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立法会选举前夕,我这个香港人到访了濠江,搭的士时遇上豪爽女司机。她说,和丈夫以前从事赌场工作,为照顾家中幼儿,转行开的士。车子经过五光十色的赌场时,她语带自豪:“因为天鸽风灾,赌场灯饰仍在修理,光度暗淡了,修好了会更漂亮。”那么,她如何看这场让澳门死十人伤二百人的风灾?事隔三星期,她仍没法平息怒火:“我的儿子那么幼小也懂得问,为何政府不告诉大家会刮风?为何不早点告诉大家会有大水?”
女司机说,有朋友的店铺被淹,也有名贵汽车报废;她儿子患哮喘,那几天垃圾腐坏发臭,担心儿子健康。她咬牙切齿:“我痛恨政府无能,但可以做什么?”她主动提及几天后的选举,却坚定地说不会投票:“我不会投票,投了也没有用。”但她也不是从不参与政治活动,三年前,澳门政府推出“离保法案”,让特首享有刑事豁免权,并让离任高官获得巨额补偿金,民间强烈反弹,她也有参加二万人的集会,最后民众力量逼使政府撤回法案,但她的无力感并没减少。她说,政治在澳门没有用,但对澳门人在风灾里展现的人情味、守望相助的情操表示欣慰。
天鸽是风灾也是人祸,从香港人角度,天鸽造成的灾害明显和“民主”有关,如此大型灾难若发生在香港,又紧接选举,选民必然会蜂涌投票,甚至有利民主派得票。但港澳始终有别,结果澳门立法会的投票率比上届仅微升2.2个百分点,民主派得票也未回到2009年高峰。
这位的士司机的想法反映了一般澳门民众的态度:“天鸽反映澳门政府‘废’,官员无能。”澳门《爱暪日报》负责人崔子钊说,其网媒每次贴澳门特首崔世安的图像后,不分派系的澳门人留言都是痛骂,包括议员吴国昌在内的不少民主派人士曾形容澳门政府简直是“人傻钱多”,虽然富裕,但施政能力低落。不过,认为澳门人从天鸽风灾连系到澳门民主制度缺失,再觉悟要投票,是香港人的一厢情愿:“澳门人会觉得,普选也会选个废人出来。”崔子钊解释。
新澳门学社分裂,三人当选
相比香港,澳门选举很少有什么“惊喜”,建制派大胜是必然。立会33席里,直接选举议席数目少于一半(只有14席),其余被间接选举和委任议席瓜分,即使是直选,也是建制派占上风。澳门自1966年“一二.三事件”后,左派社团在反殖斗争中胜利,葡国政府怠惰贪腐,传统左派团体取代殖民政府,成为华人生活圈的重要依靠。另外,赌业商人也在直选中争席位,还有回归后逐渐壮大的同乡会势力在。选举“新闻”只围绕各种疑似贿选招数:一车车把选民送去吃饭饮茶再投票;学校派通告劝喻家长投票给某候选人。
今次直选的结果,非建制议席数目没有大突破,仍然屈指可数。根据澳门独立网媒《论尽媒体》报导,14席中只有4席属非建制,除了土生葡人和公务员代表高天赐,就是从新澳门学社分裂出来的民主派三人。
近六十岁的吴国昌和区锦新可谓是“老泛民”,1992年两人创办民主派团体“新澳门学社”,是元老级人物,两人多年来在澳门直选中取得议席。两人今届没有以学社名义出选,各自另组名单,最后各取得过万票胜出。获学社唯一推荐,以“学社前进”名单出选的苏嘉豪只有26岁,形象接近港台近年冒起的学生运动领袖。他在台湾大学政治系毕业后,因带领2014年“反离保”运动为人认识,今届立法会选举前夕,《环球时报》指控苏曾参与“台湾太阳花运动”和“香港的非法占中”,指其政治取向“偏激”,是“独派分子”。
今届选举,苏嘉豪首次以名单第一位参选,最初被评估选情不明朗,最后取得九千余票,满足了比例代表制约八千多票取得一席的门槛(香港采用最大余额法,澳门采用改良汉狄法),成功当选澳门史上最年轻议员,成为澳门民主运动年轻化的标志。
负责为“学社前进”做文宣的幕后战友,是名单中排第四的黄健朗。今年只有20岁,仍在香港中文大学修读政治及行政学系的他,近来“走堂”(跷课)参与选战。性格内歛的黄表示,面对澳门受众,文宣会因应其接受程度而作出调整。
笔者留意到,苏嘉豪组别的立法会竞选海报没有“民主”两个字。黄健朗解释,“民主概念太深太抽象,触动不了一般澳门人。在澳门谈‘民主’没有客路,说了他们是会没有反应。你必须跟民生扣连,例如提及贪污、楼价公屋供应等话题。”他们的宣传品里均有提及公屋、教育、交通、保育及工人权益等议题。
黄健朗笑说,“学社前进”虽被指为“独派分子”,但走的路线相比香港社运界的年轻人温和得多:“在澳门,‘澳独’根本不存在,“本土”这个词太敏感,“民主”有点赶客, 如果写‘议会抗争’更加是濑嘢(触犯禁忌)!”黄续解释:“我们为选举做文宣,会思考如何令选举利益最大化。”在旁的学社前理事周庭希补白:“加上‘民主’二字已被澳门民主派前辈们用得太多,太旧了,我们想突出自己不同。”
参考朱凯廸、曾俊华选举经验
于是,苏嘉豪的海报上主要用上“希望”、“前进”和“革新”等字眼。他们的口号有“集结希望、澳门前进”、“革新议会,永续发展”,另还有一句:“与其任由旧的重复,不如缔造新的希望!”骤眼看下去,如果在香港,建制派的年轻候选人也可以用上这海报。
去年9月香港举行立法会选举,黄健朗曾替非建制候选人包括朱凯廸、张超雄等做义工,他指出:“我们构思这个关于‘议会革新’的路线,有参考了曾俊华参选香港特首、朱凯廸参选香港立会的做法:就是先要透彻分析社会的集体情绪,再提供一些出路。像朱凯廸看到香港人的无力感,就提供了‘希望’。”
黄解释:“澳门的集体情绪是什么?我认为澳门集体情绪是,觉得立法会废,议员废,我们尝试提供一个不同模式的立法会议会想像,打破议会的框框,进取一些,贴地一些。”香港年轻人参政爱用“激进”、“抗争”字眼;在澳门,年轻民主派候选人则自称“进取”、“前进”,用字明显温和得多,或反映了两地民间接受程度。
近年澳门经济大好,但产业单一,年轻人求职不是做公务员就是加入赌场,黄健朗认为:“我们也诉诸澳门年轻人那种觉得待在小城闷得像‘发霉’的郁结,透过关注保育城规,令澳门年轻人觉得澳门是宜居城市,值得留下,所以有‘永续发展’这句口号。”笔者指出,“永续发展”十分之朱凯廸色彩,也有点曾俊华呼吁港人不要移民那种情怀,黄听到后笑而不语。
受新澳门学社经济支持的网媒《爱暪日报》副社长崔子钊则指出,香港近年处于社会运动低潮,对今次选举也有影响。“我也有到香港采访雨伞运动,最初伞运在网上获得澳门人正面评价,到后期,澳门人未能了解示威者背后追求什么,于是觉得这群人‘搞乱社会’,加上近日有香港示威者入狱,香港社运被打压的阵痛已经渗透到澳门。今次即使是民主派候选人,也较少在政纲强调‘民主普选’等字眼。”
崔分析,一般澳门选民即使支持民主派,也不像香港人般由意识形态出发,而是一种粗糙的观感:“支持者主要觉得,民主派‘有勇气说话’、‘肯反对政府’,又或者投票给苏嘉豪是想‘畀啲机会年轻人出头’(给予年轻人上位的机会)。”而黄健朗也指出,支持者会忠告他们:“不要为反对而反对”,背后是一种澳门人对“搞乱社会”的反感。
崔子钊曾在中国政法大学读书,了解中港澳民情。他认为,澳门民风有时要比中国大陆更保守。“内地人有时还要比澳门人激进,好像从内地到澳门的新移民,若遇切身权益受损,也会出来维权。反而澳门人或许近年活在安逸之中,特别是受惠于福利政策和政府派钱,不大愿意出声。”有澳门人举例指出,多年来争取成年内地子女居澳权的“家庭团聚会”勇于发声,抗争手法较澳门本地人更激进。更有趣的是,三年前“反离保”闹争议期间,除了香港报章狠批澳门官员自肥,新华社也在5月底转载《南方都市报》对这个法案具批判性的报导,反而澳门主流传媒噤声。
天鸽对民主派的影响?
苏嘉豪“成名之作”是2014年“反离保”运动,引来二万市民上街抗争,是澳门近25年来最大型集会。但其后的社会运动却后劲不继:他们筹备过的“撑香港占中晚会”只有一千人参加,争取“民主”的回归游行只有百多人。有分析指出,二万个反离保群众未必可以大量转化成苏的票源,因为部分反对离保的人士,后来也反对占领中环;而且部分人的思维也是诉诸中央政府的威望,“希望阿爷(北京)出手主持公道”,认为要“请习近平来捉贪”平息事件,未必等于民众对民主体制有期望。
至于天鸽效应对民主派的影响则众说纷纭。有一派认为,建制资源丰厚,在天灾可以靠派物资讨好选民。而解放军出动援救天鸽灾情,也令民众对中央政府产生感恩之情,未必有利民主派选情,今次建制派选情亦没有大幅受挫。另一派则说,天鸽“叫醒”了部分沉睡的澳门选民,特别是澳门人未必敢公开表态,但会愿意在网络上接收政治信息的社群。值得留意是,苏嘉豪选前的造势晚会只有一百人参加,但最后得票九千余。苏嘉豪等人三年前曾就澳门特首选举举办过网上民间公投,有8000人参与,而《爱暪日报》在立法会开票凌晨的直播节目,有6万多人收看,占澳门人口十分之一。
学社中人选前估计,苏嘉豪的形象主要靠网络建立,和传统建制社团以人脉拉选票的票源有所不同,定位接近香港受年轻人喜欢的泛民主派议员杨岳桥。学社前理事周庭希说:“我们是著重网络动员digital engagement,主要针对上网的人和首投族,我们相信网络世界会在真实世界产生效应,苏嘉豪也有一种网络公众人物的charisma(魅力)和明星感。”笔者问,为何团队主要是二十岁年轻人,在选战期间却经常穿西装,相比香港学生社运的休闲衣服风格,会不会太老气?周解释:“学社前辈以前穿著比较草根和随便,我们希望营造一种‘专业’形象。”
2014年,港澳两地均经历大型群众运动,两地建制派力量都作出了回应,均有组织和媒体出现,在舆论上和群众动员上,抗衡年轻人在社会运动的气势。在澳门,反离保的青年组织叫“澳门良心”,网上即出现一个叫“真.澳门良心”的反撕裂撑和谐群组;反离保运动集会有二万人参加,澳门的同乡会即发动一千人撑离保,有人戏称他们为“爱澳力”(香港的类似团体叫“爱港力”);当香港有“爱国爱港”的网媒,澳门也出现不少新兴网媒,选举前也把民主派参选人的丑闻改图发放,被指是隐影建制的新媒体。
老澳门人常把濠江称为“澳门街”,这个小城只有六十万人口,人脉关系亲密如蜘蛛网,部分澳门人觉得出来参与政治会被秋后算帐,因政见而丢掉饭碗也时有发生。有人说,澳门被称为“半个解放区”,因为爱国力量在半世纪前的政治斗争取胜了,回归后经济飞腾,让政治不满更难爆发。
香港的“后雨伞”低潮,虽令澳门民主派气势减弱,但天鸽的民怨,加上新世代在网上的议政能量,让年轻民主派当选,成为了澳门民主发展的重要标杆。因工作经常接触澳门网民的崔子钊说:“虽然你话澳门人怕事,但网络令到年轻一辈都敢于发声,或许他的职业是公务员或在大企业打工,不方便站出来发声,但在网络上他们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这个大趋势是不可以逆转的了。”
作个小调查你们觉得是一国两制对中国有利,还是一国一制对中国有利。
所以,先恭賀蘇嘉豪當選,但希望澳門不止一個蘇嘉豪,整個年輕一代,都應該推動澳門公民社會的形成,讓澳門人不是遇事就伸手求北京。
澳門需要先形成一個公民社會,然後才會有對民主的認知。相對於中國大陸,澳門有非常大的自由度,不懂得運用,最後自由被一點點蠶食。這是很可悲的。
中國政局就象一個巨大的漩渦,外界力量難以憾動. 只有在中心位置才能理解直正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