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品:在手机上,为你的国家追捕“恐怖分子”

在手机中你窥探他人的一生,成为“爱国者”或“国家公敌”全在一念之差。
replica 題圖
Game ON 风物

国土安全局的秘密监狱,你被单独囚禁在隔间里,面前只有一部智能手机。

上个月初,这座城市发生了重大恐袭,当天上午10点,埋在皮皮洛斯特大桥下的10枚炸弹同时爆炸,至少100人死亡,300多人受伤。

事后没有任何个人或组织宣称对此负责,但政府认定这是由反政府势力策划发动的恐怖行动,于是下令国安局将和恐袭有关的异议人士统统抓捕,进行秘密审讯。虽然你还是名高中生,不幸也成为了肃清对象。

《复制品》(Replica)

发行时间:2016年7月11日

类型:独立、解谜

制作人:Somi

平台:Windows、Mac OS X

游戏《复制品》就从这里开始,画面从头到尾都只有一部智能手机的屏幕,所有的任务都是通过平时我们最熟悉的 App 来完成。作为被捕嫌疑人,你必须要立功表现才能证明自己和家人的清白,立功的方式,就是破解这部国安局分派给你的手机,搜集机主的罪证。

如果你找到的证据足够证明机主有罪,就可以被无罪释放,甚至获得“爱国者”的称号;但如果你胆敢抗命,向外界求援,你会被认定为恐怖分子帮凶,锒铛入狱。在你破解别人手机的同时,你的手机也在另一个嫌疑人手上,他/她和你一样面临着两难困境。《复制品》 中,人为刀俎,你为鱼肉,要么绝对服从、要么自寻死路。

所有的任务都是通过平时我们最熟悉的 App 来完成。
所有的任务都是通过平时我们最熟悉的 App 来完成。

无论如何,想要继续游戏,都得破解手机。可破解手机这件事情,连 FBI 都要费九牛二虎之力,更何况没有黑客经验的玩家。

好在游戏并非旨在考验玩家的黑客能力,所以在互动方面采用了传统的 Point & Click 设计——你甚至用不到键盘,所有的任务都可以通过鼠标完成。这种设计大大降低了游戏的难度,但同时也限制了游戏的可延展性,你能做的,只是在游戏给你的选项中不停变换排列组合,破解密码。在你尝试几次破密失败后,刚好看到手机通知栏弹出的消息:

“嘿,你生日了马上就到,生日快乐,亲爱的。”

不少人都会拿生日密码作为手机锁屏密码,我根据已有线索推算机主生日,输入后成功解锁。(不知道这个简单的任务算不算给玩家的一个小提示:千万不要拿生日日期作为锁屏密码)

解锁完成,手机中所有数据都暴露在我面前,国安局也在这个时候打来电话,“干得漂亮,我一开始就知道你有做这行的天赋。”他们告诉我,这部手机已被密切监控,警告我不要做任何与任务无关的事,尤其不能用它向外界拨打电话。随后,他们让我下载了一个叫 To-do 的 App,国安局会通过这个 App 给我分配任务。

你需要在通讯录、SMS、相片,甚至相片的GPS资讯中寻找蛛丝马迹,确定机主的年龄、住址、父母和女友的资料等。
你需要在通讯录、SMS、相片,甚至相片的GPS资讯中寻找蛛丝马迹,确定机主的年龄、住址、父母和女友的资料等。

很快,To-do list 中就有了新的任务,找出机主的基本资料。你需要在通讯录、SMS、相片,甚至相片的GPS资讯中寻找蛛丝马迹,确定机主的年龄、住址、父母和女友的资料等。任务由简入繁,层层递进,如果你无从入手,“好心”的国安局还会发来 SMS 给你提示。

“干得好,到目前为止一切都很顺利。能帮我们手机这些信息已经证明你是一名真正的爱国者。”当我完成任务,国安局打来电话,“从现在开始,你要继续做自己刚才做的事情,并把它当成人生的一部分,就像阿道夫·艾希曼(Adolf Eichmann)那样。”

接下来,又有新的任务出现在 To-do list 中,而我要做的,就是像刚才那样,在各种 App 中,搜集机主的“犯罪证明”。

阿道夫·艾希曼

阿道夫·艾希曼(Adolf Eichmann,1906年3月19日-1962年5月31日),纳粹德国前高官,也是在清洗犹太人中执行“最终解决方案”的主要负责者,被犹太人称为“纳粹刽子手”,二次大战后定居至阿根廷,遭以色列情报特务局(俗称摩萨德)干员绑架,公开审判后绞死。作家汉娜·阿伦特在《艾希曼在耶路撒冷》(Eichmann in Jerusalem)一书中认为艾希曼是一个遵从命令的官僚,他所体现的不是“极端的邪恶”,而是“平庸的邪恶”。(资料来自维基百科)

玩游戏时,真的就像在操作一部智能手机,当你窥探机主秘密时,也常常觉得脊背一凉:如果自己的手机也被人破解,全部隐私都这样赤裸裸的展现在他人面前,多么可怕。

现实之中,智能手机几乎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无论是工作、聊天、打车、购物、安排行程,甚至连吃饭家政也都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完成,离开手机超过1个小时,都会觉得浑身不自在。但这也为隐私和安全埋下隐患,除了我们的所有行动都储存在大公司的服务器当中,它更是国家权力入侵个人生活的绝佳入口,就像这部游戏一样,你甚至不用审讯本人,审讯手机就足以将一个人定罪了。

如果你胆敢抗命,向外界求援,你会被认定为恐怖分子帮凶,锒铛入狱。
如果你胆敢抗命,向外界求援,你会被认定为恐怖分子帮凶,锒铛入狱。

这并不仅仅是游戏。

不久前,中国刚出台了《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收集提取和审查判断电子数据若干问题的规定》,10月1日起,无论是你的电子邮件、SMS、聊天记录,还是你在微博、朋友圈、贴吧等处的发言,警察、检察院和法院在办案时都可以随时调取,“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

你微博、朋友圈发的每一句话,日后都可能成为呈堂证供!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

在此之前,中国就已经实施了《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要求所有 App 的提供者都要对注册用户进行基于手机号码等(编注:中国已从2010年9月开始实施手机号实名制)的真实身份认证,并要求记录用户所有活动日志且至少保存60天。

而已经通过全国人大审议的《网络安全法(二审草案)》 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在中国境内运营中收集和产生的公民个人信息和重要业务数据,全部必须存储在中国境内的服务器上。这部法律已经公开征求意见完成,可能将在今年年内出台。

replica 题图
《复制品》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游戏是对现实的复制。

这款游戏英文名叫 Replica(复制品),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游戏是对现实的复制。这款游戏的作者、韩国独立开发者Somi 表示,Replica 的灵感来自于今年3月初韩国刚通过的反恐法。根据这部法律,韩国情报院(National Intelligence Service,NIS)不仅可因需要监控公民私人通讯,更有权破解犯罪嫌疑人的个人手机,以获取破案信息。这部法律曾引起巨大争议,遭到不少议员反对。

在反对反恐法的演讲之中,一位议员朗读了 Copy Doctorow 所著的 Little Brother 中的章节。这部小说讲述了旧金山(繁体:三藩市)一位读高中的17岁极客 Marcus Yallow 在约朋友去玩游戏的途中刚好遇到了恐袭事件,结果被国土安全部当成嫌犯被抓起来审问。获释后,他发现好友仍被关押,于是集结力量和国土安全部进行对抗。“这本书令我感到震惊的,并不是故事本身,而是在我看来,现实比小说还要糟糕得多。”Somi 受到这本书的启发,把这个故事以游戏的形式表现出来。

而之所以将玩家放入两难困境,Somi 说是为了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平庸之恶”:“如果我们不去思考和分辨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而只是根据指令行事,那么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大屠杀的主要领导者 Adolf Eichmann。”

的确,你是这起追捕恐怖分子行动的受害者,却又在权力的威逼下成为加害者;你是一个普通的高中生,却也是构成这罪恶体制的一块砖。就如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所说:“恶从来不是极端的,它没有深度,也没有魔力,它可能毁灭整个世界,恰恰就因为它的平庸。”

读者评论 0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目前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