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香港失去的消费力:趁北上热潮,我们走一趟深圳东莞“山姆两天团”香港

寻找香港失去的消费力:趁北上热潮,我们走一趟深圳东莞“山姆两天团”

一篮子因素正吸引港人北上,是深圳珠海的引力太强,还是香港留不住人?

香港市民,感受到经济“由治及兴”了吗?|端闻 Podcast

香港好像在面对一种角色上的转移,从中西交汇点、“亚洲金融中心”,变“中国的金融中心”。

#香港穷游、#复古港风——“小红书营造的是过去的香港”

大陆旅客拥抱香港的“旧”,同时摒弃香港的“新”。

港人北上消费周末日志:远离政治,在价廉食买玩中享乐

“你做个普通的人,就只眼开、只眼闭。”

“世纪暴雨”影像:有市民质疑政府应对,广东多地也传灾情|Whatsnew

耀东邨有山泥倾泻,黄大仙中心遭受严重水浸,部分网民批评公布停课时间太晚及没有宣布停工。

“海葵”致香港破纪录暴雨多区水浸,深圳严重内涝,水库排洪|Whatsnew

港深两地以外,台风海葵的余波已造成广东省东部与福建多地暴雨。

谁从香港偷渡?深圳边境的搜查、悬赏与防疫破功

在与香港一河之隔的城中村,人们相信有数以百计的人由香港偷渡至深圳,因此要封锁区域来捉他们。

深圳填海大跃进:“再填下去恐怕就和香港连在一起了!”

土地紧缺下,深圳政府将目光投向填海。而事实上,全中国的沿海城市都在躁动不安。一场“新造地运动”正在兴起?

后疫情时代的购房者:钱拿在手上就是贬值,太焦虑了

房子,是中国人在不安和不确定的时代中,最渴望抓住的救命稻草。

GDP增速跌至40年来最低 ,深圳怎么了?

民营经济消沉,地价飙升,企业外迁,用“高端”产业替换“低端”产业走得通么?

专访《过春天》导演白雪:单非、跨境与水货,港深双城的过界青春

“我觉得这个人群是值得被记录的,值得被电影留下来的。”

李劲华:深港合办科技园,深圳得益,香港又如何?

事实上,深圳能帮助香港科技产业的地方甚少,所以两地支持河套科技园的人,无论如何搅尽脑汁,都只停留流于口号式的“共赢”概念。

金心异:深港合办科技园,能否助香港解决产业困境?

港深科技园合作来得太晚了,于深圳已然意义不大;至于能不能帮到香港,还要看两地是否能够真诚合作,并找到最佳的合作模式。

赵思甜:佳士工人维权事件,官方评论体现出怎样的逻辑?

这次官方对佳士事件的处理思路,在逻辑上与2015年底抓捕劳工NGO工作人员的行动一脉相承,而在警方与官媒的配合性、同步性上甚至更甚于2015年。

陈敬慈:从佳士事件看中国工会改革的结构性矛盾

佳士事件显示,工会改革的基本矛盾并没有改变:全总有组织工人的行政压力,但是又有政治上的考虑,以至不能支持真正维护权益的工人成为基层工会的领袖。但是佳士事件也显示了中国的社会经济状况出现了新的发展,即阶级斗争的主体出现了变化。

专访潘毅谈佳士工运:以“社会主义”摸索如何跨越“资本主义”

潘毅:我不想美化过去,过去有很多不足,推行过程中也出了很多问题,但那些正正是“民主实践”的问题。

陈敬慈:韩国80年代工运引发的蝴蝶效应,会在中国发生吗?

了解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劳工运动,对透视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劳工事件,具有很强的启示性。佳士事件所展现的知识份子与劳工之间的关系,和韩国1980年代初的劳工运动,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未完的抗争:深圳佳士工人维权事件始末

一场发生在深圳的劳资纠纷,如何演化成全国瞩目的维权风波,最终演化成官媒口中的“由境外组织煽动的聚众闹事行动”。

湖南尘肺工人举村深圳维权:我们不是拿命来拼,而是无命可拼

长达近十年的维权路就像抗战长征,前线工友在员警及路人眼里像是亡命之徒,于是吃到了辣椒水。但其实,他们之中只余二十余个患者,已无多少性命可亡,队伍里的其他工友家属多是已逝之人的遗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