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深度

中国游戏陪玩行业:脆弱的人际纽带,情感需求、孤独与暧昧的窗口

或许从一开始,游戏陪玩就不全然关乎于游戏本身。

2012年7月13日,中国上海,一名角色扮演者(cosplayer)坐在人群中央,旁边的人在使用手机。摄:Eugene Hoshiko/AP/达志影像

2012年7月13日,中国上海,一名角色扮演者(cosplayer)坐在人群中央,旁边的人在使用手机。摄:Eugene Hoshiko/AP/达志影像

特约撰稿人 蓦然

刊登于 2023-07-24

#情感#零工经济#游戏

2018年,一款叫《王者荣耀》的手游开始在大陆风靡,小谭也是千万玩家中的一员。彼时还在美国留学的她,偶然发现了一款提供付费陪玩服务的APP“比心”。点进“王者荣耀”专区,不仅可以找到知名电竞选手、前游戏主播等“大神”,更多的是价格低廉到一局游戏7元的陪玩(注:游戏陪玩工作者往往被直接称呼为“陪玩”或者“陪陪”,下单的玩家则被称为“老板”)。即便在相隔12个小时时差的大洋彼岸,算法也会将在线时间最长的陪玩推到她的主页,一旦下单,随时有人响应。

打游戏也会有陪伴的需求吗?事实上这需求如此之大,早已在大陆形成了一个自行运转的市场。2021年标志着陪玩行业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那一年8月,《人民日报》发文称,陪玩行业因“涉黄严重”和未成年人问题而“亟待监管”,流量集中的平台APP如“比心”等,成为被国家打击的对象;2021年8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了被网友称之为“史上最严”的防沉迷规定,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末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一个月后,“比心”等平台APP要求下架,并永久性关闭涉“陪玩”功能。

但游戏陪玩行业并没有就此沉寂。一份统计报告显示,那一年的游戏陪玩市场规模超过140亿元,几乎可以和电竞产业中游戏、直播、赛事的规模并驾齐驱。如今,随着平台工作者转入“地下”,大量陪玩团以微信群的方式涌现,游戏陪玩行业呈现出一种更加野生的状态,服务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除了游戏带入门和“上分”(注:指玩家通过游戏胜利为自己提高段位和赛事积分的活动),还有陪聊、哄睡、唱歌、树洞等等。这与过去三年,疫情及其防控促使更多人投身虚拟世界也不无关系。

或许从一开始,游戏陪玩就不全然关乎于游戏本身。我以下单和托朋友介绍的方式,找到几位陪玩工作者和下单的玩家聊了聊。这是一个整体上十分年轻和流动的群体,游戏仿佛一条脆弱的纽带,将他们的情感需求、孤独和爱恋纽结在一起。

2021年9月14日,中国北京,行人经过手机游戏的广告。摄:Andy Wong/AP/达志影像
2021年9月14日,中国北京,行人经过手机游戏的广告。摄:Andy Wong/AP/达志影像

“我每天都好像心理导师一样”

在语音聊天接通后,我主动打了招呼,屏幕那头的声音显得十分惊喜:“呀,原来大家都是妹子,那我就不‘夹’了,不然我怕你也受不了。”或许是察觉出我的困惑,她向我演示了“夹子音”:“就是像这样”——(提高声线,用一种略显甜腻的语调说道)——“老板晚上好,这里是九尾,请问怎么称呼?”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