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e ON深度

《霍格沃兹:遗产》,舆论批评的背后

最好的游戏并不只是把性小众角色当成锦上添花的装饰品,而是试图讲述受这群人的经历和生活。

特邀撰稿人 Kaelan Doyle Myerscough, 编辑、翻译 杨静

刊登于 2023-03-04

#LGBT#哈利波特#Game ON

编者按:《霍格华兹的传承》刚刚上市就一跃而成史上销量最好的开放世界游戏之一。在哈迷们昼夜不分体验魔法世界的同时,不少玩家也对游戏的质量和意识形态提出批评。作为直女玩家,我对游戏的失望是因为它在叙事和玩法上都过于保守无聊,对大部分多元化的角色也表现得有些浅薄。同时,我看到英文玩家和评论人中,也有很多人批评游戏对管理银行的妖精族群的刻画和故事线都有反犹倾向,也有跨性别人士针对性小众角色的设定提出异议。原著作者J K罗琳长期以来在这些议题上向来声量不小,虽然电子游戏对于性小众不友好的现象并非始自《霍格华兹的传承》,但最近的争议无疑再次将这个议题推上风口浪尖。故此,本期 Game On,我邀请跨性别游戏设计师和研究者 Kaelan Doyle-Myerscough,她长期活跃在叙事设计、世界观设计和性小众游戏开发这些领域,曾在GDC等重要展会介绍自己的创作和思想。Game On 请他来,为我们介绍北美游戏场域长期以来关于性小众游戏设师和游戏内容的讨论,也请她谈谈她推崇的游戏设计。

我是一名游戏设计师,也是一名游戏研究人员,目前在芝加哥工作。我非常关注游戏开发中如何设计更有批判性的世界观。我设计的游戏既有商业发行的,也有偏向实验和学术性质的。在性别层面,我是跨性别人士,接受别人用“他”或 “他们”称呼我。出生的时候,我的性别被指定为女性,现在我已经作为男性在生活了。性取向而言我是双性恋,也就是说我会被所有不同性别的人吸引。

在我生活的北美,媒体和流行文化对于性少数人群的压制由来已久。例如,荷李活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海斯法典》,就禁止影视作品正面表现性小众角色。这个禁令长达三十多年,影响深远。即使在它被废除后,流行文化中任何一丝性小众内容都会遭到激烈的反击。游戏也是如此。今天我们必须花很多时间搜索,才能在早期游戏中找到那么一点性小众角色。但事实上,游戏历史中我们并没有缺席,我们一直在现场,一直在制作游戏、玩游戏,并试图为性小众的身分创造空间。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去访问LGBTQ游戏档案,这是个很重要的数据库,记录了新旧游戏中的关于性小众的再现内容。

《动物森友会》中可以选择异性发型。
《动物森友会》中可以选择异性发型。游戏截图,[LGBTQ游戏档案]

最近的历史上,2010年代,Gamergate 运动以“游戏新闻中的伦理问题”为借口,大肆骚扰游戏行业的女性和其他边缘人。(编按:Gamergate 是指2014-2016年间,北美游戏圈在互联网上针对女性游戏人和玩家进行的一系列骚扰和攻击)此后,游戏产业中部分人经历了一番洗礼,从 Gametersgate 中觉醒。大型游戏公司逐渐认识到女性、有色人种和性小众人群是潜在的市场客群。人们也发现游戏产业中有越来越多的边缘化人群扮演专业角色,这些都对我们的处境有帮助。

游戏行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例如,更多游戏中的性小众故事情节仍然是支线任务,而不是主线故事的组成部分,玩家可以选择不看或不体验它们。又比如,现在游戏中当然有更多的性小众角色,但性小众的经历本身很少成为游戏的主题。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