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好,中国好;中国好,香港好。”
不知道还有谁记得这句话?或者准确地问:有谁把这句当真过?这句话出处不可考,只记得香港第一任特首董建华总把它挂在嘴边。
但后来,让这句话被提起来时更像是某种嘻笑怒骂的,不只是政绩不佳的董建华因为“脚痛”下台,而是近十年的中港关系日益恶化。香港的制度曾经被寄望可以拉动中国大陆往民主、自由、开放的方向演变;中国愈开放, 就愈能确保香港在“一国两制”的道路上向前发展。
但事与愿违,中国崛起的十年,北京的“制度自信” 盖过了一切,“一国”更胜“两制”,这句话背后的良善期待一去不复返,甚至成了“不合时宜”。
然而在“川震十年”的采访里,我们发现了一桩美好的“不合时宜”,它就是“100亿为什么花了8年?当香港援建遇上四川国情”这个故事。
这一篇报导,始自四川地震后,香港认养了卧龙灾区的复建。100亿港元投入包括151个政府项目、32个NGO项目和7个赛马会项目。总计190个项目,历经十年完成,是香港开埠以来最大的对外援助项目。
“给钱走人,只要留块碑铭就好”,这不是香港人做事的风格。援助投放要立法会同意,帐目要报告,施工品质要接受传媒监督。香港团队带进卧龙的不只资金,而是一整套做事方式。
如果你知道香港人怎么做事,这个故事里好多细节能让你会心一笑:
“(港方)只谈工作,私下一次茶都没喝过。我们请他们吃饭,他们也不吃,”
“香港人每件事都要开会讨论,签过的文件能堆满整个房间”。
坦白说,当时决定从这个角度写一篇川震十年的报导,编辑团队其实是很不安的:在经历了雨伞运动、旺角事件和人大释宪之后,再谈“一国两制”,还落在标题里?还有人想看吗?是讨骂挨吧?会不会太“正能量”?我们再三思量,最后还是决定:如果这是个真实美好的故事,那么“该是怎么样就那么写出来”。如果“一国两制”最能概括这个故事,那我们也就无需避讳这个会惹恼相当一部分人的名词。毕竟我们采写报导,从来就不是为了挑衅。
文章上线之后,证明我们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绝大多数的读者给了这则报导正面评价。但坦白说,我们获得的肯定愈多,遗憾就愈深。在四川的一国两制,像个沙盒(sandbox)里的实验,它成功了,但就像黑夜里的闪电,一闪即逝。此后到今天中港关系的发展,让这故事几乎不可能再重复,这是实实在在错过的历史机遇。
一如香港援助复建的卧龙,是中国大陆最重要的大熊猫复育基地。复育大熊猫,当然不是为了把它当做国宝玩物,更深层的理念,是维护自然界的物种多样性。自然的物种多样性应该维持,人类社会的制度多样性,岂不更该维系。
对待不同的制度,敢借镜、敢思辨、敢改变,不怕曝露缺点,这才是真正的“制度自信”。
同场加映:
原话应该是:香港好,国家好;国家好,香港更好
會看貴報就是因為這樣啊。
另外一篇关于转型旅游业的报道什么时候出来呢?
希望端传媒能出更多深度报道
還是第一次讀到總編週記呢!讓我對文章背後的故事又多了一重理解。
同時,這篇文章也是我最讚賞的之一。
自然界的物種多樣性是靠弱肉強食來維持的,那麼人類社會的制度多樣性又靠什麼來維持呢?港川的項目合作之所以能成功,靠的是內地制度的退讓,而不是兩地制度的優勢互補。如果全用港制來實施項目,效率會更高,質量會更好。
要让人看见,它本来的样子,就不能怕归边站队时来自两方的压力。
以前大陆媒体也很喜欢做“参考香港模式/经验”的报道,现在很少见了
是什麼就寫什麼,否則就會淪為另一種政治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