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小时候爸爸打她,她长大后打儿子——我目睹了这个虐待与痛苦的循环

虐儿背后成因没那么简单,一个家庭要经历多少创伤和波折,当中又有多少人袖手旁观,才会走到如此无可挽回的结局?

小时候爸爸打她,她长大后打儿子——我目睹了这个虐待与痛苦的循环
2018年1月28日,“反虐儿、护孩子”关注组发起亲子游行,约三十多名家长及十多名小朋友参与。关注组促请当局引入幼稚园驻校社工,以及完善防止虐儿通报机制。

【编者按】香港近日频传虐儿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其中最轰动的一宗发生在1月初,屯门一对8岁及5岁的兄妹怀疑被虐,妹妹不幸身亡,哥哥受伤及营养不良。警方将案件列作谋杀处理,二人的生父继母涉嫌谋杀被捕,外婆亦涉嫌虐儿被捕。

5岁女童陈瑞临(临临)疑被父母虐待至死一事曝光后,铺天盖地的舆论谴责父母是“恶魔”,以及质疑未能及早介入的老师和社工“失职”,仿佛只要将施虐者“妖魔化”,以及诿过于制度或助人专业者的不足,一件超越伦常的人间悲剧,便有了心安理得的解释。

是这样的吗?案中一对年轻父母被控谋杀、外婆亦因涉虐儿被捕,可预见临临8岁亲兄及7岁继姐将和至亲的人分离,在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有完整的家。一个家庭要经历多少创伤和波折,当中又有多少人袖手旁观,才会走到如此无可挽回的结局?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