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民主派手握不民主的选举票时,争吵开始了

梁振英不再参选后,打着ABC旗号的民主派选委失去焦点,320多张选委票,反倒成了民主派分化的导火线。
特首选战 香港 政治

2016年12月11日,民主派阵营欢天喜地。当天,香港特首选委会选举结果出炉,由民主派选委组成的联盟“民主300+”取得至少325席,成绩为历届最佳。选委会负责提名及选出行政长官,民主派取得超过四分一议席,有望左右选情。

两个月后,就在特首提名期开始3天前的2月11日,近100名民主派选委聚首香港大学开会,讨论提名策略。负责协调“民主300+”的发言人梁继昌形容会面气氛良好,各方交流意见,并无“互相攻击”。他们会在2月底再开会,落实具体提名策略。

然而过去两个月,民主派选委对于如何运用这320多票,一直各执己见。不论在Facebook留言、报章评论,还是传媒访问,均骂战连场。

有人认为民主派应面对政治现实,提名前财政司司长曾俊华,以及退休法官胡国兴,“硬撼”(对垒)前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反对“西环操纵”;也有人坚持“民主派不应授权建制派”的原则,认为选委应支持社民连立法会议员梁国雄。

现实派与原则派争持不下,这320多票,反倒成了民主派分化的导火线,到底他们争持不下的是什么?

曾俊华是lesser evil吗?

今届行政长官选举将于3月26日举行。参选人必须在选委中,取得150张提名票方能正式“入闸”。换句话说,“民主300+”手执的320多票,如果协调得宜,最多可保送两名参选人“入闸”。

现时热门参选人中,盛传林郑月娥是中央唯一支持的特首人选。部分民主派选委因而认为,他们在提名阶段的首要工作,是确保选举有竞争,“反西环操控”,故此牵起提名曾俊华的激烈讨论。

曾俊华担任了9年多财政司司长,属建制阵营,过去多次明言重启政改要以831框架为基础。但由于他形象开明,近两年越来越受市民欢迎,暂时是参选人中民望最高的一位。曾俊华的处事手法,也相较其他建制派参选人温和,亦较愿意与不同政治立场的派别沟通。

所以有传统泛民选委认为,在民主派不可能当选的政治现实下,“民主300+”需两害取其轻,考虑提名曾俊华,这群泛民选委被视为“现实派”。例如民主党的罗健熙,2月4日就在其Facebook专页指,曾俊华是lesser evil(伤害较小的选择),对民主原则“破坏会远比greater evil(伤害更大的选择)小,at the end(最后)是有利原则继续推展”。

“Lesser evil”论显然不为“原则派”选委接受。他们强调“民主300+”的根本诉求,是要在推翻831框架的前提下重启政改,曾俊华未能符合。1月24日,香港众志立法会议员罗冠聪在Facebook专页说:“我真的明白在绝境下,可能大家在焦躁下会支持立场相异的候选人,但这不是我们追求的事情吧?”

当“现实派”和“原则派”在网上争论不休时,曾俊华其实尚未发表政纲。2月4日,“民主300+”成员黄任匡接受端传媒访问时说,阵营中对831框架有不同意见,“有人明言撤回,有人认为重写报告,如实向中央反映港人意见便行;也有人现实一点,觉得参选人能在框架里钻空子就可以。不过按现时言论,曾俊华对831的看法跟叶刘淑仪分别不大,一切还是待他政纲出炉后再作决定吧。”黄任匡说。

2017年2月6日,香港特首参选人曾俊华举行政纲发布会。
2017年2月6日,香港特首参选人曾俊华举行政纲发布会。

两天后,曾俊华公布政纲。虽然政纲未有载列831框架,但提出要以“白纸草案”形式,为《基本法》23条立法,结果民主派内部争议旋即升级。

黄任匡同日(2月6日)在Facebook发帖,不点名回应曾俊华政纲道:“2003年,他们说23条立法。香港人说:‘董建华下台!’2017年,他们说23条立法。香港人说:‘中央说了算,谁做特首都要这样做,现实一点吧。’董建华表示:‘公平吗?’”

这份点明为23条立法的政纲,甚至令原本倾向提名曾俊华的民主派政党公民党改变口风。1月22日,公民党主席梁家杰接受传媒访问时说,香港“需要一段休养生息的时间”,暗示较大机会提名提倡“休养生息”的曾俊华。

可是,曾俊华政纲出台后,公民党党魁兼立法会议员杨岳桥在2月7日向传媒说,曾俊华计划推行23条立法,社会必定争吵起来,很难做到“休养生息”。

在公民党对提名曾俊华感到犹疑之际,部分传统民主派选委,依旧坚持曾俊华是“lesser evil”。民主党主席胡志伟回应曾俊华政纲时说,如果能够寛松处理23条立法,不会引起公众恐慌,又指如果做好咨询,在立法过程中达成共识的机会大很多。

梁国雄参选被指分化民主派

2017年2月10日,宣布参选特首的社民连立法会议员梁国雄接受端传媒访问。
2017年2月10日,宣布参选特首的社民连立法会议员梁国雄接受端传媒访问。

两日后,随着社民连立法会议员梁国雄宣布参选,民主派的裂缝更见明显。

2月8日,梁国雄召开记者会解释参选决定,强调自己只会在由“公民联合行动”发起的“2017特首民间全民投票计划”,取得38000个民间提名后,才会游说选委提名给他。而站在他身旁的,有罗冠聪、刘小丽和朱凯廸等在雨伞运动后冒起的自决派立法会议员,却不见传统民主派人士。

“现在有个创举,某些民主派选委说,今次选举不要搞太多,投给对家吧。这种想法还被‘反西环操纵’的原因包装了,被歌颂起来。”2月10日,“长毛”接受端传媒访问时气冲冲说。他办公室的台面上放着一份报纸,标题是“梁国雄参选,泛民批分化”。

梁国雄指,他不明白泛民阵营批评他的理据是什么:“我跟曾俊华根本不是同一政治光谱的人,何来分化?曾俊华去过雨伞运动半分钟吗?现在他更说,831和23条必会做,而且很快做。”

雨伞运动后,民主派打着争取重启政改、推倒831框架的旗号,在多个选举中取得亮丽成绩。“现在你们做大了票仓,多了很多选委票,然后说支持曾俊华吧,两害取其轻,我觉得这十分狡猾。”梁国雄说。

‘民主300+’是我的同事,那些专业联盟搞出来。我都有读他们的东西,帮他们总结了 —— 要选举有竞争性以及让曾俊华赢。

梁国雄

他接着道,假如民主派最后真的授权建制派参选人,后果将非常深远:“投给曾俊华、让他当选的话,变相是把政治授权拱手相让予他。这违反政治学的授权,将来的批评会变得无力,因为你利用群众做了一个错的政治授权,然后又跟群众说:‘他做得不对,一起反对他’,荒天下之大谬。那民建联也一样,他们选爱国爱港的特首,之后如果特首做错,民建联也说不对的,是吗?那么你们又说民建联人格分裂?”

“‘民主300+’是我的同事,那些专业联盟搞出来。我都有读他们的东西,帮他们总结了 —— 要选举有竞争性以及让曾俊华赢。”梁国雄反讽道。

梁国雄说自己曾接触其他民主派人士,邀请他们出选未果,于是自己参选。“我一开始已经知道我不是最好的人选,其实我考虑时,已想到有人会以‘出尔反尔’攻击我。”

梁振英弃选令民主派失去焦点

“长毛”出选之所以备受争议,是因为在前两届特首选举,他均大肆批评出选的梁家杰和何俊仁,指他们参选等同承认小圈子选举。

“我看不到他(梁国雄)有什么特别理据改变他过往说法。”何俊仁接受端传媒访问时说。2012年他出选特首选举,梁国雄曾经骂他“唾面自干”,“以小圈选举候选人资格欺世盗名”。

“以前我们有少少像‘探路’,看看在小圈子里,我们能否得到足够提名。”何俊仁解释说,他五年前参选时是假设2017年有普选,民主派要为此作好准备,再一次确保能取得足够提名“入闸”和尝试阵营内初选。

他说当年参选,成功施加压力,令梁振英承诺解决土地和“双非孕妇”等问题。不过说到推动民主运动的承诺,何俊仁想了良久,然后语带无奈地说:“坦白说,那次焦点去了别处,去了梁振英和唐英年的斗争,我是始料不及的。所以我在大议题上,做不了很多。”

选一个即使不是最好,但可以减低伤害,减低撕裂,也总聊胜于无。

何俊仁

“我逼了梁振英很多次,要他承诺普选没有筛选、提名必须符合国际标准,但怎样他也不说。”

2014年,人大最后就政改颁下“831框架”,触发长达79日的雨伞运动。对于新形势,何俊仁这样看:“我觉得‘雨伞’后,大家已不想民主派再参选;可是,当说到去选举委员会拿一些票,大家倒不觉得很反感,甚至觉得应该这样做。”

“为什么民主派仍然肯参与这小圈子选举,就是觉得如果有选择,选一个即使不是最好,但可以减低伤害,减低撕裂,也总聊胜于无。”

对于社会有声音批评他们放弃原则,何俊仁认为一切争论,皆源于梁振英不再参选:“现在大众议论纷纷,很多质疑,就是因为梁振英不选;梁振英选,有那么多批评吗?我们提名曾俊华,有那么多质疑吗?也挺肯定是没有。”

“选委在参选时打着ABC(Anyone But CY)旗号作阶段性策略可以了解,但当C(梁振英)没有了,之后的策略如何,用公民提名、lesser evil,还是其他方案,仿佛选委没有很详细地谈。”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副教授马岳说。

研究选举制度多年的马岳形容,“民主300+”组成时“其实有点拉杂成军”,只为了抢最多席位,意见分歧、冲突也因此很容易出现:“里头的人虽然都认同民主,但其实光谱可以很阔。就算界别内也有这情况,像高教界、社工界,有一些人参与社运、接触政治经验较丰富、思想较激进,也有些较务实。基于大家对选情状况的判断不同,争论往往因此而起。”

最大问题是,大家仿佛将对民主的所有幻想,都投射在这300多个选委身上,但他们只不过是这个小圈子选举中‘特权阶级’。

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副教授马岳

曾俊华2月11日说,对于自己能取得足够提名票“非常乐观”,之前更有报导指,曾俊华未必想尽取民主派选委的提名,以免给人代表民主派的印象。所以马岳认为,即使民主派有意提名曾俊华,“对方也未必全部接受”。

“最大问题是,大家仿佛将对民主的所有幻想,都投射在这300多个选委身上,但他们只不过是这个小圈子选举中‘特权阶级’。”属高教界选民、不过没有投票的马岳总结道。

读者评论 8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一定投薯片啦!吳通長毛做好呀?笑話!

  2. //選委在參選時打着ABC(Anyone But CY)旗號作階段性策略可以了解,但當C(梁振英)沒有了,之後的策略如何,用公民提名、lesser evil,還是其他方案,彷彿選委沒有很詳細地談。//
    與政改諮詢時沒兩樣,大喊真普選,到頭來也是空喊。
    別人替你製造共同敵人,敵人一撤便無方向。

  3. 倒是更不喜歡曾俊華。
    曾俊華推崇人民幣結算,一下就是問題。

  4. 民主派已經不需要外面搞一搞了 自己就先分化起來了 現實派和原則派開始對壘了 對上面來說是個好事 對香港來說就不一定了

  5. 這個選舉本來可以更民主,一人一票選現在幾個候選人。所謂民主派其實最怕就是民主狀況得到進步,因為民主得到進程,他們的得益和籌碼就會減少。現在他們三百幾票沾沾自喜,你們有沒有想過本來這些票可以是我每人一票的?絕對好過無!好過睇距地演馬騮戲!

  6. 長毛的矛盾就在於,在一個半民主的選舉中,他卻想推行完全民主的策略。如果非建制派不放手一搏曾俊華或胡國興,減小對民主的損害,再來慢慢政改和討論廿三條的問題,就更加可能是林鄭勝選。
    長毛參選,就算非建制325票全部投給他,建制派也不可能會有一張選票給他,最後肯定是林鄭完勝,多少有浪費選票的嫌疑。

  7. 從來,政治就是一種妥協的藝術。長毛參選,是泛民派的自我消耗!只會是一塲鬧劇!他們是政治毒上腦,只記得自己的所謂政治品位,忘記了兩件很重要的事:(1)政治是權力力量的角力,誰有power and authority 誰有話語權了,泛民怎不問自己,他的 power and authority 由哪而來?由“原則”而來嗎?還是由選他們的“民“而來?答案顯淺得連小學生都會懂!(2)若果(1)是最高的原則,那麼,這些“民主“派既以民為本,那麼就要先看市民的嘴臉,然後才看對面派別的嘴面?
    我在香港,市民最討厭泛民的一點,就是他們之間常談民主民主,但卻從不以民為”主”,只以他們自己為"主"。雖說,社會民眾也有各派不同思想,才通過選舉產生不同派議員。但選舉是幾年才發生一次,時勢卻時刻萬變,現代資訊科技發達到這程度,這些泛民當中,有人去認認真真地問下市民的意見嗎,有問過lesser evil是最新的民意嗎?做這"家課",很難嗎?可能有些派別的領袖人物,不想問這,就是不想看到自己選民的意願,與自己的“原則”可能相違背。若然這樣,當泛民一面訕笑梁仲恆、游惠貞他們是幼稚,玩原則,小學鷄,此刻泛民面對林鄭此外敵,還搬弄原則,那你們跟梁游小學鷄有什麼分別?面對人民,都不謙卑, 從政沒有這種胸懷,回家也吧! 政治,有時當還有更高原則時,其餘就要讓路。大如國共聯手抗日,都這樣發生,香港民主派之間,有如國共這種敵我不共戴天這程度?多番幾次(佔中,特首選舉,與中共呀爺對話立塲…等)讓香港人看得咬牙切齒:你們狗咬狗骨些甚麼,對著電視屏幕,只能一句:無聊!相信幾年後的選舉,市民誠然深明蜀中無大將,但他們會藉選票請你回家,選個 lesser rubbi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