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一个香港人的台湾大选,一场民主疗伤之旅

选举结束后一天凌晨,接待了无数香港朋友的台湾学生施懿伦,在脸书上写下:“希望有那么一天,香港人不再需要为了选举而来台湾。”
2016年1月15日,台北,学民思潮召集人黄之锋参与蔡英文的造势晚会。
2016台湾大选 台湾 香港 选举

1月15日晚,台湾总统与立法委员大选倒数最后一天,各路候选人正抓紧这最后的造势机会。

位于台北市万华,台湾著名景点“龙山寺”,黄色旗海波涛起伏,竞选歌声、鞭炮声、锣鼓喧天。“时代力量”分区立法委员参选人林昶佐正在此全情投入地举行造势晚会。“林昶佐!冻蒜(当选)!冻蒜!”震耳欲聋的台语口号中,掺杂着听到许多粤语。

原来,广场上除了台湾人,还聚集了上千名港澳人士,夸张点描述,可以说每三步就有一个港人,俨然成为又一个“垦丁大街”——香港人最爱的台湾短途度假圣地。

港澳观选团涌台,不问立场夜市相逢

台湾总统大选于上周六(1月16日)举行,也在这一星期,港澳陆续有大量“观选团”出发赴台,前来观摩这一场将促成台湾第三次政党轮替的选举,并见证第一位华人女总统的诞生。

台湾的中华港澳之友协会长期举办两岸及港澳民间交流活动,协会副会长张仕贤说,这次接待的“观选团”达27个,还不包括政府机构、其他单位及个人来台观选的数目。

其中,华人民主书院组织的港澳观选团,规模就达100人,包括多位香港雨伞运动的年轻领袖,如黄之锋、周永康、罗冠聪等。

不仅如此,不少香港政坛人物都突然出现在台北的街头巷尾,有亲政府的建制,也有反对派泛民;在候选人的记者招待会上,香港的媒体占去众多麦克风中的半壁江山;港澳高等学府的教授和学生,也身临其境,兴致勃勃地探讨着这场民主饕餮盛宴。

而“时代力量”林昶佐本身是重金属乐团“闪灵”的主唱,其明星效应亦在港澳泛起涟漪,他的造势晚会就成了观选客不容错过的“景点”。好多观选的港澳人士纷纷“野生捕获”他或他的妻子、乐团团长叶湘怡Doris,上传Facebook打卡。

然而,舞台上有台语演说、台语歌曲,香港人始终一知半解。晚会到一半,有些香港人便去购买竞选文宣商品,有些则选择去逛台北夜市(香港人赴台指定动作)。造势晚会场地附近就是知名的艋舺夜市,于是,香港的建制派跟泛民意外在香气扑鼻的小吃摊间狭路相逢。

绰号“娴姐”的建制派工联会立法会议员陈婉娴与泛民工党郑司律在造势晚会中撞见。后者先声夺人:“香港特首梁振英的施政报告许多政策都没做,妳怎么不在香港工作(支持)啊?”陈婉娴反驳道:“我知道你们几个年轻人的意见,我们今天是来看台湾人选举的。”

为何港人要赴台观选?

时间拨回4年前。

2012年1月14日,台北雨夜。刚刚在总统大选中以80万票之差,输给对手国民党马英九的蔡英文向支持者致谢并致歉,“这一次,我们已经接近山顶,我们还差一哩路。”

这“一哩路”,她走了四年。这之间,台湾“太阳花运动”、澳门“反离保”、香港“占领中环”相继爆发。不论受影响程度与接受程度的多寡,三地都有着一个相同的历史和政经条件——中国因素,这也构成三地相互借镜、甚或拉近彼此距离的重要契机。

到蔡英文再次以“点亮台湾的这一哩路”为口号凝聚所有支持者再次尝试登顶时,三地间某种潜滋暗长的默契已经成型。她的一举一动不仅仅受到台湾支持者的关注,也牵动港澳人民的心——尤其是她将走完的这最后“一哩路”,总统大选。

应该是有种『疗伤』、『取暖』的感觉吧!

香港人朱汉强侧起头,告诉端传媒他坐飞机来台北观赏是次大选的原因。

“大部分香港人也不是天真地认为有民主就一定好,但是能从中得到感动,感受民主的力量。”他笑说,甚至有香港人在网路上号召“住西门町的香港人”,齐往“民主圣地”、昔日台湾党外民主人士聚脚的“阿才的店”吃台湾热炒,三大桌坐满香港人。

朱汉强大学时期在台湾念书,1988年自政大新闻系毕业,工作到1991年回香港,经历了台湾“戒严”到“解严”的民主化历程,今年再回到台湾观选,并参加大学同学会,他看见廿年后的台湾,今非昔比。

“台湾的民主成熟了很多”,他回忆,台湾刚有直选时,见证到蓝绿两党的斗争性格,不同政治立场的民众甚至会打架,政党还要在造势晚会上呼吁民众不要冲突。但这次选后,台湾社会迅速恢复生活常态,不如过去还会“亢奋”几天,亦可以坦然地谈论各种观点,政治已更加“生活化”。

他说,最让他感动的,是蔡英文选前一夜。朱汉强自己正站在小英造势舞台的外围,在一片“总统好”的欢呼声中,他身旁的民众大喊请蔡英文“来这里!”蔡英文听到后,竟然真的趋步走近观众席。

“她就站在我的面前,我在拍照时,内心突然感到强烈的冲击——如果她不是人民赋权的总统,她可以不理人民。而她的表现也很放松,跟台下观众人性化互动,如果是(香港特首)梁振英,完全不可能这样。”梁振英在1月17日立法会宣读施政报告时,就最少有五个随扈围着他进场,与市民遥遥隔离。

朱汉强最记得蔡英文在选前之夜最后的演说,她说,选举不是“颜色”的问题,大家应该共同为民主努力,“在香港,就不会有一个特首敢喊出这样的口号,把『民主』作为社会向前进步的重要元素”,朱叹了口气。

2016年1月15日,台北,公民党梁家杰在凯达格兰大道参与蔡英文的造势晚会。摄:Billy H.C. Kwok/端传媒
2016年1月15日,台北,公民党梁家杰在凯达格兰大道参与蔡英文的造势晚会。

泛民观选:普选、本土与中国因素

“台湾可以直选总统,对香港来说是憧憬吧!”香港民主党立法会议员黄碧云也说着关于民主和普选的“台湾梦”。黄碧云与泛民及建制的团友共同参加中华港澳之友协会举办的观选团,造访三位总统候选人竞选总部,也与时代力量座谈。

她补充,台湾发展到今日已有运作良好的普选制度,但香港还没有公平竞争,特首选举亦非一人一票,立法会也只有一半是直选,“未来十年可能也没有民主的立法会,2017年我们不能普选特首,2022年能不能有机会?”黄碧云一边看着台湾大选市民一人一票的画面,一边问香港人。

同样来台湾观选的香港泛民政党民协的李庭丰认为,对照台湾的蓝绿分野,香港也是泛民主派跟建制派对立,此外台湾有第三势力,香港也有运动素人走出来,公民社运与民主选举的关系密切。两者如何合作,是港台共同面对的课题。

台湾经历太阳花运动、香港经过雨伞运动,两地年轻人都醒觉,并争取进入议会,黄碧云认为,香港的年轻人也会在今年9月的立法会选举以及来年的特首选举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我们不要犯国民党的错误,也不要停留在泛民跟建制派的对立,而是我们怎么争取明白年轻人新世代他们担心的是什么、对未来的想像是什么,如果不能回应他们的诉求,泛民未来也是有危机。”—— 这是泛民主派参观是次台湾大选后的共识。

民进党也是本土政党,但它没有排外,香港的本土为什么要发展出排斥性格呢?

赴台观选的工党党员 郑司律

捍卫劳工阶层利益的工党郑司律则在这场选举中看到港澳台三地共同面对的“中国因素”,如何令中下阶层受到剥削,“这是港、台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在台湾,太阳花运动爆发,反对“两岸服贸”的其中一个理由就是避免对本地产业造成致命冲击,便是最好的体现。

郑司律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看到蔡英文的晚会邀请新移民站台,并说他们来到台湾就是台湾一分子,“民进党也是本土政党,但它在今次的晚会上,没有选择炒作排外,香港的本土为什么要发展出排斥性格呢?本土应建立在自由、平等、尊重之上,我们要做的是团结本土社会,而不是分裂”。

建制观选:文宣、青年、女性

香港亲中的建制派去台湾观选,看着蔡英文当选,当然带着另类情感,他们看重的是竞选技术。

第三次来台观选,陈婉娴今趟来的聚焦点,是看台湾的“文宣战”。但相比过去,她说这次文宣战让她失望,“是否因为(总统选举)一早已分胜负呢?”她问道。

她举例,国民党使用很粗的纸质来做宣传品,她自己在过去立法会选举时也很少用到,它不耐看,且较报纸粗糙,“宋楚瑜的文宣品反而很有意思,不论包装还是内容,都非常年轻化,也比较精致,至于民进党则保持以往一样好的水平”。

她说,过去观选时在文宣工作上学习很多,特别是民进党介绍的东西,总让人眼睛一亮。“蔡英文团队会设计很多Cutie(趣致)的小商品。我在选超级区议会时,因为要在不只一个区宣传,就依我的形象设计了一个很Cutie的公仔代替我到各区巡回,这个概念也是从台湾选举偷师的。”

西九新动力的立法会议员梁美芬,带了30名团友观选。去年区议会的选举中,黄埔东区的区议员梁美芬,受到伞后团体“青年新政”游蕙祯的挑战,最后仅以300票优势获得连任。败北的游蕙祯,年仅24岁,刚刚大学毕业,在网络上人气高涨,梁美芬在胜选后,也表示要学懂倾听年轻人心声。但她观察这场选举后,得到以下结论:“年轻人可以参政,但比例不能占太多。”

公民力量的区议员庞爱兰则注意到女性参政的大不同。“我要恭喜蔡英文总统高票当选。而且她是一个女性,我非常为她骄傲”,她特别提及,台湾在立委选举制度中的“妇女保障名额”,而香港则没有。

社运界观选:策略、讲故事、第三势力

在太阳花运动后,台湾的“第三势力”成为了热门关键词。这次来台的观选团也和以往不同,都指定要看“时代力量”。这个尚未足岁的政党在短时间内累积到超高知名度,无论是建制、泛民政党都对他们有诸多好奇。而最关心“时代力量”与第三势力的,是港澳的社运界新人类。

学民思潮召集人黄之锋,来到台湾除亲身体会选举,主要观察立委选举中第三势力的选情。黄之锋所在的观选团有100多人,包含许多公民团体与泛民政党,他们除走访造势场合,每天也都会安排讲座活动,让观选人士更快掌握台湾选举知识。

除了人气高涨、成功抢得立法会5席的“时代力量”,黄之锋也看到第三势力中的社民党,“他们也是社运的icon(标志),在不同议题中,第三势力的竞选成果都可以给香港带来参考价值”黄之峰说。

他们把从街头产生的政治能量带进议会,直面国民党、与民进党都无法处理或保守处理的议题。

观选团成员、学民思潮召集人 黄之锋

他认为,传统国民党及民进党一直走“议会路线”,但当有议题无法在议会中处理时,街头运动便担当起重要角色,能够突破体制内的限制,这便是从社会运动中所产生的新政治能量。“洪仲丘事件和太阳花运动中就可以看到两个icon——就是洪慈庸跟黄国昌。他们把从街头产生的政治能量带进议会,直面国民党、与民进党都无法处理或保守处理的议题”,黄之锋说。而洪慈庸跟黄国昌,与另一位成员林昶佐皆顺利当选。

黄之锋预计,民进党在蔡英文当选总统之后,全面执政,路线一定倾向保守,而国民党一定不是称职的监督者,“监督的力量一定要比民进党进步的力量来得更加进步。”

去年区议会选举中打响头炮的“青年新政”,与台湾“时代力量”有诸多相似,其成员大多孕育于一场大型的社会运动,裹挟着未竟的运动能量试图走入议会,开辟与传统二元格局不同的“第三条路”。

“青年新政”召集人梁颂恒亦来了台湾观选,可以彼此借镜的“时代力量”自然是他的核心关注。“时代力量讲故事的能力很强,凸显候选人与政党的特质”,他认为青年新政与时代力量同样都是“素人参政”,所以没有包袱,不会令民众觉得是为了利益而参选。

“青年新政作为一个年轻人的政党,也要能够感动一些年轻人”,梁颂恒说。

在澳门,社会运动者也从台湾民主经验中汲取养分。“我看得比较长远,”前新澳门学社理事長苏嘉豪在台湾就读台大政治系,了解台湾民主发展历程,此次台湾大选,和许多澳门社运人士一同观选,苏嘉豪提醒他们,“政治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观选直接比较或学习,可能会碰壁”。

“台湾一路走到民主经过很悲壮的过程,澳门人还没有为民主而付出过足够努力,甚或牺牲”。苏嘉豪说。

苏嘉豪与澳门良心的其他成员,2014年5月发起“反离保运动”,2万人上街游行,反对澳门政府对退休官员保障的法案,为澳门回归后最大规模的社会运动。

观选之后:想像二三十年后的港澳

“台湾的民主历程,是我们说服政府与民众拥抱普选最强而有力的理由。”苏嘉豪认为台湾经验对港澳民主发展扮演重要角色。

“我们可能终有一天会得到真的普选,但选举只是一张入场券。看到台湾走过的历程,让我们知道普选落实后,仍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台湾比我们走前二三十年,提供我们很好的经验,看民主化的阵痛期中会发生什么,尔后可能遇到什么瓶颈,到民主巩固的阶段等等,我们有很好的例子参考,可以走得更快。”

前新澳门学社理事长、澳门良心成员苏嘉豪

台湾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第三种中国想像》作者吴介民告诉端传媒,这次台湾大选,本土化的力量越来越巩固,对中国公民社会会起示范的作用,更加坚持自由民主,对中国政府则是施加压力,对于香港与澳门,台湾的选举则作为他们处理跟中国关系的参考轴。新兴政党进入立法院,亦给香港公民团体一些灵感与想像,如何将公民运动成功转成政治力。

选举结束后一天凌晨,国立政治大学哲学系学生施懿伦,在脸书上留下:“希望有那么一天,香港人不再需要为了选举而来台湾。”

过去港台交流的经验,让他与香港参与、观心社会运动的朋友互动密切。施懿伦说,香港人来到台湾观选,但交流并不是单方面的,从2012被蔡英文的败选演说感动,到今年观选,香港朋友对台湾政治,多了更多反思,例如他们会问“时代力量进入议会后社运将如何转化?时代力量与民进党有什么路线分别?”等更深入的问题。这反映自2012年来港台两边相继发生重大公民运动,抗争的轴线上越趋吻合,公民社会交流大幅增加,香港跟台湾在“时间感”与“空间感”上更加接近。

声音

台湾的民主历程,是我们说服政府与民众拥抱普选最强而有力的理由。


在台观选的澳门良心成员 苏嘉豪

希望有那么一天,香港人不再需要为了选举而来台湾。


国立政治大学哲学系学生 施懿伦

香港人常说笑,我们没民主,看看人家投票也开心嘛!


赴台观选的华人民主书院校长 陶君行

但香港《基本法》承诺的特首普选路并不顺坦。最近一次政改撞上了“人大8·31决定”,为候选人入闸设下极高门槛,其后“雨伞运动”爆发,未获实质成果。去年,政改方案在建制派集体离场下以大比数被否决,2017年普选特首又一次落空。

反观彼岸的台湾,1996年第一次实现总统直选至今,已经实现了三次政党轮替。华人民主书院校长陶君行观察,台湾的民主过渡到第三个阶段,从一人一票普选,到政党轮替,现在,则是减少公民社会介入政治的无力感,“你(台湾人)觉得自己可以透过选举去参与、去改变;公民社会有信心、有能力促成变革”。

“香港人常说笑,我们没民主,看看人家投票也开心嘛!”陶君行这样向端传媒总结香港人赴台观选的心理。

读者评论 0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目前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