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大陆深度

大变局时代的劳工命运:疫情三年中国工人生存状况全观察

当前中国正处于大变局的过程中,经济社会面临结构性的变化,劳工阶级为了应对他们处境的恶化必然会持续不断地行动。

2022年9月15日,中国江苏一间医疗器械工厂,工人在手套生产线上工作。

2022年9月15日,中国江苏一间医疗器械工厂,工人在手套生产线上工作。摄:Wu Shujian/VCG via Getty Images

卷土

刊登于 2022-12-13

#世界工厂#工人运动#供应链#农民工#抗争#劳工#维权#评论

卷土,左翼视角的中国政治与社会观察者,关注劳工,性别,族群等议题

今年以来,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肆虐全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从算“政治账”的高度来执行“动态清零”的防控措施,但结果令人沮丧。非理性、不科学的防疫措施不但未能压制疫情在多个重要城市爆发,反而对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造成重大的打击。在一桩又一桩惨烈的人道主义悲剧之外,动态清零引发的供应链中断、中小企业倒闭、失业率增加、综合收入减少等问题更是结构性的,影响深远。因为它们事关很多人的基本生计,特别是劳工阶级遭遇的困难前所未有,工作和生活处境急剧恶化,因而反抗的声音和行动不断发生。

10月,号称“行走在中原大地上”的富士康工人“大逃亡”场景刷屏国内外社交媒体,对此,河南省内各地政府和富士康一道采取措施转运工人返乡隔离,但是,富士康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因为现在是苹果手机销售旺季,郑州富士康的订单压力不小,在保住供应链的压力下,河南随即举全省之力为富士康招工,各级政府都有送人指标,完不成的由公职人员顶岗。且不说这种行政指令式招工的荒谬,政府为了完成考核而把招工任务大部分外包给各地的劳务中介,以高工价诱惑之,但是在保订单和疫情防控的双重压力下,郑州富士康面临的问题加剧,11月22日,多个厂区内部再次爆发大规模示威活动,大量流传的图片和视频显示抗议工人与身穿“大白”的警方发生冲突。据悉这次抗议后已经有2万人离开富士康。

此次郑州富士康工人的大规模集体抗争具有重要意义,表明政府的两大政策目标:保订单稳供应链和动态清零是不能兼容的,“既要又要”只不过是一场白日梦。而且富士康现有的劳动用工体制会加剧在生产安排和日常管理上对工人的剥削,少量正式工和大量临时工的混合使用看起来是为了降低经济成本,但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组织和社会成本反弹,除了采用更加集权高压的方式进行所谓的“闭环生产”外别无他法,但这种带有强迫劳动性质的集中营生产必然也会遭到工人更强力的反击。

郑州富士康工人是因为被企业和政府承诺的高额返费欺骗而示威抗争,广州海珠制衣工人是因为被工厂被封控,做不了旺季订单,手停口停而游行冲卡,他们的抗争都是自发的,诉求也是经济性的,但正是这样的激烈行动展现了鲜明的政治意涵,进而挑战了政府的动态清零总方针。

中国河南郑州,大批富士康员工在防疫人员的安排下前往乘坐穿梭巴士离开厂区。
中国河南郑州,大批富士康员工在防疫人员的安排下前往乘坐穿梭巴士离开厂区。影片截图

因为这些工人处在社会的最底层,抗风险能力最低,但他们接受的都是官方对于新疫情不科学的刻意误导宣传,不了解奥密克戎病毒的最新发展,不得不最大程度地接受和忍耐政府看不到尽头的极端防疫措施,他们既害怕病毒的传染又苦恼生计的困难,这种矛盾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自然爆发出来,在走上街头跟大白冲突的那一刻,他们就做出了选择,要生计不要封控。从这个角度看,郑州和广州的劳工阶级的抗争是打响对抗动态清零的第一枪。

郑州和广州劳工阶级的抗争成为全国反封控、要生计运动的前导,多个城市的大学生和市民也纷纷走上街头表达抗议,并大声喊出了89年以来最大胆直接的口号,这表明当政府用算“政治账”的逻辑搞动态清零时,普通的民众也会就清零的灾难跟政府算“政治账”。

这一次始于富士康工人抗议、激化于乌鲁木齐大火的跨地区、跨民族、跨阶层的全国性抗争运动再一次表明,在各种类型的政治和社会运动中,劳工的力量是最坚实和可靠的,并且始终处于先锋的位置。罗莎·卢森堡曾高度评价工人罢工的意义,认为工人发动的罢工是“迄今为止任何现代革命都没有的致命武器”,它的发生是必然和偶然的结合,也是群众运动自发和自觉的体现,既是经济斗争,又是政治斗争。

当前中国正处于大变局的过程中,经济社会面临结构性的变化,劳工阶级为了应对他们处境的恶化必然会持续不断地行动。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必然会不断学习,直至超越改善自己生计的需求而追寻更广阔的社会进步,这是工人运动、学生运动和市民运动百川汇流的交点。

基于此,本文将从三个层面系统梳理全球政治经济局势变迁以及疫情防控给中国的供应链、劳动力市场以及劳工阶级带来的严重后果,笔者相信劳动关系的结构性恶化必然会引发工人阶级的团结与抗争。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