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的新宠,体制的异数,“洪荒少女”的尴尬荣耀

一句“洪荒之力”的纯真幽默让全球奥运观众疯狂追捧,作为举国体制下的异数,可爱的傅园慧们,从哪里来,又能走多远?
2015年8月6日,傅园慧在俄罗斯世界游泳锦标赛中夺得女子50米背泳金牌。
里约奥运 大陆 拉丁美洲 体育

95后中国泳队选手傅园慧火了。

“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在今年巴西里约奥运会赛后的一个例行采访中,她风趣的对答和夸张的表情一夜之间刷爆了中文互联网。她在镜头前旁若无人、自然率性,被网友惊呼为“行走的表情包”、“被游泳事业耽误的段子手”,并立即赠暱称“洪荒少女”。

“洪荒少女”是谁?

傅园慧今年20岁,现有微博粉丝350万,自我介绍“看见圆球体萌仔欲罢不能”“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安静的美男子”。她会用一长串表情抒发心情,网络流行语信手拈来,爱发自拍、相信星座、吐槽生活,自恋也自嘲──跟日常生活中的90后萌妹们无甚区别,甚至还有些“非主流”。

她擅长游泳。今年是她第二次代表一个有13亿人口的国家出战奥运。8月8日,她在女子100米仰泳半决赛中,以58秒95小组排名第三出线。8月9日,她的决赛中以58秒76拿下铜牌。半决赛后的访问中,她说出了“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的刷屏名句。

但这有什么值得刷屏的?我费解地问为傅园慧刷屏的朋友们。“她很真实”、“太可爱了,这样的运动员太少见了”……或许这才是关键:一个中国国家队运动员,毫无顾忌地以真正的90后萌妹姿态活着。

不知傅园慧的“洪荒”热潮,在“网球一姐”李娜心里是否会掀起微澜:2014年退役之前,李娜曾怒斥观众、呛声媒体、拒绝“被爱国”,甚至从国家队“单飞”,耀眼的球技和更耀眼的个性,让这位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运动员之一,被《纽约时报》称为“举国体制下的叛逆者”。

但李娜拒绝这个标签──她始终跟体制保持微妙的距离,拒绝被同化,却也从未被支持者们的寄望所绑架,为某种价值或情绪代言。对于公众来说,这或又增添了李娜“特立独行”的魅力。

今天在社交网络上捧赞傅园慧为“中国奥运史上最大的功臣”的人,或许忘了,李娜当年在公众注视下不加掩饰的性情流露,早就引得一时惊诧:一个运动员还可以这样?

举国体制下的中国运动员往往是脸谱化的:一言一行皆要按照组织的规则和训练来,一举一动都被教导是代表国家形象、民族尊严,鲜有展露个人意志或鲜明个性的空间,更别提掉转头来挑战体制。

许海峰、李宁、邓亚萍、伏明霞,这些举国制度培养出来的最优秀的运动员,有着什么样的性格、兴趣、爱好,对于事情的真实看法和态度是什么样的?你能历数他们赛场上的彪炳战绩,却不一定能回答这些问题。你知道他们,却不真正认识他们。

但体制喜欢。这个下至幼儿遴选,上至国家团队的巨大体系,对运动员的培养目标是:政治上听话顺从,专业上素质过硬,道德上完美无缺,每一个都以不差毫厘来证明整个生产机制的运转精良和天然正确。

国家队没有个体,只有集体;体育不是竞技,是国家战略;赢了就面对镜头感谢国家和领导,输了也要表示辜负了国家和领导,回去好好总结、再接再厉。这些体制严格筛选出的优秀运动员,走上奥运赛场,自有官民媒体从旁点燃民族自豪感,如能摘金夺银,便再进一步的成为全民偶像,回国后可获得可观的奖金和宽敞的房子,退役了如留在体制内,通常会坐进政协的会议室或体育局的主席台。

按照官方叙事,举国体制在“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凝聚力等方面更有着特殊的、无法替代的作用”。但举国体制一路上淘汰的运动员,在奥运赛场上铩羽而归的选手,能把握住平常安稳人生已属幸运,替人搓背、街头卖艺这样的凄凉故事中,举国体制不是保护网,也不是降落伞。

但时代变了,世代变了,李娜和傅园慧们出现了。

在体制打造的集训日常与外部线上线下的花花世界之间,网络2.0、实时移动社交为这些新时代的运动员们打开了巨大的交互缓冲带,集训基地内的思想学习和政治动员,已不足以打造一只只无杂质的“红旗下的蛋”。

傅园慧们越来越难被完全驯化,体制铁幕无法将他们与训练场外的世界隔离开来。虽然仍要遵守体制的规定和纪律,但那种规整打磨的痕迹和流水线式的千人一面,在他们身上越来越浅。而那些沉默讷言、循规蹈矩的运动员发现,单靠竞技成绩不足以赢得公众发自内心的喜欢──你得有个性,说他们熟悉的语言,在社交网络上跟他们互动──就像流行明星一样。

公众也在变化。中国过去数十年的市场化和现代化,即便推进艰难时有反复,仍大大解放了个人化、个性化的空间,社交网络的兴起和普及,更让个体,无论处于社会的什么阶层,获得了成为主角的平台和机会。人们重新意识到,运动员和他们一样,也是“人”,有着不同的面孔,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说着共同的潮语,表达着共通的情感。

不仅如此,在这个动辄删帖、禁言,小说家凭“魔幻现实主义”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官方辟谣民间却戏谑为“遥遥领先的预言”的国度里,人们饥渴地欣赏一切再平常、再微小不过的真实。

明星“自黑”是增加人气的神器,官员开微博──哪怕荒废了几年──仍受到称道,纯真逗比的傅园慧,上综艺节目的宁泽涛,火爆率性的李娜,时常炮轰中国足球的郝海东……在体制的标准里,他们都是“异数”,是流水线上的“次品”。虽然他们不过是说了一些常识,表现出了一个正常人的样子。大众则如获至宝,热情不倦地关注他们,讨论他们,追逐他们。

成为举国体制下的“异数”的代价也在变化。在傅园慧的“异数前辈们”的年代里,特立独行乃至跟体制高墙冲撞,押上的可能不只是人气和声誉,而是整个职业生涯。

多次炮轰中国足协弊病的郝海东,数次被体制重罚和打压,虽然身为最出色的中国足球运动员之一,他至今不为体制接受;李娜也曾因诸如“我打球不是为了国家”等大胆言论惹来争议,甚至官方媒体的“围剿”。再往前,在职业生涯最巅峰的四年间,王治郅因违反中国篮协规定而被国家队封杀,后经多方斡旋才得以再次为国参赛;长跑世界纪录创造者、“东方神鹿”王军霞21岁时突然离开成就她的辽宁女子中长跑团队,之后多名队员退出引起“马家军兵变”,有关她疑险遭教练马俊仁侵犯,惊怒之下一走了之,至今众说纷纭。

但这一次,傅园慧赛后的率性言论,获得了《人民日报》等官媒的连日热捧,就连北京市食药监约谈外卖平台,都要求用“洪荒之力”来整改。体制似乎逐渐明白,宣传策略需要调整:不要急于推出模范人物,让舆论先飞一会儿,再挑选合适的话题人物,用自己的叙事套路“加冕”。

面对社交网络、个性化浪潮的冲刷消解,控制力难免下降的体制已在改变打法,“举国体制”仍在举一国之力控制着中国最优秀的运动员走上奥运赛场的独木桥,但运动员们过桥走路的姿态,越来越不整齐划一,筛选淘汰的关卡,也不得不侧耳听听民众对这些“异态”是欢呼还是倒彩。

但那些为傅园慧的出现而欢呼“中国奥运史被改写了”,甚至认为举国体制开始崩裂的声音,或许过于乐观了。

别忘了,在拿着傅园慧卖萌的同时,傅园慧的队友孙杨与澳洲泳手霍顿有关禁药的隔空骂战中,官方控场的舆论主流仍从民族主义角度选择性报导,孙杨俨然委屈的崛起中大国,霍顿则是跋扈无理的西方老大霸权。不过一个多月前,傅园慧的另一名队友宁泽涛,才因为商业代言与官方有冲突,而被指“接私活”“捞金”,不仅偶像形象大跌,还险些无缘奥运。早已冲出国际的篮球巨星姚明,希望在中国复制NBA模式以逆转体制,尽管民间声音绝大多数是支持,但至今难有突破。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初出茅庐时的刘翔,也曾神态骄傲、言语犀利,令人眼前一亮,但随后十年间,他在国家体制的压力和民族自豪感的寄托,与自身伤患之间挣扎辗转,至宣布退役时已是身心俱疲、神采不再。

更让人没有把握的问题是,在体制内浸染日久,年轻率真的傅园慧们会被逐渐“驯化”,在镜头前说些千篇一律的“得体”话,退役后坐上政协委员的位子上吗?毕竟,因个性而受到关注本就是一个“尴尬的荣耀”:作为体制的异数,越“正常”,越孤单。

讀者評論 16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中国的进步确实是按月算的,尤其是房价,进化程度大大超过国民平均水平,不得不说是“人民的指南针”,哈哈哈。
    对于说欧美自我审查的,应该想一想“自我审查”和“自我观点”的区别。前者是因为某些原因导致自己不敢表达自己的真是观点,后者是你在欧美支持共产主义也不会被要求禁言、关进监狱。
    对什么举国体制不感兴趣、也不了解,但对于其实失败被淘汰的人大家这几年也应该有看过报道,是应该思考一下,他们是不是成了大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牺牲品?
    对这篇文章的思考发言表示赞同——说作者酸也好,还是怎么样也好。最起码你在内地见过有人敢批评举国体制吗?我认为没有人批评的东西肯定都是有问题的,而能够被批评的东西起码还有批评改进的价值。

  2. 你想太多了吧

  3. 见不得大陆好,酸的可以

  4. 回復:徐邦楨
    我覺得端傳媒以及其他媒體說到中國互聯網現象是偏頗的,就算中國用相對隱蔽文明的方式控制了互聯網輿論,或者引導了所謂小粉紅等現象又如何?不過還是在拾美國等牙慧而已,美國互聯網不也充滿了這樣傾向的人,越是有國家自豪感的國家越是又輿論自我審查和排斥批評的傾向,這再淺顯不過了。

  5. 作者写的很客观了。我覺得是你叫不醒裝睡的人,對於那些思維定勢的人,這篇文章毫無啟發。
    至少在墻內官媒開始大力宣傳洪荒少女的時候,我就覺得很奇怪了。可能我的心裡他們應該是客觀新聞的傳遞者,有可能是我對新聞的理解有誤。
    她被拱成了體制內運動員的宣傳臉面,哪怕這非她所願,但毫無疑問已經被國家認可了。這反而讓我覺得很可怕,現在上層越來越能把我底層民眾的喜好,投其所好的角度簡直完美。我不否認她很可愛,但沒辦法把她作為體制臉面來愛。
    我只愛李娜,在我腦袋還沒足夠清醒的時候我就不覺得她的言論出格,現在的我對她只有欣賞,這才是活出真正的自我。

  6. 李娜才是跳出體制,傅園慧依舊是體制內的人。不過,我看不出這種榮耀的「尷尬」。

  7. 何言“尷尬”?

  8. 虽然中国的现行体育制度的确有值得商榷之处,中国民族主义的盛行也引起我的警惕,但是我仍然觉得作者意识形态挂帅而罔顾客观分析的写作态度不是今天的我们所需要的。我很遗憾端传媒的特约作者写出了这样的稿件。

  9. 同為大陸人,希望大家仔細看看文章,一開始就戴著有色眼鏡,不能與現實社會結合來看,辜負了多年的中心思想教育。端傳媒最近有好多篇論述中國互聯網政策的文章,既然總是對“下著一盤大棋”津津樂道,那不妨看看吧。既然有這個心翻牆來看外面的文章,那麼為什麼還不能多作事實判斷,少作價值判斷?否則何必浪費時間。

  10. 品论深得我心

  11. 太酸了,啥玩意兒都上綱上線。意識形態領軍。中國都與時俱進了,就你們還活在冷戰時代。什麼時候你們才能意識到中國社會進步的速度是以月為單位的?每一代人之間都有著巨大的變化。這種文字腔調⋯⋯你以為是90年代嗎?

  12. 当我们只是充分享受到了体育带来的快乐时,不知道作者为什么不能平静的看待,真是进也被骂,退也被骂

  13. 作者你是从哪个时代来的?请回去好吗?

  14. 在某些人士眼中,中国运动员都是有原罪的,赢的话就是举国体制没什么可骄傲,外国全民健身不知高到哪里去,输了就是果然还是外国靠兴趣更厉害。运动员为祖国争荣誉本来就是人之常情,不然奥运会干嘛要设置一个奖牌榜。至于傅园慧,有自己的个性就是运动员里的异数吗?她镜头感好活泼可爱我们当然喜欢,但是运动员不是演员,他们的本职工作是取得好成绩,有义务在镜头面前活蹦乱跳吗?中国千千万万个运动员,你看到镜头前面几分钟不去了解他们个人的生活就判断他们都是举国体制的傀儡,你觉得合适吗?运动员几十年的汗水在你眼中好像一文不值,我想用键盘武士来形容你最合适不过。

  15. 見過帶著偏見寫作的,沒見過帶著這麼大偏見寫作的。出了不一樣的運動員,那麼不是流水線的次品,要遭到官媒撲殺,就是統戰工具,將來前途未卜的羔羊。其實作者你可以充分發揮想象力,多想幾個毫無邏輯的更壞結果,做個排比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