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香港深度

专访李立峰:公开的六四纪念消失了,记忆会断裂吗?

任何社会都有保留一种记忆的能力,就算多细小也好。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李立峰。摄:林振东/端传媒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李立峰。摄:林振东/端传媒

端传媒记者李慧筠、符雨欣 发自 新加坡

刊登于 2023-06-01

#六四34年#八九六四#六四周年#维园烛光集会#中国历史#香港记忆#支联会#李立峰

端传媒制作了“六四34年”专题,讲述海外纪念私人记忆,及当下各地最重要的政治问题点击阅读。

编按:进入六四34周年,香港社运退潮,防疫限制全数撤销,复常后的首个六四晚上,维园足球场及草地将由香港广东社团总会以家乡情为题,举办庆回归活动。踏入6月1日,前公民党区议员黄文萱主理的深水埗“猎人书店”、前西贡区议员陈嘉琳开设的“西多”均有消防处、屋宇署和警员等政府人员到访;陈早前表示收到警方查询,问她会否在六四举行活动。保安局局长邓炳强曾指,未来数天是“特别的日子”,很多人会利用这个日子危害国安。而特首李家超被记者问到个人到维园悼念六四会否违法,要求给予是或否答案时,他只强调出席者需准备面对后果。六四晚会如同去年,似乎难以再现。

维多利亚公园的六四烛光已经消失两年。面对限制,去年六四仍有人手执鲜花,打开手机灯光,在铜锣湾街上零散走着。而维园在警察严密的看守下,沉默地没入灯灭后的黑暗。公开的集体悼念消失,种种制度被打散,六四记忆是否已经走到断裂的开端?

从2008年至2018年,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李立峰、陈韬文合作研究香港人的六四记忆。李立峰总结,六四记忆在香港社会生成和延续的过程:社会事件超越个人,被赋予价值,而其延续依靠记忆动员、代际传递和制度化三个过程。当中传媒、组织、学校和家庭的代际传递有重要的角色。

而今,许多与遗忘斗争的条件已然失效。记忆动员还有效吗?纪念六四的论述,跟当下的社会需求有什么关系?沉静的历史记忆,何时会被再度唤醒?关于六四,我们还可以讲什么?端传媒邀请李立峰和我们分享近年的观察,尝试回答这些问题,凝视历史在城市和人心里斧凿的痕迹。

以下为对谈节录:

端传媒(端):以前媒体很早就报导六四专题,现在的新闻则是维园场地被建制团体申请作销售活动,或者警方扣起国殇之柱等等。六四前夕,你观察到坊间对于六四的讨论是怎样的呢?

李立峰(李):对于六四的讨论是,大家讲不到嘛。要看的第一件事就是媒体讲不到。这固然有一部分可能是因为所谓(新闻)自由、审查的问题,但其实也有很实际的问题——你没有支联会,你无嘢可以讲(你没有东西可以说)。比如过去一年多,我做过一些研究访问到部分主流媒体的记者,有些记者会说:“其实不是完全不能做。”如果factual地做……起码不是不能做,问题是没事发生。事实上,你不把国殇之柱拉出来,更加没事发生、没人会讲。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