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深度电影

张婉婷遭人格謀殺?“人血馒头”与“张大盗”,崩坏的集体情绪如何修复

Mirror演出意外令后2019集体政治能量避风港的粉丝文化倍遭打击,情感能量随即流向香港电影,直至今次失控的谩骂和攻击

2023年2月5日,香港一间戏院的《给十九岁的我》宣传海报。

2023年2月5日,香港一间戏院的《给十九岁的我》宣传海报。摄:Stanley Leung/端传媒

特约撰稿人 邓正健

刊登于 2023-02-10

#给十九岁的我

对于《给十九岁的我》的海量争议,已在近日网络上造成了相当明显的评论疲劳。不论是一般网民还是知名人士,愈来愈多人出来发言试图淡化事件,尤其在电影暂停公映后,为事件争议“暂时”划上句号,似乎是愈来愈多人的主观意愿。当然,对于电影长达十年的拍摄过程中,制作单位(尤其是导演张婉婷及英华女学校)有否对被拍摄学生进行各种欺瞒和剥削,因而需负上道德甚至是法律责任,这仍是应当深入探讨的。而由事件所激发、有关纪录片拍摄伦理的深度讨论,则是近年香港的公共讨论中少见的精彩一幕,也相当大程度上推进了近年香港电影“纪录片热”的论述深度。不过,随著事件发酵,争议之声由小众文化圈子迅速扩散至普通网民的公共领域后,理性的电影伦理讨论就旋即被大量情绪化的谩骂和声讨所淹没。

网上已有不少详列争议经过的报道,在此不赘。这里只想指出几个舆论转向的关键点:首先是前记者吴芷宁在其脸书发帖,指出导演与被拍摄者之间的权力问题,令她看戏时“有啲唔舒服”。此帖在网络上被广泛分享,因而引起舆论对电影伦理问题的关注,不再是更早之前对电影一致赞好的景象;另一关键点是《明周文化》刊登主角之一阿聆亲撰的长文,文中大幅披露导演和校方没有好好保护被拍摄女生的私稳,亦不顾她不同意将电影作公开放映的意愿。随即其余几位主角均透过不同渠道发声,呼应了阿聆对导演和校方的质疑。还有一个关键点,是香港单车运动员李慧诗在脸书发帖,指导演曾冒认记者进入比赛场地访问她,然后擅自将访问片段放在电影中,却从未表明访问意图。

人格上的“集体印象”

张婉婷不是指主流商业电影的导演,其作品多属小众文艺电影,认识她的观众也较多集中在小众文艺群体。然而这次事件却大幅散播到普罗大众层面,因而形成认知上的落差。

此后,舆论急速转向,不仅对电影拍摄过程中的种种伦理和操守问题大加挞伐,矛头更开始转向张婉婷个人。其中最其象征性的是,是在制作单位宣布电影暂停公映后,张婉婷出席最后一场放映时,被一名男子公开以粗口指骂,并骂她:“借学生妹上位,呃𡃁妹钱(骗年轻女孩的钱),食人血馒头!”这一段说话在网络上迅速流传,而指摘张婉婷“食人血馒头”,更经常被一些对她作人身攻击的留言中被引用。

这名男子的话看似疯言疯语,却正正揭示了网络舆论对这次事件的几种集体反应。指张婉婷“借学生妹上位”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张早已是著名导演,获奖无数,根本不用“借⋯⋯上位”,但若仔细阅读网络上的留言,不难发现原来很多指骂她的网民,本来并不大认识她。一种可能解释是,张婉婷不是指主流商业电影的导演,其作品多属小众文艺电影,认识她的观众也较多集中在小众文艺群体。然而这次事件却大幅散播到普罗大众层面,因而形成认知上的落差。

《给十九岁的我》纪录片预告。
《给十九岁的我》纪录片预告。影片截图

这一落差也干扰著网络舆论对事件的风向。吴芷宁的文章提出关于导演对被拍摄者权力的纪录片伦理问题,在某些文化圈子中流传甚广,也引发了很多积极而有意义的讨论;但似乎要到阿聆发表长文、以及李慧诗发出帖文后,争议才引起广大网民关注。吴芷宁提出的纪录片伦理,其实也属电影美学问题,并非一般观众所关心,亦需要有基本的电影知识和观看艺术电影的经验,才能有效地参与讨论。但阿聆(及其他主角)和李慧诗所提出,尽管也可包含在上述的美学论述范畴上,但一般人都会更容易将之理解为个人操守问题。“欺瞒学生”、“不尊重学生意愿和私隐”、“假冒记者”、“侵犯运动员肖像权”,凡此种种“罪名”,即使部份皆有可议之处,但作为著名导演的张婉婷在道德上乃至人格上“有问题”,渐渐形成了一个集体印象。

“嘲讽”与“人身攻击”之不同

对电影制作单位的各项指控当中,并没有任何一宗涉及金钱纠纷的,所谓“呃𡃁妹钱”(欺骗女生金钱)之说自然是无中生有。可是网络上攻击张婉婷“为钱”而在拍戏时作出欺骗行为的言论十分多,更有不少留言将她称为“张大盗”。

这个印象,亦反映于两个二次创作的hashtags里:“#恰十九岁的你”及“#坏过婉婷”。“#恰十九岁的你”中的“恰”,在粤语中有“欺负”、“打压”之意。将戏名中的“给”改为“恰”,意思明确:嘲讽张婉婷拍摄时欺压学生。“#坏过婉婷”则改写自香港网络潮语“#坏过凯婷”,典故不赘,一般用作指摘某人确实或伪装品格败坏。“#坏过婉婷”自然也有讽刺张婉婷道德上有问题之意。这两个hashtags在近日的使用率不低,多是网民在分享和评论事件时所用。不过,严格上两者均不属人身攻击,只算是常用于嘲笑知名人士的二次创作,而 hashtags的使用者也不并非只有谩骂,亦有不少是尝试作出善意而持平的分析和评论,使用hashtags可能只为增加流量,未必有冒犯之意。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