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电影版图变迁:马华电影掀国际小热潮,台湾助燃在背後?风物

华语电影版图变迁:马华电影掀国际小热潮,台湾助燃在背後?

《富都青年》《五月雪》《虎纹少女》三部马来电影走向国际,过程中台湾是平台、舞台、资金,也是市场与更多?

《菠萝,凤梨》胡伶专访:接拍《颐和园》的时候,我还很年轻

有人担心她是不是被断送了演员的前程,胡伶以《菠萝,凤梨》入围金马奖,再次获得公众关注。

金马奖《石门》中日导演专访:不想去定义女性就是要柔软抑或坚强

“我其实也想写一个很有力量、很聪明的女性角色,但我们和很多年轻人接触,发现她们对世界的看法,是比较接近躺平的状态。”

金马奖60岁:这份得奖名单有谜团,也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要破坏它非常容易,要出一口气很容易,可是要呵护文化的事情、细水长流一直不断泉源不绝地去做,非常难得⋯⋯”

第六十届金马奖出炉,跨地域、跨文化角色增强,中国大陆讨论两极|Whatsnew

赛果体现更广阔的亚洲视角,颁奖嘉宾阵容也呈现台港日电影人共襄盛举的画面。

金马奖2023:“华语”版图变幻中,金马奖想看见什么?|台、港、马三地对谈

中国抵制金马奖,五年来,发生了什么?台港连结,台马合作,金马奖令对话更容易吗?

【线上端小聚预告】相约金马后:2023泛亚洲华语电影年末盘点

金马六十,赛果将出,三地影评人有何不吐不快?“合拍片”身份不再中港专属,2023华语电影地缘政治大解析。

许鞍华、廖伟棠对谈:香港经此世变,诗是高度痛感|金马入围纪录片《诗》

“就算电影将我们诗人删去,留下诗的部分,都功德圆满。我们不重要,我们这班诗人不过是诗的载体,将诗带出来。”

《五月雪》万芳:芭乐歌与乱葬岗,温柔在哀伤也在

“几乎没有任何剧烈动作或表情,却能感受到她的风霜和意志。”

《白日之下》导演简君晋:新闻是历史的初稿,电影呢?|专访

这是来得太迟的作品,好像已跟不上今天香港的政治现实,反似是追忆著一个已不存在、仍然悍卫著新闻自由的香港時空

尔冬升谈香港电影:时势使然,香港电影的面子与里子

“香港的年轻导演、编剧、演员做电影很有香港精神,每个在现场都知道这部戏要什么,令我觉得甚至比我们以前那一代更好。”

《年少日记》卓亦谦:我想对他们说,不开心也没有关系

身边朋友的经历启发了他重新看待自己对电影的认识,也促使他必须拍这部题材沉重的处女作。

金马奖的困境与突破:记者不笑,获奖者缺席,但叛逆与團結站在台上

同一人反复上台领奖,于典礼或许是灾难,但背后脉络却一如获奖的中国纪录片导演黄树立所说,“这个世界上有太多恐惧了”。

金马最佳纪录片提名《九枪》:导演专访,台湾施行的是文明面貌的奴隶制

“其实台湾就是比较温和的奴隶制,有文明面貌的奴隶制,外面看来是没有,但里面的心态是奴隶主的心态。”

2022金马奖·台港中大对谈:一文看清今年金马看点!有部片成了房间里的大象?

《咒》作为恐怖片会是陪跑者?刘雅瑟不来台湾也能得影后?台港连结正在冷却中?《忧郁之岛》的争论台湾观众其实看不懂?

《一家子儿咕咕叫》导演专访:鸽舍里,有台湾过去二三十年的发展缩影

“它到底经历了什么,没有人知道。七年前飞出去大家寄予厚望,热闹万分,七年后飞回来,这个家却变成冰冷的⋯⋯”

藏不住的张震,从世界尽头走到金马奖的台湾男孩

张震有不一样的际遇,所有演得最出色的作品都没有得过奖,却在中年过后,随随便便赢了个最佳男主角。

《花果飘零》评论:藏在抽屉里的澳门

导演带观众凝视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城市,《花果飘零》不只与香港有关,同样也对澳门非常重要。

音乐人卢律铭专访:对电影原声带的美学坚持

卢律铭以《瀑布》获得第58届金马奖最佳原创电影音乐,他有自己阅读原声带的习惯和方式。

香港评审眼中的今届金马奖:台湾评审们都来问我一句话

在未来,台湾的金马奖、金马影展,很可能是后运动时代香港电影在华语世界里最可靠的出路。

隔海看金马颁奖礼:失去金马奖,大陆电影界失去了什么?

虽然墙内外不乏小粉红,但几家大陆自媒体还是坚持以“一边发布消息,一边删除稿件”的方式,展现完颁奖的全过程。

十场放映泪与火:10个在台港人看到的《时代革命》与《少年》

“我们都在电影里寻找自己曾经存在的证明,在前一生曾经活过的证明。”

金马专访《少年》主创:你是否看到,经过2019的香港,正在重回少年身

自由比一切都重要。我们虽不能在香港放映,但还能面对全世界,你能禁锢我的肉身,但不能禁锢我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