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脱欧”这场冗长剧目,在多次听到“狼来了”的喊声之后,“狼”的影子终于前所未有地真切出现在地平线上——英国首相特雷莎·梅(Theresa May)历经两年与欧盟谈判达成的脱欧协议,1月15日以悬殊比例被议会下院否决。经此一役,在距3月29日的脱欧“大限”仅有两个多月之际,英国“无协议脱欧”的可能性大增。
不仅如此,在脱欧协议被议会否决后,主要反对党工党迅速提出对特雷莎·梅的不信任案。而在次日晚间的投票中,刚刚经受重创的首相以微弱优势挫败工党的企图。
在3月底“大限”来临之前,英国议会48小时内的两次投票,或许将成为此次脱欧进程中的最重要里程碑事件。虽然结局本身无甚新意,走向均在意料之中,但情节仍然惊心动魄。在纷繁复杂的细节之外,端传媒整理出此次事件不可不知的四个问题。
两天当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格林威治时间1月15日晚和16日晚,英国议会下院进行了两场关键投票,对脱欧进程的下一步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一场投票针对特雷莎·梅的脱欧协议。这次投票原本预定在12月11日进行,但由于分歧严重,特雷莎·梅认识到过关希望渺茫,于是在投票前夕紧急推迟到圣诞节假期之后,并最终确定在1月15日。然而,这次推迟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份协议的命运——如果不是更糟的话。
一如预料之中,保守党内阁主导的这份协议遭遇来自多方的阻击,其中来自本党内部的“哗变”最为致命。
一如预料之中,保守党内阁主导的这份协议遭遇来自多方的阻击,其中来自本党内部的“哗变”最为致命。协议最终以202:432的巨大劣势被否决,虽然失败本身并不出各方意料,但差额高达230票,构成1924年以来,在任政府遭受的最惨重失败。BBC、卫报、法新社等媒体纷纷使用“历史性”、“耻辱性”失败等措辞来形容特雷莎·梅的境遇。
根据BBC的统计,在支持脱欧协议的202票中,主力仍然是特雷莎·梅麾下的保守党(196票),另有工党三名议员“跑票”,选择支持首相,以及三名无党派议员加入;但相比之下,除了工党248名议员不出所料地集体反对之外,保守党“跑票”形势堪称一场“叛乱”,118名议员投下反对票,另有苏格兰民族党(SNP)的35票、自由民主党的11票、北爱尔兰民主统一党(DUP)的10票、无党派议员的5票、威尔士民族党的4票和绿党的1票。
除了工党248名议员不出所料地集体反对之外,保守党“跑票”形势堪称一场“叛乱”,118名议员投下反对票。
而在脱欧协议投票结果出炉之后,工党领袖科尔宾迅速提出不信任动议,试图一举掀翻特雷莎·梅内阁,提前举行大选。于是在次日晚间,英国议会下院连续举行第二场投票。这也是继去年12月12日的保守党党内不信任动议之后,特雷莎·梅遭遇的第二次逼宫。
外界此前普遍认为,工党此次提出的不信任动议成功机率渺茫。主要是因为此前反对脱欧协议的保守党反叛议员,并不希望因此导致权柄易手,让工党渔翁得利;而与保守党达成执政协议的北爱民主统一党,同样不愿看到盟友因此下台,但两党票数相加也不过324票,仅占微弱优势,承受不起“跑票”的代价。
如同此前分析一样,不信任案的最终投票结果,几乎是严格按照政治营垒划界,特雷莎·梅以325:306险胜:保守党和北爱民主统一党全体议员为首相背书,并得到一位无党派议员的声援;而工党、苏民党、自民党、威民党、绿党以及其余无党派议员对特雷莎·梅投下不信任票。
虽然特雷莎·梅的政治意志之顽强,已经超乎许多观察人士意料。但这与其说是劫后余生,不如说是在四处碰壁的情况下,这位首相在政治祭坛上继续忍受折磨。
接下来,又将会发生什么?
首先对首相特雷莎·梅来说,迫在眉睫的任务是要在三天之内、亦即21日之前,向议会提交表决失败之后的“B计划”。以此开始,根据BBC的分析,英国脱欧进程可能有以下五种主要走向:
A. 议会二次投票
虽然遭受“历史性”的挫败,但特雷莎·梅可以在获得欧盟同意的前提下,对既有协议进行细节小幅修正,再次提交议会。如果议会投票通过,那么则为亡羊补牢之举。
但围绕脱欧的辩论和投票的复杂性在于,它打破了原有的党派壁垒。在118名投下反对票的保守党议员中,动机可能截然相反,一部分议员反对目前的“软脱欧”方案,要求和欧洲更坚决地划清界限,另一部分议员却根本反对脱欧。而无论对哪一群体来说,细节小幅修正都无法满足其要求。
当然,理论上说,首相也可以再次提交协议原始文本强行闯关,但鉴于此前的惨痛教训,这种做法无异于自取其辱。
B. 无协议脱欧
目前看来,脱欧协议投票失败之后,如果各方不能及时止损,“无协议脱欧”将成为两个月后最有可能、同时也是风险最大的选项。这意味着从3月29日格林威治时间晚11点起,英国自动脱离欧盟,双方以世界贸易组织成员身份相处,而此前英欧之间的各种协议及安排自动失效,后续发展处于高度不确定状态。
而工商业人士普遍认为,对英国经济来说,无协议脱欧将是灾难性的打击。由于英国与欧盟的贸易额占英国贸易总额一半左右,无协议脱欧可能造成巨大的交易成本,据测算或将导致英国脱欧后第一年经济收缩8%,人均GDP减少约3000欧元。
C. 重大事项重新谈判
这种前景取决于欧盟方面是否愿意接过橄榄枝。如果欧盟所有成员国一致同意重开谈判,那么脱欧程序所援引的《里斯本条约》第50条可能延期,并在双方达成新的脱欧协议后,由英国内阁提交议会表决,如果通过,则脱欧在延宕之后亦算有章可循;如果再次不通过,则事态回归到目前的零点。
而欧盟如果拒绝重开谈判的话,那么此路即自始宣告不通。由于此前欧盟期待英国议会能够顺利批准脱欧协议,因此从外部施加压力,无论在欧盟层面还是成员国层面,都基本堵死了任何重开谈判的可能。但目前特雷莎·梅的失利已成事实,欧盟在延续既有立场的同时,或许不排除展现出某些灵活性。
D. 提前大选
特雷莎·梅可以决定提前大选,如能胜选,则可以借助民意来突破政治僵局。然而从技术层面而言,需要三分之二的议员支持才能启动提前大选,而即便启动,也需要在25个工作日之后才能落实。
而从既往经历来说,提前大选对于特雷莎·梅是个风险极高的选项。她之所以落入今日极端不利的劣势,正是由于当初在保守党优势尚稳固的情形下,特雷莎·梅为了争取选民“更强的授权”,而在2017年贸然提前大选,结果损失了13个席位,只有同北爱民主统一党结盟才勉强维持多数,造成了后来的内政掣肘,也令保守党内持强硬脱欧立场的“欧洲研究小组”(ERG)更加咄咄逼人。
有鉴于此,以及内阁在刚刚结束的不信任案投票中勉强过关,如果特雷莎·梅再次决定提前大选,有可能构成一场“政治自杀”,为工党双手奉上后者在不信任案中未能得到的结果,因此出现机率极小。
E. 二次公投
虽然特雷莎·梅一直坚称不会考虑二次公投,3月29日便是最后期限。但政治人物的誓言未必当真(去年12月她也曾坚称不会推迟议会投票),目前英国内部呼吁二次公投的声浪日益高涨,俨然已经成为一个值得认真考虑的选项。
不过,二次公投的最大敌人可能是时间本身。即便特雷莎·梅回心转意同意二次公投,并愿意予以落实,但公投需要议会完成立法前置程序,确定公投议题及细节,而强硬脱欧派也会竭尽全力阻挠,3月29日之前完成公投已经不可能,唯有内阁先通知欧盟,将《里斯本条约》第50条延期,并得到欧盟同意,但此举需要特雷莎·梅内阁的重大转向。
退欧协议之争,究竟卡在哪里?
不出意料,此次协议的关键争议还在于北爱尔兰的“保障措施”(backstop,或译“后备计划”),这或许是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中,大多数说Leave的选民所不曾预料的难题。
作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英国除本土大不列颠岛上的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之外,还拥有爱尔兰岛上约六分之一面积的北爱尔兰。从1990年代以来,爱尔兰和北爱尔兰之间就处于无边界状态,人员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但随着英国脱欧,在爱尔兰和北爱尔兰之间近500公里的边界,成为英国与外国的唯一陆上边界,也因此在理论上就应该成为驻有检查站和海关的“硬边界”,控制人员和货物流通,但这同近二十多年来的民情严重背离,无论是北爱尔兰、爱尔兰还是欧盟,都无法接受“硬边界”重新出现。
在这种背景下,专门针对北爱尔兰边界的“保障措施”应运而生。它指的是,在脱欧过渡期结束之前,即便英欧双方未能达成全面性的脱欧协议,北爱尔兰和爱尔兰之间也不会出现“硬边界”,届时北爱尔兰将留在欧盟单一市场与关税同盟内。而且何时结束“保障措施”,不能由英国单方面决定,必须得到欧盟的同意。
特雷莎·梅的脱欧协议,无法同时满足这场游戏中的两个关键角色:一是北爱民主统一党,二是保守党内部的强硬脱欧派。
在这一点上,特雷莎·梅的脱欧协议,无法同时满足这场游戏中的两个关键角色:一是北爱民主统一党,该党是北爱地区的最大政党,支持英国统一和脱欧,社会政策保守,虽然不希望重建“硬边界”,但更无法接受“保障协议”将北爱尔兰事实上无限期地置于英国完整主权之外。而在特雷莎·梅提前大选遭受挫败之后,北爱民主统一党凭借其十个议席,与保守党签署“信任与支持协议”,为后者争取到宝贵的议会多数,因此该党的发言举足轻重。
另一个坚决反对“保障协议”的角色,是保守党内部的强硬脱欧派。对他们而言,目前的脱欧协议、尤其是北爱边界“保障措施”,会导致英国和欧盟“藕断丝连”,无法实现重新掌控主权的目的,因此宁可选择无协议脱欧,也不支持现有安排。用其中头面人物瑞兹-莫格(Jacob Rees-Mogg)的逻辑来说,“无协议意味着不会有硬边界,因此也不需要‘保障措施’”。而根据《卫报》报导,在特雷莎·梅遭受“历史性失败”当天,瑞兹-莫格和同道举办香槟聚会庆祝。
欧盟打算怎么办?
作为这场博弈的另一方,欧盟及其成员国纷纷对英国议会下院否决协议表示遗憾,但与此同时,也不乏对峰回路转的期待。
这种态度最明显的表达,来自欧盟理事会主席图斯克(Donald Tusk),他发表一则意味深长的推文称,“如果达成协议是不可能的,而又没有人想要无协议脱欧,那么最终谁会有勇气说出唯一的积极解决方案是什么?”(If a deal is impossible, and no one wants no deal, then who will finally have the courage to say what the only positive solution is?)
这则推文被广泛解读为,图斯克所说的“唯一的积极解决方案”,即是暗示英国放弃脱欧。事实上,欧盟此前已经通过一系列举措表达了相关立场,尤其是去年12月10日,欧洲法院裁定英国可以单方面撤回其递交给欧盟的脱欧请求;如果撤回,英国仍将作为欧盟成员国享有现有权利。
相比之下,欧盟执委会主席容克则扮演了“红脸”角色,他在第一时间警告,无协议脱欧的风险上升,欧盟将为此做好应急准备,并呼吁英国澄清其下一步意图。
此外,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财政部长肖尔茨、执政党基督教民主联盟(CDU)主席克兰普-卡伦鲍尔、比利时首相米歇尔、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以及爱尔兰、奥地利、罗马尼亚等国都表示,对英国的投票结果感到遗憾,警告英国在此过程中受损最大,或再次表态不会重开谈判。
然而正如前文所述,特雷莎·梅的保守党政府,正建立在脆弱的联盟基础上,面对虎视眈眈的工党,倘若松口放弃脱欧,甚至只是同意将《里斯本条约》第50条延期并进行二次公投,都可能导致基本盘的崩溃,以及政权的轮替。虽然以脱欧公投为援引,声称贯彻“人民的意志”,但在实质上,欧盟之蜜糖,或许正是此情此景下英国(政府)之砒霜。
在爱尔兰和北爱尔兰之间近500公里的边界,成为英国与外国的唯一"路"上边界
第一段“可行性大增”应该是想说“可能性大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