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社会多年来面临薪资低落的困境,许多年轻人在离开校园后,抱着满腔热血来到都会,以为大城市能够提供更多工作机会,却总是碰壁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抑或是进入了喜欢的行业,却也只能屈就于每个月台币两万多元,与生活物价不成正比的薪资。如此低廉的社会新鲜人起薪,十多年来非但未曾改变,甚至每下愈况,有逐年探底的趋势。
日本走得比台湾前面,台湾正在经历或即将面临的困境,日本社会也曾经或仍在发生。就像台湾年轻世代走上街头,向政府要求转型正义一样,有一群日本人亦选择用直接且积极的方式,向政府或企业表达不公;但日本人的性格向来保守,大多数人对于政治或社会运动较为冷漠。于是,有一部分的日本人,在面对现今社会环境的困境时,他们选择的是改变自己的生活模式。
近年来,住在东京、大坂两大都会,年龄集中在20至40岁世代的日本人,有愈来愈多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与城市之间是否真的相合?他们住在大都会,看似有较多的工作机会,部分看似幸运的人还可以每天进出光鲜亮丽的办公室,但其实只是拿着有限的薪资,负担高额的房租与物价。经常没日没夜的成天加班,到了周末完全不想出门,失去生活的品质。他们忽然发现,也许应该放弃或者暂离都会生活,移居到乡下去,从改变原有的生活模式开始,为自己的生活按下一个重设键,可能更有时间思考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日子过得更踏实也更快乐。
近来不少日本电影、小说或电视特辑中,都能见到以从都会移居到乡下为主题的故事。于是,有几个日文词汇,如“田舎移住”(移居乡间)、“田舎暮らし”(乡间生活)和“二拠点居住”(两据点居住)等,最近成了常在传媒或书店会看见的关键字。
从《TURNS》杂志观察移居者关心的事
2002年,东京成立了NPO法人机构“故乡回归支援中心”,原本服务的对象锁定退休后的高龄者,协助他们从东京返回老家乡下的生活,但这几年反而是30至40岁世代人连年增加,甚至也有20岁世代的年轻人。特别在311东日本大震灾后,许多住在东京首都圈的中生代,都兴起从东京移居到人口密集度低,灾害相对较少的乡间,其中又以育有小孩的家庭为大宗。截止2015年为止,前往支援中心相谈的20至40岁世代就占了总相谈人数的67%,比七年前高出30%。由于兴起“田舎暮らし”和“二拠点居住”的人愈来愈多,2008年“故乡回归支援中心”为了满足西日本的民众需求,还在大坂成立了“大坂故乡生活情报中心”。光是去年,到大坂分处询问移居乡间可能性的个案,就高达1万2380件,而其中50岁以下的青中生代,占了总询问人数的61% 之多。
这几年来,我始终关注也很喜欢阅读的一本杂志,是年间发行四回的《TURNS》季刊。《TURNS》创刊于2002年夏天,迄今已发行了20期。刊名出自于日文中常说的“U TURN”,意指回潮、返回或回头,也隐含着人生的转弯及轮番上阵(your turn)之意。这本杂志主要以日本的“地域”作为概念,每一期会挑一个相关主题,传递出地方乡间人亲土亲的魅力。不只人情,还包含丰盛的自然、饮食、生活型态、手工职人与种种的地域文化。
在乡间居住的人,他们赖以为生的工作,从个人到群体,透过杂志中的报导与访谈,窥见每个人的世界观。对于有兴趣移居到乡间的都会人来说,《TURNS》也提供许多援助制度的情报,并包含居住、就职和创业know & how等资讯。
其实《TURNS》的前身是另一本名为《自休自足》的杂志。原本的读者群设定是日本团块世代的退休族群,但在东日本大震灾后,移居乡间生活的人反而以20至40世代人居多,于是因应需求改版、更名后重新上市。
截至目前为止,《TURNS》做过的专题中,特别吸引我目光的包括了创刊号的“要住的话,地方更有意思!”;第四期的“在地方实践梦想的人们:找到不被城市束缚的生存之道”;第八期的“改变你的地方工作:在地方创业、开业、就职”;第11期的“连结日本未来的工作:你的一小步,地方从此改变”,以及第19期的“海生活,岛生活”这几期主题。(注:日文汉字中的“地方”特别指的是大城市以外的小地方、乡间之意)
许多想要实现移居乡间的人,首先会冒出来的疑问就是工作问题。贸然搬去乡下,就算生活品质变好了,但没有工作也活不下去。所幸在《TURNS》杂志中,汇整了乡间的求职情报,而且每份工作几乎都会很客观地标出“三大魅力”和“三大困境”提点读者。若想要买地盖房,杂志也有刊载不动产资讯。当你发现同样的一笔钱,在东京或台北市区都买不到一间卧房大小,但在日本乡间却可能买到一片土地,甚至家里还有附有温泉时,是否也会怦然心动呢?
都会人从乡间找回生活魅力
如果一时半刻无法完全实现移居乡下的可能,“二拠点居住”(两据点居住)也是一种方式。首先离开都会,在周末假日时体验看看在大自然生活的感觉。距离新宿约两小时电车的奥多摩“Share Village”,因人口减少之故,从2012年春天起整理出300多间空出来的独栋木屋,提供给人分租。每个月可能花不到日币5000元,就可以拥有一个“别墅”,在周末时就离开东京,来去乡下住两晚。
理想与现实总有差距。或许当你开始试着增加乡间生活的天数时,才能更清楚了解自己是否真能完全脱离都会生活。毕竟,移居到乡下以后,不只生活习惯会改变,连日常使用的东西和饮食都会大改变。
根据统计,东京人最想移居的乡下县市,第一名是长野县,第二名则是山梨县。第三名是距离关东较远的岛根县和冈山县。至于大坂人最想移居的乡间,第一名是和歌山,第二名是冈山县,第三名是兵库县。综观这些地方的特质,大多数的人认为因为它们气候温暖,天灾少,虽说是乡间,但也不至于偏僻,仍具有部分都会机能,更重要的是各地距离东京或大坂也不太远。
除了有如“故乡回归支援中心”的民间机构以外,日本地方自治体也很积极的争取东京、大坂移民。每年在东京和大坂都会举办“回归故乡博览会”,由地方政府直接透过出展摊位,向民众提供移居资讯,开出补助的优渥条件,例如只要东京人搬到乡间,地方政府就会提供房租或购屋补助金,最多高达上百万日圆。
移居乡间,渐渐成为东京人的一股新潮流。有人因为不适应都会生活,而有人则是想改变生活,于是抱着期待到乡间找梦去。这或许也跟有些人想要离开台湾,到异乡寻梦有异曲同工之意?然而,应该要知道的是,移居或许从来不该是一种目的,而只应该是一种手段或方式。无论住在哪里,活在当下,找到自己想做的事,去感受存在感所带来的愉悦,那才是真正重要的事。
在台灣也買了郊區別墅,感覺很好。
然而東京GDP占全日本GDP超過一半,基于經濟乃至文化上的巨大的城市吸聚效應不會消失。逃離,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