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深度

破产危机下,“被出口”去赚外汇的斯里兰卡家政女工

她们为深陷经济危机的斯里兰卡输入珍贵外汇,政府和丈夫们都在鼓励她们出国务工。在远方,她们孤独、辛劳,却毫无安全网。

斯里兰卡家政女工内萨马拉一家。

斯里兰卡家政女工内萨马拉一家。摄影:罗瑞垚

特约撰稿人 罗瑞垚 发自斯里兰卡

刊登于 2022-08-15

#外来劳工#斯里兰卡

在“破产”的斯里兰卡,排队成为了很多人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排七八个小时购买国营商店的低价口粮,排两天买一罐燃气,排四五天加5升汽油,排一百来个小时来获得一本护照,出国务工。

首都科伦坡,移民与出入境部的大楼被数千人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了起来,长长的队伍曲折蜿蜒,要花十几分钟才能找到队尾。等待办护照的人们靠着花坛边缘和栏杆休息,或者铺一块布席地而坐,缓慢地向入口处移动。大多数人三五成群,晚上去附近的桥洞下睡觉,换班排队。三四天后,才能迈进护照办公室的大门。

这幅场景,在过去几个月里每天都在上演。在很多政府机构因为燃油短缺而陷入瘫痪时,移民与出入境部成为了斯里兰卡最繁忙的政府机构之一。

36岁的安雅娜(化名)站在靠近队尾的位置。她的家在20公里以外的卡杜维拉县,一天前,她搭乘拥挤的公交车来到这里,等了二十个小时后空手而归,她希望今天可以排到号。拿到号之后,她还要再等三四天才能办到护照。

安娜雅之前在科威特做过两年半的家政工,2014年,为了照顾年幼的孩子,她回到了斯里兰卡。在过去的八年里,她靠在茶园打工的收入为生,但当下的经济危机让她不得不决定再次出国打工。“这八年里,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困难。生活成本越来越高,我们无法再满足基本的衣食所需了。”安娜雅说,两个孩子在读中学,丈夫也没有稳定工作,她必须要挣钱养家。

十年前,安娜雅在科威特的工资是每月50第纳尔(当时约180美元),现在,她被中介告知最多可以拿到每月150第纳尔(约490美元),相当于17万卢比。而在斯里兰卡,她每个月只能挣到几千卢比(约15-28美元)。

队伍里的女性大多与安娜雅年纪相仿,她们的去处也十有八九和她一样: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科威特和卡塔尔等中东国家。数据显示,斯里兰卡每年约有20万人出国务工,女性占40%左右,与男性劳务移民相比,她们的工种和目的地高度同质化:约90%的人从事家政行业,超过90%的人去往中东。

在中东国家,她们与来自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孟加拉国、尼泊尔的女工们共同为庞大的中产家庭服务,填补了当地照料劳动市场的“赤字”。她们的劳务收入被直接存入丈夫在斯里兰卡的账户,不仅养活了全家人,还为深陷经济危机的斯里兰卡输入了珍贵的外汇。2022年的前五个月,斯里兰卡共收到外汇13.36亿美元,相当于2021年进口支出的62%。为了增加外汇储备,斯里兰卡政府今年对多项政策做出修改,放宽了对女性出国务工的限制,第一步,就是给每个打算出国的人发放一本护照。

斯里兰卡移民与出入境部的数据显示,2022年的前五个月,斯里兰卡已经发放了28.8万本护照,而2021年全年的护照发放量只有38.2万。截止2022年7月初,已经有15.6万劳工出境,与2019年的数字相比增加了50%以上。

排队办护照,只是这些家政女工们在劳务移民这条路上所面临的,最简单、最微不足道的一步。等她们登上飞机、降落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家后,故事才刚刚开始。

排队等待办护照的人群。
排队等待办护照的人群。摄影:罗瑞垚

独自在沙特,命运如同“开盲盒”

2012年4月23日。十年过去了,帕米拉(Pamila Devadasan)仍然清楚地记得这一天。那是她平生第一次离开丈夫和孩子,独自来到了遥远而陌生的沙特阿拉伯。

帕米拉的家在斯里兰卡北部基利诺奇的一个小村庄,离首都科伦坡343公里。基利诺奇曾是寻求斯北部泰米尔人独立的军事武装组织泰米尔猛虎组织(下称“猛虎组织”)的行政中心,帕米拉人生的前25年,都在泰米尔人寻求独立自治的斯里兰卡内战中度过。战争结束后,国际组织和外国援助国为斯里兰卡北部的重建提供援助,帕米拉一家拿到了50万卢比,但这远远不够。

丈夫四处借贷,为建房花了110万,背上了近50万的债务。一家人靠丈夫打零工维生,他每天赚700卢比,每个月只有十天有活儿干,能勉强覆盖一家人的日常支出,但拿不出钱让孩子去上学,更不可能还得起高额的债务。沉重的经济负担之下,丈夫酗酒的毛病越发严重。“每次他听到外面有摩托车的声音,都会觉得是放贷人来催款,躲在屋里吓得不敢出去。”帕米拉告诉我。为了还债,让两个儿子上得起学,她决定找中介出国打工。作为家政工的主要输出地之一,斯里兰卡的劳务中介网络延伸到了邻里乡间,有些村里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人出国。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