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封城大陆深度

上海,封城后的又一个春天,“我们已经是历史的容器”

徐秋依然觉得它是中国最好、最适合生活的城市。但她也意识到,上海再好也只是“泰坦尼克号的头等舱”。

鲍莉无法忘却封城的经历,她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去看见,“把自己当作历史和政治记忆的容器。”

鲍莉无法忘却封城的经历,她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去看见,“把自己当作历史和政治记忆的容器。”摄:LCT//端传媒

端传媒记者 葛莉 发自新加坡

刊登于 2023-03-29

#上海封城

【编者按】上海封城一周年,端传媒重访上海,试图记录下那些在急速的复常中,被遗落的声音和记忆。这是专题的第一篇:上海,封城后的又一个春天,“我们已经是历史的容器”

如果你在2023年第一次抵达上海是三月份,迎接你的将是车水马龙的大都市,人潮涌涌的公共交通,几乎没有疫情封控遗留下的痕迹,除了遮挡脸庞的外科口罩。

抵达上海虹桥火车站,下了列车的旅客在月台拥成一团,人们脸上还挂着口罩。行李箱和陌生人不时相互碰撞,人流呈扇形缓慢向前移动,挤进一米多宽的下楼扶梯口。疫情防控宣传语从广播里消失了,只剩下拿着喇叭的工作人员提醒大家勿在电梯口停留。火车站内集成不同风味的餐厅,一半热气腾腾,一半拉下大门。

一年前的虹桥站很安静。2022年5月底,大学生秦斯宇抢到返乡的高铁票,穿着学校发的防护服,抵达车站。大厅里,很多揹着大包小包行囊的外来务工人员也打算离开上海。她感到很违和,四周寂静,坐在蛇皮袋上打扑克牌的人,只有出牌的动作,没有其他声响。车厢里也反常,安静得“空气快要炸开”。

上海一直被视为中国最开放和最有存在感的城市。2022年3月28日,上海浦东封城,而后困顿笼罩浦西,火车站和机场大幅减少班次,物流瘫痪。就这样,国际大都市,2500万人的生活,悬置两个月。

如今,昔日的防控痕迹早已消失于虹桥站的嘈杂声里,旅客踩在封城时无家可归的人打地铺的地面上,涌向地铁车厢。人们脸上堆满了疲惫,口罩加重了车厢的逼仄和沉闷。2023年2月26日,上海申通地铁集团公布数据,当日客流量超过1200万人次,是2022年3月以来最高。高速公路的车流量在今年春节后持续上涨。

就算不清楚这些沈甸甸的数字,在上海开了六七年出租车的安徽师傅也明显感觉到,上海人流量大起来了,来玩的多,出去玩的也多。在他眼里,如今的上海和疫情前已没有区别,封城已是过去式,“过去就忘记了,过去就过去了。”

城市表面肌理几乎抹去了疫情的印记。割断人类生活的封锁线和蓝色围板,消失了。穿着白色防护服的人,消失了。遍布大街小巷的1.5万个核酸亭,贴在公共场所的二维码,消失了。在上海工作了10年的尤伽不知道核酸亭是怎么一夜消失的,尽管他同样不知道核酸亭是如何建起来的。我们与尤伽谈天的时候,他不假思索地指了指不远处的街道,“以前这有一个核酸亭,那也有一个。”

他的手在空中咻地比划了一下,声调轻快上扬,“像魔法棒挥一下,‘走’,就全部不见了。很奇妙,所以(上海)叫‘魔都’。不知道谁拿着魔法棒,一挥就走。”

复苏的、流失的

疫情不是餐桌上会轻易响起的话题。就算是,也会很快被绕过,像是迷信的人碰到了什么脏东西。

春天又来了。

三月末的上海还浸透在寒意中,早春的寒风常常溜进衣服的空隙。高过马路电缆的梧桐树正蓄势待发。杨柳和樱花是春天的开场白。这将是一个会被人观赏的春天。

但对大多生活在上海的人而言,去年的春天在他们的感知中是一片空白。从三月到五月,“封城”跨越了整个春天。徐秋记得,刚封城时她们裹着羽绒服,被放出来时,穿上了吊带裙。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