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专题大陆深度

“双减”落地一年:教培地下化,一些学生或成为被“减去”的人

考试内容、社会评价体系都没有变,看似推进教育公平的“双减”政策,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2012年,中国安徽省合肥市,一名学生为高考作准备。

2012年,中国安徽省合肥市,一名学生为高考作准备。摄:Stringer/Reuters/达志影像

特约撰稿人 沈佳如 发自北京

刊登于 2022-08-01

#双减#教育培训#就业

距离中国教育部正式发布“双减”政策,已过去了一年。

2021年7月24日,中国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被称为“双减”政策。

按照政策要求,所有K12(小学至高中12年教育)学科类校外培训服务,都必须在年内停止。

教培行业(注:即补习行业)遭到“团灭”,K9(小学至初中9年教育)英文辅导培训是重灾区。根据《中国企业家》报导,中国大陆有70万家教培机构,多达1000万的从业人员瞬间失去了合法的职业地位。2021年8月,《南方周末》援引蓝象资本投资副总裁陈晶的估算,一个月内约有20%-30%的教培从业人员被裁,预计行业整体裁员比例可能会达到50%。

一年过去,一些教培人还在业内坚持,更多的则被迫转行:有的准备去互联网公司当运营,有的转去私立学校当老师,有的去做人力行政,有的则仍在待业中。转行“最成功”的,要数英文老师董宇辉。他跟著已改名为“东方甄选”的原教培企业“新东方”,转战到网络直播带货赛道,成为网红,被官方树立为转型成功的教培人模范。

“不论是留下的,还是离开的,这一年,所有教培人都过得很辛苦。”Monica曾在一家知名上市公司担任教培业务管理层,有著十余年英文教学经验。不论是常规考试,还是素质开发,Monica都获得业界和学生家长的认可。“双减”政策落地后,她不出意外地被公司裁员。

如今,Monica仍留在教培行业,“大家都有一种不安全感。我们现在很像40年前的韩国。”

1980年7月30日,军人全斗焕执政时期,韩国出台“7.30教育改革政策”,全面禁止课外补习,提供辅导的老师或者聘请老师的家长,都会受到处分。政府甚至成立了“课外辅导打压队”,对老师和学生实施震摄。为了躲避“课外辅导打压队”,老师和家长们想出了千奇百怪的法子,比如:让老师深夜来家辅导,让老师打扮成亲戚或家政工人,躲到郊外甚至在汽车里进行辅导。

到上世纪90年代末,补习禁令已逐渐形同虚设。2000年4月,韩国最高法院宣布禁止补课的法令违反宪法,并予以取消。法院在判决中表示:“禁止补习侵犯了儿童的受教育权。”

“双减”政策,和40年前的韩国如出一辙。业内究其原因,有两种猜想。其一是打击体制外的精英教育,将高达万亿人民币规模的学科类培训市场强行划拨给公立学校,将市场和意识形态牢牢掌握在体制内机构手中;其二是降低养育孩童费用、鼓励生育,减缓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的速度。

无论是什么原因,Monica认为,教育双轨制的局面没有改变,因为考试内容没有变化,社会看重文凭学历、重脑力轻体力的职业地位和收入差距评价体系没有变化。看似推进教育公平的“双减”政策,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双减”冲击了偏远地区及工薪阶层的孩童,他们无法像之前那样参加大班课外补习,仅凭学校的课程根本无法够得上名校的考试选拔,而有钱人的子女则不受影响,完全可以高价请私教进行一对一辅导。

围绕教培行业这一年的变化,我们采访了Monica,以下是她的口述,有删节。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