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深度

计划生育退场后,被刻意忽视的避孕教育与400万堕胎青少年

一妇科门诊创始人感觉到,从只能生一个到可以生三个,政府对避孕的重视大不如前。有同行称:“我觉得整个就是能不管就不管。”

2021年7月15日,甘肃省酒泉市戈壁沙漠中的一个大型婴儿雕塑。

2021年7月15日,甘肃省酒泉市戈壁沙漠中的一个大型婴儿雕塑。摄:Wu Yelang/Future Publishing via Getty Images

端传媒记者 赵其流 发自新加坡

刊登于 2022-08-10

#青少年人工流产#性教育#三胎政策#计划生育

变化始于2018年中国国务院机构改革,原国家卫生和计生委员会被重新组建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计划生育”四个字由此彻底从国务院部委名称中消失。3年后,中国全面放开三胎生育。

也是在那一年,西安你我健康服务中心——一家服务青少年尤其是女性性与生殖需求的公益妇科门诊——再未被当地计生系统邀请,参加每年定期举行的避孕知识宣教,并被要求从计生系统提供的场地搬离。该门诊部创始人周安秦明显感觉到,从以前只能生一个到现在可以生三个,政府对避孕的重视大不如前。一名其他省市的同行也表示:“我觉得整个就是能不管就不管。”

周安秦的感受不止来自外出讲课的邀约大减,门诊业务也不一样了。以前,她和同事常受邀在陕西各地学校讲课,传授避孕知识和技术,门诊主要业务对象也是青少年女性。现在,她和同事们被邀请和要求讲授的仅剩下艾滋病防治,门诊主要业务对象也变成了检测和治疗性传播疾病的男性。

由于统计口径的差异,中国青少年群体的真实流产数据并无一个可信的准确数字。大陆青少年标准一般采取15岁到24岁的范围。官方曾对媒体承认,青少年已经成为中国人工流产的主要人群之一,每年青少年人工流产数接近400万人,占人工流产总数的40%,其中19%有多次流产经历。

从计划生育到鼓励生育,原本应作为基本的性和生殖信息服务提供给青少年的避孕知识,正在被刻意忽视。一同被忽视的还有每年近400万人工流产的青少年。

2002年8月30日,北京,一个女孩在计划生育的宣传牌前玩耍。
2002年8月30日,北京,一个女孩在计划生育的宣传牌前玩耍。摄:Andrew Wong/Reuters/达志影像

学生感兴趣的避孕“不用讲”

在向不同学制学生讲课时,周安秦发现,大学学生关于性的经验和知识远少于比他们年龄更小的职业学校学生。而不论哪里的学生,对于官方要求全覆盖的艾滋病防治知识,仅在讲到个体故事时表现出一定兴趣。但只要一开始讲避孕,“所有人都认真地听,眼睛睁得好大。”

2009年的一项全国大样本调研《中国青少年生殖健康可及性调查报告》(注:第二次调查已于2020年展开,报告尚未发布)显示,中国15-24岁的未婚青少年中,每4人中就有1人发生过插入式性行为。在首次性行为中,未避孕比例超过1/2。最近一次性行为中,未避孕比例超过1/5。

对青春期的学生来说,性是日常生活中最绕不开的话题,怀孕风险要远高于感染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的风险。在周安秦的经验里,发生青少年非意愿妊娠概率最高的是职业学校的女生。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