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纲大比拼,他们也是“梁振英2.0”吗?

三人争夺特首宝座的格局已定,分析他们的政纲,各人的施政方针与梁振英大同小异。新特首会为香港带来改变,抑或原地踏步?
特首选战 香港 政治

2017年3月1日,香港特首选举提名期结束,特首宝座确定由曾俊华、胡国兴和林郑月娥三人争夺。

其中,曾俊华和胡国兴,分别有165张及180张提名获确认,其中大部分来自泛民主派选委。相反,林郑月娥取得的580张提名,全数来自建制派选委,与当选的601票门槛只差21票。

社会期望新任特首上场,可以在政治和民生纲领上,为香港带来新气象。然而,未能取得足够提名票入闸的叶刘淑仪指,她与梁振英同场出席一个婚宴时,梁振英表示,下届政府将会是“梁振英2.0”,五年后还会有“梁振英3.0”、“梁振英4.0”。

事实是这样?端传媒分析了三名候选人政纲,与梁振英2012年的竞选政纲比较,发现林郑月娥与曾俊华,在土地房屋和长者福利议题的方向,与梁振英其实大同小异。

对于这说法,曾俊华接受端传媒专访时就说:“全世界政纲都是这样,你回看董先生(董建华)的年代,也有很多相似。”

他们与梁振英有分别吗?

回归以来,土地房屋问题一直困扰香港。梁振英在2012年参选时,主打的恰恰是土地房屋政策,一度为他赢来民望、掌声。

当时,不少人殷切期待他的“港人港地”政策,规定在这类地皮上建成的私人住宅单位,只可售予香港居民。然而,梁振英上任后,只在2013年启德发展区推出两幅“港人港地”,之后再没有推行,政策无疾而终。

五年后,今届特首候选人在协助港人置业上,又有什么建议呢?

林郑月娥接受端传媒访问时承认,现时楼价极高,“以往觉得月入五、六万,已经可以买楼,但今日不行了”。因此,她在政纲中提出,在居屋之上新增一类资助房屋,“构建中产家庭可以负担的‘港人首置上车盘’,重燃置业希望”。这在政策目标和对象上,均与“港人港地”方向类同。

胡国兴的政纲也有类似政策,称为“港人首次置业”用途住宅地,建议在地契上标明只限首次置业港人购买,转手也有同样限制。

也就是说,相隔五年,他们三人在解决中产置业的问题上,思维同出一彻。

至于要在短期内觅地,梁振英、林郑月娥和曾俊华,则同样相中“政府社区用地”。

梁振英在2012年提出,要加快变更闲置政府用地的用途,例如重建旧政府办公大楼、前政府宿舍、空置校舍,及利用长久空置的政府社区用地。

来到2017年,林郑月娥的短期觅地措施,目标同样是“政府用地”。唯一与梁振英不同的是,她进而提出:“探讨‘一地多用’的多层发展模式,整合设施及土地,释放部分土地兴建社区设施”。

同样以“政府、机构或社区”用地,作为短期土地来源的曾俊华,则建议将这类地皮的规划用途,“改为混合用途,包括住宅或其他发展用途”。

梁振英在参选出席论坛时,曾经提到要“认认真真”地做全民退休保障,又指政策“很值得做”。不过,他在政纲中“白纸黑纸”写下的,其实只提到增设有资产审查的“特惠生果金”,即现时的长者生活津贴。

在梁振英任内,领军探讨全民退休保障的林郑月娥,批评“不论贫富”的全民退保不可行。她在其参选政纲,也没有再著墨全民退保,只提到要“尽快落实有关‘长者生活津贴’的改善措施”。

曾俊华则直接强调长者生活及福利保障制度,需要有资产审查,“资产总额低于某一水平的长者,可获得保障金,应付基本生活开支”,但建议简化及结合各种计划,以降低行政费。

被问到与梁振英的施政方针,有不少相似的地方,曾俊华认同回归以来,多任特首政策都有相似的地方,问题不在政策方向,而在于能否实行:“大家都知道社会需要什么,我们现在说的,是要坐在一起才可以商讨。如果每次到立法会都拉布完场,如何去处理?大家都知道那些是问题,大家都知道应该这样做,但为何做不到呢?因为我们无法坐在一起。”

那么,大家都是“梁振英2.0”吗?林郑月娥说:“我还是那句吧,现届政府做得相对好的、市民欢迎的政策,下届政府应该继续推行,具体来说就是房屋、土地、扶贫、安老、助弱、环保、地方行政等等。但延续一些良好政策,以回应市民诉求,不等于延续一个人的风格或路线。”

“施政是一件事,管治是另外一件事,管治很讲求你个人的的领导能力、个人魅力、个人风格、待人处事,怎样向市民解释一件事怎样做。在这一方面,尤其是我提出的管治新风格,我跟梁特首有好大的分别。”林郑月娥补充道。

政治议题上他们能贯彻始终吗?

近年香港政治纷争不断,造成社会撕裂,曾俊华认为“未能坐在一起”,正是问题源头。那么,三名候选人计划如何处理政改问题?

曾俊华在1月19日宣布参选时,表明人大就政改方法颁布的“831”框架,“不是我们的立场,是在内地带进来的”。不过,一天之后,曾俊华就在电台节目上,说重启政改应以“831”决定为基础。

此话一出,立刻惹来部分民主派选委反弹,表明若坚持“831”框架,将很难提名曾俊华。到了2月6日,曾俊华公布政纲时,他说会就着重启政改,如实向中央反映香港各界意见,也没有把“831”写进政纲。可是,他又在记者会重申,“831”框架不能任意更改。

说法一改再改,虽然最终为曾俊华争得民主派选委的提名票,保送他入闸,惟引来外界批评,包括有报导指中联办主任张晓明,不点名斥责他政纲前后矛盾。

为此,曾俊华向端传媒解释说:“以前我不同时期说的,都是同一件事,就是这(‘831’)是我们法律的一部分,我们不能够回避。我们要做出任何修改,都要在内地推行。我们要做的第一步,是要内地有关的人,准确了解香港市民的看法,我相信这些事情可以灵活处理,作出大家都认同的修改。”

“重启政改争议当然会大,政治氛围是很重要的,如果有一个和谐氛围,推动政改会容易很多。”曾俊华说。

另一个争议极大的政治议题,是《基本法》23条立法。现时三名候选人都认同,23条立法是特区政府的宪制责任,分别只在于如何立法。

曾俊华在政纲中,提到要以“白纸草案”咨询公众,并会同步处理政改。部分民主派选委不满他的决定,比如由泛民选委组成的“民主300+”发言人郭荣铿当时回应道,曾俊华在23条的立场“与一般建制派无分别”,民主派选委提名他将“增添一个好大的疑虑”。

事隔六日,在一片民主派选委的质疑声中,曾俊华在2月12日提出了新说法:“23条我没有信心在2020年前做到,因为过程比较复杂。”因此,他提出先处理政改,再推23条立法,被指是向民主派让步。

胡国兴在23条上,也曾更新政纲。他去年12月14日首次公布政纲时,强调政改未有共识前,不会就23条立法;到2月5日,他进一步提出要同时为《基本法》22条立法,在保障“一国”的同时,亦要确保“两制”。

相比胡国兴和曾俊华,林郑月娥在两大政治议题上的立场虽然没有改变,惟一直欠奉具体内容、方向。

林郑月娥承认,经历了政改20个月的争拗及79天占领行动,社会一般认为政治议题令社会分化或撕裂更严重,但在她看来却未必:“当一个地方的经济好、有增长,但原来繁荣是不能够共享的,或者生活也没有改善,那种不满的情绪亦会助长,当有政治或社会事件爆发,那些不满、怨气就会出来。”

“所以我提出,若我有机会成为行政长官,会在任内尽努力创造一个气氛与条件。”

读者评论 4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現界政府過去努力工作,致力改善民生。其實直正令香港撕裂的人是曾俊華,沒有做好財政分配,只會儲錢,不肯還富於民。無論中小企、中產、弱勢社群㫮缺乏支持。施政報告推出改善民生措施,財政預算案便減少福利(如差銄寬減),令市民百上加斤,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結果將社會撕裂的黑鑊瀉給老板。

  2. 校對請給力

  3. 后面基本法写成基木法了。

    1. 感謝讀者指正,錯誤已更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