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最后几天,我总是想著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回顾台湾电影。十大好片,十大烂片,十大国片,十大外片,十部最容易被忽略的电影,十部没机会在院线公映的作品,十部充满娱乐性的电影⋯⋯今年,我想改变方式,不分长短片,不分院线非院线,只要是新锐执导的作品,让我印象深刻,就值得被圈选出来。
草根与感性:黄信尧
他们总结了2017年风风雨雨的台湾。
从纪录片跨足剧情片领域,黄信尧所执导的首部剧情长片《大佛普拉斯》自台北电影节世界首映之后,就成为许多影迷的心头好。不熟识黄信尧的人,会以为这是一部横空出世的突变珍宝。事实上,这部全片以黑白摄影为主,只有行车记录器画面才用彩色来呈现。由25分钟短片《大佛》发展而成的102分钟剧情电影《大佛普拉斯》,是黄信尧对于自己过往拍摄纪录片时期的创作风格演变所进行的一次极有效率的整合与自我回顾。
剥除《大佛普拉斯》表层的嬉笑怒骂,那些乍听之下粗鲁无文的草根问候语,其内在除了有著非常尖锐利索的社会观察,其实还有异常敏感的柔软——那是对身处城市边缘的底层带著同理心且充满悲悯的一次真诚凝视,也是对人生在世无可避免的孤独所能伸出的最具有温度的一次援手。
在《海角七号》推出九年之后,在台湾喜剧泰斗猪哥亮过世之后,出现《大佛普拉斯》这样一部“土味十足”的鬼马之作,这对于2017年的台湾电影来说,委实意义重大。它非常厌世,但并不绝望,即便走投无路,依旧昂然挺胸,一路自嘲到底。剧中那些面对困境依旧充满顽强生命力的甘草人物,让人想起黄信尧早期纪录片作品《唬烂三小》中那些白烂鲁蛇,或是《多格威斯面》里头的台湾抗议天王柯赐海和那只名叫阿扁的流浪狗,对我来说,他们总结了2017年风风雨雨的台湾。
寻找共感:宋欣颖
由个人私密生命历程折射出广袤的国族视野和格局。
宋欣颖是很厉害的剪接师,她总是可以把很不OK的素材剪得煽情动人。她拍过短片,出过书,然后在动画短片版的《幸福路上》完成四年之后,动画长片版本的《幸福路上》终于问世。
宋欣颖带领本身也是动画导演的两位动画师黄士铭(《蛊》)、赵大威(《黑熊阿墨》、《菊花小箱》),耗费极大功夫,完成了《幸福路上》的角色及世界观设定。电影的整体风格与动画语言,是比较接近日系动画的,但是从色彩、线条到各式各样的细节,又有一种难以言喻的亲切“台湾味”。这也是《幸福路上》最迷人的地方。宋欣颖不断地在各个大地方与小地方,去寻求、去创造“共感”,在将近两小时的篇幅中,她所要讲述的,不只是出生于1975年4月5日的林淑琪的故事。
《幸福路上》虽带有宋欣颖个人成长经验的投射,但它其实更是关于台湾的故事。走过戒严,迈向民主,选出自己的总统,见证政党轮替再轮替,小琪的人生因为台湾的921大地震和美国的911恐攻而出现转折,她从台湾新庄的幸福路去到了美国纽约的时代广场,邂逅了跟电视卡通《小甜甜》里头的白马王子安东尼长相神似的男人。他们结婚,然后发生了问题,电影就从小琪带著身孕回到台湾讲起,现在穿插著回忆,故乡的一景一物,都在小琪的内心汹涌翻搅著,影响她做出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
《幸福路上》有点接近香港的《麦兜故事》和法国的《茉莉人生》(Persepolis) ,同样是由个人私密生命历程折射出广袤的国族视野和格局。在漫长的筹资和制作过程中,宋欣颖始终坚持以动画而非真人演出方式来说这个故事,而她也充分运用动画语言,完成了这部既写实又奇幻的草根电影,为2017年的台湾电影,划下最美好的句点。
电影感:詹京霖
唯有借由这样的贴近,他才能捕捉到这些悲情的边缘人。
讲述国道收费员与货运司机间爱情故事的《川流之岛》,本是为争取金钟奖而拍摄的电视电影,也是他首部剧情长片。从空白到初稿的剧本,詹京霖只花了三周完成,然后以十二天拍摄、三周剪辑,最终却在如此寒酸的预算与仓促的制作中,绽放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绚烂花朵。
这是詹京霖的第一部剧情长片,承袭他在获得满堂彩的短片作品《状况排除》里粗砺直接的影像风格,他依旧没那么在意这个故事能否说得浪漫而动人,因为他更在意的是,如何透过晃动的手持摄影,去步步逼近镜头中角色的内心世界,完成一部货真价实的状态电影。
所以他必须如此贴近,唯有借由这样的贴近,他才能捕捉到这些悲情的边缘人,在当下毫无掩饰的神情变化与肢体动作。向来以性感形象著称的尹馨,此番洗净铅华扮演一名与青春期儿子缺乏沟通、又因国道收费电子化而面临失业的单亲妈妈,她与郑人朔扮演的货运司机,以金钱交易为始而逐渐发展出来的爱情,堪称这个故事中最充满希望却也最令人绝望的部份。
《川流之岛》是一个关于生存的故事。詹京霖以一种毫无避讳的诚恳态度,探究了人在面临生命即将产生剧烈变动之际所表现出的焦虑与无助,以及最终如何做出抉择并为此付出代价。它不只是一部电视电影,它的镜头语言、场面调度毫无疑问在在充满著“电影感”——而这正是当前许多台湾电影所缺乏而因此失败的关键。
自我揭露:黄惠侦
只要达成上述其中一项就很难得,没想到它竟然四者兼得。
在本文截稿之际,黄惠侦首部纪录长片《日常对话》赢得了由南方都市报发起并主办、两岸三地电影专业人士共同评选的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的年度最佳影片大奖。华语传媒大奖举办了十七年,《日常对话》是继2005年的《茶马古道.德拉姆》(田壮壮执导)之后,第二部赢得最佳影片大奖的纪录片。也是十七届以来,第七部赢得大奖的台湾电影(前六部分别是2001-2002年的《一一》、2003年的《美丽时光》、2010年的《不能没有你》、2011年的《当爱来的时候》、2012年的《赛德克.巴莱》、2016年的《刺客聂隐娘》),黄惠侦自己则成为十七年来首位以首部作品赢得最佳影片大奖的创作者。
在本世纪初期,曾有多部以作者自身家族记忆为题材的台湾纪录片雨后春笋般冒出。然而就在这个系谱差不多已经走到死胡同之际,黄惠侦的《日常对话》一方面延续《我的回家作业》(曾文珍导演)、《杂菜记》和《黑昼记》(许慧如导演)等前辈作品中对家庭和女性意识的反思,一方面在电影语言和视觉构图上开创出新的局面。
黄惠侦不仅要记录她的同志母亲,还藉著拍片之举,“重访”了被封印在时光长河底层的家族阴影和个人伤痕。这部纪录片不只要找回自己、不只要讨论性别和性向、不只要确认母女关系的存在,它同时还质疑了挥之不去的父权幽灵。这是一部勇于突破框架、没有丝毫妥协,也没有故作温情的乡愿与简化,极端台湾本色,同时又充满普世情感的奇作。多数台湾纪录片,只要达成上述其中一项就很难得,没想到它竟然四者兼得。
影像家书:黄邦铨
拼贴了不同语言、不同人声、多重环境音、多样地景的影像实验。
目前就读于Le Fresnoy(法国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学校)的黄邦铨,以20分钟的实验短片《回程列车》荣获2017年高雄电影节国际短片竞赛的“台湾奖”。
黄邦铨在前往法国求学之前,曾经做过一些带有实验色彩的MV和录像艺术,《回程列车》是他的学期作业,这份作业的创作缘起,是他从一个覆满灰尘的纸箱中找到的一张斑驳泛黄的老照片。在短片的开场,先是出现一张字卡“他”,镜头锁定在老照片的局部,那是一间房子,我们看不见照片中的主角,然而黄邦铨却以法文说著照片主人翁的童年经历。接著出现字卡“我”,画面从昏黄转为黑白,同样是黄邦铨的口述法文旁白,却不再是单一照片的局部游移,而换成了静态黑白照片的多张连番播放。
《回程列车》就在一张照片与多张照片之间来回跳跃,直到最后,旁白才告诉观众,那是“他”和“我”的跨时空对话,而“他”,正是“我”的爷爷。将近七十年前,“他”为了生存,离乡背井辗转来到台湾,于1948年拍下这张铁轨前的照片,那是二二八事件的一年之后。“他”想要透过这张照片向家乡的亲人报个平安,然而这张照片却未曾寄出,而“我”发现了这张照片,怀著想要“进到”这张照片里的企图心,从自己的学校所在地(Tourcoing)图尔宽搭上火车,南下巴黎,然后转车往东行,沿途经过德国、波兰、白俄罗斯、俄国、蒙古,最后抵达中国。“我”带著35厘米摄影机,在旅途中拍下数百张照片,这趟旅程的终点站是厦门的海边,彼端的台湾就是他的家乡,可是再也没有铁路了。
《回程列车》是两趟无论如何都非要回到故乡不可的旅程,爷爷向家人报平安的照片未曾寄出,等待了四十年才终于与亲人重逢,而孙子则是在六十八年后进行一场由欧陆启程的铁道之旅,却被没有了铁路的海洋给阻拦。最终,孙子将底片洗出来,扫描成为数位档,与爷爷的照片交叉剪接,完成了属于孙子这个世代的乡愁。
这是一场拼贴了不同语言、不同人声、多重环境音、多样地景的影像实验,黄邦铨先是消弭了“他”的历史脉络,直到短片的最后几分钟,才透过旁白,将单一照片的“他”和照片连播的“我”结合起来,至此,黄邦铨的意图昭然若揭。《回程列车》原来是一首既新颖又复古的情怀诗,也是旅居异乡的黄邦铨,寄给台湾的一封家书。
读者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