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传》仍未超越 《金枝欲孽》?宫规体制与权力结构下的精神逆袭

魏璎珞实现的只是“底层”的逆袭,而如懿则完成了“皇后的出走”。《如懿传》在这个意义上颠覆了观众对宫斗剧的认知。
《如懿传》剧照。
风物

《如懿传》低开高走突破100亿单平台网播量时,香妃在剧中已经“上线”,亦标志著全剧开始进入“帝后不睦”的苦涩尾段。与迟来的收视率逆袭相伴的,是该剧在初播时只有6.5的豆瓣评分如今攀升到了7.4,实现了观众口碑的翻盘。而谈《如懿传》自然就很难绕开与它同期的另一部乾隆后宫剧《延禧攻略》,这两部剧可谓“一个后宫,两种表述”——分别以乾隆继后和令妃为主角去铺展不同版本的宫斗情仇,且曾被观众多番比较。

已经迎来大结局的《如懿传》截至10月21日,网路播放量突破150亿,却仍然落后《延禧攻略》30几亿。知名公众号“风流猪狗”曾指出:《如懿传》不够讨观众喜欢的原因在于其不符合“此时此刻此地”年轻人非黑即白、要求及时反馈的“求爽”标准。相形之下,《延禧攻略》就显得更占优势。但不论孰优孰劣,这两部剧的先后播出,都带动起了今年下半年整个大陆影剧新一轮的“后宫热”。而相比当年红极一时的《甄嬛传》,今时今日,“后宫女人戏”从宫斗套路、剧集看点到传播平台,都早已天差地别。

“后宫”情境里的反叛精神

《延禧攻略》可以找来《金枝欲孽》的配乐师旧瓶新酒再谱一曲咏叹调,却不可能复制得出《金枝欲孽》女主们充满勇气的选择:逃出后宫,去追寻自由。

一位向来讨厌宫斗戏的朋友对两剧一语作结:《如懿传》是相信爱情的女人的悲剧一生;《延禧攻略》是暴脾气玛丽苏开挂上位全记录。这评价虽然两剧的粉丝恐难认同,却多少也代表了一种直观印象。《如懿传》里,周迅诠释流潋紫小说中“在两难之地不能做到两全之美”的乾隆继后浑然天成,皇帝请她去劝服香妃,尽管情理上她懂得“皇后不仅是妻子,更多的是服从和责任”,背地里却会暗自凄然:“那我和皇上的曾经算什么?”求仁未必能得仁,反而《延禧攻略》里的魏璎珞怼天怼地怼皇帝,一路忙著升级打怪爱自己,不执著于爱情最后却成了赢家,直到剧终,她还在吐槽皇上“把江山放在第一位却要求妃子最爱他”不合理。如果比较两位女主的情感态度,魏璎珞的人设自然要比如懿潇洒许多。

《如懿传》开播时,《延禧攻略》的风头正劲,不少评论认为两相对比,《如懿传》是一板一眼的正统后宫戏,而《延禧攻略》则靠充满现代感的“反套路”颠覆了后宫规则,让观众爽点爆棚,且又戳中了大众的潜在幻想:谁不想自带魏璎珞那种神挡杀神、披荆斩棘的主角光环呢?但事实上《延禧攻略》真的比《如懿传》更反套路、更颠覆吗?这恐怕就牵涉到人们如何理解在“后宫”的规定情境里表达反叛精神。

十余年前,《金枝欲孽》缔造过宫斗剧的经典模板,更直接成为流潋紫写甄嬛这个人物时的灵感来源。《金》的服化道以及制作之精良自不必说,但论外在层面,其后的剧集做得更加考究;真正难以被超越的,则是其内在精神——《延禧攻略》可以找来《金枝欲孽》的配乐师旧瓶新酒再谱一曲咏叹调,却不可能复制得出《金枝欲孽》女主们充满勇气的选择:逃出后宫,去追寻自由。

《延禧攻略》剧照。
《延禧攻略》剧照。

如懿的精神逆袭

开了金手指外挂的魏璎珞,一路有人保驾护航,所以能手撕仇人,这就叫“反套路”了吗?她“提高业务能力”晋级上位最后当上皇贵妃的全过程,其实完全符合后宫的权力运作规则。有仇必报的确让不少观众看得痛快解气,但那不是“颠覆”,只是美好的意淫。我不觉得魏璎珞这样的女孩可以代表今时今日所向披靡的现代女性,因为她们的职场比她的后宫现实得多。魏璎珞身上顶多有一些穷家机智女攻克豪门高富帅的“现代感”,但她其实毫无现代性:她很清楚何时该顺服权力、何时该高喊平等,所以《延禧攻略》依然是一出将“从底层爬到顶层”视为终极目标的、绝对服膺于皇权结构丛林法则的剧集——甚至还对这种结构的悲剧性全无自省。

相比以成功上位为欢喜结局的《延禧攻略》,《如懿传》里如懿被册封皇后时,剧情却只进展到三分之二。在以往所有的后宫剧中,爬上权力之巅就意味著修成正果,但如懿在经历了“当上皇后”的高光时刻后,人生却并未止于此。她的终点不是封后,不是“皇帝与皇后幸福生活在一起”,而是一路走到了“婚姻的尽头”。这位继后命运的结局在历史上留下了颇多谜团,而人们有限的线索也只有“断发”、“打入冷宫”、“死后连画像都未留下”等片语。这些也当然足以支撑起一部戏说乾隆后宫的补白。

《金枝欲孽》冲破宫规体制与权力结构的超前观念,大陆宫斗剧后来始终未曾超越。《如懿传》也许是第一次尝试了去表达相仿的“追求自由的精神”。

早有不少评论指出该剧的与众不同,是为一位后宫“失败者”立传。但导演汪俊在接受媒体访问时却认为如懿“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逆袭”,他指出,如懿到最后是“拒绝紫禁城的”。“她是一个自由的灵魂,她要的是她自己内心的解放。”

而读这篇采访时,这个“拒绝紫禁城”的表述让我立刻想到《金枝欲孽》里那个“逃出紫禁城”的结局:不爱宫墙柳的女性,敢于逃去宫外追寻自由,也才能成为后宫戏里真正的赢家——不可否认,《金枝欲孽》冲破宫规体制与权力结构的超前观念,大陆宫斗剧后来始终未曾超越。《如懿传》也许是第一次尝试了去表达相仿的“追求自由的精神”:一个女人在皇权结构内能做的最决绝反抗就是“断发”,而如懿最终获得自由的方式,是用死亡去解脱——这种后宫女主的人设,才真的“反套路”不是吗?

《如懿传》也比一般的宫斗剧更像现实伦理剧。以往的后宫戏基本都是“任务模式”:打BOSS一路打通关就算赢。但“通关”之后的如懿发现她的婚姻愈加艰难,完全就是“相爱的人结婚却不一定幸福”的戏码。如懿最终选择了忠于“自我”,而非忠于她所从属的“皇权结构”,至少在我看来,这个角色的现代性远远高于魏璎珞。魏璎珞实现的只是“底层”的逆袭,而如懿则完成了“皇后的出走”。《如懿传》在这个意义上颠覆了观众对宫斗剧的认知,也成了“胜者为王”的强权结构下的逃逸者。

流水的套路与反套路

不过将两部现象级的大剧放在一起看,我们也会发现这一波“后宫热”与当初《甄嬛传》所引领的宫斗热潮之区别。首先当然是女主们的“不走寻常路”:魏璎珞是一上场就在体制内拼命折腾,同为皇贵妃上位记,却没有甄嬛那种前期处处受气、要步步为营自保的攻防——当然于正毫不遮掩地用“爽文”套路迎合观众也是主因。生活压力已经山大,看个宫斗必须快意恩仇,那种女主一被陷害就是七八九十集的节奏已经落伍,玛丽苏势必强力打鸡血升级。至于《如懿传》里的如懿,则干脆否定了游戏规则——体制、皇权以及这整个结构加之于她的荣宠。

于是,这届后宫的女主,看起来好像多了些路可以走。不但“成功”的模式不再只有一种,“成功”之后的路也依然有得选。

魏璎珞实现的只是“底层”的逆袭,而如懿则完成了“皇后的出走”。《如懿传》在这个意义上颠覆了观众对宫斗剧的认知,也成了“胜者为王”的强权结构下的逃逸者。

《如懿传》剧照。
《如懿传》剧照。

其次则是由播出平台所带来的观看方式与舆论风向的转变。六、七年前《甄嬛传》的追剧热潮还是透过“上星卫视”这种如今听来很前现代的播出方式所带动的。而《延禧攻略》和《如懿传》都是网路单平台独播,不少观众还为抢先追剧买了爱奇艺或腾讯的VIP。两剧对比来看,《延禧攻略》抢占先机的播出时间配合强大的花式“造梗能力”,使其创下2018年大陆全网电视剧+网剧收视的最高纪录(破130亿播放量),气势上就先赢了《如懿传》。再加上微博热搜和微信公号追求短平快效应,自然会聚焦于“大猪蹄子”、莫兰迪色、百合CP这些看点。反观《如》刚上线时的差评一片,主要也是集中在调色、妆容等细部问题上,但舆论往往就是这样:只要有人跳出来说“周迅的脸老了”,全网的焦点也就基本不在剧情了,至于在剧情全面展开后所收获的好评,相较之下则显得润物无声。

《延禧攻略》大获成功后在大陆国庆期间登陆浙江卫视,成为又一个“网剧反哺卫视”的案例。网剧上星播出是中国影剧产业2016年后的大趋势,而《延禧攻略》的出品方本身就是按电视剧标准打造作品,自然不会放过卫视平台。但不知是否为拉抬收视率,浙江卫视在长假期间昼夜轮番播出该剧,被观众吐槽简直“恨不得全天候插播《延》。”

《延》的“二轮”虽播出得紧锣密鼓,却也未见能再刷屏的潜力。可以想见的是,无论《延禧攻略》还是《如懿传》,未来即使被各大卫视购入后轮番重播,都再难企及《甄嬛传》所开创的宫斗剧高峰。原因在于人们对“宫斗IP”的耳目一新感已不复当年,后宫戏长做长有,却越来越难推陈出新。所谓铁打的宫斗,流水的套路,即使创作者绞尽脑汁“反套路”,却到底也要在千篇一律被框死的宫墙里悲欢戏谑,大众一朝消费过了,也就散了,没有当成常青剧反刍的必要。毕竟后宫戏最微妙之处始终是“架空”现实,主角光环也好,快速晋升也罢,甚至就连如懿对“白首不相离”的执著,也都很难让人有兴趣坐下来看剧中人再演一遍。

讀者評論 12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其實這篇文章的劇名跟概念,也就是代名詞而已。

  2. 如懿传真的比延禧攻略差远了。
    如懿传还停留在性缘关系的狭缝中,格局自然不可能高。
    而延禧攻略明里暗里都在批判皇权父权,把女性情谊放在第一位。

  3. 樓下說端公關軟文的,批評《如懿傳》時引用的劇情也似乎不是很對呢。。。如懿是病死的呀哪裡來的自殺。。。如懿也沒有去選秀女呀人家正經選福晉出場的。。。主動做一個還不知能否繼位的皇子的妻室,和做一個已知皇上的後宮,這很不一樣的吧,這反而是如懿和魏瓔珞的區別呀。
    說回這兩部劇,兩個主角的人設,魏瓔珞是復仇,如懿是找真愛;劇情上,魏瓔珞利用遊戲規則上帝視角上位,如懿則是一直在嘗試主動掙脫宮鬥,但被皇帝「以愛之名」放上皇后寶座;結局上,魏瓔珞一個不小心走錯幾步,仍能靠著背後諸人以及強大「實力」掰回大局,而如懿則是對愛心死,主動「休夫」,「恰好」得病,完成劇中最大的一次宮鬥(僅鬥一個惡妃)後,體面(病死)下場。
    若要說誰追求「自由」,其實兩人都沒有要主動追求什麼宮中的自由,硬要說的話,如懿追求單純的愛情,也許在後宮充滿利益的感情線中,算是一絲自由?而魏瓔珞上位的路上,為的是親情、恩情、有分寸的愛情,她在宮中「找出路」,不等於「找自由」,她在宮中「獨孤求敗」,不等於「追求自由」。
    若要說「反叛」「現代」,這其實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不是說反叛了就等於富有現代精神了。古代女子的反叛行為不可能超脫當時的社會文化環境,現代古裝劇所兜售的「現代精神」常常犯一個「大女主」的錯誤,仿佛古代女子像現代女企業家一樣叱咤天下,就叫挑戰傳統,就能讓現代人動容,甚至可以扣上女權的美名了。nonono,這只是一個美好的遐想。一來歷史上不可能,這是為了適應現代人的口味而刻意設計罷了;二來女權的真正伸張是要打破遊戲規則,而不是順應、利用遊戲規則,是要「做自己」,不是做他人眼中「成功的女性」,一個「成功的」女性,衡量標準也不是要取得全方位的勝利(古代意義的宮鬥成功現代意義的事業家庭愛情成功),而是可以探索自我,在做任何事情時都可以不把「性別」當成考慮因素。
    從這個意義上說,如懿當然有自己的局限,她是宮中的女人,有封建的思想(比如順從於一夫多妻,這和接受開放關係還不一樣),這是歷史給她的局限。而她「反叛」「精神逆襲」,來自於她居然在最後選擇不再順從不再聽話,她打破不了遊戲規則,於是選擇主動退出。
    而魏瓔珞是個玩遊戲玩得很好的人,玩得太好了,不真實,對遊戲規則當然也沒有什麼改變。硬要說她「現代」,也只是因為她符合現代新自由主義思想所倡導的那種單向度的成功罷了。然而,崇拜這種成功,只是對女性加上的另一道枷鎖,女性落入另一個窠臼,仿佛沒有這樣的成功,沒有在優勝劣汰的叢林中殺出血路,就不配在劇中/在社會上活到最後一樣。
    在下沒有看過《金枝慾孽》,看完這篇評論倒是想要去看一看了。承認局限是探索自由的第一步,我很好奇在《金》裡面,對自由的覺醒是如何表達和想象的。
    另外,我一直覺得最富有「現代精神」的古裝劇,《大明宮詞》無出其右。劇中無論男男女女,如何面對權力的誘惑,如何操控權力或被操控權力,如何被自己的局限性故步自封,都演繹得很細緻,這才是對「父權」的真正探討,裡面也真正講到對擺脫皇權鳥籠的自由追尋。
    只不過,《大明宮詞》並不是drama宮鬥劇罷了。

  4. 每次都很好奇這些播放量怎麼統計的

  5. 都没看过的小白,不知有没有资格发言一下。
    我觉得作者写的挺好的,我不知道剧情脉络是怎样的。但是从这种角度来看一部影视作品,
    让我了解到了原来,宫廷剧不是只有对权力的崇拜,向往。也有对获取权力之上,对自由的渴望,这是一种「反套路」,重要的是引发观者的思考。
    至于「公关软文」这种界限比较模糊,取决于作者的动机,没了解情况不敢评论。我觉得挺好的这篇。

  6. 好看、精闢。這篇明明分析得很好。

  7. 寫得很好,感覺作者被莫名「公關軟文」了一把

  8. 这篇文章几乎可以定性为《如懿传》的公关软文了。作者不知有没有认真看过两部剧,但将魏璎珞定性为毫无现代性的穷家机智女可以说毫无根据。魏璎珞入宫本就是为了寻求姐姐被害的真相,寻找凶手报仇,之后因为遇到对自己恩重如山的皇后,又为给皇后讨回公道而把玩着宫中规则,从头到尾根本没有半点要主观爬上顶层的意愿,她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两位姐姐寻仇,从意图上就与一般的宫斗剧不同了。她身上体现的对自由的向往对传统的挑战也是显而易见,要知道只有在传统中对传统发起挑战才能显示出来挑战的意义,而非离开这个环境。《金枝欲孽》中的出走,这种逃离被作者赞美为对自由的向往,《延禧攻略》中富察皇后的自刎也是一种逃离,但她的行为完全没有对传统的枷锁形成挑战,只是一种懦弱的解脱。同时,魏璎珞自身条件过硬,不但形象气质出众,工作能力也是首屈一指。类比现代社会,公司里的有能力的女性显然应该在本公司对不合理制度进行主动的质疑沟通使之改变,而非逃离回家,更非纵身一跃成为“女白领工作压力大跳楼”的头条新闻。相反,《如懿传》却是一部有一些宫斗元素的家庭伦理剧。如懿从一开始想做秀女却说不愿意的小女孩扭捏作态开始就暴露了她根本就是冲着高位去的,如果非要说她有所谓的精神逆袭,这种精神也是被后面的一步步上升给逼出来的,后来才领悟到原来自由才是可贵的,而这时候的她追求自由的方式却只剩下了自杀一种。这体现了对自由的追求还是对现实的无奈?这是对皇权结构的叛逆还只是弱者的逃跑?那么她的现代性又从何而来?现代的女性难道都要努力适应规则并在达到目的以后开始“忠于内心”然后逃离现实吗?像网红Ayawawa的教徒那样尽量使用讨巧的方式迎合规则来让自己过上体面的生活,之后再谈自由?不敢苟同。
    要我说,《如懿传》这部剧不如《甄嬛传》就罢了,怎么连《延禧攻略》都比不上呢?

  9. 說到延禧攻略女主上位時沒有步步為營,恐怕是沒有認真看劇。前期爽文感覺明顯,因為有富察皇后這個後宮之主的諸般包庇。但了後期同樣是如履薄冰四面受敵應接不暇。
    要說起精神逆襲,延禧將「後宮爭寵」取悅皇帝,視為妃子本份工作,就像皇帝要處理朝政一般的自然。得寵不得寵,只是業務能力的體現。一反「爭寵」=「爭取愛情」的一般套路,如懿傳反而依然走著這個舊套路。兩部劇的那拉皇后都有展現出對愛情期待到絕望的過程,不過如懿裡那是正線,延禧裡這是輔線。要說精神內核,延禧比如懿更像個「現代人」。

  10. 這篇文章觀點似乎偏頗、武斷。「底層逆襲」不如「皇后出走」?這基本上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作者強拉在一起做比較,甚至給予高下的評判,強辯邏輯實在令人難以接受。不免懷疑這篇邀稿,會不會又是一個強扭概念、為劇宣傳的硬拗文?本以為此類行文只會出現在娛樂八卦類的推送公眾號,非常驚訝這樣的文章竟也會出現於《端》,首次感到失望。

  11. 說魏瓔珞是皇權系統的擁護者,我並不同意。延禧攻略有一場講到荔枝,妃子們說羨慕皇后得到盛寵享有這些荔枝。魏瓔珞說:想吃以後出了宮乘船去福建,想吃多少有多少。出於魏瓔珞來說,在宮裡爭權奪位根本不是她的目的,她原先是為了給姊姊復仇,後來為了給皇后復仇甚至主動回歸了後宮,後來與繼后爭鬥,多少也是出於自保(當然我認為後面跟乾隆真的發展出了多少感情這有點毀人設)

  12. 可惜,「端」也淪落到為抄襲劇爭一爭口碑的地步了。拋開context談劇本創作主題和類型已經算是「空談」了。而談《延禧攻略》只談「魏瓔珞」,不談「嫻妃」,不談「富察皇后」,不談「高貴妃」,筆者的立場偏不偏頗、剖析有沒有誠意一眼就能看出。真想談這些「矮子裡充高個」、放到國際水平橫向對比三流都算不上的劇們,那麻煩「端」下次約稿一位有社會學訓練背景、關注大陸女性權利議題、對大陸影視行業有些了解的人吧。(這種把《如懿傳》、《延禧攻略》和《金枝慾孽》拉來做對比的類似文章我在各個媒體下都看過不下五篇了,連套路和模式都相仿到足夠讓全都讀過的人總結一篇「八股文章」了。作為「端」的老讀者,不是說不希望「端」談這些話題,而是希望「端」發布的關於這些話題的社論社評能比別人的更深刻、更有見地,而不是隨處可見的「八股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