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好自然—海”亚军作品︰〈回归的鱼〉

如鱼得水,各鱼有各鱼命定的水。都说,回归复生有千法。
风物

王观娣耳朵贴在船舱地板上倾听。不一会,“谷谷”作响,像鸟啼,一群黄花鱼在船下畅游而过。 他奔上甲板,猴叫般呼唤邻船,我父亲呼应,两艘船马上摆阵施网围捕。

王观娣识字不多,却自悟出一套简易的法则:黄花鱼被渔翁逮住,在不锈钢碟上被瞻仰,然后翌年,过了中秋,牠们会复活归来,再经历一次苦难。王观娣饭后在棚头抽烟,带盐味的风拂面,他觉得,眼前这荡漾的一片黑,是有灵魂的。信奉天后的父亲听他侃侃而谈,半点不明白,却是永远牢记在心。

后来王观娣无法不推翻这信仰:年产量由1975年的20万吨,锐降至90年代的不足1吨,黄花鱼一去不复返。

王观娣觉得,牠们就像那个十六岁便随家人上岸的女孩;跟自己同龄,也姓王,在两人最炽热的暧昧期,她离开了,想围捕也捕不到。他自觉这譬喻滑稽,傻笑起上来。翌日,他向父母开心见诚,说要走,说这里没有自己的栖身地。
后来父亲也随王观娣的脚步迁到都市。 他们像儿童书里有鳍兽进化成四足兽的历程,弃守这破港,转而脚踏石屎沥青铺垫的实地过活。

王观娣的儿子王俊伟,土生土长的陆地纯种,有时会在紧接晨早新闻的财经时段亮相。那时,他正有意置业,属意新楼盘“南澳湾畔”。该盘前临海滨公园,被耳机线和手机臂带纠缠的跑者如鲫,偶尔有妇女练习中国舞,噪音不少;另,位置不够便利,间隔不算实用。但以物业投资的踏板来说,不能奢求太多。于是王俊伟掷下千金,即日签好正约,即日取匙。

置了物业,也有了经理专有的私人房间。办公室在港湾道,落地玻璃可眺望天星小轮来往。人生得意须尽欢,我们在贺升职暨入伙派对上酒杯高举过头。

王观娣当然为儿子骄傲。王氏两父子,感情和睦,偶尔喜在私房菜馆聚餐。王父喜欢点一道煎封黄花鱼、一道黄鱼面,入馔的当然是濒危的野生货,而非下栏养殖货。但野生来获几近绝迹,亦不屑以养殖货充数,老板最近把餐牌上所有黄花鱼菜式剔除。王观娣只道是生态演变沿革,一尾海鱼早已看得很化,反正没了黄花,尚有三文鱼吞拿鱼填充。

除了黄花鱼,马友、鰽白等常客通通离座,似乎约好了一起离弃这破败的渔港:由木桩撑起的棚屋,随着海洋大潮两年一小浸、五年一大浸;也有火灾,2000年四级火吞灭上百间棚屋,同类事故近年不绝于耳;每逢潮退,由珠江口涌至以及渔人自家制的垃圾,通通搁浅于棚屋底下,囤积叠叠无从清理;标志性老本业虾酱虾膏失守,皆因以拖网捕虾遭禁,虾酱厂一是撒手不做,二是由大陆渔民供应、加工,无奈将家业拱手让人。
连大陆史诗式饮食纪录片都要走访的“香港威尼斯”,回头已是百年身,黄金时代远逝。

偏王俊伟选择这个不逢时,从癌细胞般不断扩散增生的都市盆景,退避到被淘汰的边陲,四足兽退化成有鳍兽,一步接一步让水平线浸过自己的头盖。

他选址吉庆街,新张那天,我和父亲、王观娣一同步进楼高两层的咖啡室,王俊伟和太太早已在内迎宾。一颗贝壳敲到我的眼角,原来是他太太创作的彩绘贝壳,成串从天花垂下。暖黄的灯光罩下来,罩在数张柚木桌和马赛克玻璃桌之上,罩在虹吸壶和蒸馏咖啡机之上。父亲与王观娣虽则上岸数十载,对年轻一辈的事儿仍是不解,坐在棚头以白瓷小杯喝味道似苦茶的饮料,对他们是天方夜谭。

是以王观娣与父亲无法投入这陌生的国度,只谈两人同感兴趣的话题,那一档新鲜,那一档便宜,说到“黄花鱼”三字,我神经反射地竖起耳朵。父亲说:最近黄花鱼重出江湖,王观娣接道:当然知道,买了一尾,自己㓥,一刮鳞,黄斑已经剥落,冒牌的染色货。
诚然,那片黑无间地把生灵往前推,推向转生之轮,只不过,这次有狡狯的人类代劳。或许,所谓的轮回,其实有千般百态。

玄理与早起令我昏昏欲睡,唯有呷口咖啡,微妙果香跟淡涩滑进喉咙。南美洲异国某山岭的特产由王俊伟一手引入这南中国广东省蜑家人的夕阳境地。厌倦名利场的当代陶潜大有人在,多由对都市意识形态的反思造就。纵然难再听到黄花鱼的鸟叫声,“滨”不必是受硬性规划的直线或弧线,涛声不必被拒诸落地玻璃以外,水波载的也不一定是缘薄的陌路人,王俊伟于愿足矣。反观,王观娣和父亲当年不出走,今天会吸吮一盘枯瘦的小蟹伴稀粥当晚餐,任观光客健行者参观熊猫馆一般望穿棚屋的玻璃窗,思忖:原来香港还有这样一个地方,落后,但有“特色”。如鱼得水,各鱼有各鱼命定的水。都说,回归复生有千法,这一回合,出走的王观娣以王俊伟的脸孔归来了。

此时,一个意态妩媚银发亮丽的徐娘跨过门槛,王观娣马上和父亲咬耳朵挤眉弄眼。徐娘瞥见王观娣和父亲,绽出笑容,像回到十六岁光境。


评审意见

潘国灵︰散文与小说结合,富思考性,黄花鱼的变迁用笔出色,最后写鱼、海滨,乃至人以不同形式“回归”亦富喻意。王俊伟发迹一笔稍嫌太戏剧性。

俞若玫︰技巧圆熟,特别是意象的构思及转喻,巧现而不梳硬,有所指而保留有想像。但后期发展的确有些跨张,没有继续在诗意上的经营,而取路更有故事性的“剧情”,可惜。

曾卓然︰具本次比赛少有的成熟圆润,阅完使人心情好。本篇为有“我”之叙事文,黄花鱼与王家“回归”是对照也是重像。惟“娣”字为女性专用,蜑家有带来男丁之意,父化名王观娣碍眼。

评论区 0

评论为会员专属功能。立即登入加入会员享受更多福利。
本文尚未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