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深度

马克龙的五年:出尔反尔的施政,如何令政纲空洞的「富人总统」尽失人心?

「我不能想像勒庞成为总统,我不希望恶梦成真。可是,我又讨厌马克龙,他这五年做的事跟勒庞根本无异。」

2022年4月4日,法国总统大选,首都巴黎街头一张被刮花的在任总统马克龙的竞选海报。

2022年4月4日,法国总统大选,首都巴黎街头一张被刮花的在任总统马克龙的竞选海报。摄:Gonzalo Fuentes/Reuters/达志影像

特约撰稿人 杨健伟、郭祭倩、黄懿欣、Quang PHAM 发自巴黎

刊登于 2022-04-21

#法国大选#马克龙

编按:法国大选首轮投票于4月10日结束,现任总统马克龙获得27.6%选票,名列第一,与获得23.41%选票的勒庞(Marine Le Pen)双双进入将于4月24日举行的第二轮投票。二人在2017年第二轮选举已直面对决过,但今次马克龙和勒庞的支持度愈来愈近,2017年的大比数领先情况似不復见。近日法国的示威活动,似乎也显示了选民对两位候选人的深深不满。这篇文章回顾马克龙在任的五年--他被寄予厚望,但种种施政失误,似乎证明了「马克龙主义」的有名无实。也推介阅读之前刊出的《「泽穆尔现象」:以博学才子形象包装的极右翼人物,如何威胁法国核心价值?》,了解法国近年冒起的极右翼「现象级」人物。

面对次轮总选只有现任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和他的极右阵营对手勒庞(Marine Le Pen)这两选项,法国大众于四月十六日在巴黎发起了一系列「既不要马克龙,也不要勒庞」(ni Macron ni Le Pen)的示威。这种在总选前沸腾的「neither… nor」(ni… ni)表态,前所未见,曾被学界、政界所关注的「马克龙主义」(macronisme)未能团结社会之馀,甚至将社会推向动盪局面。

2022年4月14日,在索邦大学佔领现场中,廿三岁的大学生Vincent对笔者说:「这次选举令我对未来绝望。我不能想像勒庞成为总统,我不希望恶梦成真。可是,我又讨厌马克龙,他这五年做的事跟勒庞根本无异。无论谁成为未来总统,我都不敢苟同。既然无法在制度上表达这个意见,我们只有走上街头。」同一地点,年届七十的Jean-Baptiste特地来支持学生,他说:「许多年前,我也曾在这裡抗争。当时我们要推动社会前进,为的是希望。但今天,他们(佔领索邦大学的学生们)是因为绝望,为的是宣洩他们对未来的无力感。」4月18日,位于巴黎圣但尼门(Porte de Saint-Denis)的 「反抗灭绝」(Extinction Rebellion)佔领区中,Loushka也感概道:「未来气候暖化问题不能指望马克龙,更遑论勒庞。我们只能靠自己及动员大众。」这五年施政问题激起的民怨,似乎反噬到马克龙身上来。

根据《赫芬顿邮报》于四月十九日整合多项权威性民意调查的结果,马克龙的支持度近日从接近60%跌至近51%,一度接近对手勒庞相对稳定的近45%支持度。虽说近几天马克龙民望有些许回升趋势(约回升4%),但反观其于2017年以大约66%比33%大胜勒庞,现时马克龙的形势可说相当狼狈。过去五年,前左翼阵营大党社会党(Parti Socialiste)积弱,近乎亡党,其本届参选人伊达戈尔(Anne Hidalgo)获票不足2%;同时,右翼阵营大党共和党 (Les Républicains )支持度亦一度大跌,其候选人佩克雷丝(Valérie Pécresse)于首轮总选以不足5%惨败。面对昔日强敌式微,加上极右主义一直受法国大众和舆论排斥或嫌弃,马克龙于本届总选理应能轻易取胜,但他现在向选民告急,仍未能以决定性优势拉远与勒庞的距离。

马克龙为何如今如履薄冰?五年前,马克龙以「独立中间派」之名爆冷冒起,突围而出,并以高姿态赢得选举,他许下承诺要打破法国传统左右对立的局面,修补被撕裂的法国社会;就连德国法兰克福学派(Frankfurter Schule)的政治哲学大师哈巴马斯(Jürgen Habermas)亦对他有所期许,认为他能成为团结欧洲的未来希望。然而,时至今日,法国社会比五年前更为撕裂,传统左右政党息微,选民向极左和极右靠拢,被拒斥多年的极右主义甚至被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峰。究竟何谓「马克龙主义」?它又有甚麽问题?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