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深度

迷因为何好笑?又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与其说网路迷因影响了台湾人的沟通方式,不如说,迷因是在强化台湾人原本沟通的方式。

一张猫的迷因图。

一张猫的迷因图。摄:陈焯煇/端传媒

端传媒记者 李易安 发自台北

刊登于 2022-07-16

#迷因

这是台湾迷因专题的第二篇,探讨台湾流行的迷因折射了什么样的道德观或时代精神。第一篇关注了迷因的流行、制造及其中的中国元素,并邀请你一起思考:好笑有没有边界?此专题还同步推出了小游戏:测测你多了解台湾迷因,推荐同时服用。

你有过这样的经验吗?在社群平台上,不经意看到标题为“盘点今年十大迷因”的影片,点进连结一看,发现自己一个都不认得。

虽然“迷因”已经是个多数人都听过的词汇,但它的定义却依然有些模糊:有时是“流行语”的代称,有时则指网路上爆红的一则则小短片,有时似乎又有固定的格式、模板,是可以任人填入文字、不断再制的“梗图”。

如此说来,迷因到底是什么?这个概念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一位生物学家开始谈起。

1976年,研究专长为演化生物学的理查・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中,首次提出了“迷因”的概念——道金斯认为,若说基因是遗传资讯的传递单位,那么文化资讯的传递,也应该有个单位来进行研究、理解。

暸解“迷因”概念诞生的背景之后,这个词汇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一方面,它听起来有点像基因(gene),反映了迷因概念是从生物遗传学发展出来的渊源;如果用拟人的方式来谈,那么迷因确实也和基因一样,都在“竞争”着被传递下去的机会,只不过基因传递的是遗传资讯,而迷因传递的则是文化讯息。

另一方面,迷因的拼法源于希腊文的“mimema”,原意为“模仿”(英文里的 mimic 这个字,字根也跟这个希腊文单词有关)——而模仿,就是文化传递过程中的重要步骤。

长期关注迷因议题的国立成功大学不分系学程助理教授叶多涵,在接受端传媒专访时指出,“迷因和基因一样,如果某个迷因很会传播的话,它就会很快变成多数、成为最成功的东西。”

换言之,与其说迷因是一种像基因的存在,倒不如说,迷因其实是一种看待“文化传递”的认识论,强调的是“所有文化资讯,都在竞争我们的注意力”的这个特性。

“在道金斯最初的定义里,所有的文化产物,基本上只要是可以学习、模仿的,都可以被视为迷因⋯⋯但我们现在的用法,通常是专指那些网路上很好笑的梗图。如果问现在的人对迷因的定义,常常还会有一些特定的梗图格式,像是一张图片,上面要有字等等。”

叶多涵指出,在英文网路世界里,网路迷因的概念其实已经使用很久了,只是近几年才传到台湾、流行起来。

网路迷因在台湾的流行,则主要是因为社群网路平台的发展,以及智慧型手机的普及,让很多人都能看得到迷因梗图或影片,而制作、传递、接收迷因梗图或影片的门槛,也都下降了许多;网路上甚至有迷因梗图仓库,供使用者搜集、归类、寻找热门迷因,并提供“梗图制造器”,方便使用者进行“二创”,进一步促进迷因的扩散、流传与演变。

此外,社群网路平台会以演算法,来影响讯息曝光的程度,“所以网红、公司、政府部门如果想要吸引流量,就必须用特定的格式,来吸引网友转发、把想表达的东西传出去。”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迷因确实也能让一些严肃的议题,可以用比较轻松的方式接近。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