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届金马奖风物深度

《花果飘零》评论:藏在抽屉里的澳门

导演带观众凝视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城市,《花果飘零》不只与香港有关,同样也对澳门非常重要。

《花果飘零》剧照。

《花果飘零》剧照。图:金马奖网页

特约撰稿人 黄小雅 发自台湾

刊登于 2021-12-06

#罗卓瑶#《花果飘零》#澳门研究#香港电影#澳门#金马奖

今年不少香港电影入围金马影展,对香港电影来说意义重大,《花果飘零》作为其中一套也盛载了对香港深深的感情,而关于香港电影与《花果飘零》影评文章,我相信会不少。然而作为澳门人的笔者,也希望是借这部电影,去带出《花果》中同样重要的一个角色—澳门,这电影对澳门人的意义。

我仍认得那一夜我坐在台北的影院内,大银幕上的澳门景色一出现,就有一种莫名的感动,随着导演带我如何凝视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城市,让我知道这部电影不只与香港有关,同样也对澳门非常重要。

澳门出现在大银幕上其实并不少见,最早期在众多香港粤语长片中,已常常出现澳门,澳门作为香港的后花园,成为港澳人拍拖或寻找亲人的场所,也能看到当时的港澳关系密切。再到后来,杜琪峯导演也把澳门带入他的电影中,借澳门去讲香港的未来与政治隐喻。到了赌权开放以后,澳门赌城的地位受到世界注目,不少商业片都纷纷来澳取景,如荷里活大制作的《非常盗(Now you see me)》,《007: Skyfall》,《尚气》等,中港澳的合拍片也不少,如《北京遇上西雅图》,《游龙戏凤》等,但在这些电影当中,澳门大多不过是个可以随时替换的赌场/罪恶的布景板;那么澳门本地的电影呢? 澳门电影发展较香港及台湾缓慢,从最早期葡萄牙人的影像纪录,看到关于葡萄牙人对自己作为殖民宗主与这片殖民土地上人们的关系,但这些电影都比关聚焦在葡国人身上。而真正由土生土长的澳门人拍摄的电影,也在近90年代才开始出现,例如1995年朱佑人导演的《亚明的澳门》,可以说是最早讨论起澳门人身份认同的电影,回归前的朱佑人从美国回澳,在香港一大片讨论回归的声浪里,朱佑人也以自传的方式探问回归后的澳门是什么,澳门的未来又会怎样。及后出现的城市短片集《堂口故事》三部中,创作者以澳门城市不同的角落去书写澳门人的故事,当中也有不少回应澳门人如何看自己身份的故事,如土生葡人对澳门的感情与归属,赌业下澳门人与城市的转变,城市中的外来人口如何在澳门中找到位置等等,到近期的年青导演如徐欣羡的《骨妹》,借一对同性恋人的爱情在澳门回归的背景下,也尝试探问自己和澳门的关系。

但这些很多的澳门电影,除了像《骨妹》曾在香港发行以外,其他的都难以在院线上映,因此他们的受众是少数的,而且澳门电影还在一个发展的阶段,无论数量及大众的普及度,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因此澳门人并不像台湾或香港人,总能在众多的文化媒界上,看到自己熟悉的城市,看到关于自己的故事,而难得的是,罗卓瑶导演这次的《花果飘零》,一部个人私密的论文电影,在众多提及澳门的电影中,再现了另一个难得一见的澳门。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