,入城平乱。那时,她沉默了。我看出她表情的一种复杂和纠结。她主动提到了三十年前的那个夏天的北京。这时我打断了她。我说“我相信这是每个人都最最不愿看到的事情。”她默然的点了点头,此时我们的神情都有一丝悲戚与无奈。
最后一次去香港是2005年,迪士尼还刚刚开张,女人街,油麻地,兰桂坊还是那么的夜色阑珊。。。香港,如果可以再见你。
【如果可以再见你】
分享 黎明 的歌曲《如果可以再见你》https://www.xiami.com/song/14052 (分享自@虾米音乐)
曲:雷颂德
词:林夕
随你深浅的眼神 流过高低的气温
才明了道别 似是在深海中找脚印
迎着冰山一角 看真眼前人
才发觉结局动魄惊心
沿路脚步浮沉 从未这样难行
才会意我试过最冷黄昏
回头若没有你 假使有气力在陌路离开不需颤抖
怕恶劣气候 怕眼泪倒流 都不怕为你张开笑口
回头若没有你 只需眼看着这段路曾经紧握你手
这最大报酬 与最后理由 已够我走出深沟
再去爱漫天星宿
忘了天空一片云 忘了归家开了灯
才明了道别 会令白色的天花变暗
随着一分一秒 震醒了凌晨
才骤觉你吻别我的声音
从未这么吸引 离别这种牵引....
好文,希望端能继续跟进。
欣賞加入俄羅斯媒體的角度,引發更多關於本地運動的思考。只是觀乎今天俄方運動的進展,形勢似乎沒香港的嚴峻,而政治層面上也沒香港那麼多牽扯(如貿易戰、中港關係、歷史條約等),長遠而言參考價值不大。
想看台灣,德國、法國等歐洲國家的!
這篇報導做的很好!
这篇整理真的是端在近期的好文。对端的香港组太过失望,还是其他地区记者懂得什么叫客观
想看台灣的,台灣報導很多
希望能總結台灣媒體的的報導。
端,不愧为最优秀的华文传媒!这样的报道,目前没有其他任何华文媒体能做出,大家别苛求端“为什么没有其他国家”了
讚!想看其他國家的
给这篇点个赞,同想看其他国家的
我有在關注日本媒體的報導 大體上都是客觀報導 nhk有實時跟進報導 不過日本媒體主要篇幅還是在日韓問題上 右翼在和平少女藝術展問題上強烈抗議等等
新加坡难道不会觉得最好是搞烂香港自己做亚洲金融中心吗?
新加坡人,站出来!说出你想说的话!
难道你们愿意像香港那般失去自主权任中国宰割吗?
👍
非常出色的分析文章。
我一直想知道世界各地傳媒如何報導香港事件。
@謹言慎行之 沒有整合新加玻的確挺可惜的,但是筆者選的幾個國家都跟香港有特殊的聯系,考慮到文章篇幅,沒有把澳德等國家寫進去也不是一個大的缺點。俄羅斯的側寫就帶出了新的思考。
香港本地,澳門,台灣,新加坡,韓國和日本媒體是如何報導這場運動的?期待下一篇觀察。
深度不够。。。望改进。
同时也想看看日本媒体的报道,60年代的安保斗争和今天的街头运动有不少相似之处。
虽然台湾媒体很难称作“国际媒体”,但是台湾媒体的报道某种程度也反映台湾社会对香港抗议运动的不同立场,尤其是旺中集团旗下媒体的动向。
的确新加坡的报道应该有所关注,香港示威持续不断,很多外资都往新加坡撤离,成为很大赢家。
問題:收錄國家太少。同在亞洲,跟香港處於半競爭半同行地位的新加坡為什麼沒有報道?新媒的態度很值得寫啊。澳洲,德國媒體也沒有涉及。(這些東西能折射出挺多信息的)
優點:美媒總結的挺好,俄羅斯媒體也挺好的。
希望能有更好的報道哈……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