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深度六四周年

抹去与传承:33年后,香港的六四记忆之战

“要抹去香港人的记忆,需要多久时间?”

前《铿锵集》记者Rachel(化名)保留著以前参加六四烛光集会的蜡烛。

前《铿锵集》记者Rachel(化名)保留著以前参加六四烛光集会的蜡烛。摄:林振东/端传媒

特约撰稿人 羊紫紫 发自新加坡

刊登于 2022-06-03

#八九六四#六四周年#维园六四集会案#国殇之柱#民主女神像

民主女神像失了踪。安家在香港中文大学山脚11年,她在2021年12月24日天未亮时,被校方悄无声息抬走。校生赶到,广场上只剩下一个方框痕迹。今年六四,她第一次缺席了。

中大学生Luna(化名)强调,民女是“被偷走”的。她说民女温柔而坚实,是校园内外公共的连系。这份连系不能断,Luna就和几个同学制作3D迷你民女雕像,放在校园不同角落,呼吁同学把这些承载着六四回忆的小雕像寻找出来,延续这份记忆。

记忆来自1989年,黑夜里的北京,军队开枪镇压示威民众,香港人彻夜难眠。那一年,有青年大学生、记者北上支援、报导运动,年纪更轻的孩子在电视机前、或在家人的眼泪中,目睹时代的转折。

33年后的今天,他们之中,有人加入支联会,坚持悼念六四,甚至身陷囹圄;有人成为记者,报导六四直到不可报导;有人做了老师,教书育人,却再不敢向学生多谈“敏感”历史;有人成了学者,研究香港人为何忘不了六四。

历史曾在千里之外,记忆在香港落地生根。超过30年的纪念行动,成了属于香港的历史和记忆。九七主权移交后,随政经局势变化,传承六四记忆本已面临更多困难;国安法后,公民社会急遽萎缩,维园再被封锁。从公共空间到法庭,从传媒到教育环境,在记忆与遗忘之间,我们将走向哪里?

2021年12月24日,中大民主女神像被拆除后,平安夜晚上有市民、中大学生及校友到民主女神像原址燃点蜡烛悼念。
2021年12月24日,中大民主女神像被拆除后,平安夜晚上有市民、中大学生及校友到民主女神像原址燃点蜡烛悼念。摄:林振东/端传媒

当公共的六四纪念物消失,以新实践延续记忆

2021年12月,两个著名的六四纪念艺术作品——香港大学的国殇之柱和香港中文大学的民主女神像,先后被校方移除。

“民女唔见咗(民女不见了)。”12月24日清晨7时许,中文大学前学生会成员Allan(化名)拿起电话,那头传来同学的声音,他马上醒了一下,立即联络熟识的学校职员,但原来连职员也非常震惊、对民女“失踪”一事并不知情。直到今天,中大仍未公开民女的去向。

“没想到她以这样的方式离开我们。”Allan说。“在同学眼中,民女除了象征普世价值,还是我们的共同回忆。”

中大学生习惯叫民主女神像作“民女”,附近一带变成“民女广场”。约朋友食饭、新生入学迎新营、六四悼念,一句“民女等”,大家心领神会。不少校友在网上贴出照片回忆,民女曾被戴上黄色头盔、成为反修例运动的象征;又曾被披上彩虹带,成为性别平权行动的一部分。

民女雕像于2010年由中大同学及市民护送入校园,当时至少2000人聚集在大学站广场保护民女。“2010年,社会仍容得下大陆不喜欢的东西,校方仍有自主空间;现在,社会不容许我们有异于政权版本的记忆,所谓敏感的价值观已经不被接受了。”Allan说,“感觉我们一部分的自己被强行夺走。”

当天下午,Allan和一些同学自发到空荡荡的民女现场,放下花束和电子蜡烛,悼念消失的民女。有人哭得双眼肿了。

学生Luna也去了悼念。她感觉从入学开始,民女一直在那,像“家人”一般陪伴。除了纪念六四,Luna还觉得民女是一种艺术的温柔,令公共空间有了意义,提醒人们毋忘历史。“不用大声呼吁,她是坚实、默默地站在那里......她成了一种公共的bonding。”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