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剧从来难写,要对比历史大事作今昔对照更是难上加难。在一场流血抗争和一场扼杀民主于无形的选举中,要呈现个人与时代的挣扎,不在于画面与符号繁杂拼凑,而在能否捕捉一刹那的沉痛政治觉醒。很遗憾,英国电视台 Channel 4 由四月头起播出的一连四集《Chimerica》所交出的功课,并不合格。
这是改编自 Lucy Kirkwood 同名得奖舞台剧《Chimerica》的电视剧,时代背景设于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主线为年轻时在89北京民运时意外摄得著名“坦克人”相片的摄影记者Lee Berger(虚构人物),在一次采访叙利亚战地时他合成一帧照片,在差点被提名普立兹奖之时,被网媒揭发造假。身败名裂的他,不单连累其知名报社(以《华盛顿邮报》为蓝本)正中特朗普以假新闻污名化专业媒体的抹黑套路,更令报社全员被禁足采访特朗普的竞举活动。Berger 失信失业之下,回想起与中国友人张琳(音译)在北京小聚之时,听说“坦克人”可能尚在人世,决定寻找三十年前镜头下的抗争主角,意图翻身。故事以中美两个男主角为交错的故事线,平行叙述“坦克人”如何在三十年后在中美两个急转直下的政治环境中,一再改变他们的命运。
历史是怎样被辗平的
天黑了,有些人性光辉亮起来;天光了,一个国家却倏然黑下去。
剧中引用很多六四当年的新闻片,亦有限度重构天安门广场的绝食场景,但几个角度处理得极不当。本身是BBC出品的《Chimerica》,剧中扮演传媒良知的资深女记者 Mel,造型来自当年曾在现场采访清场、被子弹擦伤的BBC女记者 Kate Adie。2018年Kate Adie在其回顾式纪录片《I was there: Kate Adie on Tiananmen Square》中,重看当年自己的报道仍相当悲働,她说“理直气壮地说‘对,我就在那里’很重要,因为我们真的身在那页历史之中”。她回忆为了报导更深广的复杂真相,一直待在最前线;身在长安大街,她和摄影师拍到荷枪实弹的解放军近在眼前,第一波开火时,单车上载著淌血的北京民众走过,对她高呼“Tell the world!”,她紧抱采访录影带奔往酒店,第二波清场开始,路人中弹倒在她身前,仆到的她也被流弹擦伤,三十年后回想当时,她仍眼眶带泪说“我深感我必须如实报导,这比任何一个采访更令我觉得我必须如实告诉全世界”。
但《Chimerica》描写曾经经历清场的两位男主角,完全没有与Kate Adie同等的哀伤、悲忿与使命感。清场前后对他们的人生有所改变,四集下来差不多四小时的故事,在这政治人生分水岭的历史转角,却一片空白。三十年前身的年轻Berger,合该如当年广场上的学生年纪一样。那些躁动,那些超越语言的激荡,当年曾有外国记者提早撤退时说“I will not die for your country”,那么Berger本人又怎么想?是什么驱使他往后成为战地记者?又是什么令他在经历众多生死场之后,仍会用合成照片造假呢?完全没有交代。剧中Mel曾对走火入魔的Berger当头棒喝:“你以为是你发现‘坦克人’吗?你不过刚好远远地按下快门而已!”很遗憾,主角与剧情并没有乘势反思,此剧亦不过刚好远远地剪一角历史镜头,并没有深挖挡在坦克车队前,民众本死对抗的是甚么。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最血腥的政治黑历史,党、国、人民拉扯出多少无可奈何的巧合与悲怆,天黑了,有些人性光辉亮起来;天光了,一个国家却倏然黑下去。导演没有充份透过捕捉光影的摄记去捕捉人性,憾甚。
每个政治元素在这出剧只沦为 Hashtag一样的存在。尤其那些中国政治元素,似在堆砌“离地”的中国关注
为骂假新闻而假扮绝食?
片中白人摄记Berger的中国朋友张琳(后来故事指他就是“坦克人”真身 ),其怀孕娇妻在天安门假扮绝食接受外媒采访,还在镜头前装作虚脱晕倒,暗指“几时都有 fake news,中美都一样”。剧中对绝食唯一一场的描写,贬为“为骂 fake news而fake news”的断章符号,却没有公正地描写更多一片赤诚真绝食的人,以及绝食背后是学生以及老师,押上性命希望与执政者对话的诉求。八九六四,在暗处承受最多苦难的,是更多如坦克人一样没有名字的民众。剧中完全抽掉民众,对绝食唯一一场的描写完全无视民运的脉络。张琳怀孕的妻子死于清场流弹,但死难者家属的“悻存侮咎”,在张琳身上只在新欢遭难时才偶尔出现 ── 如果对亡妻深爱得足以挻身挡在坦克前殉情,三十年来何以能安于不了了之?
导演卡通化地将曾经伪装绝食的亡妻幽魂,化作张琳的良心与道德召唤已相当突兀,而剧中对当下中国维权人士被迫害的情况浮泛处理,更是把后六四影响至今、“将运动扼杀于萌芽”的铁血统治,以及在中国大陆做一个正直的人的代价严重淡化。现实中,如“709 大抓捕”中200多名维权律师的遭遇,中国的人权律师可会如剧中出事后,由几个朋友发个声明,三两天无事放人?剧中张琳暗恋来自香港的人权律师 Joy, Joy的母亲在她被失踪期间因北京雾霾引发病患而死,张琳忿而以英文在推特说“死于政策”,国安上门拉人,竟可在拒签悔过书之下,隔日回家,只见脚痛,再过几日情人无事回家,竟可以几十人大摇大摆在北京一个小区楼下为亡母出殡。须知现实中,即使是驻京采访的记者,若误触红线,不签悔过书根本难以全身而退;而即使在2010年中文推特圈相对开放的时候,中国网民王荔蕻动员推友围观支持维权网友,坚决不认莫须有之罪的她事后被判监9个月。在《她们的征途》一书采访中,王荔蕻曾表示想过自杀,因她觉得无辜入狱是对个人尊严的磿难,以及每日面对是否出卖同伴的试炼。在狱中,她想通国家机器的残酷、总结抗争的坚持、决意要“找一把阳光”到囚室里。这些在中国大陆抗争,保持良知的重量,决志坚持的代价,在《Chimerica》内连“挣扎一些”的过程也没有。
并非出于公义的抗争
如此,每种政治元素在这出剧只沦为 Hashtag一样的存在 ──没有内容,没有贴合现况的刻划,没有人物角色的深刻营造,没有剧力的堆叠,仅是一个个标签。尤其那些中国政治元素,似在堆砌“离地”的中国关注,如果是剧场剧本,尚可接受可能出于表演剧场的时限及舞台局限,但在四集一共近四小时的电视剧中,这些处理看来野心大,却给人感觉儿戏。
若说中国元素难以掌握,剧中对2016美国总统选举的描写亦相当扁平。2016年最震憾震撼政界、学界与自由派的民粹兴起、以推特及面书有系统地撕裂社群、营造妄想,片中全部不见。选战场景,缩写成Berger“无得投Bernie Sanders就射落海”、务实民主派的老板骂一句不懂两害取其轻、特朗普胜选全公司企在电视前惊叹一番就完事。全剧的转捩,是Berger终在美国唐人街找到他深信是“坦克人”的本尊,却发现原来他是开坦克解放军的弟弟。占全剧过半的追逐,竟以“我哥哥没有杀人竟被打靶!他才是英雄!”简单了事。而导演又欲通过这流亡美国的弟弟侧写无证移民辛酸,无奈眼高手底,四集不出十句对白,草草了事。
导演Michael Keillor在Channel 4的访问中表示此剧于他最深刻的,是何时一个人才会挺身反抗,向压迫说不,他希望透过作品诘问观众:你会抗争吗?你为何抗争?甚么令你忍无可忍?可惜,戏内一中一美两位男主角所谓“反省”与“抗争”都很男权地以“身边的女人出事/犠牲”推进,无论是亲历六四现场、叙利亚战地这些生死场,都没有改变他们的人生观,所谓改变,无论是用英文发个抗争推特、相隔三十年寻找坦克人,那个“抗争”并不是出于公义,而是想抱得美人归或试图洗底大翻身的手段。同一访问尾段,导演被问到想观众有何得著时说“我想大家明白中国与西方是伙伴,还有我们的社会无甚分别,我们不过是身在不同地方的人而已。”这个离地答案,令人感觉导演与戏中白人男主角一样不过是消费“Tank man”图像,对历史与政治不求甚解。
“你学会在已知的事实之上,那份政治激情的质感。那份哀伤的质感。那是关于一切如何慢慢被一刀一刀削去的伤痛。”
其实回顾萤幕,即使是拿政治题材作“吃饭”手段,也可以有史观与得著。无论是2015年好莱坞改编版,抑或2005年原装得奖纪录片,《Our Brand is Crisis》讲述美国选举策略师受雇往波利维亚打总统选战,一场选举对真假信息、对危机的政治化妆、对人民苦难的体会,对个人的顿悟都来得真切。历史的厚度是用生命堆叠,剖开任何一个时空,都有足以让人谦卑地聆听的故事流倘出来。金牌策略师Jeremy Rosner在纪录片尾声表达了他的反省:“我曾对历史不以为然。但当你亲耳听到当事人细说从头,你开始明白何谓情感的张力。你学会在已知的事实之上,那份政治激情的质感。那份哀伤的质感。那是关于一切如何慢慢被一刀一刀削去的伤痛。”30年前浴血收场的抗争,就是这样在中国被削出历史书的空白、削成搜索不到的一堆关连词;而一出英国新出炉的中美关系电视剧,把近代中国最接近成功改变政制的奇迹与悲剧,削成一帧单薄的照片。回念香港,中国境内唯一亦是最具规模的六四纪念地,我们不容被削的是甚么?
其實舞台劇原著也非常糟糕……消費六四
真正深刻地谈谈六四的也只能是大中华地区有经历的人自己了吧,靠西方在共情或关怀基础上进行的叙述就难免符号化、认知上的隔阂等诸多难以逾越的障碍。就像很多靠那部纪录片了解六四的国人得出柴玲十恶不赦和学生咎由自取之类的结论,而任何一个跟了不管是端还是其他港台媒体这次周年纪念的人都不会这么想。不过话说回来影视剧毕竟是投资巨大的工程,眼下内地肯定是没有可能好好地拍点相关内容,而港台前段时间金马风波还历历在目,政治经济方面的渗透和威胁可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令有能力hold这个话题的编导演员噤若寒蝉。用一句内地的俗话说,不蒸馒头争口气,这馒头可能一时半会是蒸不了了,气要争而且争得明白还是要大家一起努力了。
則合格與不合格的標準先定好了,再來談合格與不合格,會比較合適吧。
它想談的不是八九六四。
阿桑奇解密,英军在伊拉克屠杀3000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