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小時候爸爸打她,她長大後打兒子——我目睹了這個虐待與痛苦的循環

虐兒背後成因沒那麼簡單,一個家庭要經歷多少創傷和波折,當中又有多少人袖手旁觀,才會走到如此無可挽回的結局?

小時候爸爸打她,她長大後打兒子——我目睹了這個虐待與痛苦的循環
2018年1月28日,「反虐兒、護孩子」關注組發起親子遊行,約三十多名家長及十多名小朋友參與。關注組促請當局引入幼稚園駐校社工,以及完善防止虐兒通報機制。

【編者按】香港近日頻傳虐兒事件,引發廣泛關注。其中最轟動的一宗發生在1月初,屯門一對8歲及5歲的兄妹懷疑被虐,妹妹不幸身亡,哥哥受傷及營養不良。警方將案件列作謀殺處理,二人的生父繼母涉嫌謀殺被捕,外婆亦涉嫌虐兒被捕。

5歲女童陳瑞臨(臨臨)疑被父母虐待至死一事曝光後,鋪天蓋地的輿論譴責父母是「惡魔」,以及質疑未能及早介入的老師和社工「失職」,彷彿只要將施虐者「妖魔化」,以及諉過於制度或助人專業者的不足,一件超越倫常的人間悲劇,便有了心安理得的解釋。

是這樣的嗎?案中一對年輕父母被控謀殺、外婆亦因涉虐兒被捕,可預見臨臨8歲親兄及7歲繼姐將和至親的人分離,在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不會有完整的家。一個家庭要經歷多少創傷和波折,當中又有多少人袖手旁觀,才會走到如此無可挽回的結局?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