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评论国际深度

“分离主义”的无奈:脱离民众的“民族自决”,如何成为俄罗斯区域霸权的傀儡

在地缘政治里,普通人永远是失语者。

2008年8月9日,格鲁吉亚,在距离第比利斯80公里的哥里遭到轰炸后,一名格鲁吉亚男子在亲戚的尸体旁哭泣,俄罗斯战机对该镇周围的军事目标进行突袭,炸弹袭击了附近的建筑。

2008年8月9日,格鲁吉亚,在距离第比利斯80公里的哥里遭到轰炸后,一名格鲁吉亚男子在亲戚的尸体旁哭泣,俄罗斯战机对该镇周围的军事目标进行突袭,炸弹袭击了附近的建筑。摄:Gleb Garanich/Reuters/达志影像

韩大狗

刊登于 2022-03-14

#乌克兰战争#韩大狗#评论

2月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讲话,宣布派兵进入乌克兰进行作战。他表示,“形势迫使我们必须采取坚决果断的行动” ,因为“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已向俄求助”,而俄罗斯承认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独立的原因,“是顿巴斯地区(即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两州)居民的愿望、感受以及他们承受的痛苦。”

将乌克兰局势的根源归因于民族矛盾,尤其是乌东部俄语人口的民族主义倾向,是一种简单易懂的理解当地问题的思路。这大致上也是普京对乌克兰问题的解释。这种解释让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可以诉诸于民族自决的原则,并赋予了俄罗斯的入侵以名义上的法理正当性。

可惜的是,俄军进入乌克兰以来,普京所设想的乌克兰俄语区人民夹道欢迎俄军的场景从未出现。事实上,一些简单的调查数据就足以证明普京这一宣称的不合理。在2016年,渥太华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乌克兰俄语人口支持分离运动的只占12%,即使在顿巴斯地区,这一比例也只有31%。[1]而到了2018年,哥伦比亚大学的另一项研究则显示,只有29%的顿巴斯人支持从乌克兰分离,而明确表示反对的则占了52%。[2]换句话说,如果普京在战后仿照克里米亚进行一次全民公投,只要公投符合公开透明的标准,普京并不会得到他想要的结果。

如果说分离主义意识形态对当地人而言并没有那么重要,分离主义政权又如何维系自己的存在?而它们的存在,对于当地百姓而言,又意味着什么?

所以,虽然普京以“解放乌克兰俄语区人民”的名义发动了战争,但乌克兰人民自己的声音却从未出现。而这牵涉到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则是,此次向普京求援、造成俄罗斯入侵直接理由的两个政治实体,即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其政权存在的合法性恰恰取决于分离主义在顿巴斯地区的流行程度。如果说分离主义意识形态对当地人而言并没有那么重要,分离主义政权又如何维系自己的存在?而它们的存在,对于当地百姓而言,又意味着什么?

将顿巴斯与其他俄罗斯周边的分离主义冲突放在一起观察,或许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地区“民族冲突”的本质。遍观苏联解体后这一地区四起的冲突,我们会发现,问题从来不是“民族矛盾”或“民族自决”这么单纯。民族主义情绪的确存在,甚至有时程度显著,但更多时候,“民族自决”被统治精英和俄罗斯沙文主义者用作鱼肉当地百姓的借口。而统治精英与俄罗斯之间的非正式利益交换,以及这种利益交换所造成的当地对俄罗斯的物质依赖,往往成为冲突持久化的深层原因。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