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深度六四周年

对话历史,回应当代,连结彼此——《5月35日》到台湾后有什么火花?

“我们拥有民主、自由、平等,可是,我们可不可以把它当成得来不易的东西,不要滥用它,或太理所当然把它交出去?”

2023年6月1日,台北,舞台剧《5月35日》。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6月1日,台北,舞台剧《5月35日》。摄:陈焯煇/端传媒

端传媒记者 黄奕潆 发自台北

刊登于 2023-06-07

#六四34年#八九六四#《5月35日》

有一段1989年发生在中国的历史,在中国不能说,有一出创作于2019年香港的舞台剧,如今已无法在香港演,《5月35日》便是这个不能说的历史,与不能演的戏剧的合体。

《5月35日》借由戏剧,呈现“天安门母亲”的视角,故事主轴既不是屠城,也非六四历史,而是侧重她们受到严密监控,至今仍无法公开拜祭亲人,更无力讨回公道的悲伤。

“这个故事讲述一对年迈夫妇有血有肉的伤痛,大半生承受挥之不去的郁结,记忆被禁制、压抑、消灭、隐藏,”六四舞台主席列明慧简要解释这部舞台剧的叙事方向:“直到今天,事件已经被新生代淡忘,可是,苟活半生的老一辈,他们临终的愿望,就是要到广场来一场光明正大的纪念。”

天安门母亲们的愿望,至今仍无法实现,于是,香港人年年到维园,以烛光声援她们。列明慧便是其中一人。

香港前“六四舞台”主席列明慧。摄:陈焯𪸩/端传媒
香港前“六四舞台”主席列明慧。摄:陈焯𪸩/端传媒

讲的是历史,但反映的是香港

“那些斥责反修例运动参与者为暴徒的人,到底有没有去确认正发生的事实?有没有认清过去的历史?”

曾经走过1989那一年的香港人,几乎无人不识六四,就算年纪小什么都不懂,还是会有什么留在他们身上,像是当年才12岁的列明慧,对于父母紧盯著电视,整夜不关,印象深刻,只觉出了大事;隔日上学,老师们全都穿上黑衣,而校长在台上宣布:中国发生一件令人伤心的事,边讲边哭,直劝同学们要好好读书,“要做一个中国人。”

直到中学,她才对这晚发生的事,有了真正的认识,上了大学,才懂得“纪念”。大一,她与同学一起参加维园烛光晚会,甚至留下来协助收拾,最后干脆加入支联会义工的行列。2003、2004年大学毕业,她扛起六四烛光晚会司仪的工作,一做就是10年。虽然对于六四事件纪念活动,很是投入,但仍感到烛光晚会有所限制,她们应该可以再多做些什么?这时她想起中学时参与过舞台剧制作,便在2009年,也就是六四事件20周年时,成立“六四舞台”,尝试透过戏剧推介八九民运与六四事件。

2019年,即六四事件30周年,他们制作了《5月35日》这部舞台剧。原只在5月底、6月初首演,但五场演出门票,都在公开售票一小时内售罄,于是在7月加开六场。

这是个香港局势转变的关键年,该年春天,香港人发动反修例运动,7月,行动愈趋剧烈。

“当时,香港发生了七二一事件,就是元朗地铁内白衣人攻击示威者的事。”列明慧感叹:“过去,你知道国内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但无法想像,它也会在香港发生。”

她在那一刻明白:这就是中国内部维权人士的困境,也终于理解那里的环境有多差。

“2019年这一年的经历,让支持反修例运动的香港人,对六四事件有更深的体会。”列明慧意识到让这部作品继续演下去的必要性,因为剧本中很多对白,虽建立在六四语境上,也是回应当下的社会,例如,昔日中共当权者将广场上的学生和群众称为“暴徒”,宣称他们破坏社会秩序,今时参与反修例运动的市民,也被香港政府与警察认定是“暴徒”。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